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應等人商議針對陸康的對策時,陸康也正在聽取皖縣縣尉萬潁的彙報,打算從萬潁這裡瞭解一下皖縣近況,找出陳應等人的軟肋,從而兵不血刃的拿下陳應等人。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萬潁這個他安插在皖縣的坐探已經暴露並且反水了,萬潁所說的事情,都是和陳應商議之後,陳應想讓他知道的事情,尤其是皖縣府庫被燒的蹊蹺。
“你說府庫被燒是陳應等人的陰謀?他們瓜分了皖縣府庫?”陸康打斷萬潁的陳述,疑惑的問道。
“是,這件事太蹊蹺了,陳應在五月二十六日早上邀請皖縣官吏聚會後,當天夜裡府庫就起火了,而府庫起火後的幾天裡,皖縣豪族官吏們,突然調集大車,神神秘秘的運走了一些東西,尤其是陳應,他的親信陳安居然押著上百輛大車打著回鄉的旗號,離開了皖縣。”
萬潁跪坐在陸康對面,兩人中間隔著一張大矮幾,這是陸康在皖縣臨時府邸裡的一個小書房,房間不大,裡面除了幾個書架,上面擺滿了竹簡書籍之外,就剩下陸康、陸尚和萬潁三人身下的大牀和牀上的大矮幾了。
“嗯,聽你這麼說,這府庫是陳應和劉陽等皖縣官吏聯合皖縣豪族燒的?”聽了萬潁的話,陸康立刻來了精神,不過他仍然有些懷疑,道:“他們燒那府庫幹什麼?難道就是爲了瓜分府庫中的甲杖軍資?他們要那甲杖軍資幹什麼?”
“要知道這東西雖然值錢,但是可不好銷髒。”陸康拂鬚苦思道:“私吞朝廷的甲杖軍資,而且數量多達上萬,這一經查實,那鐵定就是謀反大罪!是要牽連全族的,他們不會如此不智吧?”
“這、職下好像知道一點。”萬潁小心翼翼的道:“在府庫被燒後,陳應等人突然拿出來了大量糧食布匹發放給了皖縣士卒,同時也大肆撫卹戰死士卒,給他們的家屬發放了大量糧食布匹,他們大概是拿皖縣府庫中的軍資來收買人心吧。”
“好賊子!”一旁旁聽的陸尚突然一拍矮幾,莫名的激動道:“陳應等人一面侵吞朝廷的數萬甲杖,一面大肆收買軍心人心,他們這是要造反啊!如果他們是要造反,那他們的這一切行動就說的通了,大人,我們要早做準備啊!”
“早做準備?做什麼準備?”聽到陸尚的話,陸康白眼一翻,反問道。
陸尚沒有注意陸康的神色,他完全陷入了莫名的激動當中,手舞足蹈的道:“我們要做好拿下陳應等人的準備,一面密調城外的郡兵進城控制津要,一面派人秘密聯絡皖縣官軍中忠於朝廷的忠義人士,同時收集陳應等人圖謀不軌的證據,將他們一網打盡!”
“公子高見!”萬潁用詭異的目光上下打量了一陣子陸尚,最終生生的逼出了這四個字。
“好了,”陸康一揮手道:“不要在丟人現眼了!你現在說陳應要謀反,誰信?只怕絕大多數人都以爲是我們妒忌賢良,陷害功臣!”
“那個府君,”聽到陸康這樣說,萬潁鼓起勇氣道:“我們現在打壓陳應等人,就不怕被人說了嗎?”
“唉……”陸康長嘆一聲,良久無言,落寂道:“老夫也不想這樣,可是他們這次實在是太出風頭了,立下的功勞也太惹人垂涎了,自皖縣大捷的消息傳來,整個舒縣,不,是整個廬江的沸騰了起來,暗流涌動啊,人人都想要在這場大捷上分潤一點,沾沾大勝的光,可是……”
陸康起身看向窗外,落寂的道:“他本來是可以做我的女婿的,不,只要他稍稍讓步,我肯定會將女兒嫁給他,可是他竟然以爲我要謀算他,不知道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啊!”
“好了,不談這些了,你繼續說說皖縣的事情吧!”陸康神色落寞的坐回牀上,揮揮手道。
……
六月二日,早晨,皖縣縣衙。
廬江郡太守陸康到達皖縣後,休息一天,於今日召見皖縣文武官吏和士紳豪族。
縣衙後堂,陸康和皖縣衆人見過面後,開始正式議事。
正如陳應所料,陸康在初步瞭解皖縣情況後,抓住皖縣府庫被燒一事大做文章,對府庫被燒充滿懷疑,打算以此爲突破點,抓住陳應等人的軟肋,迫使他們退讓。
只是陳應早有預對,將此時弄的是滴水不漏,再加上皖縣縣衙都是他們的人,皖縣百姓又收了他們的封口費,陸康對此是一籌莫展,最終只得找了個藉口擱置此事。
在陸康擱置了此事後,陳應抓住機會上了一份平定尋陽,一舉蕩平廬**黃穰餘孽,招降江夏蠻的議疏,請命領軍收復廬江。
在議疏中,陳應建議以降將甄玉石帶領一部分降兵,混入部分官兵精銳,裝作潰逃回尋陽的賊軍,騙尋陽打開城門後,立刻奪取城門,接應潛伏在後面的官軍奪城。
按說在尋陽羣龍無首而又人心惶惶的情況下,由甄玉石這個在賊軍中地位不低的賊將賺城,這成功率還是很高的,但是陸康卻不出陳應所料的拒絕了。
陸康拒絕此議後,陳應又獻策遣一熟知賊軍情況的說客,秘密潛入尋陽,暗中招降賊軍軍將,使之棄暗投明,或打開城門接應王師進城,或和官軍裡應外合奪取城池。
但是陸康又不出意外的拒絕了。
被陸康再次拒絕後,陳應也不灰心,他又要獻策,可是陸康卻藉口勞累,結束了會議。
陳應被陸康屢次拒絕,他好像不知道陸康的意思,在結束會議後,又向陸康上達了數封關於收服尋陽,平定黃穰餘孽,招降江夏蠻的建議,但是這些建議就好像石沉大海一樣,沒了音信。
在陳應屢次上書後,陸康便再沒有召集陳應等人開會,反而連連視察皖縣官軍,巡視皖縣城防,接見皖縣知名人士。
陳應在數次求見陸康無果後,好像心灰意冷了,又好像是被皖縣豪族給拋棄了,他藉口傷勢復發,請命回鄉。
這次,陳應請命回鄉的文書上達後,立刻便得到了陸康的批準。
陳應等到陸康的批準後,立刻便和隨陸康一起前來的一個郡兵司馬做了交接,交出了兵權,輕車簡從的離開了皖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