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汝陰

第230章 汝陰

正所謂“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當黑甲軍趕到汝陰時才發現有個問題沒考慮到……天色未亮,汝陰城門緊閉。

如果是其它城,比如交通樞紐陶城,那城門就是徹夜未關。

原因是有大批物資要自陶城進出,關上城門就是給自己找麻煩。

但汝陰卻是後方防線,此時的它既不是前線交通樞紐又不是產糧基地,而是戰時重地,於是一到夜裡就實施宵禁。

陳端策馬上來問:

“副將,此時該如何是好?”

沈兵明白這話的意思。

如果上前叫門,那必定要接受楚軍的嚴密盤查。

三千騎軍可不是個小數目,任誰都會起疑,到時索要公文之類的,沈兵可拿不出來。

另一個選擇就是在城下等天亮,到時城門一開黑甲軍就可分批自幾個城門進入。

問題是若等下去的話,項燕那邊送信示警的只怕也趕到了,黑甲軍想混入城內就更是難上加難。

於是便等也不是,不等也不是。

想了想,沈兵就下令道:

“全軍隱藏密林,派出輕騎駐守城外各大道小路,截殺來往信差!”

陳端應聲就去安排。

古時是平面作戰且通訊設備十分落後,所以截殺信差和封鎖通訊並不困難。

比如現在,幾乎可以肯定項燕方向來的信差是騎馬且目的是汝陰,那麼只需要封鎖城外道路就可保汝陰得不到消息。

於是沈兵就可以帶著黑甲軍在密林中等著,到天亮後再行動。

然而進入密林後的沈兵一想又覺得這也不是很妥當。

因爲項燕似乎還有另一種通訊方式……

從項燕那通訊汝陰的確只能走陸路,也的確從防線這一端可以封鎖。

但是……

這麼大的事項燕自然會通過信鴿通知壽春,楚王負芻若是得到消息,又豈能不派出信差自另一方向通知汝陰?

甚至壽春還會向城父及汝陰兩城派出援兵。

若黑甲軍等到天亮而壽春先一步通知了汝陰甚至援軍已趕至,那豈非同樣功虧一簣?

正在沈兵愁眉不展時,就見陳端來報:

“副將,截殺兩名信使。”

“卻不是來自埠城,而是來自毫城。”

說著就遞上了一卷竹簡,是毫城糧草不足請求調糧的。

毫城位於汝水防線西側,秦軍撤退之後留下的空城,楚軍將其收復之後就要重新構築其防禦,兵力及勞力需要糧草也是常事。

想了想,沈兵就問:

“驗傳是否一同取來?”

陳端一愣:

“不曾取來,屬下以爲……”

沈兵打斷了陳端的話,下令道:

“馬上取來驗傳,並按驗傳描述尋找兩名相似的兵士。”

“另外再按此樣式僞造書信一份,就說是陶城而來的信差。”

“秦軍已全力反攻且派奇兵偷襲。”

陳端一驚,道:

“校尉,這豈非……”

沈兵沒有解釋,只催促了聲:

“快去!”

陳端應聲便去安排了。

在一側的王賁卻是聽得明白,暗贊這沈兵非但智計過人還擅長心術,知道如何一步步剝開敵人的警惕。

汝陰的楚軍要是對戰況一無所知,裝扮成楚騎的黑甲軍突然出現在汝陰城下,自然會引起楚軍的懷疑:

“連戰報都沒收到,前線距汝陰又有近四百里,援兵再怎麼也增援不到汝陰!”

於是當然會起疑心。

但如果先派出信差送去一封假情報……

其實這也不能算是假情報而是真情報,只不過說的是“奇兵”而不是“騎兵”。

奇兵就有很多可能,比如是突破防線的步兵正在朝汝陰進發,一算距離少說也要七、八日,於是就很難聯想到“騎兵”。

接著,有“援軍”出現在汝陰就理所當然了。

信差的事並不難安排,從三千人裡找到兩個身材樣貌差不多的輕而易舉。

信件的僞造也不難,古時用於防僞的不過就是個印,就是花點時間。

如果說有什麼難處的話,那就是僞裝成信差這兩名士兵的心理素質……這隻身混進敵營可不是什麼輕鬆的差事,儘管只是去送信。

不過這方面陳端自會處理,他是個從小就在軍伍中與兵士一起長大的,對兵士十分了解,於是很快就準備妥當了。

駐守汝陰城的楚將是個叫屈倬的軍候,來自楚國第二大族屈氏。

以項燕的權力,其實可以將江東子弟分散安插到楚軍各要職以此掌控軍權。

問題是此時正是各貴族出現團結趨勢的時候,若項燕這麼做的話,其它各族便又開始各自謀取私利了。

於是項燕反而要表現出一副大公無私的樣子,將各貴族的兵力安排在既安全又重要又有權力的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安撫各貴族並讓他們繼續爲國出力。

比如此時這汝陰,其重要性勿庸置疑,但又在前線後方數百里之後,於是安全,一名軍候便把控一座城以及周邊的補給,權力自然不小。

另一方面,位於汝陰城內的這兩千楚軍雖說兵力只有兩千,但卻是屈氏的私兵。

正如之前所言,貴族的私兵往往是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好的部隊,因此項燕對其駐守汝陰也更放心。

此時的屈倬正在油燈下根據戰報研判前線形勢。

楚國的部隊就是有這特點,大王的部隊及將領往往都是懈怠成性,而私兵私將卻通常是人才。

究其原因就是大王的部隊是犯錯都難以找到責任人的“大鍋飯”,而私人部隊則是殘酷的競爭機制能者居之。

屈倬就是屈氏的人才之一,他雖是身處汝陰卻能縱觀全局。

此時的他甚至與項燕有同樣的擔心:秦軍的敗退似乎太過容易了。

不過昌平君一行人的話又毫無破綻,使屈倬又不得不信。

就在這時,就聽有人來報:

“稟軍候,秦軍發起反攻。”

“上將軍派人送來信件,楚軍或派出奇兵來攻汝陰。令我等整軍備戰,他隨後便會派來援軍。”

這麼一來屈倬就明白了:

“著啊,這便是秦軍的引蛇出洞之計。”

“其志在將我大軍引出汝水再圍而殲之。”

(本章完)

第272章 動搖第406章 騎軍第136章 紅燒第96章 宵禁第371章 控制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31章 火攻第244章 心計第305章 反包圍第272章 動搖第367章 偷襲第127章 魏獒第517章 文明第399章 三危山第79章 挖坑第190章 降兵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16章 工業化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66章 礦第485章 遷移第467章 龍城第547章 暴亂第94章 荊軻刺秦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64章 練兵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15章 定價第154章 謠言第190章 降兵第494章 藍氏第167章 良商第112章 浮橋第472章 交鋒第548章 書信第406章 騎軍第488章 爲難第421章 巫術第32章 變故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75章 宣傳戰第366章 礦第506章 霍木桑第209章 權力第269章 狼 鹿 花第78章 七國第103章 逆鱗第271章 敵人第90章 窘況第288章 請降第5章 底牌第84章 桔槔第127章 魏獒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79章 挑明第251章 陷阱第507章 出逃第544章 真相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317章 工人第65章 厚禮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92章 遠征軍第289章 北地第177章 黑甲軍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51章 陷阱第269章 狼 鹿 花第506章 霍木桑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10章 任務第54章 休整第358章 潛力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陷阱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307章 索箭第150章 使節第92章 家書第287章 分別第495章 嫁衣第535章 先機第352章 心態第126章 水網第82章 許應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386章 屬國第272章 動搖第19章 爲師老了第43章 知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37章 圍城第201章 鴛鴦陣第247章 浮橋第522章 奴隸
第272章 動搖第406章 騎軍第136章 紅燒第96章 宵禁第371章 控制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31章 火攻第244章 心計第305章 反包圍第272章 動搖第367章 偷襲第127章 魏獒第517章 文明第399章 三危山第79章 挖坑第190章 降兵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16章 工業化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66章 礦第485章 遷移第467章 龍城第547章 暴亂第94章 荊軻刺秦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64章 練兵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15章 定價第154章 謠言第190章 降兵第494章 藍氏第167章 良商第112章 浮橋第472章 交鋒第548章 書信第406章 騎軍第488章 爲難第421章 巫術第32章 變故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75章 宣傳戰第366章 礦第506章 霍木桑第209章 權力第269章 狼 鹿 花第78章 七國第103章 逆鱗第271章 敵人第90章 窘況第288章 請降第5章 底牌第84章 桔槔第127章 魏獒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79章 挑明第251章 陷阱第507章 出逃第544章 真相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317章 工人第65章 厚禮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92章 遠征軍第289章 北地第177章 黑甲軍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51章 陷阱第269章 狼 鹿 花第506章 霍木桑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10章 任務第54章 休整第358章 潛力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陷阱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307章 索箭第150章 使節第92章 家書第287章 分別第495章 嫁衣第535章 先機第352章 心態第126章 水網第82章 許應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386章 屬國第272章 動搖第19章 爲師老了第43章 知己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37章 圍城第201章 鴛鴦陣第247章 浮橋第522章 奴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沭县| 周宁县| 交口县| 周宁县| 客服| 道孚县| 固始县| 荃湾区| 晋江市| 延边| 桐柏县| 家居| 青神县| 馆陶县| 泗水县| 岐山县| 互助| 睢宁县| 利津县| 炎陵县| 乌海市| 兰西县| 肇东市| 玉田县| 泽普县| 轮台县| 和顺县| 浦江县| 含山县| 遂溪县| 石屏县| 嘉祥县| 五河县| 郎溪县| 霍邱县| 梁河县| 会理县| 夏津县| 南川市| 西华县| 泽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