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

莘邇問道:“爲(wèi)何?”

唐艾答道:“兩個原因。”

莘邇“哦”了一聲,說道:“哪兩個原因?”

唐艾搖著羽扇,說道:“明公率部自出谷陰,到現(xiàn)在爲(wèi)止,先是翻越岷山,救援陰平;繼而北攻隴西,相繼鏖戰(zhàn)於襄武、首陽兩城,屈指算來,這一個多月,幾乎是戰(zhàn)鬥不停,且是轉(zhuǎn)戰(zhàn)千里,兵卒已經(jīng)疲憊,繼續(xù)休整了,這是一個原因。”

“另一個呢?”

唐艾答道:“秦州三郡既爲(wèi)我軍收復(fù),等此道軍情傳到蒲茂、孟朗耳中,想必已會引起他們的震驚,如果我軍再攻南安、天水等郡,則雖是虜秦正與虜魏交戰(zhàn),艾料蒲茂、孟朗也肯定不會坐視南安被圍而不管,相反,絕對是會立即調(diào)集咸陽等地的留守部隊趕去馳援的,我軍兵非很多,又值久戰(zhàn)以後,殊難勝也,一著不慎,還會有大敗之危。這是第二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也就罷了,第二個原因,引起了莘邇的深思。

唐艾見莘邇陷入思索,接著又說道:“明公,於今把秦州收復(fù),我軍出谷陰前定下的戰(zhàn)略目的已經(jīng)達(dá)成,我定西之東南邊境已無憂矣,漢中等地也不復(fù)孤立,於今之上策,莫過於暫時撤兵,——撤兵的好處也有好兩個。”

“好處也有兩個?”

“正是。”

“哪兩個?”

“一個是,兩虎相鬥,必有一傷,且等虜秦、虜魏爭出個勝負(fù),或其兩敗俱傷之時,我軍以逸待勞,再作用兵的打算不遲;另一個是,明公不是打算改革政治,改今之王府、太尉府、牧府、督府等諸府共同秉政,爲(wèi)將權(quán)柄盡收之於將設(shè)的三省六部,以作精簡麼?也可趁這個時機(jī),把這個政治改革給先著手完成了。明公的這個改革設(shè)想,實爲(wèi)一等一的良政,等到改革完成,可以料見,我朝的政令自此就會上通下達(dá),再無阻滯,底下吏員們辦事的效率也會得以極大的提高,我定西之國力勢將由此而蒸蒸日上,等到那時,以我之煥然一新,再外邀江左一起出兵,攻秦虜之窮兵黷武,何止南安、天水易得,便是咸陽,也不是不能拔取的!”

莘邇思之良久,沉吟說道:“但我已給將士們說了,等收復(fù)首陽之後,就兵發(fā)南安,爲(wèi)鳴宗報仇。治軍也好,治政也好,首要一個‘信’字,千里,我說出去的話,不能不做到啊!”

唐艾胸有成竹,笑道:“明公,此有何難?”

莘邇說道:“怎麼,你有解決的辦法麼?”

唐艾搖了兩搖羽扇,笑道:“解決的辦法卻也簡單,就由郭司馬與大王來做個惡人就是。”

“由郭司馬與大王做個惡人?”

唐艾便把他想到的對策告訴莘邇,說道:“明公明日可召聚諸將,商議攻打南安郡之事。待至其時,郭司馬會以‘我軍出谷陰前定下的戰(zhàn)略已然達(dá)成,不宜另起戰(zhàn)端,以免前功盡棄’爲(wèi)藉口,堅決勸阻明公,並要求上稟大王,請求大王決斷。……明公,大王的旨意當(dāng)然是不會同意明公攻打南安郡的了,有大王之旨下到,諸將、兵士們也就無話可說了。”

莘邇由唐艾的此謀,想到了前世在書上讀到的一個故事。

卻是那司馬懿與諸葛亮對陣五丈原,司馬懿不欲出戰(zhàn),然因諸葛亮送他婦人衣裙,致使他營中諸將大怒,爲(wèi)平息諸將之憤,他遂假意求戰(zhàn),上表曹叡,曹叡不許,並遣了老臣辛毗持節(jié)至他營中,每當(dāng)他裝作出兵之際,辛毗就在轅門阻攔,他由是以此爲(wèi)藉口,乃得龜縮。

莘邇心道:“當(dāng)年讀過這段故事時,頗爲(wèi)不齒司馬懿之小聰明,卻今日我也要學(xué)一學(xué)他了麼?”便說道,“只好如此了。”

唐艾的勸阻極有道理,且“將不可因怒興兵”,這也是兵法之教,故此莘邇從善如流,馬上修正了自己之前的錯誤決定。

雖然說起來,現(xiàn)在不得不借用司馬懿的舊例,來做一個弄虛作假、裝模作樣的小人,是因爲(wèi)他之前的那個錯誤決定而導(dǎo)致的,但他心底並不後悔之前對將士們所說的那些“再攻南安、天水,爲(wèi)龍驤復(fù)仇”等等的話,這是因爲(wèi)在當(dāng)時的那個環(huán)境中、背景下,爲(wèi)了鼓舞、振奮士氣,他身爲(wèi)主將,是必須要有所表示的,換言之,“再攻南安、天水”云云,是必須要說的。

卻是說了,既然此策是唐艾想出來的,那爲(wèi)何不是由他來勸阻莘邇,他卻推出郭道慶勸阻?此乃是因爲(wèi),唐艾是莘邇的心腹,這是人所共知的,如果由他出面來反對莘邇,未免會讓人覺得蹊蹺古怪。是以,他把郭道慶給推了出來。

莘邇對此,略有疑慮,問道:“千里,你的此策固然不錯,但是子善,他會肯做這個惡人麼?”

唐艾甚有把握,說道:“郭司馬遷入督府的時間儘管還不很長,但我與他日常接觸,對他已是非常瞭解。郭司馬此人,看似什麼都是‘有道理’,好像無有主見,而實際上識大局,有擔(dān)當(dāng),我今晚就去找他,把此事託付與之,他知曉輕重,必不會不願,而定是欣然肯爲(wèi)的。”

就按唐艾的此策,次日,莘邇召集曹斐、張韶等等諸將,假意商討進(jìn)攻南安。

郭道慶果然出頭,一改常態(tài),不再說“有道理”,而是大力反對。

莘邇與他沒有爭執(zhí)出個結(jié)果,郭道慶就提出,不如上書朝中,請令狐樂、左氏決斷。

莘邇不情不願地同意了。

數(shù)日後,令狐樂的王旨送至,旨意寫得明白清楚,不許莘邇進(jìn)攻南安,命他即日率部還都。

消息傳出,軍中的將士們俱皆信以爲(wèi)真,沒人責(zé)怪莘邇言出不踐。

倒是有不少人,比如那邴播、屈男虎、屈男見日等麴球的故將、嫡系,眼見暫無法攻擒呂明、姚桃,爲(wèi)麴球報仇了,少不了,腹誹幾句令狐樂少年怯懦,把那郭道慶,也暗罵了一通。

留下了張韶部駐守隴西,莘邇答應(yīng)他,回朝以後,就表他爲(wèi)隴西太守;同時把唐艾也暫且留在了隴西,以督府右長史的身份,負(fù)責(zé)安排隴西張韶、陰平北宮越、武都張道崇三部兵馬的重新駐防、及打掃戰(zhàn)場、進(jìn)行一些尾聲的戰(zhàn)鬥等事宜,然後,莘邇便引兵北上,回谷陰去了。

……

莘邇返回谷陰,且先不提。

由隴西郡向東,沿渭水,一路東去,行八百里,至蒲秦的都城咸陽,再往東去,行四百餘里,是蒲秦東方的邊郡河?xùn)|郡;再由河?xùn)|郡向東,過了蒲秦的邊界,入到慕容魏國的境內(nèi),行二百里上下,即是魏國的西南重鎮(zhèn)洛陽。

洛陽屬魏之洛州,北鄰黃河,西鄰洛水,處於此兩條大河之間,另又有其它好幾條較小的河流圍繞城郊,河網(wǎng)密集,周邊山巒起伏,其內(nèi)平原沃野,外有山河之固,內(nèi)則原野富饒,誠乃是一塊形勝之地。從地形上看,洛陽易守難攻;從地理位置上,洛陽西與蒲秦接壤,向南過了魏國的荊州(南陽等地),總計行程四百餘里,是江左的荊州,又差不多是同時與秦、唐相交,亦軍事之要地也。因是,魏國自建國以今,從來都是在此地駐有重兵的。

魏國上任的國主慕容暠死後,面對國內(nèi)複雜危險的局面,爲(wèi)了防止秦、唐趁機(jī)攻襲,新任的國主慕容炎,更是遵從慕容暠的遺令,把他最善戰(zhàn)、最驍勇的弟弟慕容武臺派到了此地。

約大半個月前,孟朗與蒲茂在河?xùn)|郡會師以後,戰(zhàn)卒共計五萬餘,其中步卒三萬多,騎兵萬餘,此外,另有乙兵、民夫十餘萬,整體向外號稱是大軍三十萬,即沿黃河?xùn)|進(jìn),殺入到了魏境,先是於洛陽的西邊,與魏國的守軍數(shù)戰(zhàn),接連克勝,旋即進(jìn)至洛陽城下。

就在莘邇翻越岷山,奇襲蒲獾孫、同蹄樑、趙興部的差不多同一時刻,蒲茂、孟朗開始了對洛陽的圍攻。

慕容武臺驍悍敢戰(zhàn),其部下的兵士俱是魏國的精銳,主要以慕容鮮卑的本部組成,齊心禦敵,兼有洛陽此堅固的大城爲(wèi)憑,卻是即使在蒲茂、孟朗的親自指揮下,莫說是攻破洛陽城了,直到現(xiàn)在,甚至連慕容武臺在城北的郊營都還沒有打下。兩軍對壘,已是僵持了十多天了。

這一日,秦州得而復(fù)失,被莘邇攻下的軍報,被加急遞送到了蒲茂的軍中。

蒲茂正與孟朗在營前,觀察洛陽的城防情況。

收到軍報,蒲茂一目十行地看過,擡起頭來,對孟朗說道:“莘幼著小狡,竟翻越岷山,救援陰平。隴西郡才爲(wèi)孟師克復(fù)未久,就又被莘幼著給攻陷了!”

孟朗從蒲茂手中,把軍報接過,細(xì)細(xì)看了一遍,說道:“臣本以爲(wèi)已足夠重視這個莘幼著了,不意還是小看了他,被他趁機(jī)偷巧,重奪去了隴西。不過也不打緊,只待我王師攻下洛陽,則虜魏之洛州、豫州,大王即唾手可得;然後遣一偏師,挾此勝威,再去把隴西打回來便是!”

輕描淡寫的幾句話,透出的是十足的霸氣。

這份霸氣,有五成是真的,有五成是做出來給從於蒲茂左右的那些諸將們看的。

想秦軍正全力攻打洛陽,偏在此時,傳來了隴西失陷,蒲獾孫、同蹄樑、呂明、姚桃、仇泰、冉僧奴等一干秦將皆敗,石首乃至身死授首,趙興叛投定西的軍報,不用想,也能知道,這一定會給秦軍的士氣造成相對程度的打擊,那麼,在這個時候,蒲茂、孟朗就越發(fā)需要鎮(zhèn)定。

君臣二人,在此方面,倒是很有默契。

蒲茂一副不把軍報當(dāng)回事的模樣,笑道:“此回被莘幼著僥倖獲勝,沒能把之擒獲,惜哉,我在咸陽城中給他備下的宅院,看來還得再空置些許時日了!”

孟朗笑道:“臣早就想給大王說,大王在咸陽城給莘幼著備下的那所宅院,臣親眼見過,實在富麗堂皇,固是大王對他的一片仁心,然正因太過奢華,卻不見得會得他喜歡啊。”

“爲(wèi)什麼?”

孟朗煞有介事地說道:“莘幼著雖非出身寒族,其家亦定西之小門戶也,此人沒見過什麼世面。臣聞他有次去曹斐家赴宴,如廁之時,竟把曹家?guī)校膛钌嫌脕砣亲樱宰璁愇兜膸謼椊o吃了好幾個,端得是鬧了個大笑話,在定西不少被人嘲笑。此一田奴也,上不得檯面,故是臣說,他不一定能會在大王給他備下的宅院中,住的舒服。”

“如廁之時,把堵鼻子的幹棗吃了好幾個”云云,這不是莘邇乾的事。

幹出此事的,另有其人。

但那蒲茂身邊的秦國諸將又豈會知曉真情?他們都知道孟朗手下有一幫人,是專門收集魏、唐、定西等各國,包括拓跋、賀渾邪、柔然等各勢力之各類情報的,故卻都相信了孟朗的話。

聞得孟朗此言,諸將無不大笑。

蒲茂、孟朗的一唱一和,不知不覺,驅(qū)逐走了隴西失陷這件事,給諸將造成的影響。

就在諸人笑談,嘲諷莘邇的時候,一將領(lǐng)著數(shù)人,從大營的方向來到,求見蒲茂。

蒲茂召之近前,見那將身後帶的幾個人,皆是唐人,大多衣衫襤褸,然俱剽悍外露,尤其中有一人,壯碩魁梧,其氣概不俗。

蒲茂不由多看了他幾眼,隨之收回視線,問那將,說道:“求見何事?”

那將行個軍禮,示意那幾個唐人拜倒,恭謹(jǐn)?shù)鼗卮鹌衙f道:“天王,這幾人是洛陽附近山中的乞活軍頭領(lǐng),聽得大王興王師討逆,因特來相投。”

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yuǎn) 鐵騎漠中來(中)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wèi)常制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fēng)涼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五十八章 獻(xiàn)俘禮威嚴(yán) 豈可如弄臣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zhuǎn)身走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一章 俠風(fēng)非我願 人言不爲(wèi)下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三章 茍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xùn)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中)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wèi)誓約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茍雄半渡擊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cè)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fā) 平羅成關(guān)鍵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八章 結(jié)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jié)草 計須金刀用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jì)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五章 武校鄉(xiāng)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guān)中(上)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xiàn)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三)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jìn) 徵虜兩路攻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guān)中(上)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shù)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wěn)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qiáng)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fēng)度有一吏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
第二十三章 麴向分撫討 阿瓜片言決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六章 太后請自信 益富情緒高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五章 勃勃志向遠(yuǎn) 鐵騎漠中來(中)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wèi)常制第七章 春宮圖展罷 寒夜秋風(fēng)涼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十一章 麴爽怨聲對 過往如刺扎第五十八章 獻(xiàn)俘禮威嚴(yán) 豈可如弄臣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二十八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四)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zhuǎn)身走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六章 仁心得好報 虎狼互相謀第三十四章 五日朔方下 殺一無名卒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二十五章 乞勿牽幼弟 還君一公道第四十六章 輪戍練兵法 令狐喜事爽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一章 俠風(fēng)非我願 人言不爲(wèi)下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三十三章 茍雄送兒衣 李亮要事辦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七章 勃野如秀木 令狐真龍身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xùn)第五十四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中)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wèi)誓約第十八章 拓跋十姓貴 茍雄半渡擊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十七章 孟朗三計上 還都清君側(cè)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fā) 平羅成關(guān)鍵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十四章 沙海等閒度 鮮卑直真郎第八章 結(jié)姻升身價 求賢引變動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二章 西海遲方至 酒泉候未來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jié)草 計須金刀用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四)第二十一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三)第六十五章 萬勝呼如雷 寬猛宜相濟(jì)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三十二章 拓跋意不明 河陰城守弛第五章 武校鄉(xiāng)射禮 蒲英起兵亂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二章 七項考武生 廣武王舒望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guān)中(上)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xiàn)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二十九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三)第十五章 鬥毆督座前 寶掌哼哼然第十八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下)第三十六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下)第七章 遍觀詐與虐 唯是取信難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jìn) 徵虜兩路攻第三十八章 遣使赴江左 姚戎攻關(guān)中(上)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四十四章 擇將選麴爽 投書謁蒲英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shù)第四十九章 蜀攻彭模急 十里陌上停第五十八章 一語穩(wěn)士心 校場問高下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qiáng)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九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五)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十三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下)第五章 架在火上烤 髦有三策對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三十四章 蒲茂興變革 阿瓜化宋謀第三十章 張韶有些謀 莘公雄傑也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一章 度牒束僧侶 鐵券約鮮卑第二十三章 喜與喬友壻 宋翩顧家耳第四章 唐艾炫陶竹 羊髦與莘同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fēng)度有一吏第三十七章 阿瓜國事重 大王已少年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津县| 离岛区| 岳池县| 林甸县| 荣昌县| 栾川县| 彩票| 镇江市| 马边| 宽甸| 襄城县| 河池市| 大新县| 九龙坡区| 海宁市| 宜春市| 申扎县| 安岳县| 右玉县| 洮南市| 灵台县| 板桥市| 万山特区| 清原| 五指山市| 阜宁县| 军事| 肃宁县| 凤凰县| 舞钢市| 文昌市| 沧源| 德州市| 喀什市| 大埔区| 泸水县| 调兵山市| 栖霞市| 丹阳市| 高平市|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