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5章 議和

第285章 議和

楚王啓這話是有深意的。

楚王啓曾經位至秦國的相邦,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重點。

沈兵那邊的確重要,但那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沈兵作證讓嬴政知道楚王啓從陳城造反起就是計,楚王啓從始至終沒有背叛過嬴政……雖然事實並非如此,因爲這其中楚王啓也掙扎過,只是掙扎之後發現不可能而已。

但楚王啓依舊可以這麼說,這其中的掙扎只需要解釋成“勸說項燕及各貴族”的過程就可以了。

於是楚王啓就能獲得嬴政的信任,甚至楚王啓還是大功一件,嬴政想殺他都沒借口。

但這些僅僅只是個開端。

之後就像項燕說的,楚王啓是王室血脈,秦王又豈能容楚王啓擁兵十萬據守江東?

所以楚王啓想活命只能靠項燕。

只有項燕在江東建起了足夠強大的防禦,且項燕還自始自終忠於他楚王啓而不是降了之後就轉向秦國……

這麼一來江東對秦纔是一個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於是江東纔會是另一個安陵城,楚王啓纔有可能活命。

項燕也明白這些,當下就向楚王啓表明了忠心,這讓楚王啓放心了些。

接著,楚王啓就暗中派使者去壽春交涉。

這使者表面上是與楊端和談判討論休戰的,但實際上卻是去暗中尋沈兵的。

來出使的卻是項燕的兒子項梁……項梁是楚國將軍,原本身爲一名將軍是不適合出使。

這倒不是因爲擔心被殺,戰國雖是無所不用其極,但“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還是有的。

問題是這時的國家很擅長“軟禁”,也就是來了就不讓你走,沒殺就不算壞了規矩,於是楚國就少了一名大將。

但楚王啓和項燕這也是沒辦法。

因爲這使者是要知道內情且偷偷去見沈兵並與之商議降秦一事,這事要是透露出去就非同小可。

於是只能派項梁這有勇有謀的自己人去才放心。

項梁與楊端和之間談了什麼,沈兵就不去關心了。

這些事都是些門面上的問題,國與國之間講的是利益,不可能談出什麼來的。

甚至沈兵已經猜到楚國這時派使者來的原因了……在這點上,而且還是派出項梁這重量級人物,那不是楚王啓妥協了還能有啥?

沈兵猜的沒錯,項梁在與楊端和談停戰的問題時也是有一茬沒一茬的,最後直接問楊端和:

“爲何不見沈副將?”

楊端和有些不解:

“項將軍爲何要見沈副將?”

項梁“哦”了一聲,回答:

“無它,不過是久聞其名想見見本人而已。”

楊端和一想就明白了……這項梁當初在陳城偷襲大梁軍卻被大梁軍打得大敗,此番定是想看看打敗他的沈兵了。

一念至此,楊端和就對親衛說道:

“去把沈副將喚來。”

項梁趕忙阻止道:

“且慢……還是我親自登門拜訪!”

楊端和點頭回道:

“也好。”

項梁走進沈兵的帳蓬時,沈兵正對扶蘇講解淮北田地的分配。

此時屯田時間已過,再往後來降的楚民便要種五菜了。

不過種五菜也不見得要餓肚子,五菜收成時就可以和屯田種糧的交換糧食。

於是楚民集中地便需要一個集市,另外還要規劃舂米水車、排水系統等等,差不多就是新建一座城邑。

但完全由楚民新建一座城池又不是好事,因爲這些楚民很可能拉幫結派組成小團體。

雖說不至於造反,但很容易與其它地區私鬥。

於是沈兵又建議將壽春城內的農民遷一部份出去與這些楚民混雜在一起……

這其中有許多學問,而且還需要遠見。

其實沈兵並沒有這樣的遠見,只不過是這些問題在現代都發生過屬於地理上很平常的問題,古人通常沒有整理及系統的學習於是知道的不多。

這讓扶蘇對沈兵的敬佩又上升到一個新層次。

這時就有親衛來報:

“公子,副將,楚國使者項梁求見。”

扶蘇不由一陣疑惑,他作爲秦國公子自然也聽過項梁這個楚國將軍。

他之所以疑惑是因爲項梁這使者有什麼事跟楊端和談就成了,爲何還要來見沈兵?

不過扶蘇當然不能拒人於門外,當下點頭道:

“見!”

項梁卻不知道扶蘇在帳內……扶蘇是秦國公子,其行蹤自然不能隨意讓外人知道,此時卻是被項梁給撞見了。

項梁見帳見案前有兩個年輕人,正中一個十餘歲少年當然不會是沈兵,另一個若是沈兵……爲何還對這少年如此恭敬?

於是第一時間便覺得這少年身份非同一般。

沈兵拱手代爲介紹道:

“項將軍,這位是大秦公子扶蘇。”

項梁腦袋“哄”的一聲,當下就施禮道:

“項梁不知是公子,失禮之處請公子恕罪。”

公子扶蘇舉了下手,道:

“無妨,項將軍此來可有要事?”

項梁望了沈兵一眼。

沈兵開門見山的問道:

“項將軍可是爲降秦而來?”

項梁面帶慚色拱手不言,扶蘇聽了卻吃驚的望向沈兵許久都說不出話來。

沈兵笑道:

“項將軍若是有意降秦,此時正是大好時機。”

項梁哪裡還會不知道沈兵說的“大好時機”指的就是扶蘇,於是趕忙朝扶蘇一拱手:

“公子在上,請受項梁一拜。”

“楚王與項氏無意與秦國爲敵。”

“若秦、楚能就此罷戰,楚王啓願俯首稱臣,與項氏一同遠避江東。”

“望公子爲秦楚軍民著想,在秦王面前爲我等美言幾句以免殺伐。”

扶蘇從沒處理過這樣的大事,一時手足無措,用求助的眼神望向沈兵。

沈兵沒有插手,他認爲這也是扶蘇歷練的一個過程,而且扶蘇必須要有自己主見及判斷力和應變能力。

扶蘇也從沈兵的眼神中讀懂了這些,然後強自鎮定下來,想了想就回答道:

“秦、楚兩國若能休兵自是好事。”

“但此事滋事體大非扶蘇能下定論。”

“不過扶蘇可就此事稟明大王,再由大王定奪!”

“此事若成,對秦、楚兩國都是件好事,扶蘇自是責無旁貸!”

(本章完)

第131章 淳于越第494章 藍氏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43章 壽春第324章 補貼第476章 勸降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508章 霍木桑第373章 農業第75章 樂趣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63章 藤甲第174章 親衛第81章 高田第286章 難題第385章 保命第396章 陷馬坑第50章 虛張聲勢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2章 笑話第427章 矛盾第312章 探礦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93章 補給第477章 分割第140章 楚軍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05章 反包圍第107章 合縱第464章 練兵第112章 浮橋第310章 遷民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43章 楊婷第411章 信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60章 水力第547章 暴亂第386章 屬國第481章 試探第54章 休整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543章 楊婷第344章 齊國亡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22章 招工第487章 賜婚第425章 交河第239章 奸細第157章 選兵第120章 承功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66章 礦第157章 選兵第2章 笑話第452章 英明第95章 宣傳攻勢第67章 術數第188章 軍魂第103章 逆鱗第232章 補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07章 王賁第315章 定價第58章 錦囊妙計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35章 先機第332章 騷擾第340章 忽悠第549章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76章 藤甲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507章 出逃第107章 合縱第413章 射程第295章 高爐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56章 奴隸第158章 騎兵第83章 農家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323章 利潤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95章 高爐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536章 龜茲王第211章 百越第298章 戰法第61章 火彈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59章 通道第16章 變局第172章 製法第101章 荊軻第108章 求放過第16章 變局
第131章 淳于越第494章 藍氏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243章 壽春第324章 補貼第476章 勸降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508章 霍木桑第373章 農業第75章 樂趣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63章 藤甲第174章 親衛第81章 高田第286章 難題第385章 保命第396章 陷馬坑第50章 虛張聲勢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2章 笑話第427章 矛盾第312章 探礦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93章 補給第477章 分割第140章 楚軍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305章 反包圍第107章 合縱第464章 練兵第112章 浮橋第310章 遷民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43章 楊婷第411章 信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60章 水力第547章 暴亂第386章 屬國第481章 試探第54章 休整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543章 楊婷第344章 齊國亡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322章 招工第487章 賜婚第425章 交河第239章 奸細第157章 選兵第120章 承功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66章 礦第157章 選兵第2章 笑話第452章 英明第95章 宣傳攻勢第67章 術數第188章 軍魂第103章 逆鱗第232章 補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07章 王賁第315章 定價第58章 錦囊妙計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35章 先機第332章 騷擾第340章 忽悠第549章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76章 藤甲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507章 出逃第107章 合縱第413章 射程第295章 高爐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56章 奴隸第158章 騎兵第83章 農家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323章 利潤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95章 高爐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536章 龜茲王第211章 百越第298章 戰法第61章 火彈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59章 通道第16章 變局第172章 製法第101章 荊軻第108章 求放過第16章 變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金市| 山东| 米易县| 确山县| 阜城县| 芦山县| 蒙阴县| 黄骅市| 逊克县| 开鲁县| 宾川县| 运城市| 西宁市| 聂拉木县| 磐安县| 炉霍县| 永寿县| 泸州市| 黎平县| 双辽市| 五河县| 乌鲁木齐市| 杭锦后旗| 藁城市| 贺兰县| 常州市| 凌源市| 清丰县| 长沙市| 义乌市| 綦江县| 华蓥市| 元阳县| 贡觉县| 疏附县| 平乐县| 普兰店市| 淄博市| 平安县| 商洛市|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