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兵分主與偏 湖陸送棉衣

徐州的州治在彭城縣(徐州),賀渾邪的大本營就在此處。

現今賀渾邪的勢力範圍西起彭城郡,東達海濱,北至泰山郡,南到淮河北岸。

由南到北,包括彭城、下邳、蘭陵、東海、瑯琊、任城、魯、東莞、泰山、東岸、平昌諸郡。

要說起來,這塊地盤的面積不算很大,東西四五百里,南北五六百里,但是境內較爲富庶,除掉彭城、下邳這兩個與東唐隔淮水對峙的前線郡外,其餘郡的人口也較多。

是以,賀渾邪通過在這裡一二十年的經營,他的軍事實力雖是不像他吹的“精卒十萬”,卻也著實稱得上是兵強馬壯。

就在上個月的下旬,有一道魏主召賀渾邪去魏都鄴城的詔令,被送到了彭城。

詔令的內容一如上次的那道,還是說要拜賀渾邪爲丞相。

賀渾邪當然不會理會,非但沒有理會,且因了他頭號謀士張實的提醒,更反是生了疑心,懷疑魏主慕容暠是不是已經病死了。

張實是這麼對他說的:“朝廷上道拜明公丞相的詔書是三個月前才下的,按理說,不該這麼快,就又有一道同樣內容的詔書下達。事出非常必有妖。明公,會不會朝中出了什麼大事?”

賀渾邪聽了他這話,想了一番,深覺有理,便就派人潛行入都,於半個月後,也即這月的上旬,打探得知到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慕容暠在上個月的中旬時就病故了。半個月前召他進都的那道詔書,實是在慕容暠死後發出來的。接到這個稟報,賀渾邪馬上就明白了,這定是魏國朝中的君臣擔心他會在慕容暠死後造反,故此用此詐計來賺他進都,爲的只能是他的腦袋。

賀渾邪當時不怒反喜,高興地拍著大腿,大笑與張實等文武臣屬說道:“他孃的,總算是熬死慕容暠這個老東西了!慕容暠今死,鄴城定然人心不安,我舉事的時機到了!”

賀渾邪久存反魏之心,唯一蟄伏至今的原因,就是忌憚慕容暠。

現在一聞慕容暠死了,他馬上就迫不及待。

張實等人皆以爲然。

於是,便有了定西谷陰城中,曹家宴上,曹斐、莘邇等聽到的那條消息:賀渾邪據徐州自立。

賀渾邪扯起反旗之後,兵分兩路。

一路向西,進攻兗州的高平郡;一路向北,進攻青州的北海郡、高密郡。

進攻高平郡的部隊是偏師;進攻北海郡、高密郡的部隊是主力。

卻是說了,兗州的西邊就是中州,魏都鄴城便在中州,鄴城離高平郡僅有四百多裡地,按理說,不是應該以主力進攻高平郡,以求在把高平郡打下之後,能夠繼續向西推進,直搗魏之鄴都麼?賀渾邪卻爲何用偏師去打高平郡,而用主力去打青州的北海、高密?

這是因爲:正因兗州是中州的東邊屏障,故是魏國在兗州屯駐了重兵,儘管瞧不起慕容暠的諸子,魏國的綜合國力到底還是比賀渾邪強的,出於謹慎穩妥起見,在正式開打之前,張實建議賀渾邪,應該先試試魏兵的戰力,賀渾邪接受了他的意見,遂以偏師進攻高平郡。

而青州是一個狹長的州,東西長,南北窄,南北之間往往只有一個郡,比如那北海郡就是。北海郡的南邊比鄰東安、平昌兩郡;北邊則就是海了,南北縱深僅有二百來裡地,並且郡內沒有什麼名山大河,換言之,就是說沒有險阻,簡直是一馬平川。比起兗州,北海等青州各郡要好打得多。此外另有重要一點,即是把北海郡和青州打下後,青、徐連成一片,賀渾邪就不用再顧慮徐州北邊可能會出現敵軍,威脅他的側翼了。因是,打北海等郡的是其主力。

打北海郡的部隊,由賀渾邪的從子賀渾豹子率領,步騎兩萬人。

打高平郡的部隊,由賀渾邪的左長史刁犗率領,步騎萬人。

單從姓來看的話,刁轄似是個唐人,其實不然,他是個匈奴人。

匈奴人的刁姓,源於他們曾經的一個單於,這個單於叫雕陶莫皋。匈奴分裂爲南北匈奴後,雕陶莫皋的後裔、部衆,有從南匈奴內遷者,受夏人的影響,便以雕陶爲姓,後來省文簡化,又把複姓變成單姓,就有了雕氏、刁氏、陶氏等姓。刁轄姓的刁,便是此匈奴之刁。

刁轄今年三十出頭,從十幾歲起就追隨賀渾邪,在與南唐的歷年戰鬥中,他功勞卓著,深得賀渾邪的信用。他不僅有勇武,亦有謀略,也所以,賀渾邪令他率偏師,去試探魏兵的戰力。

高平郡,即前代秦朝時的山陽郡。本朝初年,封了一位功臣爲高平公,高平是山陽郡的一個縣,把山陽郡給了他作食邑,山陽郡由此改名高平國。後來,高平雖然不再是國,但高平這個名字沿用了下來,乃有今日慕容魏國的高平郡。其所轄地之範圍,與秦朝的山陽郡大致相同,唯是因人口不及前代秦朝時多,是以少了兩個縣,現轄七縣。

湖陸縣,位處高平郡的東南角,在荷水的北岸,是離彭城最近的縣。

賀渾邪頭天宣佈造反,第三天,兩路兵馬就分別出徵了,誠可謂兵貴神速,又彭城到湖陸才一百多裡,加上刁轄又是潛行疾馳,這就導致直到刁轄領兵殺到湖陸縣外時,湖陸城的城大竟是才知。

城大就是一城之主,又叫城郎,這是北地胡夷政權下的一種官職稱呼。

湖陸的戍主名叫婁提智弼,出於鮮卑的婁提部。

此人在魏國的軍中頗有名氣,才死不久的慕容暠在世時,贊他爲“智勇兼備”,因此把他任在了高平郡中距彭城最近的湖陸縣,就是爲了讓他在關鍵時刻,能夠爲魏國抵禦賀渾邪。

婁提智弼登上城樓,望向城外,只見護城河的東邊,忽然殺至的賀渾邪兵馬,已在開始築營。

從他觀敵的魏國將校們,見那徐州兵的旗幟如林,遠眺過去,黑壓壓的一大片,粗略估計,得有上萬步騎。湖陸的城池不大,城中守卒僅有兩千。諸將校無不色變。

一人怒罵道:“朝廷早就遣派大軍,滅了賀渾邪這個羯奴!拖延至今,致使他今時果然作亂!”

一人擔憂地說道:“賊衆我寡,宜即刻差人,往去昌邑求援!”

婁提智弼不慌不忙,打望了會兒敵情,吩咐說道:“取府中棉衣十領,給賊將送去。”

諸將愕然,問道:“城大這是作甚?”

婁提智弼笑道:“天寒地凍的,賊兵遠來而至,我等不可不略盡地主之誼。”

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中)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四)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
第五十九章 天爽征伐時 夏夜花香濃(上)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四十三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四)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州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將 蛇龍並無存第五十二章 慚愧享其成 曬書郝郎君第三十七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上)第五十九章 驅荔兩相耗 覓策殺姚桃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三章 別與正途異 勳官十二等第三十章 勃野叱亢泥 割臂爲誓約第六十一章 中正三步走 科考爲常制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二十四章 後宅刀兵動 客舍訪客多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六章 何用爾結草 計須金刀用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十二章 圓融方外人 龜請懲賈珍第二十二章 難論孟功過 姬韋應召到第四十八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三)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史第二十二章 圖圖劫二路 風度有一吏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二十二章 伴君如伴虎 攻敵攻不備第四十八章 和尚顯神通 府君禪理深第十七章 巧婦不需米 辛苦治部曲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十二章 援手產成就 從茲覺我存第三十四章 何人吾可謀 無處不青山準備開下一卷,構思一下章節概要,明天更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十二章 君長公事重 大力一見故第四十三章 敦煌名邦也 六人守朝堂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六十章 入宮稟五事 朝會上諸策第六十二章 地上有些滑 可斷阿瓜根第五十三章 請做獅子王 羅什願從行第十七章 錄事悔小氣 鮮少名爲京第三章 羊髦投門謁 唐艾上佳士第五十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中)第五十章 氾丹請駐外 鞏高擊西計第十三章 牡丹額前綻 志氣胸中展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 平羅成關鍵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六章 曹田非良將 襄武四面敵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六十九章 江山星星火 殿外風雪急第二十六章 朝廷拜徵虜 荊州欲伐蜀第三十八章 乞活投蒲茂 計破鐵浮屠(中)第五十二章 火燒連天地 三軍盡拜服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九章 子喬獻遺策 魏主東北遁(四)第十七章 阿蜍倉皇跳 田舍奴驕狂第四章 贈君葡萄酒 臨臺閱軍訓第三十九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七)第四十七章 姚謹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十九章 大力耿直人 進退定軍令第十六章 唐艾出奇謀 李亮三斫營(上)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十六章 富貴不相忘 球營嚴且整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六章 黃榮政鬥才 陳蓀報朝恩第十二章 翁主挽弓射 太后一怒威(上)第十五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下)第四章 擢遷左長史 忠臣唯阿瓜第五十六章 麴碩迎將軍 完成先王願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二十四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六)第五十六章 北擄大獲歸 曹斐急信來第十七章 安崇護軍商 健兒授舒望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四十四章 結拜一兄弟 魏家兩虎臣第十五章 曼歌小解憂 元光謀已動第二十一章 處政先擇人 孰謂卿無威第十六章 施法消恐怯 臨機定對策第四十六章 軍報請援兵 張宋增猜疑第四十九章 烏孫大援兵 寶刀名誅夷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三十二章 氾賈交書劾 左氏憐張妻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四十八章 麴爽大出兵 馬糞薰元光第四十一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中)第六十章 氾寬坐收利 莘邇一言怒第二十九章 自強然後立 禿髮雄北山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五十四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營中(中)第二十四章 張金老謀算 元光不怕虎第五十二章 唐艾識孟計 茍雄斬姚國(四)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八章 黃榮膽大策 王城起風雲(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寿县| 城市| 仁化县| 洞口县| 武功县| 德州市| 武乡县| 遵义县| 黄山市| 浦东新区| 宜君县| 石门县| 清丰县| 临沭县| 南宫市| 内黄县| 新乡市| 绍兴县| 通化县| 高密市| 安丘市| 白玉县| 云龙县| 陆丰市| 岗巴县| 孙吴县| 饶阳县| 卓尼县| 通城县| 阳江市| 西藏| 安陆市| 阿图什市| 织金县| 叶城县| 平罗县| 五常市| 雷山县| 连江县| 丰原市| 新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