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0章 使節

第150章 使節

不得不說古時的通訊十分麻煩。

這在現代也就是發個電報就了事的東西,這時代卻折騰了好多天。

首先是送密件的探子混進楚軍。

這一步不是什麼問題,畢竟本身魏國的驗就不嚴。

這裡所說的“不嚴”不是查驗不嚴。

事實上此時各國的查驗方式都大同小異,隨身帶著個描述姓名、身高、外貌的驗,查驗時對照一下。

這是一種較原始的查驗,而且人的外貌身高等都會變,尤其這時代十七歲就當兵,許多人加入軍隊後還會長高外貌也會變化。

另外還有打仗負傷殘疾等也會變化。

於是這驗就需要每年更新一次,這就叫“自佔”,也就是到期自己到伍長那主動申請辦理。

這在秦國很嚴格,如果到期不“自佔”就要受罰,且連帶著伍長也要受罰。

但其餘六國就沒那麼嚴。

原因是六國弄這戶籍主要是爲了徵稅而不是識人,要是有人因負傷不自佔,該免的稅沒免,貴族階級還偷著樂呢。

其結果就是相當一部份人手裡的驗沒及時更新與本人對不上,時間一久也就習慣成自然於是查不查都無所謂……查也查不出什麼,也就沒有查的必要。

所以信使沒費多少力氣便混進了楚軍。

從楚軍混出去也不是難事,此時這楚軍那是又有魏軍又有百姓,甚至還有趙軍,魚龍混雜好不熱鬧。

難就難在拿不到馬,前往邯鄲卻有六百餘里。

而且還是天寒地凍缺衣少食的,一路上少不了被盤查,如果沒被凍死餓死的話怎麼說也得十餘天才能趕到。

其中倒有兩個機靈的,他們在路上劫了兩名楚軍信使扮成楚軍的模樣,一路放開膽策馬前行,結果他們第四天就趕到了邯鄲。

賞賜自是少不了他們的。

王翦收到密信再對照一下地圖,當即就讚了聲“好計”。

然後二話不說就拿著密信去見嬴政。

嬴政看了密信同樣對著地圖看了下,接著額上皺著的眉頭就舒展開了。

“妙計,果然還是沈兵有辦法!”

密件只有一小張牛皮,所以並沒有提這個辦法是由沈兵想出來的,只有“河套鑿冰放水約期”幾個字。

意思很明顯,就是約定個日期鑿冰放水淹了楚軍。

但嬴政馬上就猜這計策是出自沈兵之手。

也難怪。

這樣天馬行空頗具創意的計策,若不是出自沈兵之手還能有誰?

其實王翦也如是想,不過此時嬴政這麼說不免讓他心下一酸:

唉,這長江後浪推前浪啊!

這把老骨頭是不是要被淘汰了?

是不是要被大王給忘了?

本想說上幾句什麼話。

但轉念一想,自己不是正要低調推功嗎?

於是便沉默不言語。

嬴政又在地圖上看了看楚軍的兵力佈置,就哈哈大笑起來:

“若是此計能成,便不只是救援大梁而是將這數十萬楚軍打得大敗了。”

“楚軍今趟是有難了!”

說著他就不再遲疑,當即對王翦下令:

“你部暫緩南下原地待命。”

“另率三萬部隊趕往河套鑿冰開河!”

王翦應了聲便去安排。

嬴政這命令沒什麼問題。

首先是王翦南下的兵當然要“原地待命”。

若是收回的話難免會讓楚軍懷疑,此外若沒有了秦軍的威脅,楚軍也就會把兵力調開,到時放水淹楚效果就沒那麼好了。

其次就是到河套一帶鑿冰放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那一帶就是原李牧抵擋匈奴的北地,趙國被滅後趙嘉一衆就逃到那附近。

確切的說不是附近,原因是趙嘉逃到了北地的東頭而河套卻在西頭,兩地相距近千里。

原因是趙嘉必須緊靠燕國與其抱團取暖,否則分分鐘就被秦給滅了。

雖然這抱團取暖事實上沒什麼效果,但至少兩國還可以成爲某種意義上的同盟。

嬴政更擔心的是那一帶趙兵殘餘或是流匪,再加上還有北面匈奴的威脅……

匈奴擔心的李牧已死,北地就沒有什麼可以擋住匈奴了。

所以這三萬兵不只是北上破冰,還是順便接收了北地將其納入版圖。

再多的兵也沒有了,三郡也只剩下三萬。

這甚至讓嬴政心下有些慌:

十萬去攻魏國被包圍在大梁,十萬去救援。

三萬去了北地,三郡之地這麼大的一片地只有三萬兵防守……這要是讓齊國或燕國知道了派兵來攻,那就要命了。

其中燕國還算好,畢竟剛剛被打敗把燕王喜嚇得半死,另外糧食也被搜刮得差不多了,他們想過冬都不容易,出兵可能性不大。

但齊國卻是長期修身養息存著大批的糧草和兵馬都沒動,這要是乘虛而入發兵三郡……那這全盤計劃就要被打亂了。

這該如何是好?

想了想,嬴政就心生一計:派使節出使齊國。

這出使齊國的目的很奇怪,說是希望借道齊國去攻打楚國的曹州……

這戰略也的確可行。

秦軍從邯鄲往南那是水網密佈寸步難行,於是當然也威脅不到楚軍主力的根據地曹州。

但如果能借道齊國先跨過黃河再南下就不一樣了,出了齊國邊境不過數十里就能到達曹州並將其包圍。

當然,嬴政此舉不是真的要借道齊國取曹州。

他早就知道齊國會找藉口推託。

嬴政是藉此釋放兩個信息:

一:秦軍希望跨過黃河將戰場轉移到楚國境內並南下增援大梁。

二:秦軍在邯鄲還有足夠的兵力開闢新戰場。

爲什麼要傳遞這兩信息就不用說了。

前者是爲了迷惑楚軍,讓楚軍以爲秦軍在做這個打算於是將更多兵力集中到曹州一帶……這一帶也將會被水淹。

後者,則是用另一種方式告訴所有人:邯鄲兵力充足,別想乘人之危。

從客觀上看嬴政這一著似乎有些多此一舉,齊王建早就被忽悠得把秦國當作盟友更不會進攻。

只不過嬴政做這些又是必要的,因爲這就是“一著錯滿盤皆輸”的局面,任何一種可能都要考慮到。

若是抱著僥倖的心理想當然的以爲安全,等危險來的那一刻就太遲了。

(本章完)

щшш?тTk ān?℃o

第294章 礦石第219章 戰法第458章 夜襲第16章 變局第275章 宣傳戰第494章 藍氏第414章 炮彈第272章 動搖第5章 底牌第399章 三危山第454章 大將軍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320章 高人第71章 落幕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252章 消息第373章 農業第188章 軍魂第467章 龍城第200章 狼筅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508章 霍木桑第249章 神武軍第468章 目標第409章 火炮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251章 陷阱第324章 補貼第429章 榜樣第508章 霍木桑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82章 許應第244章 心計第343章 資本第165章 騎射第191章 點兵第147章 戰略第274章 失衡第450章 控制第414章 炮彈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47章 浮橋第205章 衝陣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41章 雲畋第535章 先機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22章 樓蘭王第285章 議和第521章 投石機第20章 精銳之師第73章 榨醬面第408章 難題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58章 夜襲第151章 破冰第304章 狼羣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21章 私鬥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44章 人質第232章 補給第424章 將在外第246章 圍城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29章 榜樣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0章 摩擦力?第31章 火攻第299章 圈地第152章 破冰第167章 良商第466章 出兵第405章 市場第221章 回師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477章 分割第83章 農家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51章 錯有錯著第443章 改革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41章 問題第214章 較勁第332章 騷擾第287章 分別第358章 潛力第179章 牽城第494章 藍氏第473章 分裂第338章 人才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46章 水源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02章 勸降第303章 獵鷹
第294章 礦石第219章 戰法第458章 夜襲第16章 變局第275章 宣傳戰第494章 藍氏第414章 炮彈第272章 動搖第5章 底牌第399章 三危山第454章 大將軍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320章 高人第71章 落幕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252章 消息第373章 農業第188章 軍魂第467章 龍城第200章 狼筅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508章 霍木桑第249章 神武軍第468章 目標第409章 火炮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251章 陷阱第324章 補貼第429章 榜樣第508章 霍木桑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82章 許應第244章 心計第343章 資本第165章 騎射第191章 點兵第147章 戰略第274章 失衡第450章 控制第414章 炮彈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47章 浮橋第205章 衝陣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41章 雲畋第535章 先機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22章 樓蘭王第285章 議和第521章 投石機第20章 精銳之師第73章 榨醬面第408章 難題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58章 夜襲第151章 破冰第304章 狼羣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321章 私鬥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44章 人質第232章 補給第424章 將在外第246章 圍城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429章 榜樣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0章 摩擦力?第31章 火攻第299章 圈地第152章 破冰第167章 良商第466章 出兵第405章 市場第221章 回師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477章 分割第83章 農家第56章 北地騎兵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51章 錯有錯著第443章 改革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441章 問題第214章 較勁第332章 騷擾第287章 分別第358章 潛力第179章 牽城第494章 藍氏第473章 分裂第338章 人才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46章 水源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402章 勸降第303章 獵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汤原县| 伽师县| 库尔勒市| 高密市| 北碚区| 隆子县| 城口县| 临潭县| 岐山县| 峨眉山市| 广宁县| 慈利县| 建宁县| 项城市| 顺昌县| 南京市| 西乌珠穆沁旗| 泸州市| 子洲县| 蒙自县| 登封市| 丰城市| 广平县| 金川县| 洛宁县| 沅陵县| 巴青县| 分宜县| 乳山市| 仁布县| 荃湾区| 德化县| 神农架林区| 葵青区| 黄山市| 茌平县| 克东县| 仙游县| 即墨市| 阳东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