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3章 利潤

第323章 利潤

雲中郡很快就熱鬧起來同時也忙碌起來。

這時沈兵才體會到管理一座城的難度:

戶籍問題、住房問題、工作問題等等,所有單個看起來都是小問題,但數目大到上十萬級別就都是大問題。

幸運的是沈兵在此之前已有所準備……

倉庫裡儲存的糧食足以解決百姓月餘的生活,另外雁門、太原、邯鄲等地的糧食已成熟,沈兵可以用布匹源源不斷的從外地換來糧食養活百姓。

當然,這些糧食不是“分發”給百姓。

有句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若只是把糧食分給百姓的話一方面是坐吃山空另一方面也是養成百姓懶惰的心理。

所以這些糧食其實是作爲工資發放,即便是一來沒有食物也必須記帳。

工業區已經規劃完善,甚至還由新來的工匠搭建起許多廠房其中還有雙層廠房……這是由雲中郡土地不足決定的。

雲中郡城外的耕地和工業用地都是在“圈地”範圍內規劃,土地有限而人口卻極速增長,圈新地又需要時間,於是就搭建雙層廠房把一塊地當兩塊地使用。

不過雙層廠房對這時代的工人來說算不上什麼難事,只需要用更粗壯高大的木材立起第二層。

更重要的還是這是水力織布,基本沒什麼安全隱患。

一幢幢廠房搭建起來,一隊隊經過培訓的合格工人走上崗位,布匹的生產速度在一個月之內由每天生產一百匹飛速增長到每天生產兩千餘匹,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以至於沈兵原以爲足夠使用的苧麻都短時間內被消耗光……這使沈兵不得不緊急從雁門、太原等郡購買苧麻才能保證生產。

當然,在這過程中大量的財富也不斷往雲中郡集中。

要知道這可是每天生產兩千餘匹上好的布匹。

胖子屯曾計算過,若是將原料、人工及運輸、銷售等成本全加起來也不過只有十八錢……這其中甚至還包括了廠房、水車及織機的製作費用。

這些費用其實應該計爲“折舊”,因爲廠房這些東西可以用幾年,其成本應該分幾年攤。

但古時的人不懂現代的會計知識直接將其計入成本,沈兵也不去糾結,反正他最終要的不是財富而是人……成千上萬能聚在雲中郡能安居樂業的人,能夠爲雲中郡提供兵源提供發展及勢力的人。

於是對此時這些不夠科學有許多漏洞的記帳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聽之任之。

胖子屯一邊拿著帳本一邊報道:

“四十五錢減去十八錢便是二十七錢。”

“每日產布兩千三百五十六匹,便是六萬三千六百一十二錢!”

“將軍,紡織作坊每日可進六萬餘錢!”

“如此算來,紡織作坊一個月的利潤便超過雁門郡全年稅收?!?

“且紡織作坊還在擴大中……”

胖子屯的簡報聽得一旁的扶蘇都有些愣了。

不過這似乎沒什麼奇怪,這年頭的稅收來源並不多,主要是來自農民,也就是從土地中收得稅糧。

所以像雁門郡這種地處北方一年只能種一次糧的地方就比較吃虧,一年就收一次稅糧。

這稅糧要是換算成錢的話值兩百萬錢就差不多了,然而這只是雲中郡紡織作坊一個月的利潤。

而且這還是在養活了十餘萬人基礎上的純利潤……雲中郡十餘萬人已經拿到了每日用糧食或錢發放的工資。

這就是工業的魅力,尤其周圍還處在半奴隸半封建社會,雲中郡強大的技術優勢會使其迅速暴富。

過了好半晌扶蘇才平復過來,問了聲:

“將軍打算如何使用這些錢?”

沈兵想也不想就回答:

“修路搭橋、水利設施、教育、治安,以及強兵……”

有句話叫“想致富先修路”。

工業發展圖的就是商業,而商業互通有無就需要良好的交通。

此時的雲中郡路窄難行,一百六十餘公里的路趕馬車也需要走三天左右……這幾乎是步兵的行軍速度。

通常趕馬車運輸雖不及騎兵的行軍速度但卻相差不大,日行八十里沒太大的問題,尤其運輸的還是重量較輕的布匹。

這增加了運輸成本不說更重要的還是限制了雲中郡的發展速度……比起運輸成本來說,沈兵更看重的其實是時間成本,時間纔是一切。

水利設施就不用多說了,對雲中郡的工業和農業都有利。

至於教育……現在只是工業革命的開始,再往後雲中郡就需要大量的合格勞動力,這沒有教育是做不到的。

這一點沈兵是深有體會。

確切的說體會最深的蒼……對工人的培訓是由他一手負責的。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就什麼人都有。

雖然對織布機的操作、水車的維護等一系列工作都沒有多大的難度,但此時的百姓普遍處於未開化狀態……他們絕大多數人都沒讀過書,一出生接觸的就是種田挖地,於是會的也只有種田挖地。

女工操作織布機還好,那是她們擅長的。

男工要是想將他們轉化爲工人,就算是手把手教卻往往是一起身就忘,或者一轉身就不知道該幹什麼了。

這其實就是因爲缺少教育的原因,思維、智力及手腳協同等都跟不上,以至於相當一部份人最終還是隻能去種田。

此時只是水力紡機就這樣,若有一天發展到大機器生產會是如何?

於是教育問題那是刻不容緩。

治安問題則是因爲各方百姓集中在雲中郡還沒穩定,相對來說還比較混亂,偷竊、佔用、強搶等作奸犯科的事還有不少。

若不加強管理整治一番很快就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強軍則是最終目標……沈兵所做這一切不是爲了錢,而是爲了打造一支軍隊,一支強大到足以保衛雲中郡乃至開疆拓土的軍隊。

從目前雲中郡的情況來看,也該是擴大軍隊準備從匈奴那圈更多地的時候了。

否則,等代國被滅再來個十數萬百姓,雲中郡只怕就要被擠暴了。

(本章完)

第325章 騎軍第162章 鋸子第90章 窘況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537章 楊端和第148章 辦法第371章 控制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08章 求放過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31章 利益第65章 厚禮第422章 樓蘭王第13章 睚眥必報第33章 王柏第184章 包圍第414章 炮彈第507章 出逃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7章 攻大於守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20章 承功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93章 補給第131章 淳于越第72章 麪粉第336章 配方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53章 水德第158章 騎兵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54章 謠言第50章 虛張聲勢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96章 宵禁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94章 副將第99章 使節第309章 炫耀第508章 霍木桑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97章 活路第134章 困難第320章 高人第440章 希望第483章 汗血馬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536章 龜茲王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83章 水戰第99章 使節第291章 二選一第393章 肅州第182章 拍竿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32章 道民君第55章 伐木第197章 活路第95章 宣傳攻勢第544章 真相第144章 人質第400章 算盤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173章 天意第477章 分割第162章 鋸子第4章 工丞第82章 許應第426章 綠洲第246章 圍城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90章 門客第93章 姬丹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188章 軍魂第10章 摩擦力?第193章 密信第179章 牽城第158章 騎兵第466章 出兵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33章 復國第6章 眼見爲實第476章 勸降第254章 突圍第198章 求降第298章 戰法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00章 算盤第214章 較勁第328章 戰車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85章 保命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42章 撤軍
第325章 騎軍第162章 鋸子第90章 窘況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537章 楊端和第148章 辦法第371章 控制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108章 求放過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31章 利益第65章 厚禮第422章 樓蘭王第13章 睚眥必報第33章 王柏第184章 包圍第414章 炮彈第507章 出逃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17章 攻大於守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120章 承功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93章 補給第131章 淳于越第72章 麪粉第336章 配方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53章 水德第158章 騎兵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54章 謠言第50章 虛張聲勢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96章 宵禁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94章 副將第99章 使節第309章 炫耀第508章 霍木桑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97章 活路第134章 困難第320章 高人第440章 希望第483章 汗血馬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536章 龜茲王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83章 水戰第99章 使節第291章 二選一第393章 肅州第182章 拍竿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32章 道民君第55章 伐木第197章 活路第95章 宣傳攻勢第544章 真相第144章 人質第400章 算盤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173章 天意第477章 分割第162章 鋸子第4章 工丞第82章 許應第426章 綠洲第246章 圍城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90章 門客第93章 姬丹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188章 軍魂第10章 摩擦力?第193章 密信第179章 牽城第158章 騎兵第466章 出兵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33章 復國第6章 眼見爲實第476章 勸降第254章 突圍第198章 求降第298章 戰法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400章 算盤第214章 較勁第328章 戰車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85章 保命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42章 撤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新绛县| 调兵山市| 灵寿县| 宽甸| 富川| 碌曲县| 板桥市| 开鲁县| 宜阳县| 贵溪市| 田林县| 鸡东县| 建平县| 门头沟区| 金秀| 永春县| 乌苏市| 济宁市| 邓州市| 双辽市| 衡山县| 新晃| 布尔津县| 乌鲁木齐市| 汽车| 利川市| 周宁县| 石狮市| 都江堰市| 镇坪县| 杭锦后旗| 高陵县| 左权县| 漾濞| 湘乡市| 湘阴县| 洛南县| 池州市| 贵溪市| 宁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