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01章 頭曼單于

第301章 頭曼單于

一切準備妥當後沈兵就將部隊派出城去。

這時倒顯得兵力有些捉襟見肘:

總共一萬四千的兵力,三千用於在河曲村挖涅石,五千是騎兵用作駐守雲中城,派出去五支部隊駐城寨圈地每支一千餘人,城中就只剩下一千人藉機動了。

若說還有什麼部隊的話,那就是沈兵手下規模一千人的親衛。

沈兵是估計匈奴不會對雲中城怎麼樣,因爲沈兵的圈地計劃比較謹慎,就是以雲中郡爲起點沿黃河西進五里……每隔一里設一寨,圍下的地也不過五千多畝。(注:秦時一平裡=375畝)

沈兵沒有豎著圈地。

因爲若是南、北走向的圈地一方面不便於灌溉,另一方面兵力不足。

更重要的還是這樣一來就直接把匈奴進入中原的通道卡死了,這就逼得匈奴不得不將這些卡在交通要道上的城寨清除掉。

換句話說,沈兵這麼做實際上是部份放開了匈奴通往雁門郡的路,匈奴依舊可以南下劫掠。

只不過到時雲中郡就會成爲匈奴後方的一根刺隨時可能斷其後路。

在這種情況下,沈兵認爲匈奴頂多就是留下部份兵力牽制或是防止雲中郡這麼做。

然而讓沈兵沒想到的是,匈奴這次是出乎他意料之外了。

此時率領匈奴的是頭曼單于。

頭曼其實並不是名字,其在蒙古語和突厥語中都是“一萬”的意思,也就是“統萬”、“率領一萬大軍的將軍”。

其更應該是軍銜,只不過匈奴初時多以小部落分散各地,能率領一萬大軍的將軍已經很了不得很威風了,就取了這名字,接著越來越強大最後成爲匈奴第一代單于。

此時的頭曼單于正在爲重新奪取河套地區而興奮不已。

別看匈奴兵強馬壯且四處擄掠,其實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頭曼單于也不例外。

匈奴地處北方草原,“當是之時,東胡強而月氏盛”。

東邊東胡一度擊敗匈奴,號稱“控弦之士二十萬”,給匈奴造成強大的壓力。

西邊月氏又以地形阻其西進,南面又是強盛的中原各國,尤其之前李牧坐鎮北地使匈奴無法寸進……

匈奴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一是逐水草而棲二是四處劫掠。

若氣候好人人豐衣足食,匈奴也不願選擇後者。

問題是北方常有寒流破壞生產,比如今年,寒冷而持久的天氣凍死牛羊無數。

眼看牧民已餓得要以戰馬充飢,頭曼單于習慣性的將目光投往別處。

頭曼單于先是看向西面。

西域月氏雖強但還沒到東胡及中原的程度,尤其頭曼在李牧手下吃過大虧之後數年都不敢越雷池一步。

然而就在這時有探馬來報:

“單于,聽說李牧已死。”

頭曼單于一愣,然後吃驚的問:

“李牧已死?是真的嗎?怎麼死的?”

古時信息流通較慢,尤其是中原與匈奴之間……這一方面是因爲中原與匈奴交流不多,另一方面則匈奴地處北方,在寒冷的冬季通常都躲在營帳內過冬。

於是頭曼單于聽到這消息時已是在李牧身死的數月之後。

探馬回答:

“據說是死於戰場,被秦國人殺死了!”

這當然不是事實,李牧是死於趙王之手。

但是在匈奴,他們很難想像一個像李牧這樣的功臣會被自己的大王殺死。

於是在口耳相傳時想當然的就把它改成了更可信的在戰場上被敵人殺死。

然而頭曼單于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這不可能,中原還有人能在戰場上殺死李牧?”

於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頭曼單于都沒把這情報當一回事,只以爲是謠傳,還一直調兵譴將計劃西進。

直到邊境越來越多的傳說,說是李牧已死北地已荒廢,於是頭曼單于就派出幾隊人馬去北地打探。

這一探之下才發現這“謠傳”是真的,原本兵強馬壯的北地居然已成一座空城。

於是頭曼單于又趕忙將兵馬從西面調往南面。

這也是匈奴攻勢遲來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就是頭曼單于對李牧身死還有疑慮。

其實也不完全是對李牧有疑慮,而是對秦軍感到陌生因此才表現得謹慎。

頭曼單于的想法是這樣的:

李牧能打敗匈奴,而秦軍卻打敗了李牧甚至滅了趙國,那是不是說現在佔領北地的這支秦軍比李牧還厲害?

如果秦軍比李牧更厲害,那匈奴又怎麼能打得過秦國?

於是匈奴初時進入河套只是試探性的,甚至還約束自己,生怕惹惱了秦國就給自己好看。

直到沈兵收縮防線將百姓全部集中在雲中郡,頭曼單于纔敢放心進駐河套。

沈兵這收縮防線從某方面說是對匈奴起到鼓勵的作用。

因爲頭曼單于接著就想:

秦軍爲什麼要放棄河套爲什麼要收縮防線?

原因或是兵力不足。

結果一打探,果然駐守雲中郡的不過秦軍不過一萬餘人。

這一來頭曼單于就放心大膽的調集兵力準備南下劫掠了。

頭曼單于有個習慣,那就是在作戰前總是盡力多瞭解對手。

這一回也不例外。

只是瞭解了對手後卻讓他大吃一驚……

那個叫沈兵的秦將,居然在這半年多的時間內先後在滅趙、魏、楚等戰事中立了大功,且在中原還頗有名氣並爭相傳頌。

頭曼單于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這秦將有這樣的功勞,怎麼會只領一萬餘兵馬駐守雲中城?”

部下回答道:

“或許,這只是中原人傳出的假情報,希望我們上當。”

頭曼單于想了想,就點頭說道:

“說得對,中原人總是故弄玄虛。”

也難怪頭曼單于會這麼想,他之前在李牧手裡就不知道被騙過多少回了。

因爲一遍又一遍的上當,於是現在什麼都不敢相信。

在沈兵派出千人隊出城構築城寨時,頭曼單于就更堅信這點。

他大笑道:

“這沈兵說什麼是神將!”

“其兵力總共不過萬餘人,卻還要出城。”

“不只出城還會成五個部份。”

“這不是給我們找進攻的機會嗎?”

(本章完)

第210章 拉攏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349章 直道第437章 人心第493章 補給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35章 沙袋第485章 遷移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8章 公士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173章 天意第217章 項絡第500章 接敵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230章 汝陰第439章 降軍第214章 較勁第530章 茲陽第220章 撤軍第467章 龍城第531章 推測第541章 姑師第150章 使節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20章 高人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73章 榨醬面第127章 魏獒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10章 任務第151章 破冰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61章 勞力第256章 新王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52章 心態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356章 奴隸第33章 王柏第534章 馬店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00章 由頭第383章 使者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83章 仁君第147章 戰略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9章 許昌第257章 奇人第368章 制高點第332章 騷擾第541章 姑師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4章 矛盾第281章 稅率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63章 馬鐙第158章 騎兵第139章 出戰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07章 合縱第535章 先機第373章 農業第240章 滲透戰第49章 許昌第109章 修橋第93章 姬丹第446章 巧合第139章 出戰第379章 黨項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397章 丘就卻第512章 訓練第203章 陳城第134章 困難第166章 錢第108章 求放過第71章 落幕第162章 鋸子第10章 摩擦力?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124章 水攻第136章 紅燒第109章 修橋第201章 鴛鴦陣第384章 烏氏倮第351章 五原第272章 動搖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279章 人口流失
第210章 拉攏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349章 直道第437章 人心第493章 補給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35章 沙袋第485章 遷移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8章 公士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173章 天意第217章 項絡第500章 接敵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230章 汝陰第439章 降軍第214章 較勁第530章 茲陽第220章 撤軍第467章 龍城第531章 推測第541章 姑師第150章 使節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20章 高人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73章 榨醬面第127章 魏獒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10章 任務第151章 破冰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61章 勞力第256章 新王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52章 心態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356章 奴隸第33章 王柏第534章 馬店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00章 由頭第383章 使者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283章 仁君第147章 戰略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9章 許昌第257章 奇人第368章 制高點第332章 騷擾第541章 姑師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4章 矛盾第281章 稅率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63章 馬鐙第158章 騎兵第139章 出戰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107章 合縱第535章 先機第373章 農業第240章 滲透戰第49章 許昌第109章 修橋第93章 姬丹第446章 巧合第139章 出戰第379章 黨項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397章 丘就卻第512章 訓練第203章 陳城第134章 困難第166章 錢第108章 求放過第71章 落幕第162章 鋸子第10章 摩擦力?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124章 水攻第136章 紅燒第109章 修橋第201章 鴛鴦陣第384章 烏氏倮第351章 五原第272章 動搖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279章 人口流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湘阴县| 和田县| 淳化县| 开江县| 四会市| 吉首市| 泽库县| 资阳市| 宁津县| 酒泉市| 浮山县| 泰安市| 固安县| 普陀区| 阜平县| 青河县| 海南省| 旅游| 舒兰市| 海丰县| 滁州市| 洛川县| 兰溪市| 红安县| 丰台区| 新余市| 和政县| 甘孜| 衡山县| 沈丘县| 定西市| 凌云县| 深圳市| 泰州市| 老河口市| 昭觉县| 东丰县| 南丰县| 杭锦旗| 三河市|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