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98章 各個擊破

第498章 各個擊破

沈兵馬上召集部下開了個會,這其中自然也包括革庾、嬀錄等一干人。

這並不是沈兵希望他們能出什麼主意,而是表明一種對他們信任的態度……如果重要的軍事會議不邀他們參與而是直接下達命令,那是不是不把他們當自己人?

沈兵大概介紹完情況後,革庾就皺著眉頭說道:

“此戰只怕對我等不利,先有塞琉西精銳步卒又有大宛、安息精騎,其步戰騎戰皆不可小覷。”

“而我等兵力不及其半數不說,還盡是騎兵……”

此時秦軍雖不知安息與大宛出兵多少,但卻知道安息有十萬兵大宛有六萬兵。

嬀錄打斷了革庾的話:

“我等也有步卒,藍氏三萬降兵,雖說不堪大用,但守城善可!”

革庾搖了搖頭:

“藍氏三萬降兵原本便與安息、大宛交好。”

“若是讓他們守城,只怕第一時間就把藍氏大開城門降了!”

革庾說的沒錯,這場戰不能指望藍氏降兵,甚至連新降的數千月氏騎兵都不足以信,因爲他們也同樣與安息交好,同樣也有反叛的理由。

所以,若真要說秦軍有多少兵力,就只有沈兵帶來的五萬三千人。

而安息等國的軍隊卻有十三萬,是秦軍的兩倍還多。

兵力還是次要的,因爲秦軍常幹以少勝多的活,這也不是第一回了。

重要的是這次面對的敵人都是精銳……

馬其頓步兵不用說了,大宛或許會差些,安息騎兵卻是能擊敗羅馬克拉蘇的。

這樣的強強結合而且是各兵種,面對秦軍相對當一騎兵的確更有優勢。

比如:步兵擅長攻城、圍城,就可以直取秦軍駐守的藍氏。

而因爲水源的問題藍氏又是秦軍必守。

騎兵擅長野外機動作戰,安息、大宛騎兵便可在城外成爲馬其頓步兵的輔助,甚至可以斷了秦軍的補給和外援。

退一步說,安息與大宛僅用騎兵與秦軍作戰,仗著其兵力及熟悉地理的優勢勝負便是未知之數。

王賁、剺兩人也知道這一點,臉上都顯慎重之色。

沉默了一會兒,革庾就拱手說道:

“大將軍,屬下以爲我等首先應將藍氏降卒收押以免其乘勢作亂。”

“月氏降軍則可出城作戰。”

“藍氏由神武軍防守,其餘兵力則盡數出城作戰!”

“如此方有可能取勝!”

革庾是個匈奴人,其表述能力不是很強所以說的不是很清楚。

但沈兵卻是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收押藍氏降卒是爲什麼就不用說了,將月氏降兵派出城作戰也是讓他們無法在城內作反。

然後神武軍雖只有三千之數但會操作火炮又擁有“霹靂火球”,守城就不用擔心。

沒有守城之憂後,其餘五萬騎兵在外才能放心廝殺。

沈兵只問了聲:

“若是如此安排,革庾以爲該如何應對塞琉西步軍?”

革庾回答:

“自然是以騎軍戰之。”

“其步卒行動緩慢,我等依騎兵之利在其左右擾襲。”

這是匈奴常用的戰術,簡單的說就是不衝陣不強攻,粘著它放箭殺傷其有生力量。

這戰術若是在其它場合或許有用,在這時候……

沈兵指著地圖說:

“若塞琉西不顧你方襲擾,卻在安息、大宛騎兵的掩護下直逼藍氏城下並將藍氏包圍,我等又該如何破之?”

革庾只“這……”了一聲就無言以對了。

此仗與草原不同。

草原可以隨走隨補給,不需要擔心城池被攻的問題。

這仗難就難在又要攻又要守。

因爲藍氏一丟就意味著大軍要缺水了,這幾乎就意味著遊戲結束。

而只要馬其頓步兵將藍氏一圍……外面的騎軍就進不來,裡面的部隊也出不去。

剺說道:

“爲何我等不用火炮去對付那些步卒?”

王賁回道:

“火炮雖好,卻只有十門。”

“對付三萬步卒,只怕力有未逮。”

沈兵一共帶了十門火炮,這些火炮原本是打算用於攻大宛城牆的。

不過火炮本身也不太適合用於野外作戰。

確切的說是此時的火炮。

因爲它們存在重量大、射速慢等缺點。

粗略計算,一次戰鬥若面對敵人方陣可以完成十次齊射,那麼十門火炮就能射出一百發炮彈,這一百發炮彈就算全部命中且每發炮彈能擊斃十名敵人……敵人的損失也只有一千人。

真實戰場上殺敵數要比這少得多,能打死打傷兩、三百名敵人就相當不錯了。

然後敵人就衝到火炮部隊面前了。

到時是撤還是打?

撤。

火炮的笨重使其轉移困難、緩慢,就必然需要部隊掩護其撤退,於是長於機動的騎兵就被火炮拖住成爲步兵。

打!

火炮兵近身作戰如何能打得過超長槍兵?

若騎兵趕來增援,於是騎兵又會轉爲步兵。

沈兵沉默了一會兒,就問了聲:

“你等可知安息、大宛與塞琉西的關係麼?”

衆人盡皆搖頭,只有王賁回答:

“屬下知道一些。”

“這安息是塞琉西的屬國。”

“大宛卻不是,只是聽說大宛最近也投靠塞琉西了。”

“怕是懼於我軍攻城,於是便以此引塞琉西前來!”

沈兵點了點頭。

這王賁不愧是中原名將,知道兩軍作戰首先要“知己知彼”。

如果連這些信息都不知道的話,就只有兩眼一摸黑亂打一通了。

沈兵繼續說道:

“所以,敵人並非團結一致。”

“沈兵以爲……安息及大宛或會坐視我軍與塞琉西步卒一戰。”

“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不會出手相助!”

“或者只是在一側虛以委蛇而已。”

衆人聽著都不敢相信,卻只有王賁“哦”了一聲,道:

“大將軍此言有理。”

“安息乃塞琉西屬國,大宛亦是最近才投塞琉西,這兩國無非是想引塞琉西兵來使我等與塞琉西兩敗俱傷,於是便可坐收漁人之利!”

王賁這麼一說衆人就明白了。

沈兵點了點頭,說道:

“所以,我等爲何不借此各個擊破?”

“在安息及大宛還未反應過來前,便集中兵力擊敗塞琉西?”

(本章完)

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100章 由頭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90章 奇軍第483章 汗血馬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91章 大宛第109章 修橋第532章 西域第317章 工人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20章 撤軍第499章 出兵第53章 軍心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40章 忽悠第84章 桔槔第341章 雲畋第457章 信任第314章 織布機第342章 市場化第129章 變數第105章 真相第2章 笑話第224章 叛秦第127章 魏獒第177章 黑甲軍第539章 嚀泉第475章 龍城第237章 圍城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144章 人質第274章 失衡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82章 許應第429章 榜樣第224章 叛秦第43章 知己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39章 奸細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88章 論農第424章 將在外第356章 奴隸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09章 修橋第479章 挑明第45章 恩威並施第76章 簡在帝心第61章 火彈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441章 問題第28章 能人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359章 通道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75章 野人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2章 變故第246章 圍城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80章 變法第426章 綠洲第158章 騎兵第547章 暴亂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110章 任務第33章 王柏第304章 狼羣第448章 聯軍第220章 撤軍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11章 火繩槍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285章 議和第188章 軍魂第122章 浮力第7章 除非……第134章 困難第240章 滲透戰第29章 兒女私情第549章第476章 勸降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69章 狼 鹿 花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452章 英明第219章 戰法第246章 圍城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373章 農業第34章 勸降
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100章 由頭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90章 奇軍第483章 汗血馬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91章 大宛第109章 修橋第532章 西域第317章 工人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20章 撤軍第499章 出兵第53章 軍心第95章 宣傳攻勢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40章 忽悠第84章 桔槔第341章 雲畋第457章 信任第314章 織布機第342章 市場化第129章 變數第105章 真相第2章 笑話第224章 叛秦第127章 魏獒第177章 黑甲軍第539章 嚀泉第475章 龍城第237章 圍城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144章 人質第274章 失衡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82章 許應第429章 榜樣第224章 叛秦第43章 知己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39章 奸細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88章 論農第424章 將在外第356章 奴隸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09章 修橋第479章 挑明第45章 恩威並施第76章 簡在帝心第61章 火彈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441章 問題第28章 能人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359章 通道第15章 釜底抽薪第375章 野人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2章 變故第246章 圍城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280章 變法第426章 綠洲第158章 騎兵第547章 暴亂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110章 任務第33章 王柏第304章 狼羣第448章 聯軍第220章 撤軍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27章 以逸待勞第511章 火繩槍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285章 議和第188章 軍魂第122章 浮力第7章 除非……第134章 困難第240章 滲透戰第29章 兒女私情第549章第476章 勸降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69章 狼 鹿 花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452章 英明第219章 戰法第246章 圍城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373章 農業第34章 勸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义县| 乌恰县| 安图县| 密山市| 大港区| 那坡县| 遂川县| 大厂| 监利县| 大方县| 光泽县| 洪雅县| 乌恰县| 满城县| 类乌齐县| 抚顺市| 贺州市| 渝北区| 伊通| 石林| 镇宁| 襄汾县| 克山县| 兴安县| 北安市| 万安县| 通化县| 阳泉市| 明星| 文化| 顺平县| 桃园县| 潼关县| 合阳县| 宜章县| 石首市| 东乌珠穆沁旗| 仁寿县| 南平市| 贺州市| 曲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