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

蜀中,益州,成都。

這天早晨,一個披頭散髮的道人,赤足行於街上。

他戴著個方形的小帽,把眉毛畫成了粗長的弓形,雙眼描若橄欖,套了個高直的鼻套,脣上八字鬍,最顯眼的是他的兩隻耳朵,其外各使竹篾撐起了兩塊又長又寬的粗布,如招風(fēng)也似。

這個道人的手中持著一面小鼓,一邊踉踉蹌蹌地往前走,他一面擊鼓,高聲歌道:“豺狼跳出江陽郡,頂盔摜甲紅生生。竹枝林里人如海,一朝火起命歸陰。”

成都是益州的州治,同時也是蜀中李氏所建的成秦國之國都。

城中住的百姓不少,貴族、官員更多,雖是清晨,街面上已經(jīng)頗有行人。

見此人舉止怪異,聞其歌聲嚇人,行人們多以爲(wèi)他頭腦不正常,個個避之不及,有那好事的,跟在其後,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只見那人唱完了一曲,接著又唱道:“青衣江外路橫斜,疏忽成都火亮華。瘦狗騎馬逃吼吼,食肉老梟鬧喳喳。”

這一曲唱了,他又重唱第一曲。

兩首曲子,反覆來回地唱。

這兩首曲子的歌詞,路人們沒有聽過,但調(diào)子他們很熟,是巴渝地方的巴人調(diào)。

——巴人調(diào),是巴渝民間風(fēng)行的歌謠的曲調(diào)。巴渝人祭竹,視竹爲(wèi)靈物、神,因此在巴人調(diào)中,每一句的第四個字後邊會有一個“竹枝”的和聲,每句的句末有“女兒”作爲(wèi)和聲。這個巴人調(diào),實即後世“竹枝詞”的前身。

不過這個道人因是獨唱,故而沒有“竹枝”、“女兒”這樣的和聲。

很快,在這道人的身後就已經(jīng)有百餘人跟從圍觀。

圍觀者跟著道人的腳步,穿過一條條的街道,直到了城北的宮城外。

此時,日頭已高,陽光照耀在壯麗起伏的宮城上,反射出金碧輝煌的色彩。

道人一屁股坐了下來,渾然不管宮門外的禁軍兵士,也不理會已聚有數(shù)百人之多,遠(yuǎn)遠(yuǎn)落在後頭,不敢再繼續(xù)跟前的百姓們,用力擊打鼓面,越發(fā)大聲地歌唱。

禁軍的兵士詫異地看著他,一個軍官按刀過來。

“宮城禁地,你在這裡叫喚什麼?”

那道人不回答,自顧自地?fù)艄亩琛?

軍官打量這道人的衣著打扮,見他穿著道袍,而臉上畫出的形狀儘管詭異,卻極似他在宮中經(jīng)常見到的那些陶俑、金銀人偶的模樣,一時倒也不敢造次,問道:“你是鶴鳴山的道人麼?”

蜀地的百姓素來崇信鬼神,巫風(fēng)熾烈,自前代秦朝末年,張氏結(jié)合蜀中的巫術(shù),創(chuàng)建了五斗米道以來,五斗米道在蜀中一直盛行不衰。李氏的成國之所以能得肇立,其中的一個重要緣故,便是得到了時爲(wèi)五斗米道首領(lǐng)張道生的支持。成國建立之後,張道生被李氏拜爲(wèi)丞相,封天地太師、西山侯。張道生死後,天地太師、西山侯這兩個職位由他的子孫繼承至今。

鶴鳴山,便是五斗米道的祖師張氏,所建立五斗米道的地方,乃是五斗米道的祖庭。

那道人答道:“我不是鶴鳴山的道人。我,也不是道人。”

軍官蹙眉問道:“那你是何人?”

“我姓楊,本縣士人。”

成都楊氏,是個不大不小的士族,那軍官卻也知道,說道:“原來是楊家的人。”問他道,“你不好好在家待著,大上午的,出來亂跑什麼?還瞎叫嚷嚷的!”揮了揮手,寬宏大量地發(fā)落說道,“趕快走吧!我與振威將軍相熟,瞧在振威的面上,我不拿你治罪了。”

振威將軍,也是楊家的人。

那軍官不知,論輩分,這個振威將軍,是楊姓士人的族父。

楊姓的士人也不攀親,只是仰頭大笑。

那軍官問道:“你笑什麼?”

“我笑振威,振威將成江中鬼!”楊賀之指著軍官,笑道,“你,你,你也將成城頭屍!”像是想到了什麼好玩的東西,笑得前仰後合,把高高的鼻套都給笑掉了。

軍官大怒,說道:“你尋死的麼?”

“尋死的不是你,也不是我,尋死的是這全城百姓,是陛下啊!”

軍官將楊姓的士人按倒,示意兵士上來捆綁。

楊姓的士人文弱無力,亦不掙扎,只說道:“殺了我後,且懸我頭於城東門,當(dāng)城破之日,滿城百姓覆亡之時,也好讓我死後有靈,可以眼睜睜看著唐兵耀武揚威!”

軍官遲疑了下,說道:“你說什麼?”

楊姓的士人挺身奮聲,說道:“你看不出麼?我大秦要亡了!我今來宮城,就是爲(wèi)求見陛下,免我大秦之亡的!”

所謂“大秦”,是今之蜀主李當(dāng)?shù)母赣H李尤在僭號稱帝后,改的國名。

李氏所建之國,本號“成”,曾經(jīng)稱過帝,但後來去了皇帝號,改稱成都王。

到了李當(dāng)?shù)母赣H李尤,從其再從弟手中奪下王位後,他的部分大臣勸臣服東唐,又有部分大臣勸他稱帝,於是李尤下令卜筮,卜筮的結(jié)果是“可做數(shù)年天子”。力勸李尤稱帝的大臣中,有個叫黃貂的,大喜說道:“一日天子尚爲(wèi)足,何況數(shù)年!”勸李尤臣服東唐的大臣中,便有楊賀之的那位族父,振威將軍楊廣,楊廣說道:“數(shù)年天子,何如百世諸侯?”但是李尤被黃貂說動了,說道:“朝聞道,夕死可矣!黃侯之言,策之上也。”

於是李尤即皇帝位,改國號爲(wèi)秦,改年號秦興,並進(jìn)行了一項創(chuàng)舉,那便是在當(dāng)年鑄造的新錢上,李尤把“秦興”這個年號給印到了錢上。“秦興錢”之前,歷代的王朝都沒有過此舉,錢幣多以重量命名,如五銖錢之類。可以說,“年號錢”之有,就是從李尤的“大秦”開始。

遠(yuǎn)在隴州的莘邇,在商賈處見過“秦興錢”。

他之前所見,皆是前代和本朝各色各樣的五銖錢等,或者從西域流入的東羅馬金幣、薩珊銀幣等,穿越到這個時代以後,從沒有見過年號錢,初見之下,甚是訝異。

問明白了此錢的來由後,他當(dāng)時很是喟嘆。

結(jié)合前世的見聞,他預(yù)見到了年號錢必然由此而將取代以重量爲(wèi)名的錢幣,不免感慨:影響日後千餘年的錢制上的一大變革,怎麼也想不到,卻是濫觴於成秦這個小小的割據(jù)勢力。

那軍官問道:“你是來求見陛下的?”

楊姓的士人直視軍官,說道:“我名賀之!你可曾有聞聽我名?”

“楊賀之?你是楊家的千里駒!”

“千里駒”,是楊賀之少年時,成都士人給予他的評價。

楊賀之說道:“勞煩你爲(wèi)我通報陛下,便說我有存國之策!”

世上沒有不透風(fēng)的牆,況乎較大規(guī)模兵馬的調(diào)動,更是不好隱瞞。

這個軍官身爲(wèi)禁軍的高級將校,消息遠(yuǎn)比尋常的百姓靈通,已經(jīng)風(fēng)聞到,東唐的荊州刺史桓蒙近月秣馬厲兵,似有攻成秦之勢。

想當(dāng)年,在成秦建國之初和前期之時,因爲(wèi)東唐那會兒才遷鼎江左,內(nèi)部的政局不穩(wěn),故是成秦尚能保持一定的進(jìn)攻態(tài)勢,有的年間,成秦竟能一年騷擾東唐四五次;可從前些年起,一方面是因爲(wèi)成秦接連出現(xiàn)了兩次內(nèi)亂,一方面是因爲(wèi)經(jīng)過王氏等名相的努力,東唐調(diào)和了土、寓之間的矛盾,在江左站穩(wěn)了腳,比起人才、國力,成秦到底不如東唐,加上此落彼漲,以是攻守之勢頓異。

就在桓蒙接任荊州刺史之前,上任的荊州刺史庾氏也曾發(fā)動過一次對成秦的進(jìn)攻,打下了與荊州接壤的涪郡、巴郡,並控制住了巴郡西邊的江陽郡。江陽郡再往西,是犍爲(wèi)郡,犍爲(wèi)郡的西北邊就是成都了。

可以說,荊州如果再次發(fā)動攻勢的話,成秦雖有大江爲(wèi)守,面臨的局面也會十分嚴(yán)峻。

軍官猶豫了好一會兒,心道:“楊賀之有盛名,楊家在成都堪稱大族,振威將軍頗得先帝信用。他既言有存國之策,想來不會是妄語。罷了,我權(quán)且爲(wèi)他通報。陛下如肯見他,我就領(lǐng)他入宮;如不肯見,我再奉旨行事,或捕他下獄,或逐他離去便是。”

就叫兵士看住楊賀之,軍官入內(nèi)上稟。

快到中午,這軍官出來,說道:“陛下召見於你。”

楊賀之也不除去妝飾,提著手鼓,跟著軍官進(jìn)宮。

順著宮城的主幹道,行約兩刻鐘,拐向西行,到了一座殿外。

軍官進(jìn)去通報,旋即,喚楊賀之入內(nèi)。

楊賀之入到殿中,拜倒在地。

龍榻上盤腿坐著個碩大的氐族男子,雖因坐著,看不出具體的身高,但只從體態(tài)就可判斷,此人身量高大,差不多得近八尺,特別肥胖,臉上的肉往下耷拉,那條粗腰,真如水桶一般。

此人即是李當(dāng)。

蜀地的士民傳言,說李當(dāng)腰帶十四圍。一圍是五寸,折算成後世的計量單位,十四圍差不多一米七多了。果是無有虛傳。

李當(dāng)?shù)母赣H李尤做了五年成秦的皇帝,四年前去世了,李當(dāng)?shù)幕屎鬅o子,李當(dāng)是李尤的庶長子,得以繼承帝位。

李當(dāng)這會兒盤腿而坐,倒非是輕視禮儀,而是因爲(wèi)在去年的一場內(nèi)戰(zhàn)中,被流矢傷及了小腿,到現(xiàn)在沒有痊癒,故而無法跪坐。

去年的那場內(nèi)戰(zhàn),是成秦的太保、李氏的宗室李成造反。跟隨李成反叛的蜀人達(dá)數(shù)萬之衆(zhòng),聲勢浩大。李成進(jìn)攻成都,李當(dāng)親自登城抵禦,不小心被箭矢射中。那李成是個悍勇的,因見攻城不下,遂單人匹馬,突擊城門,被守軍射而殺之。這場叛亂由是平息。

李當(dāng)乜視楊賀之,說道:“你在街上胡言亂語的,唱的是些什麼東西?你說你有存國之策,我大秦富足,兵馬強銳,朕前年擊滅李浩,去年擊滅李成,威服內(nèi)外,怎麼有亡國之危了?”

李浩是李當(dāng)?shù)牡艿堋@钍鲜秦等耍嬗泻男纸K弟及的遺風(fēng),李當(dāng)還沒有兒子,李浩就於前年,請求李當(dāng)把他立爲(wèi)皇太弟。李當(dāng)斷然拒絕,殺掉了一羣爲(wèi)李浩說話的重臣,命令李成進(jìn)攻李浩。李浩兵敗自殺。

說來那李成於去年的造反與此也有關(guān)係,不乏恃功而覬覦帝位之因。

半晌等不來楊賀之的回答,李當(dāng)聽到了一陣啜泣之聲。

那楊賀之卻是哭了起來。

李當(dāng)納悶問道:“你哭什麼?”

楊賀之痛哭流涕,說道:“凡夫俗子,市井庸人看不到我大秦將亡,陛下天資神明,居然也看不到麼?”

“你說說,朕的大秦爲(wèi)何將亡?”

楊賀之抹著眼淚,說道:“我大秦固然富足,可這不是我大秦的功勞,這是上天賜予我大秦的!儘管天賜,使我大秦富饒,也使強敵窺伺。喪亂以來,我蜀中人口多有流失,或死於亂中,於今所存,不過四五十萬口而已;民爲(wèi)兵之源,四五十萬口久疲之民,能出幾多兵?如何敢稱兵強?

“且自先帝引僚人入蜀,僚人翻山越嶺,從西邊蜂擁而入,至本朝而僚人大盛,於今我大秦境內(nèi),從巴西到犍爲(wèi)、梓潼,僚人遍佈各郡,至有成都亦見,充滿山谷,已有十餘萬落,佔了我大秦民口的半數(shù)還多,僚人粗鄙,難以管理,不可禁制,時有騷叛,大爲(wèi)民患。

“小民聞江左荊州刺史桓蒙,調(diào)兵遣將,有攻我大秦之圖。我大秦此誠內(nèi)憂外困之時也!

“小民敢問陛下,設(shè)若桓蒙果然來侵,經(jīng)巴郡、江陽,攻我成都;定西已得武都、陰平,若亦由北來犯,擊我漢中、梓潼、汶山諸郡;兩面受敵,僚如再亂,我大秦可以支撐麼?”

李當(dāng)狐疑問道:“你從誰處聽來的桓蒙欲犯我國?”

楊賀之說道:“陛下,桓蒙之事,黔首或不知,小民家亦士門,焉會無有聞知?”

桓蒙有意伐蜀這件事,李當(dāng)比楊賀之知道的早,這件事,已成了他近日來的一大心病。要不然,依他驕奢淫秩佚、不恤國事的性子,絕對不會召見楊賀之的。

李當(dāng)默然了稍頃,問道:“你說你有退敵之策?”

楊賀之擦乾眼淚,說道:“惟今之計,小民愚見,唯有兩策可以存國!”

“哪兩策?”

“大唐天命未墜,賢臣名將,代有英傑。定西西平西域、東滅僞興,與虜秦爭鋒於隴西,可謂強矣,猶稱唐臣;陛下宜去尊號,稱藩於唐,此其一。桓蒙若固來侵我,陛下堅壁清野,扼守要津,不與戰(zhàn),唐室朝廷的門閥爭鬥很激烈,桓蒙久戰(zhàn)無功,只能撤退,此其二。”

李當(dāng)瞧了楊賀之片刻,眼神漸漸兇殘,冷笑說道:“你要朕向江左稱臣?這就是你的良策?朕看你的這個良策,不是爲(wèi)朕而出,是爲(wèi)江左而出吧?”當(dāng)即下令,拿楊賀之下獄,又令,“把楊周之也給朕投入詔獄!嚴(yán)加拷掠,必要問出其與江左有無勾連!”

楊周之,就是楊賀之的那個現(xiàn)任大秦之振威將軍的族父。

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fā) 平羅成關(guān)鍵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fā) 平羅成關(guān)鍵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yīng)徙多貧困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上)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shù)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zhàn)將 蛇龍並無存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shè)州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四十章 辦學(xué)化胡風(fēng) 炮肉月下食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qū)?顯美面子貴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六章 鹿?fàn)?wèi)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xiàn)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xiàn)謀策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nèi)史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五)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shù)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tǒng) 遺策滅賀渾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八章 舒望連戰(zhàn)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二十六章 鹿?fàn)?wèi)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yuǎn) 鐵騎漠中來(上)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guān) 龜茲有寶貝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wèi)敵 宋閎蓄勢撲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六章 黃榮獻(xiàn)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五十四章 擔(dān)責(zé)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
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fā) 平羅成關(guān)鍵第二十八章 土寓大有別 君率殘相近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三十二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八)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三十二章 成都道人唱 宮中天子怒第二十一章 河北看三人 寢宮問二女第十九章 元光秘事發(fā) 平羅成關(guān)鍵第三十五章 未午城已克 武都傳捷報(上)第十六章 豪牧羊馬萬 應(yīng)徙多貧困第四十八章 來蘇繞劍閣 朝食成都下第二十五章 報與左氏知 金城郎將任第十四章 照瓢描葫蘆 覓得一策來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一章 禦敵策已備 張韶領(lǐng)兵至(上)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二十二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上)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五十六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四)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shù)第四十五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六)第十三章 輕騎趁夜東 貧道方外人(上)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二十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中)第十七章 悔餘猶戀棧 懊惱席上言第六十三章 麴侯飲符水 阿恭誠可愛第三十章 曹羅共戰(zhàn)將 蛇龍並無存第二十一章 黃榮駁氾議 勃野使拓跋(下)第四十七章 隴西多健將 張韶小特色第十一章 羊馥夜報訊 晨曦入朝去第四十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上)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一章 元光塊壘積 麴爽奏設(shè)州第九章 被動化主動 兩個老實人第二十五章 韜略冠國中 兇狡凌胡部第一章 晉見四時宮 道過都督府第四十五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三)第十章 阿瓜胸懷暖 輔國果善謀第四十七章 姚謹(jǐn)辭動心 呂明平叛亂(下)第四十章 辦學(xué)化胡風(fēng) 炮肉月下食第五十七章 盡收西域?qū)?顯美面子貴第二十四章 機敏促約成 魏主囑諸子(下)第十一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五)第三十一章 有錢始做人 好大的猴膽第二十六章 鹿?fàn)?wèi)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二十六章 麴侯以畫謝 非議大事者第四十七章 子喬獻(xiàn)遺策 魏主東北遁(中)第七章 從容定軍心 十日守如年第五十五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六)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二十章 宴荔聰明誤 孟朗破朔方(中)第五十二章 蒲秦佔洛陽 江左攻下邳(三)第七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上)第八章 羣寓謀前程 錄事揣上意第二章 宴荔滿腹愁 勃勃獻(xiàn)謀策第三十三章 張渾不離朝 龜有上下策第二十二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四)第三十六章 張曇上劾書 宋閎辭內(nèi)史第二十五章 僧人抗天子 擇官選道智第三十八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六)第四十一章 兵貴以雜利 人馬先相親第十二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六)第四十二章 卿輩哪得談 奇襲成都城(十)第四十三章 痛打落水狗 宋丞中奸計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五十七章 麴球拒秦衆(zhòng) 季和挫爽軍(五)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六十四章 左氏殿中熱 神愛揮馬鞭第十章 氾公真大謀 沉渣俱泛起第十八章 冉興國亂頻 令狐稱尊號第十章 天命豈在暴 唬人好神術(shù)第五十二章 無雙麴鳴宗 止啼溫石蘭第三章 大王生日宴 太后玉臂滑第二十五章 不可亂正統(tǒng) 遺策滅賀渾第三十三章 飛黃騰踏去 美人嫁醜夫第一章 梟豺無親情 救子母感恩第五十五章 檄召成都見 單騎赴桓營(下)第四十四章 拓跋大點兵 賀渾高力雄(五)第八章 舒望連戰(zhàn)勝 麴球突圍出第二十三章 趙興報父仇 元光救獾孫(五)第六章 麴球贈胡將 遣人請道智第二十六章 鹿?fàn)?wèi)阿瓜得 朝會初交鋒第三十七章 張金父子免 長齡伉儷情第五章 逐客顯督威 收胡系霸業(yè)第四章 勃勃志向遠(yuǎn) 鐵騎漠中來(上)第四十四章 西出玉門關(guān) 龜茲有寶貝第六十一章 千金市馬骨 公力若不及第三十二章 莘邇堪爲(wèi)敵 宋閎蓄勢撲第六十三章 萬里月色同 羣雄各異謀(下)第六章 黃榮獻(xiàn)毒策 宋翩索厚賞第十五章 鐵弗狡詐徒 拓跋也曾強第五十四章 三議安西域 朝中爭沙州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五十章 膽壯自作餌 勿延襲敵營第八章 延曹奪槊精 賀蘭威名震(中)第二十七章 龍驤真英雄 徵虜淚滿襟(三)第二十七章 甲騎向無前 三軍喚吾虎第五十四章 擔(dān)責(zé)解仇怨 元光探敵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若尔盖县| 巴彦县| 航空| 文山县| 梧州市| 潜江市| 鄱阳县| 曲沃县| 萨嘎县| 公安县| 齐齐哈尔市| 屏南县| 平凉市| 金门县| 定西市| 栾川县| 游戏| 华池县| 翁牛特旗| 云南省| 新丰县| 怀安县| 顺昌县| 项城市| 威宁| 临武县| 榆中县| 绍兴县| 华安县| 姜堰市| 淅川县| 定日县| 涟源市| 新密市| 监利县| 茌平县| 罗田县| 芦溪县| 临城县| 布尔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