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0章 道德規範

第270章 道德規範

辯論並沒有因此而結束,因爲包括扶蘇在內還有其它人對這故事依舊感興趣。

王賁插嘴問了句:

“副將,若農家利於種花,儒家利於養鹿,那麼法家是否利於狼?”

沈兵點了點頭,回答:

“或可如是說。”

沈兵之所以這麼回答,是因爲法家的確對戰爭有利。

但其前方又用了個“或可”,則是因爲“以法家治國”與現代的“以法治國”是兩回事。

此時的法家強調的是“法”、“術”、“勢”。

法就是制定法律乃至推行法律教育。

術則是用法律對貴族、軍隊、百姓進行管理,大概就是執法必嚴。

勢則是建立威信執行徹底,使所有人都臣服於法律,大概就是違法必究。

這些都沒錯。

問題在於法家強調建立這一切的是君主,也就是統治階級。

統治階級擁有絕對的立法、行政、司法權且不受置疑,甚至連百姓的思想都要受制約,所有一切都應在法律規範下爲統治階級服務。

於是統治階級就凌駕於法律之上,想怎麼改就怎麼改,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許多人以爲秦朝是法治國家……但實際上只要一對比就知道,這其實是徹頭徹尾的君主集權、人治國家,是法治國家的反面。

另一方面。

就是這時期的法家過於片面,以爲只需要法家就夠,其它所有什麼什麼家都是蠱惑人心,都應該禁止、解散。

幸運的是此時的嬴政只是部份聽取採納法家思想。

以現代的觀點來看這肯定是錯誤的。

因爲除了法律之外還有個叫道德規範的東西。

道德規範就是人類社會中逐步形成的默認的善惡標準,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靠自覺遵守,雖然不違法但卻是不道德且受社會譴責的東西。

道德規範與法律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發揮作用的。

如果把所有條條綱綱都規定爲法律並執行的話,那麼立法、行政、司法等機構至少要再大上幾倍,監獄住滿了犯人國家還是亂的。

反之,如果在國家的引導下社會形成了一個良好的道德規範,法律機構就省事得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國的道德規範相當一部分是來自儒家的“仁義道德”,法律思想則受法家的影響。

也就是說,儒家與法家其實是可以並存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

凡是沒有非儒家圈國家,其道德規範往往就建立在神學上,也就是以虛幻的神來評判好壞善惡……做壞事就下地獄,做好事上天堂之類的。

這也是中國人大多是無神論者的原因之一。

因爲相比起其它國家虛無飄渺的神學,中國有發展了幾千年成熟得多也具體得多的儒學及中國文化爲基礎,有一個個偉人的事蹟和警世名言作爲善惡評判標準並逐漸形成一套完善的道德規範。

如此一來何必還要神學?

現代中國作爲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在法治相對還不夠健全的情況卻能成爲全球治安最好、最安全的國家之一,也正說明了這一點。

古人當然不知道這些,此時的法家只知道以惡法、重刑,以刑止刑等片面的壓制、約束百姓……秦國之所以在短短十餘年內崩潰相當一部份也是因爲這原因。

王賁作爲貴族子弟是學過秦律並站隊法家的,所以纔會問這個問題。

此時這帳蓬的氣氛還真有些奇怪:

許應代表農家。

扶蘇代表儒家。

而王賁則代表法家。

至於楊端和這老將,則更多的是什麼家也沒有更相信“拳頭”。

於是這討論都有些像幾家學說在這裡碰撞辯論了。

王賁接著說道:

“那麼,如副將所言,若法用到極致亦即狼過於兇猛,豈非便如副將所言戰之‘過’?”

沈兵搖了搖頭,說道:

“法家雖利於狼卻並非狼,因其同樣利於鹿也利於花。”

“同時亦有弊。”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法便是規矩,可用於狼也可用於鹿及花。”

“法重在使用得當,若使用不當便是惡法,否則便是善法。”

王賁奇道:

“敢問副將,何爲惡法,何爲善法?”

沈兵回答:

“若鹿多花少,徵稅便是惡法。”

“若鹿少花多,徵稅便是善法。”

衆人不由紛紛點頭。

花若代表糧食的話,那稅收就是增減糧食的一種手段。

所以在地方災害糧食產出較少的時候,自然就要降低稅率。

這也讓王賁十分受用,因爲他站隊的法儼然超忽三者之外成爲調節社會關係的一種手段。

扶蘇沉思了一會兒又問:

“副將之前所言順應形勢,是否亦是此意?”

沈兵點頭說道:

“公子所言極是。”

“若狼過於兇猛,我等便應制狼而不應利狼。”

“否則便會天下大亂民不聊生。”

“同樣鹿、花亦是如此。”

“任一環節太多或太少,都會引起一系列反噬並暴發災難。”

“是以纔不能一味講仁義說道德。”

“便若公子最初之言,若鹿已太多而公子還以仁義爲名護鹿,實則是害鹿。”

這番言語說得扶蘇是心服口服,甚至心下堅信的淳于越教給他的那一套發生動搖……淳于越教扶蘇的就是片面的仁義,似乎只要有“仁義”二字這仗都不需要打,天下自會四方來朝似的。

這會兒如果有人想要跟扶蘇或跟淳于越辯論,只怕用不了多久就會被他們“之乎者也”的一大堆繞了進去。

但沈兵卻用這邏輯嚴謹又淺顯易懂的一個小故事來說,卻是把這理給辯明瞭,讓他們想繞都繞不進去。

於是揚端和就對扶蘇拱手道:

“若公子無異議,我等便繼續推廣水車舂米並以舂米換屯田……”

扶蘇點頭回道:

“正該如此。”

出得帳來,楊端和就暗暗讚了沈兵一聲:

“副將嘴上功夫卻一點都不弱於行軍作戰。”

“幾下便將公子說服了,要知道公子可是出了名的執拗,便是大王有時都對他無可奈何。”

“今趟卻敗在副將手下,實在讓老夫大開眼界。”

沈兵心下只能報以苦笑。

若扶蘇是這種性格,實在不是什麼好事。

(本章完)

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61章 勞力第260章 水力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77章 誤會第189章 上將軍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45章 楚軍第232章 補給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90章 窘況第421章 巫術第78章 七國第144章 人質第247章 浮橋第62章 舉薦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79章 挖坑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05章 真相第419章 試射第375章 野人第358章 潛力第408章 難題第412章 試炮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調虎離山第329章 訓練第536章 龜茲王第316章 工業化第477章 分割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22章 一雪前恥第448章 聯軍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73章 天意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222章 追敵第10章 摩擦力?第277章 結果第464章 練兵第464章 練兵第419章 試射第166章 錢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196章 昌平君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47章 戰略第240章 滲透戰第411章 信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88章 爲難第507章 出逃第294章 礦石第487章 賜婚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30章 汝陰第311章 工業區第446章 巧合第346章 騎軍第305章 反包圍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43章 知己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71章 落幕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84章 烏氏倮第318章 售賣第210章 拉攏第507章 出逃第100章 由頭第88章 論農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08章 求放過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14章 炮彈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33章 復國第139章 出戰第238章 狼煙第153章 水德第439章 降軍第340章 忽悠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54章 休整第460章 聯軍第311章 工業區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20章 承功第148章 辦法第61章 火彈第366章 礦第488章 爲難
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61章 勞力第260章 水力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77章 誤會第189章 上將軍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45章 楚軍第232章 補給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90章 窘況第421章 巫術第78章 七國第144章 人質第247章 浮橋第62章 舉薦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8章 錦囊妙計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79章 挖坑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05章 真相第419章 試射第375章 野人第358章 潛力第408章 難題第412章 試炮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8章 調虎離山第329章 訓練第536章 龜茲王第316章 工業化第477章 分割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22章 一雪前恥第448章 聯軍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73章 天意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222章 追敵第10章 摩擦力?第277章 結果第464章 練兵第464章 練兵第419章 試射第166章 錢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196章 昌平君第58章 錦囊妙計第147章 戰略第240章 滲透戰第411章 信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88章 爲難第507章 出逃第294章 礦石第487章 賜婚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30章 汝陰第311章 工業區第446章 巧合第346章 騎軍第305章 反包圍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43章 知己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71章 落幕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84章 烏氏倮第318章 售賣第210章 拉攏第507章 出逃第100章 由頭第88章 論農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08章 求放過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14章 炮彈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33章 復國第139章 出戰第238章 狼煙第153章 水德第439章 降軍第340章 忽悠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54章 休整第460章 聯軍第311章 工業區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20章 承功第148章 辦法第61章 火彈第366章 礦第488章 爲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信县| 通海县| 丹江口市| 紫阳县| 星子县| 横峰县| 龙里县| 廉江市| 海晏县| 探索| 射阳县| 林甸县| 东辽县| 乡宁县| 屯门区| 台州市| 南京市| 兴安盟| 西平县| 赫章县| 彰化县| 伊金霍洛旗| 武城县| 舞阳县| 焦作市| 临桂县| 清苑县| 文化| 西贡区| 淮南市| 裕民县| 邵阳市| 四子王旗| 兴和县| 邻水| 休宁县| 广安市| 来安县| 手游| 乌兰浩特市|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