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新的征途

大漢中平二年四月,淮陽候、鎮西將軍、涼州牧陳應於美陽城外迎擊邊章、韓遂叛軍,大破之,陣斬賊首北宮伯玉,生擒賊首李文侯,斬俘過萬,殺傷倍之,韓遂等率衆敗走,三輔之危頓解。

陳應大破韓遂等之後,以部衆死傷過重,且大部爲步卒的緣故,無力追擊,坐視韓遂等逃回涼州,在等到朝廷大量的兵力、物資補充後,陳應才拔營進入涼州平叛,從而開始了長達數年的平定涼州羌族的戰爭。

在陳應深陷涼州的戰爭泥沼中之時,大漢王朝不可避免的沿著歷史的軌跡,慢慢滑落深淵。

中平二年二月,就在陳應離開雒陽的前一個月,京師洛陽發生火災,南宮被毀。宦官中常侍張讓、趙忠等勸靈帝稅田畝以修宮室、鑄銅人,爲楊賜、陳應等大臣勸阻。

四月,陳應大敗韓遂等之後,進軍涼州,開啓了一場連綿不斷的戰爭,朝廷軍費飛漲,

於是張讓等復說靈帝,靈帝乃詔令天下,除正常租賦之外,畝稅十錢助修宮室,助平涼軍餉。又詔發州郡材木文石,運送京師。宦官從中爲奸,刺吏、太守復增私調,百姓怨恨。

此外又規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遷除,皆要交納助軍修宮錢,除授大郡者要交納錢二、三千萬。

新官上任前,皆須先去西園講定錢數。屆時交請,或有無法交齊而自殺者。故新官到任,必競爲搜刮百姓,聚斂財富以爲補償。百姓因此怨聲四起。

百姓不堪重壓,一時俱起,西及益州(今四川、貴州和雲南北部),南至交趾(今廣東、廣西一帶)。中原地區有山、黃龍等義軍數十股,大者有兵二、三萬,小者六、七千。

義軍攻打郡縣,誅殺官吏,聲勢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勢,雖然朝廷動用皇甫嵩、朱儁、董卓、周慎乃至太尉張溫等名臣大將四處平亂。

但是按下葫蘆浮起瓢,朝廷大軍雖然精銳,但是面對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軍,也只是疲於奔命,充當救火隊員而已,局勢日漸糜爛,朝廷中央對地方上的掌控力逐漸削弱,各地軍閥割據之勢逐漸顯露。

面對著逐漸惡化的局勢,朝廷中央不但沒有振作反思,收拾局面,反而日漸陷入了劇烈的黨爭之中。

在上層,天子靈帝帶頭腐敗,賣官鬻爵,大肆貪斂錢財,命臣下在西園造萬金堂,將司農所藏國家財物金錢,移入堂中以爲私貯。

開西園賣官,又郡國進貢,皆先使官責貢使交納"導行費",所得錢皆據爲私有,分存於宦官之手,每人數千萬,修萬金堂後,移入堂中貯存。又在河間郡賤買田地,寺起宇第,搜刮錢財唯恐不盡。

上行下效之下,朝廷大臣們只知道拉幫結派,互相爭鬥,貪斂錢財,整個朝廷一片烏煙瘴氣,各個高官顯貴只知道結黨營私,根本沒有人去關心天下大事。

尤其是在司空楊賜死後,朝廷官宦們失去了唯一忌憚的老臣,朝廷黨爭愈烈,宦官們大力打擊忠良,消滅朝廷中的異己聲音。

僅在中平二年,便有前司徒陳耽、諫議大夫劉陶等身居高位的忠良被害,朝堂上一片黑暗。

而朝堂黑暗的結果便是,下層百姓的起義愈演愈烈,中平三年二月,江夏郡兵趙慈起兵反漢,殺南陽郡太守秦頡,十月,武陵郡蠻起兵拳漢,攻掠郡縣,十二月,鮮卑寇幽、並二州。

中平四年二月,滎陽郡民起義。義軍攻打中牟斬殺中牟令落皓及主簿潘業,聲勢漸盛。三月,河南尹何苗率兵鎮壓,義軍失敗。

長沙郡人區星自稱將軍,聚衆萬餘人,攻打郡縣,起兵反漢。朝廷以孫堅爲長沙太守,進剿區星義軍。孫堅至郡,施設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間,即將區星軍討平。孫堅因其功得封烏程侯。

四年八月,故中山太守張純與其同鄉張舉起兵反漢反叛。張純等與烏桓大人丘力居結盟,抄掠薊縣,殺漢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遼東郡太守陽衆等,有衆十餘萬,屯於肥如。

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二人移書州郡,聲言張舉將代漢爲帝,要求漢帝退位,公卿奉迎張舉。

靈帝急忙詔發南匈奴兵,隨幽州牧劉虞進討張純。南匈奴單于羌渠乃遣其左賢王率騎兵詣幽州,其國人恐單于徵發無已,遂反。

右部醢落與休屠各胡白馬銅等一時俱起,有衆十餘萬人。中平五年,攻殺幷州刺史張懿、西河郡守邢紀。又攻殺單于羌渠。於是羌渠之子於扶羅立爲南匈奴單于

中平五年十一月,張純又使烏桓峭王率步騎王萬,入青州、冀州二地,攻破清河、平原等郡,聲勢甚盛。

同年,也就是中平五年,從二月開始,中原黃巾餘部紛紛起事。二月,郭太等於西河白波谷起事,攻略太原郡、河東郡等地。

四月,汝南郡葛陂黃巾軍再起,攻沒郡縣。十月,青州、徐州黃巾軍又起,攻略郡縣。

十一月,朝廷派遣下軍校尉鮑鴻進討聲勢最大的葛陂黃巾,雙方大戰於葛陂,鮑鴻軍敗,於是黃巾各部此伏彼起,聲勢復盛。

就在大漢朝廷風雨飄渺的這一刻,遠在涼州的陳應終於平定了涼州羌族的叛亂,斬殺了邊章、韓遂等人。

而在此時,經過長達三年的戰爭之後,涼州一片瘡痍,戰爭的創傷無處不在,整個涼州的經濟民生遭到了極大破壞,而在這三年的戰爭中,陳應的實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得到了飛躍式的增長。

這三年來,靠著朝廷的一次次補給和戰爭的紅利,陳應麾下的大軍一再擴張,到戰爭結束時,陳應手上直接控制的兵力便達到了十五萬餘人,其中騎兵五萬餘人,步兵十萬餘人。

除此之外,他很間接控制著漢陽郡太守傅燮、討虜校尉蓋勳等人麾下的兩萬餘大軍,整體兵力高達十八萬有餘。

而除了手上的兵力外,陳應藉著這三年的戰爭,將整個涼州清洗了一遍,除了留下傅燮、蓋勳等名動天下的忠良名臣外。

他藉機將整個涼州的官吏換了一遍,擺上了投靠他的官吏,將整個涼州緊緊的攥在手裡,成爲了有實無名的涼州王!

第14章 處理第21章 路途第78章 勸降(上)第85章 偷營(下)第35章 交談第15章 動員第6章 軍隊第1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上)第100章 逄紀第2章 初動第9章 大風起時(一)第75章 黃穰之死(中)第64章 烈焰號(下)第32章 大勝第18章 初戰第52章 攻城(上)第25章 青雲直上(二)第106章 邀請第3章 準備第43章 收服左慈(中)第108章 醉月樓(下)第109章 價碼第3章 準備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102章 名聲和暗手第78章 勸降(上)第51章 填河(下)第75章 黃穰之死(中)第104章 失火第15章 變化(一)第9章 軍營第74章 黃穰之死(上)第29章 青雲直上(六)第90章分贓會議(下)第21章 路途第47章 佈防第5章 劉陽第6章 謀劃第6章 軍隊第3章 準備第101章 判斷死因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1章 甦醒第9章 選擇(上)第8章 揭開(下)第74章 黃穰之死(上)第31章 青雲直上(八)第61章 戰車(中)第103章 失竊第23章 黃忠第10章 假司馬第46章 企圖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88章 捷報(下)第13章 調整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39章 左慈第21章 路途第46章 企圖第27章 伙食第14章 實情(三)第59章 來援第16章 乘風直上(四)第2章 處境第89章 分贓會議(上)第4章 實行(一)第15章 動員第2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中)第40章 逼迫第27章 伙食第17章 到來第70章 夜襲(下)第26章 青雲直上(三)第12章 新編第4章 陳祥第104章 失火第14章 實情(三)第83章 偷營(上)第1章 新的征途第96章 衝突(上)第77章 天亮第13章 實情(二)第6章 謀劃第8章 揭開(下)第25章 軍法第27章 青雲直上(四)第20章 窮途末路(下)第22章 淮浦第100章 逄紀第86章 激戰第76章 黃穰之死(下)第86章 激戰第15章 變化(一)第88章 捷報(下)第12章 大風起時(四)第28章 青雲直上(五)第1章 甦醒第70章 夜襲(下)
第14章 處理第21章 路途第78章 勸降(上)第85章 偷營(下)第35章 交談第15章 動員第6章 軍隊第1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上)第100章 逄紀第2章 初動第9章 大風起時(一)第75章 黃穰之死(中)第64章 烈焰號(下)第32章 大勝第18章 初戰第52章 攻城(上)第25章 青雲直上(二)第106章 邀請第3章 準備第43章 收服左慈(中)第108章 醉月樓(下)第109章 價碼第3章 準備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102章 名聲和暗手第78章 勸降(上)第51章 填河(下)第75章 黃穰之死(中)第104章 失火第15章 變化(一)第9章 軍營第74章 黃穰之死(上)第29章 青雲直上(六)第90章分贓會議(下)第21章 路途第47章 佈防第5章 劉陽第6章 謀劃第6章 軍隊第3章 準備第101章 判斷死因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1章 甦醒第9章 選擇(上)第8章 揭開(下)第74章 黃穰之死(上)第31章 青雲直上(八)第61章 戰車(中)第103章 失竊第23章 黃忠第10章 假司馬第46章 企圖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88章 捷報(下)第13章 調整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39章 左慈第21章 路途第46章 企圖第27章 伙食第14章 實情(三)第59章 來援第16章 乘風直上(四)第2章 處境第89章 分贓會議(上)第4章 實行(一)第15章 動員第2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中)第40章 逼迫第27章 伙食第17章 到來第70章 夜襲(下)第26章 青雲直上(三)第12章 新編第4章 陳祥第104章 失火第14章 實情(三)第83章 偷營(上)第1章 新的征途第96章 衝突(上)第77章 天亮第13章 實情(二)第6章 謀劃第8章 揭開(下)第25章 軍法第27章 青雲直上(四)第20章 窮途末路(下)第22章 淮浦第100章 逄紀第86章 激戰第76章 黃穰之死(下)第86章 激戰第15章 變化(一)第88章 捷報(下)第12章 大風起時(四)第28章 青雲直上(五)第1章 甦醒第70章 夜襲(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建德市| 汽车| 沁阳市| 濮阳县| 黔东| 丽水市| 加查县| 安庆市| 久治县| 泰来县| 临洮县| 都匀市| 汉沽区| 宜丰县| 连山| 汉寿县| 承德市| 新沂市| 林甸县| 二连浩特市| 太和县| 高雄县| 锡林浩特市| 齐河县| 平度市| 平阳县| 长沙市| 宁远县| 镇江市| 阜城县| 名山县| 天峨县| 枞阳县| 洛隆县| 浦城县| 辛集市| 娄底市| 屏边| 象州县| 石家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