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張昭等人外,陳應記憶中的大才還有很多,本來,他想要繼續招攬,但是迫於現實,他卻不得不暫時放棄這個打算。
這一方面是因爲大漢地域遼闊,百姓繁多,別說是憑藉一個名字去找人,就算是知道他的名字和所在郡縣,乃至當時的活動軌跡,想要找到他都是十分的困難,就像是關羽!
陳應清楚的知道他是河東解良人,但是派去尋訪他的使者去了一波又一波,就是沒有找到他,好不容易在去年年中時打聽到了他的消息,但是他又殺人逃亡了。
爲此,陳應又專門派人去了幽州涿郡涿縣在那裡打聽關羽的下落,隨便打聽張飛和劉備的消息,但是他們三人卻像是不存在一樣,根本打聽不到!這令陳應十分沮喪。
除了這個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外部的壓力了,向陳應這樣在全國各地招攬人才,是要花費大量金錢的,僅他爲了尋人而動用的大量資源,就佔據了他府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
這讓掌握錢財收支的戲志才抱怨不已,再加上陳應這樣大張旗鼓的招攬人才,而且這人才當中有很多都是揹負要案的亡命之徒,這難免給了別人一種招攬亡命,意圖不軌的感覺。
爲此,御史屢次彈劾陳應,逼得他不得不收斂自己的動作,暫停了這項活動。
陳應信馬由繮的亂走著,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雒陽開陽門外,在雒陽開陽門外有一座碩大的園林,這座園林坐落在開陽門外,臨近太學,又引來了洛水支流環繞,是一個難得的好地方!
遠遠的,可以看見園林院落中樹木叢生,繁花似錦,雪白的圍牆上,攀衍著一片連綿不絕的薔薇,越過圍牆,隱約間可以看見園林中隱藏在樹林中的一處處飛檐畫棟。
陳應坐下的馬兒看見這座園林後,立刻提高了速度,十分高興的往這片園林中跑去,走近了,才發現這座園林雖然被圍牆緊緊的包圍著,但是卻是一處開放的園林。
園林高大的正門和正門兩側的角門都大開著,尤其是正門,爲了方便遊人出入,居然拆掉了高高的臺階和門檻!只留下一個有些不大協調的偌大的門樓,門樓上掛著一塊原木匾額,上書傳道書齋四個大字。
敞開的大門處,雖然整齊的站著兩排家丁,但是他們並沒有阻止遊人出入,只是站在那裡維持秩序而已。
就在陳應茫然的打量著園林時,園林內的門房裡面急急忙忙的跑出來了一個三十上下的中年男子,看他的衣著打扮,應該是這座園林的門房。
中年男子飛快的跑到陳應馬前,熟練的拉住陳應的坐騎,點頭哈腰的問好道:“主人今天好興致,居然這麼早就來店裡了!”
“嗯?!标悜⑽㈩h首,任他牽著坐騎走近了園林的大門。
“陳議郎早!”
“陳議郎好興致,這麼早就來書齋視察啦……”
“陳議郎……”
……
陳應剛剛走近園林的大門,大門口許多來往的遊人已經看見了陳應,紛紛上前問好,陳應也微笑著一一回應。
並且不是停下腳步和某個人談笑兩句,如此,好一陣子,陳應才穿過大門,進入園林後,走上了一條小道,避開了那些熱情的遊人。
“子揚可曾到來?”陳應走上樹蔭間的小道後,陳應微微鬆了一口氣,看著小道兩側修直的樹木,隨口問道。
“回稟主人,劉先生早就來了,現在在雁回樓看書!”門房聽到陳應發問,連忙回頭露出一個謙卑的笑容回答道。
“嗯?!标悜⑽Ⅻc頭,道:“去雁回樓!”
“諾!”門房諂笑著答應了,牽引著陳應的坐騎往雁回樓而去。
……
這座園林是陳應來雒陽後興建的,它的主體是一個列侯的別院,隨著時間的流逝逐漸敗落,最後落在了雒陽本地的一個王姓土豪手上,後來,這個土豪爲了討好陳應,便將這座別院送給了剛到雒陽的陳應。
陳應收到這個別院後,又使手段收購了周圍的幾處莊園地產,將它擴大了好幾倍,使之臨近洛河,靠近太學。
又花費大價錢,請得名工巧匠仔細修繕雕琢,又結合了後世的各種建築技巧和風格,最後成爲了一處佔地百餘畝,樓臺數十座,房屋數百間的大型園林。
至此,這座園林裡面,假山樓閣,河流湖泊,雕樑畫棟,飛禽走獸,古今東西,無所不有,成爲了雒陽的一處奇景。
這座園林鼎盛時,曾接待過皇帝,天子劉宏曾在陳應的邀請下來這座園林做客,並且留宿!衰落時,也曾被差役封鎖搜查,陳應入獄後,雒陽縣的衙役曾奉命抄了這座園林。
可以說,這座園林見證了陳應到雒陽後的興衰榮辱!至今,陳應逃脫大難後,受楊賜指點,重新修繕了這座園林,抄錄雕刻了東觀的藏書,放入園林,將其開放給了太學士子,以此爲陳應養望。
陳應得到楊賜指點後,更近一步,乾脆將這座園林改造成了一座大型的圖書館和書店的結合體,憑藉著手中掌握的印刷術,大肆刊印各種書籍,放入園林。
一邊開放給士子們免費閱讀,一邊也進行借書和賣書的勾當,乘此機會大賺了一筆,大大的彌補了先前入獄後的損失!
而靠著印刷術刊印書籍的陳應,這成本自然大大的低於市場,而他出售時,自然也會大大的低於市價,這讓那些不知情的買書士子們又大大的感恩了陳應一把!
可以說,這座園林,不光爲陳應提供了大量的錢財,並且爲陳應賺取了極大的好名聲,現在,陳應雖然在上層的名聲仍然很差。
畢竟他們對陳應的陳見很深,就算是有楊賜等大儒大力爲陳應洗白,但是一時半會兒間想要轉變他們對陳應的頑固印象,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在大漢上層,陳應的名聲固然很差,但是在底層,尤其是在寒門士子中間,他陳應已經是大力助學的大善人的代名詞了!名聲雖然比不上那些州郡知名的名士們,但是也算是不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