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六章 花落

明月清風,山巒起伏。茂密的翠綠間,青松翠柏迎著月光站在路的兩旁。空氣中帶有一絲絲潮溼,想必是初晨時露水將要凝結而爲凝結之時便是如此。林中有兩老一少在此間行走,一少是位病怏怏俏麗女子,兩老中一位是個和尚,另一位是個古代差人打扮,他們正是鬼差李二引著和尚與那位海崖上的紅衣女子。李二擡頭看看天色,估摸著也快天亮了,又四下望了望,纔對身後兩人說道:“天快亮了,我看前面有個山洞,天亮前我們趕緊進洞休息。”於是他引著兩位趕到了山洞中。山洞不大,十幾步的深淺,三人休息正好。李二找個石頭坐上休息,一旁老和尚盤膝打坐,那位紅衣女則渾渾噩噩地靠在一塊石頭邊。李二引著這位女子的魂魄已經兩天了,兩天來李二發現這個魂魄與其他的魂魄不同。女子魂魄時而清醒,時而恍惚,恍惚時讓她走就走讓她停就停,清醒時才問一句“怎麼還沒出山?”還沒等李二回答便又恍惚起來。李二心中又是疑惑、又是惋惜,好好的一位姑娘卻落得如此下場,也不知生前做過什麼。

此時天光已見亮,有不多的陽光射進洞內,李二依靠微弱的光看到女子依靠在石頭旁,臉上依舊慘白,雙眼渾濁不清。李二看她好似還在恍惚中,不由得嘆了一口氣。還等李二嘆完氣卻聽女子突然問道:“師傅!我是不是死了?”李二心頭一顫,臉上驚異一閃而過,隨後有些不自然地笑道:“姑娘怎麼如此問?”“我恍惚記得我已經隨你們走了兩天了,可我不曾走過半步,我好似一直跟著你們飄蕩。幾天來我不記得吃過東西,可我爲什麼沒有一點飢餓。而且我們怎麼都是黑夜走路白日休息呢?”女子聲音細微,幸好山洞中攏音,李二還是聽得一清二楚。李二聽了女子的話,卻不急著回答,而是反問道:“你若真的死了,怎麼辦?”女子先是一愣,又輕輕地搖頭,眼中卻已含淚說道:“不知道,我只想見見我雙親,再見見我的朋友,我有些話對她們說。”李二勸解道:“姑娘,你可曾聽過一席話:死了,死了,一死百了!隨我入了陰曹,諸司審定,再入輪迴,你便與前世無關了。你又何苦糾結於此生之事?”“這麼說我真的死了。”女子擡頭看著李二問道。李二默默地點點頭,然後說道:“姑娘,我是陰曹的鬼差,我本要引這位高僧回陰曹去交於地藏王菩薩。中途遇到你,你是個已死之人,是個孤魂野鬼。”女子聽了此言“哇”地一聲掩面而泣。李二見狀便起身走到女子跟前,好言安慰道:“姑娘,人死不能復生,你也不要太過傷心了。雖然你英年早逝,但上天對你也算不薄啊!你看,你本是孤魂野鬼,不好投胎,卻遇到我這個鬼差,同行的還有一位高僧。可見上天對你的垂愛,而且你還與佛有緣呀!一會兒,我們請高僧爲你超度,好讓你安心的去。”老和尚也說道:“不錯,姑娘,我與你誦經一片,好讓你安心輪迴去吧!”兩個老者你一言我一語,開始勸解女子。李二和和尚正在勸慰姑娘,李二突然聽到身後有響動,急忙回頭去看。只見一個人影閃入洞中,此人一身襤褸,身後揹著一柄大劍。此人閃入洞後,鬼鬼祟祟地把身子藏在洞裡,將頭探出洞四下張望。他東瞧西望,確定外面無人才安心收回頭,全身一軟便倚到石壁上,口裡還不停地喘著粗氣。李二看此人不是凡物,驚醒地抓起了腰中的索魂牌。

張小魚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牀上了。她身邊坐著正是素襖夫人,一旁還站著百草道人。素襖夫人正在流淚,她見張小魚醒了便趕緊轉頭藏起眼淚,纔回來對著張小魚溫柔地說道:“你醒了!你看看這是哪?你回萬芳島紫藤木倉了!我是素襖夫人,你還記得我嗎?”百草也走過來對著一臉迷茫地張小魚說道:“無量那個天尊,我與他們商量,山中悶氣,洞中又溼冷,你一個凡人我們又不好照顧,想來想去還是帶你回萬芳島紫藤木倉來了,請素襖夫人照料你。”張小魚這才明白自己回到萬芳島來了,她突然發現手中的龍珠不見了,嚇得她手腳都慌亂起來,急忙四下去找。還好龍珠就放在她的枕邊,她趕緊把龍珠抱在懷裡。她又想到什麼,擡頭對百草問道:“月兒呢?”百草回身指了指說:“帶來了,我跟他們說了。等找到滿月兒的魂魄便來此,我們好讓滿月兒還魂。都安排好了你放心!”素襖夫人也說道:“你放心地住吧!其他的事情都有我們呢!”張小魚點點頭後,環顧四周,她才發現這就是當初住過的那間屋子,只是此刻屋中多了一個竹牀,牀上多了一個滿月兒,可是少了一個霄雲,卻換來的一顆珠。

素襖夫人看著張小魚的樣子心中心疼難過,她只得起身去端來一碗粥,對張小魚說道:“幾天沒吃東西了吧?來吃碗紅豆粥。”張小魚看著夫人手中粥一陣出神,而素襖夫人卻依舊說道:“好久沒吃東西了,怕你脾胃受不了,所以粥裡沒放蜜水,一碗素粥喝了暖暖胃。”張小魚將龍珠放自己的腿上,雙手接過紅豆粥,看著眼前的這碗紅豆,想起當初霄雲的也曾端給她一碗同樣的紅豆粥,那碗粥濃密香甜,讓她久久不能相忘。可她想到眼下霄雲不在了,頓時悲從心起,眼中的淚水止不住地滴在碗中。百草見張小魚流淚口中連連嘆氣,素襖夫人則忍著淚又說道:“喝了吧!霄雲若能有知也不想你糟蹋自己的身子。聽話,喝了吧!喝了纔有力氣傷心。”也不知是哪一句說動了張小魚的心思,她流著淚將一碗粥一飲而盡。紅豆本是相思物,沒了蜜水的陪伴,竟是想不到的苦澀,也許是因爲滴在碗中的淚水。張小魚只感到口中苦、心中澀,相思如蠶絲一般從心底連綿而出,纏繞住自己。她越想掙扎,相思把她纏得越緊,最終她只得在疲憊和苦澀中慢慢地睡去。素襖夫人見張小魚終於睡去,便蓋好她的被子,拽著百草離開了房間。

夢中的紫藤樹更加流光溢彩,千萬朵紫藤花彙集成的瀑布散發著幽幽的紫光,映射出一個別樣的仙境。樹下的倉邊多出一個小木閣,分爲上下兩層,木閣的側壁上爬滿了綠瑩瑩的藤蔓,藤蔓上開著七彩的花朵,引來無數的蜂與蝶。木閣與倉比要小巧許多,可也正因爲小則多了一份的愛戀與溫暖。木閣上寫著“相擁暖閣”。暖閣前的草地上坐著一個人,她背對著張小魚,身邊放著一個空凳。儘管她背對張小魚,可張小魚心裡卻十分清楚,她是媚九娘。張小魚走到媚九娘身邊,九娘並沒有看她,依舊望著眼前寬闊的天和草,當然還有天邊的一卷雲。她溫柔地說道:“來了!等你好久了,我們坐下談,好嗎?”張小魚默不作聲,只是安靜地坐到媚九娘身邊一同望著遠處的雲。媚九娘有些悵然地開口說道:“你我匆匆相見數面,也不曾和你好好說過話,今夜我特意趕來就是想和你說說話的。看看眼前的天地和你身後的暖閣。你知道嗎?你們曾經就在此地相依相愛!”張小魚依舊安靜,媚九娘倒是也不曾希望張小魚回答出什麼,她只是臉上掛著微笑地又說著:“你們在此相遇;在此定情;在此相愛;在此相擁。那時你們讓人好不羨慕!”媚九娘轉頭看著張小魚問道:“你可知道你們的緣分從何而起?”張小魚淡淡地看著媚九娘依舊安靜,反倒是媚九娘自己說完卻苦笑起來說道:“嗨!我也是糊塗了!怎麼問你這些?我不說你又怎麼會知道?這天下又有幾人能知道?就是申公豹他也不全知道的。”媚九娘又眺望遠處,好似要望穿天上變化的白雲,望穿萬芳島外的海、望到那個開始的地方。她輕輕一嘆後,才娓娓道來:“哎…!三生緣起,只在那封神中的軒轅墳。”媚九娘哀婉地說道,“我本是軒轅墳中的三仙,奉娘娘的玉旨,下山攪擾商湯。而你和霄雲三生前正是我軒轅墳中的兩個孩兒。你們百年的修煉初得人性,便以兩情相悅。只因爲我一時貪圖富貴,在鹿臺迎仙,才引出衆姐妹醉酒誤事,比干火燒了軒轅墳狐貍洞。好可憐我這一洞姊妹孩兒,皆魂歸了地府。我心中好不傷心,便去軒轅墳吊念,才發現一洞姐妹都去了,唯獨你倆魂魄不散。原來你倆癡情太深,情愫糾纏難解而不能離去。我見如此也沒有辦法,只好去求一位上仙。最後,是這位上仙將你們兩個魂魄帶往西天。他將你兩魂魄化爲一雙魚兒,養在琉璃盞中禪水中,以一朵滿月葉赤紅蓮化解你們心中的癡情。而我三姐妹則死的死,亡的亡…”媚九娘說道此處,她好似想起了什麼傷心的事情,眼光放開天邊的雲朵低垂下來。她悄悄地落了幾滴淚,才擡頭對張小魚說道:“本以爲你們就此便好了,在佛前可以化解情怨。可沒想到金鼻白毛鼠偷下靈山的時候,她碰倒了琉璃盞,你和霄雲便從靈山流落到人間。霄雲心高,想化魚成龍,無奈你們心比天高命比紙薄,雙雙殞命於龍門之下。於是你們分別又轉世,霄雲遂願成了西海老龍王的太子長孫,而你依舊生而爲魚在萬芳島下。可惜滿月紅蓮領了佛旨,卻未能全化解你們心中的情。這情債不了,怎麼可能善罷甘休。百餘年後,霄云云遊四海,而你也修成人形,被萬芳島的素襖夫人收爲了徒弟。霄云云游到此,在相擁暖閣前你們再次相遇,便一見傾心,再也不能分開。但你出身卑微,西海老龍王不肯認你,這才迫使得霄雲接了金旨,引真龍之氣出北海。沒想到海眼之水倒流,你亡命於北海之上,才又轉世投胎去了張家。”張小魚聽得很認真,可卻似懂非懂。媚九娘看著張小魚的臉,拉起她的手說道:“霄雲是癡情,哀鳴九天。其後又滿天下的找你,最終他也算是得償所願!可緣又何止你們一對?當初那株滿月紅蓮隨琉璃盞墜入人間,轉世爲滿月兒,還成了你的朋友。冥花可在她身上化妖,就是因爲她前世爲蓮!後來便是魍魎妹子也找到你。她是我用三成的法力將混元鐵與冥花煉化而成妖。自古多情空餘恨,其實我那妹子也是個苦命的人!她去找你要肉身,就是想去見她的心上人。這三個緣分合在一起,纔有後來種種。”媚九娘抓著張小魚的手,兩眼呆滯地看向捲雲。“霄雲他還會好嗎?”張小魚突然愣愣地問道。“緣盡於此,在劫難逃,這是佛祖的話。娘娘卻說天命不可違。”突然不知何故,那朵捲雲如波浪般奔涌而去,然後消散在陰鬱的天空下,原來是起風了。

窗戶被風吹得一陣急響,張小魚在牀上打一個的寒顫,驟地做起身。滿頭汗水也顧不得擦,睜眼便找,幸好龍珠還在。她又看向不遠處的竹牀,幸好滿月兒也在。張小魚這才放下心,她輕輕地撫摸著手中的銀珠,口中喃喃地說道:“霄雲…!”又是一陣風從窗戶吹進,張小魚又打了個寒顫,才抹去臉上的淚水,起身下牀去關窗。等她來到窗前,才發現也不知什麼時候窗外竟紛紛地下起一場紫雪。

紫瓣隨塵花飄盡,枯藤悽垂淚落魂

三生緣斷雲別恨,一葉孤舟怎逢君?

第三十一章 葬情第六十八章 還魂第六十九章 回家第十八章 有罪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七十二章 求籤第八章 再夢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章 回家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三章 夢境第十六章 紫藤木倉第二十三章 來客第八章 再夢第七十一章 還珠第四十四章 斷尾第九章 報復第三章 夢境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四十一章 兄恩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三十章 情劍第六十七章 碧海園第六十八章 還魂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十章 身世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六十九章 回家第十六章 紫藤木倉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三十章 情劍第五十六章 取劍第六十四章 送歸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六十五章 商量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八章 再夢第二十八章 戰妖第六十二章 引魂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七十章 訪客第四十章 師恩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六十六章 花落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四十九章 重逢第五十二章 斷義鞭第六十五章 商量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二十九章 香銷第三十六章 白羽第三十六章 白羽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三十章 情劍第二十五章 回宮第十一章 女人第三十六章 白羽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二十八章 戰妖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十七章 敘舊第十一章 女人第五十三章 曲終第二十三章 來客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八章 再夢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十四章 再傷第五章 客人第二十六章 思恩第二十九章 香銷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一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二章 項鍊第二十一章 承諾第八章 再夢第十四章 再傷第六章 謀劃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四十一章 兄恩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二十章 媚九娘第五十二章 斷義鞭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二十七章 四季島第七十一章 還珠第十六章 紫藤木倉第二十章 媚九娘第六十七章 碧海園第四十三章 傷淚
第三十一章 葬情第六十八章 還魂第六十九章 回家第十八章 有罪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七十二章 求籤第八章 再夢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一章 回家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三章 夢境第十六章 紫藤木倉第二十三章 來客第八章 再夢第七十一章 還珠第四十四章 斷尾第九章 報復第三章 夢境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四十一章 兄恩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三十章 情劍第六十七章 碧海園第六十八章 還魂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十章 身世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六十九章 回家第十六章 紫藤木倉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三十章 情劍第五十六章 取劍第六十四章 送歸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六十五章 商量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八章 再夢第二十八章 戰妖第六十二章 引魂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七十章 訪客第四十章 師恩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六十六章 花落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四十九章 重逢第五十二章 斷義鞭第六十五章 商量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二十九章 香銷第三十六章 白羽第三十六章 白羽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三十章 情劍第二十五章 回宮第十一章 女人第三十六章 白羽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二十八章 戰妖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十七章 敘舊第十一章 女人第五十三章 曲終第二十三章 來客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八章 再夢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十四章 再傷第五章 客人第二十六章 思恩第二十九章 香銷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一章 回家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二章 項鍊第二十一章 承諾第八章 再夢第十四章 再傷第六章 謀劃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四十一章 兄恩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二十章 媚九娘第五十二章 斷義鞭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二十七章 四季島第七十一章 還珠第十六章 紫藤木倉第二十章 媚九娘第六十七章 碧海園第四十三章 傷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石景山区| 永丰县| 桓仁| 白河县| 南丹县| 江山市| 延庆县| 海安县| 那坡县| 东辽县| 伊宁县| 比如县| 长顺县| 奎屯市| 调兵山市| 陆河县| 揭西县| 龙门县| 栾城县| 托里县| 邢台市| 孝义市| 淳安县| 金湖县| 宾阳县| 八宿县| 定边县| 防城港市| 金山区| 富平县| 凉城县| 永寿县| 禄丰县| 大埔区| 延安市| 昌江| 垣曲县| 顺平县| 穆棱市| 奉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