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

黃榮見到的那個熟人是張道將。

張道將現(xiàn)在也是王國常侍,兩人乃是同僚。

在官廨碰見,並不奇怪。

奇就奇在:第一眼看見張道將的時候,黃榮差點(diǎn)以爲(wèi)自己認(rèn)錯了人。

在建康郡時,張道將總頭裹白幘,身披鶴氅,手持絹扇,足踩木屐,行止瀟灑,顧盼生姿,一派貴遊子弟的模樣;而今他卻一身黑色的官服,端正地戴著文冠,脣上也蓄了小鬍子,不再剃面,臉上亦無傅粉,乍看之,儼然是個莊重的士大夫了,哪裡還復(fù)有半分昔日風(fēng)流的姿態(tài)?

張道將也瞧見了黃榮,愣了下,旋即緩步迎上,主動行禮,說道:“黃君,何時到的都?”

黃榮忙還禮,答道:“前日到的。”

張道將說道:“前日纔到?怎不多休息幾天,今日就來履新了?”

黃榮回答說道:“榮在王城沒有親戚,亦少舊友,待著也是無事,因便來履任了。”

張道將稱讚地說道:“黃君黽(min)勉從公,我輩楷模。”

黃榮覺到張道將說話的語氣似乎與往日也不同了。

以前張道將說話,語速快,配上他傲慢的表情,時不時挑動的眉眼,顯得語氣輕佻,而下,他語速小鈍,表情和善,竟是略有點(diǎn)沉穩(wěn)的味道了。

張道將又說到:“君在王都可有住處?”

“榮以鄙陋,蒙莘公錯愛,得賜了宅院一所。”

張道將點(diǎn)了點(diǎn)頭,沒有因爲(wèi)莘邇的名字而產(chǎn)生任何的表情變化,問了下黃榮家的地址,笑道:“黃君在都雖無親戚,然君與我郡里人,現(xiàn)又同僚,亦是緣分不淺,日後得暇,道將必登門拜訪。”

“不敢,不敢。”

張道將說道:“道將還有些別的事,不能與君多敘了。”告?zhèn)€罪,拱手下揖,與黃榮作別。

黃榮目送他離開。

兩人見面的地方是在王府官廨的門內(nèi)。張道將行出府門,黃榮看到外頭有一秀美的男子在等他。張道將與那人好像比較熟悉,兩人簡短地交談了幾句,各上自己的牛車,並駕遠(yuǎn)去了。

黃榮不認(rèn)得那男子是誰,記下了他的相貌,心道:“張道將見的這人是誰?這般美麗!王都出衆(zhòng)的美男子就那麼幾個,而以柔美著稱的更屈指可數(shù),觀其年歲,莫非是?……我與張道將不過數(shù)月未見,沒想到他會有這麼大的變化,與前判若兩類,他見的這人如真是那人?

“大王薨時,留下遺詔,對朝中諸府的人事做了些調(diào)整,其中就有遷此人爲(wèi)執(zhí)法御史。執(zhí)法御史位置緊要,他倆會面作甚?……不行,等到下值,我得將此事詳細(xì)告訴明公。”

不得不說,多年的郡府政鬥,磨練出了黃榮警惕的嗅覺。

他心中想的“那人”,確如他的猜測,就是賈珍。

賈珍原在牧府爲(wèi)官,令狐奉死後,陳蓀公佈了令狐奉的一道遺令。

遺令是令狐奉親筆所寫,做不得假,肯定是真的。

遺令中,令狐奉做了幾項(xiàng)人事調(diào)整。

其中之一,即是遷賈珍爲(wèi)執(zhí)法御史。

“執(zhí)法御史”此職,其實(shí)就是江左朝廷的“侍御史”。定西國畢竟只是個“王國”,不能原封不動地照搬江左朝廷的官職名稱,是以在許多中央官職的設(shè)立上都是化用,換個名字,本質(zhì)一樣。

江左的侍御史,品級不高,只有六品,雖屬“清官”,然因是文法之吏而不得右姓名族子弟的青睞,“甲族由來不多居憲臺”,也不是尤其清貴,但在其長吏御史中丞的領(lǐng)導(dǎo)下,“舉劾案章”,權(quán)力很大。定西國執(zhí)法御史的權(quán)責(zé)與之相同,職掌彈劾刺奸,也是位卑權(quán)重。

或許真的是磨難出“英傑”。

年少得意的張道將,在受到與父親入獄爲(wèi)囚、慘遭拷掠,家族權(quán)勢因此受到打擊,己家在建康的名望急劇下降,並及塢堡又被莘邇連根拔除等連番嚴(yán)重挫折的情況之下,迅速成熟了起來,舊日的紈絝氣息被他收起,不管待人處事、抑或思考問題,都有了顯著的改觀。

坐在牛車裡,張道將閉上眼睛,車外的雜音充耳不聞,回想昨晚與張渾、張金的那場對談。

雕樑畫柱的室內(nèi),鋪設(shè)奢華,火牆、火盆,散處濃熱的暖氣,薰得人臉發(fā)燙。

蜜燭的光芒明亮,映照於張道將聚精會神的臉上。

張渾提著玉如意,另一手輕撫玉首。

這根玉如意用的是西域彩玉所造,伴隨他許多年了,早已被他摩挲得溫潤瑩瑩,反射燭光,透出絢爛的色彩。

張道將曾經(jīng)對張渾的這個寶貝十分眼熱,但現(xiàn)下,他的注意力全不在其上,都在張渾、張金的話中。

張渾叫張道將的小名,說道:“明寶,我下午與氾治中見了一面,已經(jīng)約好,你與他家的婚事,咱們及早去辦。”

張道將應(yīng)道:“諾。”

張金接上張渾的話,提醒張道將,說道:“阿奴,氾家與我家門當(dāng)戶對,這是門好親事。我知你有幾個愛婢,氾家女嫁過來後,你要對她禮重尊敬,不可貪戀你愛婢的美色,冷落了她。”

張道將說道:“請阿父放心。孰輕孰重,道將分得清!”

張金欣慰地點(diǎn)點(diǎn)頭,說道:“我打算過兩天回建康。阿奴,你在王都,萬事都要聽你伯父的。先王才薨,幼主才立,朝局變幻莫測,莘邇固是我家仇讎,宋家等可也都是吃人不吐骨頭的,你切不可因怨而被人挑唆,輕舉妄動!”

張道將說道:“是,父親教誨,道將銘記在心,一切都聽伯父的話。”關(guān)心地說道,“阿父,爲(wèi)何這麼急著回去?天寒地凍的,路上不好走;不如等到開春,天氣暖和了,再回去不遲!”

張金、張道將父子情深,張道將奉召入朝爲(wèi)官時,張金不放心他,遂親自把他送了來,轉(zhuǎn)眼已在王都住了不少時日。因爲(wèi)入獄和“勾結(jié)盧水胡”一事的風(fēng)傳,張金白白養(yǎng)望數(shù)十年,不僅仕途眼下無望,在都這些日,每見親朋故交,對方可能沒什麼,但他出於敏感的心態(tài),自己也常感到不舒服,時常懷疑別人在背後諷刺他,過得很不愉快,由是一來二去,起了歸鄉(xiāng)之意。

這其中的緣故,張金有做父親的自尊,不會說與張道將。

他嘆了口氣,說道:“我年紀(jì)大了。王都雖好,不及家園。”

對張道將說道,“阿奴,你近月懂事了許多。文王厄而演《周易》,屈原放逐,而賦《離騷》。看來我家一時的困厄,對你倒有些好處。”頓了下,帶點(diǎn)失落,又寄以殷殷期望地笑道,“爲(wèi)父白衣到老,日後恐怕終無所成。我唯你一子,盼你將來能夠讓爲(wèi)父揚(yáng)眉吐氣。”

張金養(yǎng)尊處優(yōu),向來保養(yǎng)得好,這多半年來卻生華髮,一天天的都在增多。

他沒像張渾,沒染黑,乾脆隨其生長。

看著張金日顯花白的頭髮,張道將心頭一酸,答道:“父親春秋正盛,來日方長!”

張金端起玉碗,抿了口茶湯,笑道:“不說了。等我走時,咱父子再好好聊聊。你聽你伯父的提點(diǎn)罷。”

張道將悄悄拭去眼淚,應(yīng)道:“諾。”

張渾把他父子倆外露的情緒看到眼裡,心中想道:“明寶純孝,不愧是我張家子侄。他此前少不更事,不必再提了;於今一改前非,他母親孕他時,自言夢流星墜落,化爲(wèi)火珠入腹,此爲(wèi)吉兆,憑他的秉性聰明,我家的門戶靠他發(fā)揚(yáng),也不是不可能。”

張渾有兩子,現(xiàn)皆在外郡爲(wèi)官,論能力,他的這兩個兒子各有所長,但比聰智,皆不如張道將。要知,便不說吉兆,只說實(shí)才,張道將那可也是打小就能把家學(xué)《詩》倒背如流,《老》、《莊》,一看即通,弈、書,精妙郡縣,聰明多藝,被鄉(xiāng)人目爲(wèi)張家“芝蘭”的。

張渾溫聲說道:“明寶,宋方日前叫他的八弟宋羨見你,對你說的那些話,雖是拐彎抹角,遮遮掩掩,然究其用心,不外乎是在挑撥你與莘邇作對。

“莘邇現(xiàn)下得有中宮與大王的眷顧,又與曹斐親密,掌握住了王都禁軍的大部兵權(quán),其勢方盛,咱們不能上宋方的當(dāng),讓他漁翁得利。你當(dāng)時含糊其辭,敷衍應(yīng)對,做得很好。”

張道將恨聲說道:“田舍奴雖是我家仇敵,然如父親所言,宋方也不是好東西!伯父被道將牽累時,宋方與麴爽上竄下跳,務(wù)要治罪伯父的事情,道將豈會忘記?自不會上他的當(dāng)!”

張渾說道:“你能看到此點(diǎn),不錯。明寶啊,宋方氣盛狹急,你對他要敬而遠(yuǎn)之;但說到麴爽,你不可記恨於他。”

“爲(wèi)什麼?”

“麴侯久鎮(zhèn)隴東,威重軍中;麴爽手握王國三軍,其帳下部曲,佔(zhàn)都城禁軍之近三分。越是政局變化的時候,兵權(quán)就越加重要。而兵權(quán)這一塊兒,是我家的短板,除了你二兄以外,我家無有掌兵的。麴家,咱們得與他們交好,萬不可與他們交惡。”

張道將應(yīng)道:“是。伯父的意思,我明白了。”

張渾擡臉望了會兒房頂,不知在想什麼。

片刻後,他把話題轉(zhuǎn)到了莘邇身上,說道:“明寶,你適才說莘邇是我家的仇敵,這話只說對了一半。”

“請伯父指點(diǎn)。”

“莘邇確是我家的仇人,這個沒錯;但他族微名輕,如何配作咱家的敵手?”

“伯父的意思是?”

“所以莘邇顯重當(dāng)下者,不過是全因賴中宮和大王。說白了,狗仗人勢而已!”

“伯父所言甚是!”

張渾考驗(yàn)似的問張道將,說道:“明寶啊,那我且問你,我家雖與氾家將要聯(lián)姻,但朝權(quán)也好,報仇也好,還是得靠咱們自己去拿、去做,莘邇既是跳樑小醜,我家要想報仇,更關(guān)鍵的是,要想把朝權(quán)重掌,咱們就該怎麼做爲(wèi)上?”

張道將聰敏捷悟,立刻猜到了張渾的話意,說道:“便從中宮、大王處著手爲(wèi)上!”

張渾笑顧張金,說道:“文恭,你生了個好兒子!”

張金露出喜悅的笑容,輕輕搖了兩下羽扇。

張渾對張道將說道:“正是!明寶,你才遷任常侍未久,‘從中宮、大王著手’這件事我本來打算過些時日再給你說,但你提到了莘邇,我現(xiàn)下就交代與你罷!提早入手也沒有壞處。

“先王除你世子文學(xué),今你改遷王國常侍,此二職,皆親近職也!你從明日起,就可以憑此身份,找些藉口,多多求見大王。

“大王年幼,還是個孩童。孩童知道什麼?無非是誰能讓他玩得開心,他就會喜歡誰。你博通諸藝,比起那個莘阿瓜,在陪大王玩樂這方面,勝出何止天壤!你又人物俊秀,言行風(fēng)雅,好美厭醜,此人之本性,縱孩童亦然,莘阿瓜武夫兵子,這方面,他也不能如你。

“兩下結(jié)合,想來討大王歡心,對你來說,毫不困難。”

張道將存疑問道:“大王只是個孩子,道將就算討到了大王的歡心,中宮怎麼辦?”

“中宮婦人,婦人之流,能有何主見?她現(xiàn)下只是沒有可以信賴的臣子,所以才重用莘邇;你如能討得大王的喜歡,還愁中宮不信用你麼?”

張道將琢磨了下,覺得張渾說的對,應(yīng)道:“是。”

言及左氏,張渾想起了前兩天聽說的一事,冷笑說道:“宋閎那頭老狐貍,老謀深算,能屈能伸。文恭、明寶,你們知道麼?宋閎交代西宮宋後,叫她恭謹(jǐn)伺候中宮。宋後閥族貴女,入宮後,又極得先王寵愛,於今不得不拿低做小,據(jù)說委屈得很呢!”

宮闈秘事,外臣不好多說,雖是一家人,張渾也只寥寥地提了一嘴。

他話轉(zhuǎn)回正題,說道:“明寶,只要你能獲得大王、中宮的喜愛和信用,莘邇何足道!我家的權(quán)勢亦勢必輕鬆歸返!”

張道將心氣鼓舞,應(yīng)道:“道將定盡力而爲(wèi)!”

“莘邇前時上書請求大赦,被中宮恩準(zhǔn)。羊髦、唐艾,都是王都的俊才,他折節(jié)下交,此大赦之議,我估摸著,說不好便是羊髦、唐艾兩人中,誰給他的建議。此子推辭封侯,舉傅喬典書令,又結(jié)交俊士,看起來是小有野望。”

張渾捻鬚,目中露出精光,說道,“也不能任由他發(fā)展。除了邀大王、中宮歡心以外,我家也得找機(jī)會,給他弄點(diǎn)絆子。”

張道將問道:“如此,該怎麼辦?”

張渾早就想好了,他說道:“明寶,賈子明被先王改遷執(zhí)法御史。在豬野澤時,這賈子明大約是與莘邇結(jié)下過什麼仇,先王在時,他供職牧府,尚且三天兩頭的上書彈劾莘邇;方下任了蘭臺,我看他更不會少了對莘邇的劾章。你與子明皆以後起秀士而著名國中,以往亦頗相熟,你可與他多親近親近,或有可用之時。”

張道將應(yīng)諾。

正是因了昨晚張渾的吩咐,今天一早,張道將就遣人去賈家,約賈珍出城,泛舟觀賞雪後的景緻,飲酒賦詩。

而被黃榮看到。

卻是說了,張、宋兩家,都敵視莘邇,可在對策上,近乎相反。

宋方的內(nèi)外兩策,一邊收買莘邇手下,一邊謀圖挑唆張道將、麴爽等與莘邇相鬥,走的是正面衝突的路子。張渾城府深沉,另闢蹊徑,則是要走王室路線,試圖從根本上斷了莘邇的依仗;同時不念前仇,看重麴家,寧肯遷就,也要與麴爽等麴家的子弟處好關(guān)係。

相比之下,目前來看,似乎還是張渾的謀劃更靠譜點(diǎn),至少不急功近利。

……

謝謝大家的月票、推薦和打賞。

四千五百字的大章送上,再求一下大家的保底月票!

感謝沈默zz的盟主!晚點(diǎn)看能不能加一更。

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上)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上)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quán)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shè)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xiàn)策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茍雄請誅奸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zhuǎn)身走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wèi)京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xiàn)俘赴王都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四)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xiàn)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quán) 曹斐用詐撫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quán)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diǎn)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yuǎn) 鐵騎漠中來(上)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yīng)徙多貧困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九章 一讓茍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六章 黃榮獻(xiàn)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zhàn)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jī)定對策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wèi)短視徒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fēng)雪急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diǎn)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四十九章 寧遠(yuǎn)突圍出 西鎮(zhèn)爭可汗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jī)定對策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四)第五十九章 驅(qū)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五)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wèi)京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quán) 曹斐用詐撫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中)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茍生矛盾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guān) 龜茲有寶貝準(zhǔn)備開下一卷,構(gòu)思一下章節(jié)概要,明天更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jìn) 徵虜兩路攻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zhàn)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
第四十二章 父子謀仇報 驚聞塢堡破第十八章 府兵除舊弊 可聞京師謠第四十九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上)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上)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quán) 曹斐用詐撫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二十九章 道將大變樣 爭寵令狐樂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三十一章 舉手設(shè)錄事 反掌覆宋家(上)第四十五章 海頭胡舞旋 索恭夜獻(xiàn)策第十九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上)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八章 妃衣不蔽體 茍雄請誅奸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五十六章 公非安西望 徵虜轉(zhuǎn)身走第二十五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上)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wèi)京第五十七章 左氏無枝鵲 獻(xiàn)俘赴王都第三十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fēng)雲(yún)(四)第三十八章 王令移宋丞 麴球封侯貌第五十一章 欲破酒泉先 功求襲斛律第二十三章 即鹿而無虞 欲擒且故縱第四十六章 子喬獻(xiàn)遺策 魏主東北遁(上)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quán) 曹斐用詐撫第三十五章 勃野感君恩 元光生畏懼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三十四章 氾寬權(quán)傾朝 宋方入獄中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三十九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下)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四章 魏鹹萬里侯 可呼你字乎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diǎn)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二十章 宋方無法殺 王令不可說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yuǎn) 鐵騎漠中來(上)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三十章 心憂義從胡 黃榮第二計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九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三)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五十三章 石焉與玉比 氾丹豈再敗第四十二章 唐艾述西域 莘邇箭雙鵰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yīng)徙多貧困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十三章 失魂阿利羅 安心王太后第九章 一讓茍將軍 求援拓跋部第六章 黃榮獻(xiàn)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五十四章 蒲秦佔(zhàn)洛陽 江左攻下邳(五)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jī)定對策第九章 果然是肥差 焉爲(wèi)短視徒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fēng)雪急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diǎn)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五十章 笮橋鼓聲動 捷報兩路傳(上)第六十六章 朝封建康侯 徐州號單於第四十九章 寧遠(yuǎn)突圍出 西鎮(zhèn)爭可汗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jī)定對策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四)第五十九章 驅(qū)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四)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三十七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五)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五)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wèi)京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一章 顯美鄙蝦兵 麴碩報軍情第十三章 傅喬倉皇至 禿連狼狽回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四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一)第二章 宋方自取權(quán) 曹斐用詐撫第二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中)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十二章 羊髦建援麴 宋方策擊朔第五章 人頭作酒器 太馬無敵名第二十九章 且失徵虜信 鮮少真矛盾第十章 阿瓜眼界小 馳馬將軍府第三十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六)第八章 託請謁將軍 孟茍生矛盾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四十一章 王成策取冀 唐艾議攻冉(上)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三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一)第二十七章 兵分東西路 按劍候氾君第三十七章 有球心亦安 左氏送臥具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guān) 龜茲有寶貝準(zhǔn)備開下一卷,構(gòu)思一下章節(jié)概要,明天更第四十六章 安西一路進(jìn) 徵虜兩路攻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二十章 瑰麗朱陽殿 太后如神人第五十三章 蒲秦佔(zhàn)洛陽 江左攻下邳(四)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山县| 霍林郭勒市| 清新县| 辽宁省| 龙陵县| 兰考县| 临江市| 建水县| 甘南县| 陆河县| 集贤县| 桃源县| 玉屏| 苏州市| 山东省| 宣威市| 突泉县| 兴国县| 江川县| 台东市| 上杭县| 营山县| 永寿县| 中西区| 晋宁县| 巴青县| 勐海县| 中江县| 贞丰县| 顺义区| 宜兰县| 宜君县| 内江市| 靖安县| 兰溪市| 丰县| 丹凤县| 胶州市| 西乡县| 嘉善县| 呼图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