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章 變化(一)

在黃忠接待荊州刺史的文學從事雲山時,陳應也在接待一位大人物!

當然,準確說陳應是作爲陪客,陪著正主劉站,接待星夜從宛縣趕來的南陽郡太守張忠!

陳應跟在劉站身後,一遍隨著大流向張忠請安問好,一邊偷眼打量著張忠。

張忠身高一米七左右,紅臉、粗眉,眼睛雖然長的大,卻因爲主人長瞇著眼的原因,看起來十分狹長,這就透露這一股子陰狠的韻味。

他並沒有穿著官服,大概是爲了方便趕路,他穿著一件湖藍色的窄袖箭裝,頭上也沒有帶高冠,而是帶著一個布冠,腰間纏著一條秀著魚龍的腰帶,腳下踩著一雙牛皮靴,可著像是一個武夫。

可以明顯看出的是張忠的心情不太好,大概是因爲在他的任上出來這麼大的一件醜聞,令他十分不快吧。

這種不快,在陳應和劉站面前表現的十分明顯——劉站向他請安問好時,張忠一直愛答不理的,根本就沒給他好臉色看!

等陳應上前時,或許是看著陳應讓左慈送上的金子的份兒上,或許是張忠消息靈通,他倒是勉強的露出了幾許笑容,和陳應閒扯了兩句,然後便藉口乏了,讓劉站和陳應退下了!

從縣衙主院退出後,陳應告別了悶悶不樂的劉站,和等候在門前的左慈一起回了雲柏園。

“公子,屬下不負所托!”陳應剛剛坐定,風塵僕僕的左慈便抱拳道:“屬下星夜趕往宛縣,搶先拜見了張府君,在送上厚禮後,張府君已經應諾了爲公子聲張正義!”

“哦?張忠他是怎麼說的?”陳應面上一喜道:“他可曾說要怎樣做?”

左慈從懷裡取出一封書信遞給陳應道:“張府君原先說要替公子上書陛下,言明公子的功勞,舉薦公子入朝爲郎,不過屬下遵從公子的命令,婉言拒絕了,只替公子討到了一封書信,一封寫給董太后的介紹信!”

“寫給董太后的介紹信?”陳應先是眉頭一皺,緊接著展顏大喜道:“還是元放高明,有這一封書信,我們大可直接和董太后聯繫,這可是一個很重要的路子,而且,我想我們很快就要用上了……”

“很快就會用上?”左慈臉上閃過一絲迷茫之色,轉眼間便大喜道:“難道公子要入朝爲官了?”

“不錯,元放果然洞察入微!”陳應輕笑道:“就在兩個時辰之前,本公子收到了一封家書!家父在書中言已經爲本公子謀到了羽林右監一職!”

早在離開皖縣之前,陳應便派陳安等將他在皖縣所得的大部分財物押送回家,同時又派了一隊快騎飛騎回了下邳,給陳珪送了一封信,告訴了他自己當時的處境。

陳珪收到陳應的信後,雖然生氣陳應的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對陸康的做法也十分生氣——老子好歹也是你的朋友,你就這樣對待我兒子?

生氣歸生氣,陳應闖下的爛攤子陳珪還得收拾,他經過一番運作後,以征戰有功爲名,給陳應補了一個羽林郎的身份,又走了太常楊賜的路子,給陳應謀了一個羽林右監的職位!

羽林右監,六百石,所屬羽林右騎900人,擔任皇帝的宿衛侍從和“出充車騎”。

別看羽林右監不過區區六百石,但是他卻掌握著九百騎大漢最爲精銳的騎兵,並且是皇帝宿衛侍從!擔負著皇帝的安危,這個職位是非常重要的,不是皇帝的心腹,根本就不可能擔任!

陳應能夠出任羽林右監,完全是因爲太常楊賜的推薦!

楊賜,字伯獻。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東)人。楊震之孫、楊秉之子。

他少時研習儒學,常常隱居教授弟子,不應州郡禮命。後爲大將軍樑冀所徵辟,又出任陳倉令,因病沒有出發。連續推辭三公的禮命。後以司空所舉高第,遷任侍中、越騎校尉。

建寧初年,在華光殿中侍講,教授漢靈帝劉宏。歷少府、光祿勳,升任司空,因災異罷免。後再拜爲光祿大夫,又代袁隗爲司徒,因直言勸諫被免,拜光祿大夫,因屢現災異而與議郎蔡邕等人入金商門上奏,陳述時事,去年年末,被拜爲太常!也就是有這樣一個大拿力推陳應,陳應才能擔任羽林右監。

“羽林右監?”左慈驚訝的問道:“可是羽林中郎將下的羽林監中的羽林右監?”

“是的,本公子難道還會騙你不成?”陳應矜持的笑笑,道:“這個羽林右監完全是天上掉餡餅,砸在本公子頭上的!

本公子補了羽林郎之後,家父派人到太常楊公面前說情,本想讓楊公安排本公子隨侍天子,但沒想到楊公居然直接向天子舉薦本公子爲羽林右監!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啊!”

其實這可不是什麼天上掉餡餅,這完全是陳應的叔祖父陳球的遺澤!陳球是爲誅宦官而死,而楊賜也和宦官極不對付,他們雖然不是一黨,但彼此之間的關係卻極爲不錯。

陳球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關係還在,甚至因爲陳球的犧牲,他們對陳家更爲照顧,而陳應就是撞上了這個機會,才陰差陽錯的成爲羽林右監!

羽林右監這個官職雖然不高,但是對陳應來說卻是一個極好的平臺,在這個職位上,他可以隨侍天子左右,接觸到大漢王朝的最上層,瞭解朝廷大員之間的關係,交接權貴,爲將來的晉升打下基礎。

要知道,羽林右監可是天子親衛,要是在這個位置上做的好了,那轉眼間便會高升,就好像丁原一樣,轉眼間就從羽林監轉爲幷州刺使,成爲一方大員了。這就是身爲領導身邊人的好處了。

“恭喜公子!”左慈在確認了這個消息後,立刻向陳應道賀道:“公子一躍爲天子親衛,日後定然前途光明!”

“哈哈,同喜同喜!”陳應伸手拉著左慈道:“本公子飛黃騰達了,自然不會虧待你們的,等到了雒陽之後,你們還得多大力輔佐本公子呢!”

第8章 等待時機第13章 調整第50章 填河(上)第40章 逼迫第1章 甦醒第2章 初動第94章 離開第13章 乘風直上(一)第51章 填河(下)第19章 對峙第22章 淮浦第6章 謀劃第8章 大幕拉開第31章 鬥將(下)第2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中)第29章 青雲直上(六)第3章 準備第106章 邀請第4章 實行(一)第81章 俘虜第83章 偷營(上)第81章 俘虜第33章 回城第60章 戰車(上)第15章 變化(一)第78章 勸降(上)第105章 緣由第76章 黃穰之死(下)第104章 失火第61章 戰車(中)第18章 離去第14章 乘風直上(二)第17章 乘風直上(五)第18章 離去第12章 大風起時(四)第8章 揭開(下)第46章 企圖第85章 偷營(下)第80章 勸降(下)第40章 逼迫第58章 錢浩第52章 攻城(上)第84章 偷營(中)第14章 處理第58章 錢浩第88章 捷報(下)第26章 傷病營第79章 勸降(中)第23章 希望第49章 圍城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21章 路途第31章 青雲直上(八)第24章 青雲直上(一)第20章 驅民填河第21章 路途第97章 衝突(中)第104章 失火第2章 初動第10章 選擇(下)第56章 地道(下)第60章 戰車(上)第81章 俘虜第24章 青雲直上(一)第60章 戰車(上)第20章 窮途末路(下)第23章 希望第69章 夜襲(上)第90章分贓會議(下)第13章 實情(二)第55章 地道(上)第50章 填河(上)第7章 出征第21章 正式開始第27章 伙食第24章 交鋒第95章 隨縣第57章 南城第108章 醉月樓(下)第4章 陳祥第31章 鬥將(下)第107章 醉月樓(上)第30章 鬥將(上)第92章 來臨第97章 衝突(中)第4章 改變第108章 醉月樓(下)第12章 新編第34章 喬國公第50章 填河(上)第96章 衝突(上)第99章 死亡第98章 衝突(下)第17章 變化(三)第96章 衝突(上)第46章 企圖第6章 軍隊第55章 地道(上)
第8章 等待時機第13章 調整第50章 填河(上)第40章 逼迫第1章 甦醒第2章 初動第94章 離開第13章 乘風直上(一)第51章 填河(下)第19章 對峙第22章 淮浦第6章 謀劃第8章 大幕拉開第31章 鬥將(下)第2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中)第29章 青雲直上(六)第3章 準備第106章 邀請第4章 實行(一)第81章 俘虜第83章 偷營(上)第81章 俘虜第33章 回城第60章 戰車(上)第15章 變化(一)第78章 勸降(上)第105章 緣由第76章 黃穰之死(下)第104章 失火第61章 戰車(中)第18章 離去第14章 乘風直上(二)第17章 乘風直上(五)第18章 離去第12章 大風起時(四)第8章 揭開(下)第46章 企圖第85章 偷營(下)第80章 勸降(下)第40章 逼迫第58章 錢浩第52章 攻城(上)第84章 偷營(中)第14章 處理第58章 錢浩第88章 捷報(下)第26章 傷病營第79章 勸降(中)第23章 希望第49章 圍城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21章 路途第31章 青雲直上(八)第24章 青雲直上(一)第20章 驅民填河第21章 路途第97章 衝突(中)第104章 失火第2章 初動第10章 選擇(下)第56章 地道(下)第60章 戰車(上)第81章 俘虜第24章 青雲直上(一)第60章 戰車(上)第20章 窮途末路(下)第23章 希望第69章 夜襲(上)第90章分贓會議(下)第13章 實情(二)第55章 地道(上)第50章 填河(上)第7章 出征第21章 正式開始第27章 伙食第24章 交鋒第95章 隨縣第57章 南城第108章 醉月樓(下)第4章 陳祥第31章 鬥將(下)第107章 醉月樓(上)第30章 鬥將(上)第92章 來臨第97章 衝突(中)第4章 改變第108章 醉月樓(下)第12章 新編第34章 喬國公第50章 填河(上)第96章 衝突(上)第99章 死亡第98章 衝突(下)第17章 變化(三)第96章 衝突(上)第46章 企圖第6章 軍隊第55章 地道(上)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山县| 哈尔滨市| 廊坊市| 抚州市| 正蓝旗| 台东县| 英德市| 杂多县| 长子县| 江北区| 乌审旗| 永登县| 石台县| 怀化市| 鹤山市| 平昌县| 木里| 铁岭县| 益阳市| 鹤庆县| 榆社县| 扬中市| 甘南县| 盐亭县| 三门县| 宣武区| 崇信县| 奉节县| 南乐县| 大安市| 扎鲁特旗| 同心县| 兴山县| 天台县| 乌审旗| 晴隆县| 越西县| 涿鹿县| 承德县| 来凤县| 瑞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