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珪既然將陳應也視作陳家的希望,那自然也就會大力栽培他,在陳應甦醒後,陳珪僅僅讓他休息了兩天,確定了他身體健康之後,便帶著他開始拜訪陳家的家老和有力人士,將他隆重的介紹給了家族,表明了他對陳應的支持!
在花費了八天的時間拜訪了家族內的各房親友,和距離淮浦不遠的陳家故友後,陳珪休息了一天後,便再次啓程,這一次,卻是他要和陳應一起送陳登前往廣陵郡東陽縣擔任縣長!
原來,在陳登被舉爲孝廉後,陳珪便大力爲他運作,想要爲他謀取一個美職,最好能夠入朝爲郎,這樣,陳登便能走上一條升官的快車道。
只是,陳珪卻是小瞧了陳登的心胸氣概,陳登在得知陳珪已經爲他謀取到了尚書郎一職後,感嘆說,雖然入朝爲尚書郎在尚書檯磋磨三五年後,便可直接外放爲千石縣令,或爲九卿重要部署。
但是,這樣做雖然對自己的仕途有利,但是卻於國於民沒有絲毫好處,他陳登這樣做,將來也不過是一個只會誇誇其談的清流文士,像這樣的人,朝廷裡面一抓一大把,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若是他出仕之時便從郡縣之中做起,雖然日後仕途艱難,但是卻能夠爲國家做些事情,也能夠鍛鍊自己,使得自己日後能夠成爲國家干城,爲國家奉獻出更大的力量。
陳登這樣說了之後,便不顧陳珪的勸阻像徐州刺史上書表明了自己的志願,徐州刺史對陳登的這番志願頗爲讚賞,便保舉他出任廣陵郡東陽縣的縣長。
廣陵郡東陽縣是一個下縣,也就是一個民戶不滿萬的小縣,作爲它的縣長,雖然也是一縣父母,但是卻只是一個四百石的小官,日後前途堪憂。
對於陳登的選擇,陳應雖然大爲佩服,但是卻並不以爲然,他陳登想要爲國出力,也不看看這國家已經成爲什麼樣子了,還值不值得他爲之拋頭顱,灑熱血?
只是,陳應雖然不以爲然,但是他卻也沒有想要去改變陳登,因爲他知道這是徒勞的,君不見陳珪身爲陳登的父親,親自勸說陳登都無功而返,他陳應又何德何能讓陳登回心轉意呢?
而且,他何嘗不樂見陳登選擇這條路?陳登如此選擇,卻是將陳家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力拋在一邊了,他在徐州廣陵郡爲官,雖然靠近淮浦這個陳家的大本營,能夠得到家族的大力支援,但是他卻是將最重要的上層影響力放棄了,失去陳家在朝堂上的人脈資源,陳登他又能走到哪一步呢?
而陳應則就不同了,他現在已經躋身天子身側,接近了大漢朝堂最核心的部分,雖然他不大可能影響到這個核心,但是僅僅是接近核心,得知核心運轉的信息便是了不得的福運了。
有著這種資源,再加上陳家在朝堂上的資源,他陳應只要不行差踏錯,那等到黃巾亂起,他陳應最少也是一個統領羽林騎這樣的精銳的別部司馬,只要在經歷上一兩場戰事,立下一些功勞,那他立刻便是比二千石的校尉或都尉了。
等平定黃巾之後,他陳應便是老資格校尉了,可以外放爲小郡太守或護羌校尉等主持一方的方面大員了,也就有了自己的根據地,有了在董卓之亂中分得一杯羹的實力!
所以,陳應對陳登的選擇是頗爲不以爲然的。
大漢光和四年八月初二,陳應和陳登跟著陳珪帶著一大羣僕從浩浩蕩蕩的出了門,他們先是往廣陵郡方向走,送陳登到東陽縣上了任,在東陽呆了兩天後,陳珪和陳應告別陳登,一行人便掉頭往雒陽方向走去。
這一路上,陳珪帶著陳應走走停停,沿途拜訪各地名士和高門大閥,像汝南袁氏、穎陰荀氏、劉氏、潁川陳氏等等,陳珪都帶著陳應上門拜訪,算是和他們混了一個眼熟,將陳應介紹給了這些大漢的世家們。
這一路上,陳應除了跟著陳珪到處拜訪送禮之外,他也沒有閒著,藉著這個難得的巡遊的機會,他同樣也在大力收攬著人才,尤其是他前世聽說過名聲的名臣猛將。
只是,他這一路興致勃勃的趕來,卻難免敗興而去,因爲他聽說過名聲的名臣猛將們不是年齡太小,根本就是一個乳臭未乾的黃毛小兒,便是這些人本身就出身高門大閥,身份不比陳應低,陳應根本沒法招攬他們,甚至連提都不提,只能儘量在他們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
至於那些出身寒門的名臣猛將們,不是信息不全,根本找不到,便是他們看不起陳應,覺得他太年輕,短時間內難成大器,不值得他們去跟隨……
反正種種因素之下,等陳應他們一行人來到雒陽時,他招攬的大才們寥寥可數,居然只有一文二武三人,文是潁川郡戲忠戲志才,武是陽平衛國人樂進樂文謙和泰山鉅平人于禁於文則。
這三人中,于禁是泰山郡鉅平縣人,陳應派左慈帶著厚禮去邀請,是一請便來。
樂進是陽平衛國人,陳應在路經衛國時,親自上門去請,在一番暢談外加一份厚厚的安家費後,家門破落的樂進便收拾行李跟著陳應走了……
至於戲忠戲志才,他其實算不上歸順陳應,他只是中了陳應的圈套,欠下了陳應一大筆錢無力償還,不得不以身抵債,給陳應打工還帳了……
陳應一行人是在九月二十三日到的雒陽,他們到雒陽後,陳應遇到了一個即在預料之中,也在預料之外的人前來迎接,這個人便是陳應前身的殺身仇人、他父親陳珪的好友——汝南袁術!
此時的袁術還不是後來那個自信心膨脹後稱帝的蠢貨,他現在不過是一個區區長水校尉,被人稱爲路中悍鬼袁長水!
對於袁術的迎接,陳珪很是高興,一來,是多年好友相見,二來則是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門徒故吏遍佈天下,是當時一等一的大門閥,而袁術身爲汝南袁氏的嫡子,也是這一代最爲傑出的兩人之一,他能夠來親自迎接陳珪,這無疑是爲了給陳珪撐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