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2章 鳴鏑弒父

第302章 鳴鏑弒父

是時頭曼單于的兒子冒頓正任左賢王。

匈奴與中原各國不同,是以左爲尊,且左賢王一職通常都是單于的繼承人擔任。

只是百年之後左賢王常常死於非命,匈奴認爲這稱號不吉利,於是將其改爲“護於”。

左賢王冒頓提醒父親道:

“單于,我等作戰只爲劫掠牲畜和財物?!?

“雲中郡到處都是荒地,秦人自身的糧食都要從中原運來?!?

“我們進攻雲中郡,除了損失大批的勇士之外又能得到什麼呢?”

頭曼單于不以爲然的回答道:

“草原,大片的草原?!?

“河套平原就在黃河邊且氣候溫暖草肥水美適合放牧……”

“如果我們能長期擁有這兩片地區,每年天氣寒冷的時候我們就能將牛羊趕到這裡來過冬,損失也就不會那麼大了?!?

“更何況,秦人只有一萬餘人,你以爲我們進攻雲中會損失大批勇士?”

頭曼單于說的沒錯。

河套地區雖然地處北方冬天氣溫也不低,然而相對於北面的蒙古高原來說那就是低緯度,而且還有陰山山脈阻隔寒流,於是在冬季就可以成爲匈奴的避風港。

匈奴這生活方式有些像候鳥……天氣寒冷時就往南方走,溫暖時又重新北上,每年都要這樣來來回回的,也難怪要求人人都會騎馬。

冒頓卻反對道:

“可是我們已經佔領了後套以及前套大部份地區。”

“如果只是考慮冬季遷徒,只需要守住現有的地方就足夠了?!?

頭曼單于搖了搖頭,然後將一張羊皮地圖攤在冒頓面前,指著雲中郡的位置說道:

“雲中郡,是中原進入河套的踏板?!?

“如果我們希望長期擁有河套,或是不希望明年冬天來時卻發現已遍地是秦軍……就要把他們全都趕出去,明白嗎?”

頭曼單于說的雖然有道理,但冒頓卻並不看好這次進攻。

是什麼原因冒頓也說不清,或許是一種直覺,又帶有一些分析……

冒頓並不認爲秦人是在虛張聲勢。

冒頓以己度人,他認爲如果是自己站在秦人將領也就是沈兵的位置上,是不會這麼輕易就放棄整個河套只守雲中一郡的。

由此冒頓就認爲這個沈兵不簡單。

但此時的冒頓卻無力阻止單于出戰,只能持保留意見自己小心。

其實冒頓的能力和才華也的確強於他父親頭曼單于。

只不過他們最後還是反目成仇父子相殘……

頭曼原本是希望冒頓繼續他單于之位的,這時沒有什麼問題。

然而頭曼在娶了闕氏之後就想立闕欠的孩子爲左賢王繼承單于之位,於是衝突就出現了。

頭曼單于玩了一手騷操作,他先與月氏和談並以冒頓爲質……這很正常,中原各國也流行這樣,以太子爲質的意思就是保證不會背叛盟約,否則太子就性命不保。

冒頓不疑有它,隻身前往月氏爲質。

誰想頭曼單于就是借月氏除掉冒頓……冒頓前腳剛到月氏,頭曼單于就大舉領兵來犯。

冒頓一聽到消息就意識到事情不妙,當機立斷偷了馬匹從月氏逃了出來。

這主要是遊牧民族城防不嚴,且就連月氏都沒想到頭曼單于會這麼快就推翻盟約且毫無風聲,於是根本還沒反應過來也沒來得急把冒頓看緊,讓冒頓成功逃出。

冒頓逃回匈奴後就不再對頭曼單于抱有希望了。

這廝也是心狠手辣的主,他爲了讓部下堅決服從命令就總拿自己喜歡的東西做實驗……

他命令部下自己開弓射哪你們就跟著射哪,否則就是違抗軍令以死罪論處。

首先射鳥獸,這沒什麼問題。

接著是射冒頓的愛馬,有人不敢跟從,立時就被冒頓殺了。

再接著就是射冒頓的愛妻,有人不敢跟從,又被冒頓殺了。

這麼一來部下就都知道了,反正冒頓指哪就射哪就對了,否則就只有死。

然後。

冒頓就在出去打獵時射向頭曼單于……

這就是“鳴鏑弒父”的典故,在此之後冒頓就帶領著匈奴東征西討雄踞大漠南北,就連劉邦都敗在他手下不得不俯首稱臣以和親換取邊境安寧。

頭曼單于的進攻計劃很簡單:

以右賢王帶領一萬騎正面進攻,左賢王冒頓則乘前方大戰之時率五千騎沿黃河切入秦軍防線後方對秦軍實施迂迴包抄……這是匈奴常用的戰術,即便到了蒙古時期,也依舊是千篇一律的利用機動性對敵人實施分割包圍。

但戰術這東西不管重複不重複,只要好用能殺敵就行。

消息很快就傳到沈兵那。

沈兵是時正在規劃圈地的水利灌溉。

灌溉這玩意可不是隨便開一條人工河進去然後再溝溝渠渠的引入田裡亦或是加幾個水車就行的。

這模式在多雨溼潤地區的確可行,但在乾旱缺水處就會出問題。

原因是乾旱缺水地帶蒸發量大,百姓普遍使用的大水漫灌方法會使土地鹽鹼化且肥力下降。

正如之前所言,水裡多少都含鹽,大水漫灌之後水蒸發了,鹽留在土地裡,一年年積累下來,數十年後土地便鹽鹼化寸草不生。

現代解決的方法就是用噴灌和滴灌,也就是直接灌到作物的根葉部用最少的水滿足作物的生長……大多數水都被作物吸收,留在土地裡的水很少,鹽鹼化的速度也就大大降低。

由於生產力受限,沈兵無法用這種方法灌溉。

沈兵能做的,就是儘可能少的開鑿運河和溝渠,到田地裡就用竹筒引水以避免水在輸送的過程中滲透至土壤造成不必要的流失。

這方面沈兵就交由澮來完成。

還好沈兵當初從砲師出來的時候挑了各方面的人才,現在在雲中郡就是不管哪方面都有人負責。

就在這時仞就進帳來報告道:

“將軍,匈奴有些動靜,似乎要整兵來攻!”

沈兵只點了點頭,回答:

“知道了?!?

沈兵以爲這只是仞等人在捕風捉影,他始終以爲匈奴沒有攻打雲中郡的理由。

然而,當王賁帶著王柏和雷檜找來的時候,沈兵才發現事實或許並非如此……

(本章完)

第539章 嚀泉第163章 藤甲第217章 項絡第547章 暴亂第276章 傳單第27章 以逸待勞第134章 困難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338章 人才第397章 丘就卻第365章 原料第104章 好奇心第235章 伏擊第493章 補給第246章 圍城第200章 狼筅第242章 撤軍第246章 圍城第458章 夜襲第548章 書信第173章 天意第408章 難題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530章 茲陽第148章 辦法第256章 新王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66章 出兵第261章 勞力第232章 補給第167章 良商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21章 私鬥第307章 索箭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4章 通敵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511章 火繩槍第247章 浮橋第417章 補水點第19章 爲師老了第427章 矛盾第125章 心理第193章 密信第198章 求降第60章 賄賂第332章 騷擾第521章 投石機第438章 巴豆第88章 論農第466章 出兵第393章 肅州第433章 復國第206章 潰逃第330章 重點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96章 昌平君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56章 官大夫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288章 請降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11章 上坡下坡第514章 訓練第503章 選擇第394章 智慧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02章 勸降第473章 分裂第318章 售賣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57章 信任第238章 狼煙第179章 牽城第379章 黨項第480章 請辭第101章 荊軻第189章 上將軍第136章 紅燒第432章 道民君第101章 荊軻第518章 局勢第461章 改革第189章 上將軍第210章 拉攏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83章 水戰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100章 由頭第351章 五原第412章 試炮第14章 水路第449章 改革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52章 破冰第386章 屬國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11章 工業區第398章 肅州
第539章 嚀泉第163章 藤甲第217章 項絡第547章 暴亂第276章 傳單第27章 以逸待勞第134章 困難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338章 人才第397章 丘就卻第365章 原料第104章 好奇心第235章 伏擊第493章 補給第246章 圍城第200章 狼筅第242章 撤軍第246章 圍城第458章 夜襲第548章 書信第173章 天意第408章 難題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530章 茲陽第148章 辦法第256章 新王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66章 出兵第261章 勞力第232章 補給第167章 良商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21章 私鬥第307章 索箭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4章 通敵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511章 火繩槍第247章 浮橋第417章 補水點第19章 爲師老了第427章 矛盾第125章 心理第193章 密信第198章 求降第60章 賄賂第332章 騷擾第521章 投石機第438章 巴豆第88章 論農第466章 出兵第393章 肅州第433章 復國第206章 潰逃第330章 重點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96章 昌平君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56章 官大夫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288章 請降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11章 上坡下坡第514章 訓練第503章 選擇第394章 智慧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02章 勸降第473章 分裂第318章 售賣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57章 信任第238章 狼煙第179章 牽城第379章 黨項第480章 請辭第101章 荊軻第189章 上將軍第136章 紅燒第432章 道民君第101章 荊軻第518章 局勢第461章 改革第189章 上將軍第210章 拉攏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83章 水戰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100章 由頭第351章 五原第412章 試炮第14章 水路第449章 改革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52章 破冰第386章 屬國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11章 工業區第398章 肅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逊克县| 农安县| 梅河口市| 五常市| 普格县| 武穴市| 乌鲁木齐市| 临泽县| 云和县| 普安县| 屏南县| 全州县| 和政县| 金寨县| 五莲县| 兴宁市| 扶绥县| 子长县| 铜川市| 伊吾县| 双江| 扎兰屯市| 南乐县| 绍兴市| 济阳县| 驻马店市| 探索| 景谷| 安国市| 乌苏市| 永善县| 连平县| 石家庄市| 牙克石市| 六盘水市| 周口市| 涞水县| 广汉市| 辽阳市| 白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