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上)

時光如同流水一般,在不知不覺間悄悄流去,轉眼間,光和六年便已經過去,進入了光和七年,這個波瀾壯闊的年代。

光和七年,是大漢開始沒落的一年,這一年,黃巾起義爆發,波及全國各地,極大的動搖了大漢的權威,削弱了大漢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整個天下,從這一年開始,進入了動盪不安的年代。

光和七年正月初一,雒陽南宮崇德殿內的大朝會上,陳應捧著笏板站在羣臣中間,雙目無神的聽著太常屬官用古老的語調宣講著禮儀。

在大殿中的羣臣內,陳應站立的位置很是特殊,按職務,他是議郎,應該站立在議郎的羣體內,但是那些議郎們卻集體排斥陳應,故意結成一個緊密的整體,將陳應排斥在外。

而其他大臣們則又是因爲職務和其他關係,不接納陳應,沒有讓陳應融入他們的圈子,所以,整個大殿上,上百大臣中,只有陳應是孤零零的一人站立在一旁,別人都像是多瘟疫一樣躲著他。

這些大臣們躲著陳應不是沒有理由的,一來,陳應先前的名聲不大好,被人稱爲倖臣,二來,陳應現在的官職也來的不是那麼正當,是靠著老婆的關係,通過董太后得來的。

這三來嘛,自然就是陳應得罪人了,陳應和十常侍中的夏惲關係惡劣,這是衆所周知的事情,張讓等十常侍中的大佬不待見陳應也不是什麼秘密。

要知道,就在去年,十常侍個個封侯,一時間氣焰滔天,陳應得罪了十常侍,哪裡還有人敢跟他親近近?更何況,陳應還得罪了劉焉等宗室!這可真可謂是舉目皆敵!

朝堂上,不在意得罪十常侍的人,不是礙於陳應之前的名聲,不願意接近他,就是高高在上的懶的理陳應,這就讓陳應慢慢的陷入了被孤立的狀態。

當然,這個孤立也是有侷限的,最起碼,陳應現在和董太后一系的關係打的火熱,他通過和張忠的聯姻,成功的融入了董太后的圈子。

由於董太后十分寵愛張燕兒,同時陳應又投其所好,每次見面都奉上厚厚的見面禮,這董太后自然也就喜歡上了陳應,每次舉辦宴會,都不忘叫上陳應,這就讓陳應很輕鬆的進入了董太后圈子的核心。

靠著董太后的庇護,再加上太尉楊賜特意將陳應抽調到東觀整理書籍,避開了朝堂上的紛爭,這才讓陳應有了韜光養晦的機會,得以平安的度過了光和六年這個困難的年度。

現在,光和六年過去了,光和七年到來了,陳應也到了潛龍升淵的時候了,只要他抓住光和七年的這個機會,他就能一飛沖天,成爲舉足輕重的大人物,不在誰都能欺負一下的小人物了。

時間在陳應的深思中悄悄的溜走,在太監尖細的聲音中,光和七年的第一次早朝終於完畢了,回過神來的陳應慢慢的隨著大流走出了崇德殿,來到殿外穿上鞋子,準備返回戚里的家中去。

自從去年五月,陳應和張燕兒結婚後,他便搬出了步廣裡,搬到了戚里,張府旁的一座大宅裡面。

戚里的大宅,是張燕兒陪嫁的產業之一,這是一處佔地五六十畝的豪宅,是張忠花費巨金置辦下來,作爲陳應和張燕兒婚後的新房的,而婚後讓陳應搬到戚里,這也是張忠和陳珪當初的約定之一。

穿上鞋子後,陳應低著頭走在殿前的臺階上,忽然,他感覺眼前一黑,一道身影擋住了他的去路,他有些意外的擡頭一看,卻是太尉楊賜站在面前,擋住了陳應。

看見是楊賜擋住去路,陳應連忙下拜道:“學生拜見恩師!”

“免了,起身!”楊賜大袖一揮,淡淡的道:“陪老夫一起走走!”

“諾!”

“聽聞你夫人有喜了,你怎麼沒有遣人告訴老夫?”楊賜看見陳應起來,便示意他跟在身邊,邊走邊問道:“你夫人情況怎麼樣?胎兒情況如何?”

“微末小事,不敢驚動恩師。”陳應落後一步,跟在楊賜身畔,恭謹的道:“奈恩師洪福,賤內和胎兒全都安康!”

“微末小事?哼!”楊賜瞪了陳應一眼,道:“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你夫人有喜,若是男孩,那便是你陳家的長孫!是家族存忘繼絕,祖宗香火血食的大事!豈可輕忽?”

“是是是,是學生輕忽了,恩師教訓的是!”陳應聞言連忙肅然而立,下拜謝罪道:“學生以爲恩師近來事物繁忙,便沒敢拿學生的家事來勞煩恩師,卻是學生不知輕重了,請恩師恕罪!”

“你啊你!有點心思不用到正事上,盡往歪門邪道上使!唉……”楊賜伸手點了點陳應,恨鐵不成鋼的長嘆道:“老夫垂垂老矣,只怕將不久於人世,若是老夫不在了,不能護著你了,你這小子又如何在這大漢天下立足呢?”

聽到楊賜語重心長的話語,陳應心中一片沉重,他是知道的,楊賜的確是壽元不久了,歷史上,明年也就是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一月四日便去世了。

他肅容道:“恩師春秋正盛,又怎麼會不久於人世呢?請恩師勿做此等言語,要知道,這大漢江山,還需要恩師你這等大賢來輔佐,要是恩師您不在了,這大漢江山又改怎麼辦呢?”

“哈哈哈……”楊賜被陳應這樣一說,低落的心情不禁回升了一些,他大笑著道:“你啊你,你這個小猴子,就喜歡用這些好聽的話來糊弄人!”

“呼……”他長長的吐了一口氣,道:“是啊,國家即將進入多事之秋,正是需要老夫這樣的老傢伙來穩定時局的時候,老夫怎麼能夠說這樣喪氣的話呢?”

“國家即將進入多事之秋?恩師,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消息?”陳應心知只怕是楊賜這樣的人精已經嗅到了不好的氣息,知道了太平道即將造反的消息,便明知故問道:“難道朝堂上又要掀起什麼紛爭?”

“不是朝堂上,而是朝堂外!”楊賜長嘆一聲,道:“自當今天子即位來,天災人禍不斷,而朝廷非但沒有救災,反而橫徵暴斂,百姓們已經不堪忍受,如今又有妖人四下蠱惑百姓,彼此聯通,只怕一場大禍就在眼前啊……”

第27章 伙食第37章 迫降第31章 鬥將(下)第19章 對峙第30章 青雲直上(七)第13章 乘風直上(一)第17章 到來第12章 實情(一)第39章 左慈第8章 揭開(下)第104章 失火第6章 實行(三)第47章 佈防第8章 大幕拉開第13章 乘風直上(一)第41章 戰後瑣事第11章 背後第10章 假司馬第1章 定謀第22章 抵近射擊第29章 青雲直上(六)第7章 出征第88章 捷報(下)第102章 名聲和暗手第64章 烈焰號(下)第12章 實情(一)第93章 對策第32章 大勝第102章 名聲和暗手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19章 對峙第57章 南城第60章 戰車(上)第66章 天道反噬(下)第68章 夜雨第9章 大風起時(一)第95章 隨縣第50章 填河(上)第4章 陳祥第53章 攻城(中)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9章 軍營第11章 背後第30章 青雲直上(七)第23章 黃忠第26章 傷病營第50章 填河(上)第95章 隨縣第50章 填河(上)第2章 初動第95章 隨縣第42章 收服左慈(上)第2章 崛起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27章 伙食第31章 青雲直上(八)第103章 失竊第93章 對策第66章 天道反噬(下)第63章 烈焰號(上)第3章 準備第31章 鬥將(下)第1章 定謀第28章 青雲直上(五)第14章 處理第1章 甦醒第62章 戰車(下)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14章 處理第88章 捷報(下)第61章 戰車(中)第104章 失火第14章 乘風直上(二)第19章 對峙第84章 偷營(中)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24章 交鋒第6章 謀劃第6章 謀劃第62章 戰車(下)第26章 青雲直上(三)第74章 黃穰之死(上)第33章 回城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12章 新編第69章 夜襲(上)第49章 圍城第3章 計策第2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中)第10章 假司馬第7章 明光鎧第59章 來援第46章 企圖第50章 填河(上)第44章 收服左慈(下)第47章 佈防第16章 暗手第6章 實行(三)
第27章 伙食第37章 迫降第31章 鬥將(下)第19章 對峙第30章 青雲直上(七)第13章 乘風直上(一)第17章 到來第12章 實情(一)第39章 左慈第8章 揭開(下)第104章 失火第6章 實行(三)第47章 佈防第8章 大幕拉開第13章 乘風直上(一)第41章 戰後瑣事第11章 背後第10章 假司馬第1章 定謀第22章 抵近射擊第29章 青雲直上(六)第7章 出征第88章 捷報(下)第102章 名聲和暗手第64章 烈焰號(下)第12章 實情(一)第93章 對策第32章 大勝第102章 名聲和暗手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19章 對峙第57章 南城第60章 戰車(上)第66章 天道反噬(下)第68章 夜雨第9章 大風起時(一)第95章 隨縣第50章 填河(上)第4章 陳祥第53章 攻城(中)第65章 天道反噬(上)第9章 軍營第11章 背後第30章 青雲直上(七)第23章 黃忠第26章 傷病營第50章 填河(上)第95章 隨縣第50章 填河(上)第2章 初動第95章 隨縣第42章 收服左慈(上)第2章 崛起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27章 伙食第31章 青雲直上(八)第103章 失竊第93章 對策第66章 天道反噬(下)第63章 烈焰號(上)第3章 準備第31章 鬥將(下)第1章 定謀第28章 青雲直上(五)第14章 處理第1章 甦醒第62章 戰車(下)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14章 處理第88章 捷報(下)第61章 戰車(中)第104章 失火第14章 乘風直上(二)第19章 對峙第84章 偷營(中)第15章 乘風直上(三)第24章 交鋒第6章 謀劃第6章 謀劃第62章 戰車(下)第26章 青雲直上(三)第74章 黃穰之死(上)第33章 回城第3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下)第12章 新編第69章 夜襲(上)第49章 圍城第3章 計策第2章 風起於青萍之末(中)第10章 假司馬第7章 明光鎧第59章 來援第46章 企圖第50章 填河(上)第44章 收服左慈(下)第47章 佈防第16章 暗手第6章 實行(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清丰县| 玉树县| 恩施市| 奇台县| 家居| 永泰县| 阿瓦提县| 阳城县| 扎兰屯市| 青阳县| 长海县| 托克逊县| 宜兰市| 乌鲁木齐县| 扎赉特旗| 崇左市| 临颍县| 正镶白旗| 丹巴县| 体育| 新宁县| 广河县| 蛟河市| 三都| 松溪县| 宣城市| 贡嘎县| 封开县| 崇阳县| 略阳县| 上虞市| 尼勒克县| 金塔县| 津市市| 天等县| 庆安县| 许昌县| 澎湖县| 华池县| 清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