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六年,距離黃巾之亂還有一年,這是至關重要的一年,不管是處心積慮的準備造反的太平道還是意圖在這場大亂中渾水摸魚的陳應,這一年,都將是最重要的一年,他們都在拼盡全力的準備著。
光和六年初,陳應成功的收攏到了賈詡這個著名的三國毒士,並用賈詡的計策收復了涼州大族鞠氏,得到了鞠氏家族三千壯丁的支持,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鞠義這員猛將!
有著鞠義的帶領,再加上他的同族子弟兵,這分明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先登死士!是後來袁紹得以擊敗公孫瓚的底牌!
算上剛剛到手的由鞠義帶領的鞠氏義勇,再加上陳應暗中經營的羽林騎,此時,陳應手中已經掌握了兩支後來名震天下的精銳部隊!
鞠義帶領的鞠氏義勇後來會演變爲先登死士,這自不用多言,那羽林騎後來又會演變成什麼呢?陳應爲什麼這樣重視他們,將他們和鞠氏義勇相提並論呢?這中間又發生了什麼轉變?
要知道,陳應剛剛擔任羽林右監的時候可是對羽林騎大爲失望的,當時,他覺得羽林騎的將士們大都出生豪門,他們仗著自己出手不凡,一直目中無人,桀驁不馴。
雖然羽林騎裝備精良,所屬的將士們也個個弓馬嫺熟,但是陳應卻覺得他們一個個都是老爺兵,只能享樂,不能吃苦,更沒有經歷過戰爭,沒有見過血,所以他們只是一個好看的花架子罷了,陳應一直不大看得上他們!
但是在羽林右監的職位上呆得久了之後,陳應對羽林騎的認識也漸漸深刻起來,不在浮於表面。
他發現,羽林騎的將士們大概有兩個來源,一個就是大漢養士四百餘年的北地騎士,一個是落選的羽林郎!
這兩者中,無論是哪一個,都是自小操習弓馬之術,生長於軍人世家的子弟,他們從小就受著家庭的影響,對於兵戰之事爛熟於心,更是繼承了父祖世代積累下來的沙場技藝和經驗,是十分優良的士兵!
當然,一他們的才能而論,他們不僅僅是士兵,他們更是軍官預備役!
恰如此時兵制,漢承秦制,這兵制自然也不例外,大漢的兵制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先秦的耕戰國策,採取了全民義務兵役制。
所以的大漢成年男子都要服兩年兵役,這兩年裡,一年在本郡接受訓練,一年到中央或邊郡服役。
這樣的兵制,自然極大的調動了全國所有青壯,發揮出了絕大多數的戰爭潛力,但是這卻不可避免的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樣的體制衡南培養出大量合格的軍官!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大漢最初實行了南北軍制度,在中央建立了南軍和北軍兩支常備軍,用以培養合格的軍官。
平時,南軍和北軍負責保衛皇宮和都城,戰時則擴充南軍和北軍,以南軍和北軍爲骨幹,迅速拉起一隻強大的中央軍,鎮壓四方。
這個政策很好的解決了軍官問題,爲大漢軍隊的戰鬥力提供了保障,但是軍官問題解決後,另一個問題便又冒了出來,那就是南軍和北軍尾大不掉,漸成心腹之患!
最初,皇帝派出太監後親信大臣爲南軍使者或北軍使者,監察南北軍,也就是給那不就派遣了一個監軍,通過南北軍使者,架空了南北軍將領的實際領兵權,將南北軍掌握在手中。
但是再好的政策總得由人來實施,隨著時間的流逝,南北軍的問題又冒了上來,爲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大漢的高層們便開始慢慢的削弱、**南北軍。
他們建立羽林騎、虎賁衛士等小而精悍的軍隊,分散了南北軍的權力和勢力,直到如今,南北軍已經名存實亡,不復爲國家隱患。
所以,羽林騎實際上就是大漢的軍官預備隊!相當於後世軍隊中的士官。所以,他們的能力就可想而知了。
在後來,大漢衰落,羽林騎也被迫分散,一部分被現在的羽林左監丁原得到了一部分羽林騎,他們最後被呂布接管,最終成爲了呂布手上的王牌,成爲了威震天下的陷陣營!
還有一部分則落到了曹操手上,成爲了曹操後來打造虎豹騎的底子,除了被呂布和曹操繼承的羽林騎之外,還有很多羽林騎散落在各路軍閥手上,成爲了他們軍隊,尤其是騎兵的骨幹!
正是意識到了羽林騎的重要性,陳應纔會在明知道前羽林左監劉範是劉焉長子的情況下,悍然發動針對劉範的攻勢,想要將羽林左騎納入掌控。
雖然後來他失敗了,但是他拉攏羽林騎的步驟並沒有停下,一方面,他通過黃忠等人將羽林右騎牢牢的抓在手中,另一方面,他千方百計的收買、拉攏羽林左騎的將士,讓他們傾向於他。
在過去的一年到現在,陳應針對羽林左騎的收買滲透一直沒有停下,這段時間裡,他成功的將於禁、樂進、陳冕等十幾個親信插入了羽林左騎,掌握了羽林左騎相當大的一部分實力!
在陳應處心積慮的擴充實力的時候,在他不知道的暗中,一波針對於他的暗流正在逐漸形成!
這一次,針對陳應的,可不僅僅是劉焉和夏惲兩人,由於陳應肆無忌憚的收受賄賂,爲人進言,又在雒陽各市中大肆操辦產業,掠奪財富,所以,這段時間,在不知道不覺中,他得罪了很大一批人。
這些人在夏惲的奔走聯絡下,逐漸聯合到了一起,形成了一個針對陳應的鬆散聯盟。
大漢光和六年四月初一,在早上的大朝會上,有御史當面發難。
這個出身寒門的御史,當著近千官員的面,向靈帝彈劾陳應驕縱放蕩,縱有奴僕強奪雒陽南市店鋪十餘處,北市附近民居近十處。
令數十家百姓破產,其中有六人上吊自殺,有數十人集體到雒陽縣衙告狀,卻被司隸校尉張忠以聚衆鬧事爲由,下令收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