帥帳內,高玉小心翼翼的煮著茶水,隨後將其倒入“青瓷”茶杯中,頓時飄香四溢。
這套精美的茶具產自洛陽,乃是趙川的手筆,限量版並不對外公開出售,也不知道慕容偉是怎麼弄到的。
毫無疑問,慕容恪喜歡這個調調,他並不喜歡鮮卑人的粗暴,也不習慣那些所謂的“豪邁”。在他看來,那只是沒教養的一種好聽說法罷了。
此刻偌大的帥帳裡就只有慕容偉,慕容恪,陽騖三人,再加上在旁邊打雜的高玉,所有護衛和內侍都已經離開。氣氛並非如茶一般“香飄飄”,而是沉悶壓抑。
“說說吧,高玉和皇后小可足渾氏的傳言是怎麼回事?”
今天慕容恪似乎特別針對高玉,這讓慕容偉眉毛一挑,心中暗暗不爽。
無論高玉是否與小可足渾氏有染,那都是他慕容偉的事情,這事關政權合法性,不容置疑!
小可足渾氏若是“不守婦道”,那太子慕容鬆的來歷就十分可疑,不具備繼承皇位的資格,而慕容偉現在又暫時沒辦法生育,慕容垂的行爲就具備了“合法性”!
這一環扣一環,讓慕容偉一步都不能退,所以他從來都不去想慕容鬆是不是他的兒子。只要他恢復了身體,一切都不是問題!不是說了嗎?他只是中了“西域邪術”,身體是沒問題的。
這段艱難的時間一定要撐過去。
至於可足渾太后爲什麼不找小可足渾氏的麻煩,當然也是因爲家族利益。
反而是真正的事實,沒什麼人關注了。
這跟歷史上桓溫反誣司馬倫“不舉”是一個道理。
司馬倫是純爺們,說不定一夜三女都不成問題,只是,桓溫說你是x無能,那你就是x無能。親生兒子變成野種,忠貞的妻妾變成賤婦,有人問過司馬倫怎麼想麼?有人關心司馬倫是不是真的“不舉”麼?
並沒有,很快,司馬倫就被廢,圈禁。桓溫的老朋友司馬昱成爲東晉的皇帝,也就是歷史上在位時間近一年,被活活嚇死的簡文帝。
而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傳說是夏侯氏和一個叫牛金的小官生的野種,東晉的開國功臣,王導王墩等人(王羲之的祖父輩),似乎也並未深究,爲什麼呢,因爲形勢需要!
所以說真正的事實是怎麼樣的,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肉食者”需要“事實”變成對他們有利的,這其間關於所謂“真相”的探究,其實也只是各方勢力鬥法的過程。
沒有絕對的真相,只有相對的真相。
此時慕容恪嚴厲責問高玉,實際上有爲慕容垂開脫的嫌疑。
“我聽聞慕容垂有不臣之心,於是讓高玉編了個謠言,試探了慕容垂一番,不料想,他果然有異心。”
慕容偉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說道:“我有高弼爲人證,卷宗在此。高玉,把高弼寫下的卷宗,給我四叔看看。”
他已經不用尊稱來叫慕容垂,可見已經徹底撕破臉了。
“丞相,卷宗在此,請查看。”
高玉從帥帳內的一個架子上拿下來一個木盒子,遞給陽騖。慕容偉瞟了高玉一眼,這傢伙很上道啊,不直接交給慕容恪,這一招綿裡藏針當真是無色無形。
慕容恪皺了皺眉頭,這高玉明擺著就是慕容偉的親信。看起來,謠言本身,就是出自鄴城皇宮,出自慕容偉的授意,不然高玉這廝怎麼可能還活蹦亂跳的出現在帳篷裡。
自己老婆被別的男人玩了,還生了孽種,就算被查清是謠言,難道就會對謠言的當事人和顏悅色?慕容恪自問自己是做不到的。不過如果謠言是自導自演的話,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慕容偉……這一手很毒辣啊。慕容恪在心中暗歎,似乎對方真的已經不需要什麼“輔政大臣”了,今後自己的日子不好過了。
都說三國的阿斗昏庸,但事實上,劉禪(阿斗)與諸葛亮相善幾十年,直到諸葛亮死去都沒翻臉,是隨便哪個君主都能做到嗎?
慕容恪不禁爲自己的未來擔憂。
場面又沉靜下來,只有慕容偉喝茶的聲音,還有陽騖翻看卷宗的聲音。
爲了置慕容垂於死地,慕容偉的功夫可是下得很足的,高弼的卷宗很詳細,把慕容垂跟他說了什麼,有什麼計劃,兵力怎麼部署都說了。
說謊,是不可能說得如此天衣無縫的,很多細節,只要詢問下慕容垂麾下那些被俘的將領,一問便知。陽騖不會去問,他知道慕容偉既然在這裡等著慕容恪來,就是不想把事情鬧大。
他總不會把慕容恪也幹掉吧?那樣燕國真的會大亂的。如果說慕容垂現在只能算是燕國的一把鋒利尖刀的話,慕容恪就是燕國的大腦和心臟的混合體。
“從卷宗上看,慕容垂確有不臣之心,證據確鑿,無可辯駁。”陽騖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長鬍須,言語中頗爲無奈,畢竟,他不希望看到慕容垂倒黴,但現在……確實是一點僥倖也不存在。
作爲德高望重的“中間人”,總不能睜眼說瞎話吧。
慕容恪的面色相當難看,即使是已經預料到的結果……這“鄭伯克段”的戲碼,當真是,滴水不漏。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慕容垂戰場上那麼能打,直接殺丁零族十萬,結果卻……被這樣一個欲擒故縱的計策玩得死去活來?
“丞相,我知道慕容垂是您兄弟。但是!
性格決定命運,氣度影響格局!慕容垂既沒有容人之量,也不是氣度恢弘之人,他有今日之下場,實屬咎由自取。
他若是真的忠於朝廷,何不將高弼捆了以後直接送到鄴城?
率領得勝之軍返回,如果他心懷坦蕩孤身入鄴城,試問誰敢動他?動了他以後誰還敢爲燕國奮勇殺敵?”
高玉一連串的發問,讓慕容恪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你拿著一個毒饅頭,放到一個餓了三天的人面前,不斷強調,這饅頭有毒,不能吃,請問那個餓極了的人會不會吃?
慕容恪心中一股邪火冒起來,捅高玉一刀的心思都有!
什麼叫卑鄙無恥?這就是卑鄙無恥!在規則的允許下,玩弄權術,挖坑害人。慕容垂固然有不臣之心,但如果不是你故意放出假消息,考驗他的人性,起碼他現在還能爲燕國效力吧?
慕容恪壓下心中的火,語氣不善的問道:“所以你們就先發制人咯?”
“我們只是兩手準備而已。若是慕容垂沒有反叛之心,那高弼就會被送回來,如果我們沒有等到活著的高弼或者高弼的人頭,那說明慕容垂已經打算謀反,這時候還要客氣麼?
五叔,你可不能因爲我是你侄子矮一輩,就這樣毫無底線的拉偏架啊。”
慕容偉不緊不慢的喝著茶,言語如刀,讓慕容恪什麼話都說不出來。
今日會面,沒有奇蹟,更沒有意外,一切都是按著既定步調在走,慕容恪,翻不出浪來。除非他也謀反!
這就是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道理。慕容恪是個地道的君子,如果他真要謀反,以他掌控的實力來說,是毫無壓力的,但他一心爲了燕國,所以不會這麼做。
慕容偉就是吃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擺明車馬的等在枋頭,他相信慕容恪一定會來“談判”,消弭目前燕國的亂局。這一點,不僅他看清楚了,可足渾太后亦是看得明明白白。
“罷了,我就屯兵濮陽吧。讓宿衛軍駐防枋頭,其餘的事情,你看著辦吧。”
慕容恪幽幽一嘆,言語中帶著些許無奈。讓自己的大軍遠離鄴城,這也是防止局勢繼續惡化和陷入無端猜疑之中。目前已經有鮮卑貴族反應過來,慕容偉這廝是在“欲擒故縱”,那些本來準備下場的人,也端起椅子準備看戲了。
慕容恪覺得自己還是應該避嫌,等局勢平靜之後,再做打算。
“別忙呢,我還有事情要問四叔。請問,慕容垂呢?他應該又回到濮陽了吧?四叔你什麼時候把人交給我呢?”
慕容偉倒掉慕容恪杯子裡已經涼透了的茶水,示意高玉倒上熱茶,嘴角微微勾起,一臉戲謔的看著慕容恪。
“昨日我的人在濮陽烤火做飯,不小心把監牢燒著了,火勢太大,難以撲滅。等火熄滅的時候,裡面的人都燒死了,慕容垂和他那兩個兒子,也死在裡面,屍體焦黑無法辨認。”
陽騖臉不紅心不跳的說著謊言,腦子裡想的則是昨日送慕容垂離開時的畫面。
他說燕國不是長久之地,等慕容恪死了之後,必定大亂,讓慕容垂伺機進入關中,積蓄力量,爲將來做打算。憑他的號召力,到時候也許還能爲鮮卑慕容續命。
慕容垂和他的兒子們跪下給陽騖磕了三個響頭之後,騎著馬頭也不回的走了。
“還真的很巧呢?陽騖,你私放死囚,該當何罪!莫非還當我是三歲孩童,你這輔政大臣是當膩了嗎!”
慕容偉猛地一拍桌子,貴重的茶杯全都掉在地上,不過這裡是泥地,倒是沒碎就是了。
“老臣年歲大了,不堪重負,老眼昏花每日戰戰兢兢,不然也不會發生監牢失火的事情,臣請乞骸骨!”
陽騖面無懼色,直接將自己的頭盔放在桌案上,隨即脫下皮甲扔在地上,轉身便走了,也不理慕容偉搭理還是不搭理。
慕容恪面若死灰,卻又無力阻止。這個鍋,不是他來背,就是陽騖來背。對方的意思很明顯:我只能幫你到這裡了,剩下的,需要你自己來完成了。
這算是離別時的最後閃光吧……慕容恪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他覺得陽騖作爲四朝老臣,或許真的是累了吧,畢竟他已經六十多歲了。這次看上去是他放走慕容垂,故意攬下罪責,實際上,未嘗不是急流勇退謂之知機?
慕容恪明白了一個道理,陽騖,或許他真的不看好燕國的前途,這與他們是不是鮮卑人無關……與這個家族習慣內鬥有關。
“陽騖四朝老臣,俗語由於,老馬識途,還請陛下挽留。”
“我明白,三辭三讓嘛,我不會讓他難做的。不過麼,尚書令這個職務非常重要,我打算讓高玉來做,你覺得怎麼樣?
高玉策劃的此次所有行動,挫敗了慕容垂叛亂的陰謀,堪稱是大智大勇,而且不計較名利得失,我看好他能勝任尚書令。”
尚書令,官名。始於秦,西漢沿置,本爲少府的屬官,負責管理少府文書和傳達命令,漢沿置,職輕,而權重。這是個要害官職。
慕容偉的語氣不是在問慕容恪怎麼樣,而是“我覺得這樣挺好,你覺得呢?”
他只是在通知慕容恪,有這麼一件事。
“在下並無異議。濮陽還有軍務要處理,這就告辭。”
шшш★ttκá n★c ○
慕容恪冷冷的回了一句,這裡已經沒什麼好呆的了。慕容偉默認了放走慕容垂,而慕容恪只能眼睜睜的看到又一個鼎力支持自己的重臣離去,而毫無辦法。
他轉身對慕容偉行了一禮,轉身就走。陽騖也跟在他後面離開了。
“陛下離徹底親政,又近了一步。”
高玉不動聲色的蠱惑道。
“還行吧,既然老了,就應該回家頤養天年,整日霸佔著位置算怎麼回事?陽騖早該離開了。”
慕容偉不屑的撇撇嘴說道:“你先回鄴城,放出消息,就說慕容垂已經在濮陽被燒死了,他兒子也死了。撤銷他的一切職務,頭銜,封號。還有府邸也廢棄掉,遣散僕人。”
慕容偉的涼薄讓高玉都有些心寒,不過他還是恭敬的答道:“在下這就去辦。不過這麼大的動作,需要陛下的聖旨。”
“這有何難,你文筆不錯,先寫一篇給我看看,蓋上玉璽就行!”
慕容偉無所謂的說道:“去吧,我還要看書呢。明日便啓程回鄴城。”
高玉走出慕容偉的帥帳,看了看陰沉的天氣,心中暗道:我離開的日子,應該近了吧?不知道洛陽家中妻女是否安好,不知道小可足渾氏到時候是否願意跟自己一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