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二章 引魂

李二爺提著酒優哉遊哉地往白無常住地走著,剛一轉彎便與一個壯漢迎頭撞了個滿懷。李二爺口中念道:“嗨~!誰呀?怎麼這麼急?…。哦?牛爺!”李二爺撞上的不是別人,正是牛頭,牛頭一把抓住李二的手悶聲說道:“哞!正好找你!”李二爺笑道:“牛爺,找我有什麼事吩咐?”牛頭甩甩頭道:“哞哞!我找你能吩咐什麼?是判官吩咐差事了!”李二爺一愣,問道:“小的剛剛放差回來,怎麼又有差事?”牛頭道:“這是崔判官親自吩咐的,說是你去他放心,別人去怕若出亂子,現在不是多事之秋嗎!”李二爺疑惑地問道:“什麼差事?讓崔判官親自吩咐小人。”牛頭將一個差貼遞給了李二爺說道:“這是個‘西邊’的人,到日子了。”“西邊?”李二爺皺眉道:“牛爺,和尚自有‘西邊’的人引往西天極樂可。咱們引來不怕出事?這是崔判官吩咐的?”牛頭俯下身,湊到李二爺耳邊小聲說道:“現在不是亂嗎!早就接到的金旨了。無論佛道,都引到陰司來,修佛者交於地藏王菩薩就,其它咱們不管!”“哦…!”李二爺恍然大悟,“可這…。”李二爺又指著手中的酒,哭臉說道:“唉!我這次出差找來一罈好酒,還想著去找謝爺喝酒呢!”牛頭一把接過酒罈,笑道:“嘿嘿!三十年的老黃酒了,便宜我了。我回頭叫上馬面找謝七爺喝酒去。”李二爺無奈道:“得了!您幾位老爺喝吧!我辦差去了!”李二爺把酒給了牛頭,自己二次回到陰魂司,差貼上報備案、領了令牌、置辦整齊後纔出了陰司。

李二出了陰司,向南而來。他過了三山五嶽,行過兩江之水來到一個繁華之地。此城市臨山而起,市內可謂是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十分的熱鬧。李二在城內三轉五轉,繞出層層的樓羣,眼前一片豁然開朗之所。這是一座小寺院,大約觀之不過一畝的方圓,雖然院牆剛剛粉刷過,但依然掩蓋不住牆垣中的歲月,眺望院中的格局建築也是錯落有秩、古香古色。最爲重要的是小小的寺廟安坐在此繁花之地,卻沒有市井之氣,反而顯得寧靜與莊重。寺廟的大門邊栽著一棵古樹,枝幹虯曲蒼勁,樹冠碩大且鬱鬱蔥蔥,散發著不盡的生機。李二爺感到此樹隱隱還有一股祥瑞之氣。他到了樹下,又仔細查看古樹。李二爺心驚訝:“這寺廟不是什麼名山寶剎,可門前卻有一棵如此的古樹。看此樹一定是常聽大能者誦經講佛,便有了些許的修行,才能歷經幾百年還能枝繁葉茂。這小廟的四周好似也是百邪不侵,妖靈邪祟肯定是難進半步。若不是我要陰司的令牌與差貼,恐怕我也來不到樹下的。故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如此看此廟必定有位高人,可崔判官卻隻字不提此人呢?難道此人身份蹊蹺,所以不便被外人知曉?”李二想到此處,無奈地搖搖頭,笑道:“哼!怪不得牛爺說,崔判官一定讓我來。好一個崔判官真是會巧使喚人啊!行啊!我看這個差事我還是小心行事爲妙。”李二爺往樹後已轉,幻化一位男子,換了一件當下的衣服。原來鬼差辦事都是隱去身形的,只有死人可以看見,如今李二要探聽這寺廟的虛實,形勢所逼不得已才幻化見人。李二在寺門前轉了幾圈都沒見人出來,正等著焦急,卻看到一個老者拄著拐,一扭一扭地從寺門出來。李二見有人出來,心中十分的高興,急忙上前打招呼:“老先生,您好!”老者擡頭看見李二爺,皺眉問道:“您好!您有什麼事?”李二爺笑道:“老先生,我是外地來此地遊玩的,看見這個寺廟,我想進去看看,但不知道它是真寺廟還是假的,怕花了冤枉錢,所以我想問問您寺廟裡面怎麼樣?”老者聽了笑道:“是真的,這寺廟可是好地方,不像其他地方都是騙人。我告訴你我自小就生活在這個地方,別看我們地方小,可這個廟卻是個老廟,聽老人說自元朝就有這個廟了,而且十分的靈驗。進去看看吧!不花錢。”李二爺聽到“靈驗”二字,心中又有了別的所想,便問:“老人家,你說這廟挺靈驗的?”“恩!靈的很!”老人邊答邊往外走。李二爺又問:“誒!老人家這廟不是名山寶剎,怎麼就這麼靈驗呢?難道廟裡有神仙?”老人笑了笑說道:“你好會說笑,什麼年頭你還信鬼神?不過聽老人說這廟好像以前是有過一位得道的高僧,現在應該不在了。”李二爺問:“您怎麼知道高僧不在了?”老者笑道:“是我小時候聽我家爺爺說的,如果還在豈不成了老妖怪了?”“噢!哈哈!是,是。老人家多謝”李二爺謝過老者,又目送老者離開,纔來到寺廟門前。此門不高,也沒有個門檻,大門敞開任由人們進出。門上掛著一塊匾額,寫到“水雲寺”三個字。李二爺進入水雲寺,獨自一人溜一圈,興許日子不對,寺內除了自己卻沒看到別人。寺中殿宇和普通寺廟差不多,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後殿魚貫而立。而讓李二爺注意的是寺廟一側用鏤空石牆隔開的跨院。跨院一共有兩個,一大一小。大一點院子裡可以聽到誦經的聲音,而且隔著牆便能聞到濃濃的香火聞到,李二爺猜測裡面一定是有人在做法式。而小一點的院子格外的安靜,但李二爺一眼便看出這個小院與衆不同。小院雖然破舊,院內屋檐也十分的矮小,看院內屋子又舊又破,房上的草都有半尺多高了,也不知多少年沒有修繕了。可奇怪的是院內卻靜立著白鶴一隻。院內檐下還有一窩雛燕,可眼下已經是快入秋了,燕子不遷徙而去,反而在此落窩繁衍。最讓人驚訝的是,院內的牆角下竟然長著一顆手掌大小的靈芝藏,靈芝被草叢遮蓋得十分隱秘。李二爺斷定高人就在此地,他臺步便往裡走,卻被一個不知哪裡冒出的和尚攔住了。“阿彌陀佛!施…。主,請…。請留步!”和尚雙手合十,鞠身攔在李二爺面前,“施…。施主,這…。這是本…。本寺禁地,不能亂入!”李二爺見有人阻攔,還是個結巴的和尚,聽他說話不覺得好笑卻不敢笑,只是解釋道:“師傅,我是外地人,初來此地。本想觀賞貴寺,但對寺中不熟,冒犯師傅了!”和尚道:“施…。施主,您賞玩請…。請道正殿!這…。兩個跨院是…。是本寺學佛法之地,外…。外人免進。”李二爺又問:“師傅,我正想情師傅們給我解個籤,你看…。”和尚道:“施…。施主,近…。近日寺中有…。有事,不便法式。施…施主請…。請!”李二爺看和尚態度堅決,只好匆匆離開了寺院。李二爺出了寺院,心中已經大概瞭解寺院的虛實,才獨自盤道:“白天還是不太方便,不如晚上再來,也應該不會耽誤事情,請了這尊‘佛’纔好辦事。”

深夜,李二爺不在幻化,徑直來到寺廟。此刻寺廟的大門早已緊閉而廟的僧人也已入睡。而李二也恢復了鬼差身形,手中又有令牌和差貼,如此一來沒有法力的常人根本看不到他,而且穿牆入園也是來去自由。李二爺穿牆而過,來到了小跨院前。清風明月下,院中仙鶴依閉目而立,檐下的小燕都已入睡,銀光中小院內別是一番雅靜。李二爺不敢冒失,他對著院內先鞠了一躬,後低著頭說道:“閻王殿下陰魂司鬼差李二,求見大師。”此刻正是深夜時分四下寂靜,唯有李二爺的話語在微風中飄蕩。片刻之後,一陣風吹開了小院的門,李二爺知道這是主人的邀請,於是他小心翼翼地走進了小院,來到了矮屋的門前。只聽屋內有一個聲音問道:“阿彌陀佛!鬼差遠勞,不知陰司十王對在下有何吩咐?”李二爺忙解釋道:“大師,地府諸王並無吩咐?小人是來辦差的。”屋內音聲似有疑惑問:“陰司鬼差,來此廟辦什麼差?”李二爺回道:“大師,寺中將有人圓寂,陰司崔判官派小的來陰魂。”屋內沉默良久又問:“怎麼?我佛法中人不去往西天極樂,反要陰司引魂?引往何處?”李二爺如實回答:“只因萬妖山大戰,三界臨危,故玉帝金旨下於陰司,亡故者不分佛、道、世俗皆引往陰司,佛者交於地藏王菩薩處。”屋內又言:“哦!原來如此,請問鬼差其魂交於地藏王菩薩後如何?是擇機送往極樂,還是留於地獄渡百鬼離穢土?”李二爺回答道:“之後之事小人就不知了,上面只是吩咐小的來引魂。想必玉帝、佛祖定有安排。”屋內沉默片刻,然後說道:“有勞鬼差,引我弟子往陰司去吧!”李二爺急忙謝道:“多謝大師通融,我這就引高僧去地府,必然穩妥交於地藏王菩薩座前。”李二爺緩緩退出小院內,往旁邊大院走去。

大院與小院不同,小院別緻優雅,大院整齊乾淨,大院中有兩件瓦房,一間是正房稍小,一間配房稍大。李二爺來到正房中,只見房中有兩個和尚。一個花白鬍子的老和尚,身披袈裟,盤坐在牀上閉目養神。另一個年輕的和尚正是白天攔住李二的那位,他斜靠在牀邊已經睡著了。李二爺來到牀邊對著老和尚說道:“大和尚。”老和尚聽有人呼喊,緩緩睜開渾濁的眼睛,問道:“阿彌陀佛!那位是誰呀?”李二爺將手中的令牌遞到老和尚面前,緩緩地說道:“大和尚,您功成了。”和尚瞇著眼睛看了看令牌,見到“索命”二字一怔,然後擡頭又疑問地看著李二爺問道:“您是…。?”李二爺回答:“陰司鬼差!你陽壽已盡,依玉帝金旨,我來此引您魂魄入地府地藏王菩薩座前!”“阿彌陀佛!”老和尚點頭:“‘帝師’和尚倒是說了,我陽壽將盡,將去往地府。沒想到就在此時。”李二爺問道:“帝師和尚可否就是旁邊小院中的人?”老和尚點頭說道:“正是,鬼差可否稍等,我還又幾句話要和徒弟交代。”李二爺知道這小廟藏龍臥虎,怎敢不答應,連忙點頭說:“不急,大師請!”李二爺說完,退到一旁。“侍法,侍法!”老和尚呼喊旁邊的熟睡的年輕和尚。年輕的和尚猛然驚醒,忙上前問:“師…傅!怎麼了?”老和尚說道:“侍法,我大限到了。”“啊…!?”年輕的和尚兩腿一軟,跪倒在老和尚面前淚流滿面的喊道:“師…。傅!您可別嚇我!”老和尚莞爾一笑,說道:“侍法,師傅苦修一生,不進金銀,不交品易物,穿百衲僧衣、食一盂乞飯,行必走、座必禪,修的是一顆慈悲心,參的是一道無量法。爲的就是早日脫離苦海,如今我將功成,你應該高興纔是啊!”“是,師傅!”年輕和尚一邊抹淚一邊點頭。老和尚又說道:“如今我要走了,還有幾件是要交代你!”年輕和尚聽到此處,知道老和尚要交代後事,忙正身跪好聽老和尚交代。“第一,我把主持之位傳給你,你要好好照料你的兩個師弟,侍心、侍禪。你們年齡尚小,不可荒廢了學業。第二,好好照料這個寺院,現在來人多了,要勤加打掃。佛前不可髒亂,這是對佛祖不敬。更重要的是守住寺中規矩,常守佛家戒律,不可收錢,收物,不做交易,衣食住行都要居士真心的供養,不可挑剔。修佛修心纔是大道。你可知道?”“弟…子知…。知道!”年輕的和尚本是結巴,也不知道此時他因爲口吃,還是因爲哽咽,說話依舊不流利。老和尚點頭又說道:“最後,就是帝師和尚,您好好侍奉,有不懂得功課,常去請教。他是位在世的佛,你們有福氣,有幸能聽他講佛法,他日必成就你們的功德。”“師傅,帝。師和…尚,到底是什麼人啊?請師傅明…。示!”年輕的和尚臨別之際,問那個“帝師”的來歷,可見這個問題在他心裡憋悶了很久,此時再不問恐怕以後在沒機會了。老和尚說道:“你不必問他的來歷,因爲我也不知道,其實連他的發號我都不知道,只是聽上輩主持說:只管叫他帝師和尚就是了。其他的不要問,也不可問,此乃天機不可泄露。只是誠心跟他學法,它日必有所成。”年輕和尚沒有聽到答案,卻也無可奈何,只是點頭稱是。老和尚交代完所有的事情,對空蕩蕩的牆角說了一聲:“有勞。”然後唸了一句佛號之後便圓寂了。李二爺上前用索命的令牌收了老和尚的三魂七魄,便出門北行陰司去了。

第二十八章 戰妖第六章 謀劃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六十一章 地府第三十三章 帝辛第十二章 再遇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六十五章 商量第八章 再夢第二十五章 回宮第五章 客人第十一章 女人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二十七章 四季島第八章 再夢第四十一章 兄恩第三十五章 金旨第七十章 訪客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六章 謀劃第十四章 再傷第三章 夢境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章 訪客第十一章 女人第九章 報復第三十一章 葬情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三章 夢境第三十三章 帝辛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五十四章 紅花第六十三章 靈堂第二十章 媚九娘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靈堂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章 訪客第二十七章 四季島第十二章 再遇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二十六章 思恩第四章 誤會第六十六章 花落第六十章 緣散第二章 項鍊第五十四章 紅花第四十四章 斷尾第三十二章 牡丹谷第十四章 再傷第七十二章 求籤第三章 夢境第九章 報復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三十二章 牡丹谷第四十九章 重逢第六十章 緣散第六十三章 靈堂第十三章 龍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六十四章 送歸第六章 謀劃第四十章 師恩第七十章 訪客第五十四章 紅花第二章 項鍊第二十三章 來客第十二章 再遇第九章 報復第六十七章 碧海園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九章 報復第三十二章 牡丹谷第三十三章 帝辛第十四章 再傷第五十三章 曲終第二十九章 香銷第十二章 再遇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四十四章 斷尾第十八章 有罪第六十四章 送歸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四十八章 對陣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十四章 再傷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五十二章 斷義鞭第三十五章 金旨第六十八章 還魂第三十四章 佛來第四章 誤會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四十六章 迷情第十五章 萬芳島
第二十八章 戰妖第六章 謀劃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六十一章 地府第三十三章 帝辛第十二章 再遇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六十五章 商量第八章 再夢第二十五章 回宮第五章 客人第十一章 女人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二十七章 四季島第八章 再夢第四十一章 兄恩第三十五章 金旨第七十章 訪客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六章 謀劃第十四章 再傷第三章 夢境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章 訪客第十一章 女人第九章 報復第三十一章 葬情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三章 夢境第三十三章 帝辛第四十五章 五功閣第五十四章 紅花第六十三章 靈堂第二十章 媚九娘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六十三章 靈堂第二十二章 回家第七十章 訪客第二十七章 四季島第十二章 再遇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二十六章 思恩第四章 誤會第六十六章 花落第六十章 緣散第二章 項鍊第五十四章 紅花第四十四章 斷尾第三十二章 牡丹谷第十四章 再傷第七十二章 求籤第三章 夢境第九章 報復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三十二章 牡丹谷第四十九章 重逢第六十章 緣散第六十三章 靈堂第十三章 龍第四十二章 妻恩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六十四章 送歸第六章 謀劃第四十章 師恩第七十章 訪客第五十四章 紅花第二章 項鍊第二十三章 來客第十二章 再遇第九章 報復第六十七章 碧海園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九章 報復第三十二章 牡丹谷第三十三章 帝辛第十四章 再傷第五十三章 曲終第二十九章 香銷第十二章 再遇第十五章 萬芳島第四十四章 斷尾第十八章 有罪第六十四章 送歸第五十七章 斬石第四十七章 觀閣第四十八章 對陣第三十九章 養恩第五十五章 情絲第十四章 再傷第七十三章 歸位第三十八章 別境第五十二章 斷義鞭第三十五章 金旨第六十八章 還魂第三十四章 佛來第四章 誤會第五十九章 斷、絕第四十六章 迷情第十五章 萬芳島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新巴尔虎右旗| 隆子县| 安顺市| 象州县| 页游| 玉树县| 宜阳县| 泸溪县| 泾源县| 元氏县| 静乐县| 永安市| 丰县| 满洲里市| 江源县| 海丰县| 杭州市| 体育| 平定县| 古浪县| 临海市| 崇礼县| 商城县| 金秀| 黔西| 泽库县| 微博| 芒康县| 子长县| 老河口市| 阿拉善左旗| 巨鹿县| 龙泉市| 和硕县| 磐石市| 长海县| 乐东| 鹤壁市| 焉耆|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