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7章 魏獒

第127章 魏獒

楊端和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爲秦國早就買通魏國許多龐臣知道魏國底細,所以清楚這並不是魏國誘敵深入之計。

楊端和說的沒錯,魏國沒什麼像樣的人才。

應該說人才是有,但魏王假卻不會用人。

秦軍南下時,得到消息的丞相屍埕與將軍魏呴(xǔ)匆忙趕往獒宮見魏王,但卻被守衛給攔下了。

守衛將長戟往中間一靠,交叉在一起擋住宮門道:

“丞相,將軍!”

“大王正在宮內有獒事,閒雜人等不可入內!”

魏呴往前跨出一步手按劍把怒道:

“我等豈是閒雜人等?”

“讓開,要是誤了軍國大事,看我不治你死罪!”

守衛爲難的回答道:

“將軍,這是大王之令。”

“若違反大王之令只怕要被餵了獒犬。”

“請將軍莫要爲難我等……”

守衛這話說的倒是沒錯,魏王假愛犬如命。

確切的說是愛獒如命,在魏國或者說在魏王假眼裡獒犬的地位還在人之上,因爲他動不動就把不聽話、不滿意的下人活生生的餵了獒犬。

魏呴哪裡肯就此罷休,冷哼一聲正要叫令親衛衝門,卻被丞相屍埕給攔下了。

屍埕道:

“將軍不可。”

“我等便等上一時也未嘗不可!”

魏呴氣苦的反駁道:

“丞相,那秦軍已過魏境不日便兵臨城下。”

“此等大事片刻也耽誤不得,如何還能被幾名兵士擋著……”

屍埕小聲回道:

“將軍,幾名兵士事小。”

“但若強行衝門,大王怪罪下來……”

接下來的話就不用多說了。

大王的行宮可是你做將軍的說闖就闖?!

而且還帶兵強闖?

這不是謀逆又是什麼?

還要不要命了?

還要不要全家的性命了?

想到這裡魏呴只能重重嘆了一口氣無可奈何,他們能做的只有讓守衛前去通報,自己在獒宮外如熱鍋螞蟻似的等著。

話說這魏王假愛獒如命還是有淵源的。

在魏、韓、趙三家還是晉國時趙盾權傾朝野趙氏一家獨大。

魏、韓兩家明面上忍氣吞聲但暗中策劃推翻趙盾。

但趙盾又是何許人也,其身邊親衛衆多便是想近身都難,又如何能刺殺?

於是便有人想出個奇法:終日訓練一隻惡犬進攻外形與趙盾相似的草人,然後再讓其靠近趙盾……

趙盾親衛只防刺客哪裡會想到一隻惡犬還有危險。

猝不及防之下竟讓惡犬成功咬傷趙盾最終不治身亡。

這傳聞是真是假因時日已久不敢確定。

可以確定的卻是三家分晉後趙國貴族對犬獒之流極爲痛恨禁止圈養。

而韓、魏兩國卻是大批圈養甚至到了迷戀的程度。

戰國時的天下名犬大致分三類:

第一是魏獒,便是魏國王室的獒犬。

第二稱韓盧,爲韓國王室豢養的一種大型黑毛犬。

第三便是宋皵(que,音鵲),是宋國公室養的大型猛犬。

其中宋皵在宋國被滅後便在齊國,此犬也叫日駿犬,也就是可以像駿馬一樣爲人效勞,相對比較溫順。

三種犬尤以魏獒最是高大兇猛。

因爲它們是魏王假培養十餘年的結果……

當時的魏王增給太子一幢行宮想知道他的志向,太子假沒有半點遲疑就將其設成了狩獵用的行宮。

魏增大喜以爲太子尚武好獵,誰想太子假竟是用它來養犬的,而且一養就是十幾年。

這十幾年裡魏王假不斷的挑選身形高大的犬繁衍,一代接一代居然培養出蹲地都有四尺高的獒,這便是名震天下獨佔鰲頭的魏獒。

此時的魏王假正在獒宮內逗獒爲樂,又怎會讓魏呴等人進去打擾?

他便是得到親衛通報也沒當一回事,直待一個時辰盡興後纔出了獒宮。

魏呴和屍埕兩人一見大王出來便趕忙迎了上去。

魏呴性急,一抱拳就報道:

“大王,我等得到消息,秦軍日前已自邯鄲沿河而下,不日便要到大梁了。”

魏假聞言不由皺了皺眉頭,問:

“秦軍爲何來攻?”

“我等前些日子不是才與秦國議和嗎?”

屍埕回答:

“稟大王,我軍假扮流匪一事露了馬腳……”

魏王假瞪了魏呴一眼,罵道:

“寡人說過此計會引來秦兵,你卻偏是不信,現今果然如此!”

“你還有何話好說?”

魏呴一時無語。

秦國已經將魏國三面包圍出兵攻魏不過是遲早的事。

他獻策資助趙兵流匪有什麼錯?

讓魏兵假扮流匪又有什麼錯?

難道還坐視不理讓秦國放心運糧?

難道這樣秦兵便不會來攻?

但這些話魏呴當然不敢說出口,只能憋在心裡難受至極。

想了想,魏王假又說道:

“秦兵要來便讓他來,我大梁城堅壁厚且糧倉充盈,便是守個幾年也不成問題。”

魏王假說的卻不是大話。

魏國與燕國不同。

燕國地處北地氣候寒冷且水源不足。

而魏國多年來利用黃河及其支流修築水利引水灌溉,於是常年豐收糧庫充盈。

想了想,魏王假又說道:

“照想楚國也定不會坐視秦兵來攻。”

“我等只需守上一段時間便能等到楚國援兵,到時秦軍必退。”

說著魏王假就對屍埕說道:

“你速派使節出使楚國,多帶些財物讓他們早些來援。”

屍埕應了聲就去安排。

魏呴上前拱手道:

“大王,那我軍……”

還沒等魏呴說完魏王假便回答道:

“我軍盡數收回城內,不得出戰!”

魏呴大驚:

“大王,秦軍只有十萬餘人,而我軍卻有二十餘萬。”

“如何能守城不出?”

“若我軍不出,城外百姓、良田乃至水網便皆由秦軍所控,到時……”

魏王假不耐煩的打斷了魏呴的話:

“秦兵雖只有十萬,但燕國近三十萬大軍也被打得落荒而逃。”

“如今我軍纔不過二十萬。”

“且秦軍擅長野戰,與其在城外作戰豈非以已之短攻彼之長?”

“是以大軍在城內纔是上策。”

“若是出城作戰卻被殺得片甲不留,縱有大梁堅城又讓誰來守?”

魏呴還是不服,但魏王假根本不聽他解釋:

“不必多言,依令行事!”

(本章完)

第474章 西北第61章 火彈第393章 肅州第512章 訓練第544章 真相第289章 北地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14章 炮彈第82章 許應第40章 阻敵第535章 先機第142章 大水第123章 探子第277章 結果第4章 工丞第337章 發展第331章 補給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446章 巧合第382章 獵人第299章 圈地第185章 牽城第147章 戰略第224章 叛秦第244章 心計第33章 王柏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76章 簡在帝心第506章 霍木桑第414章 炮彈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20章 撤軍第374章 服務業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96章 陷馬坑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84章 包圍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21章 巫術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2章 一雪前恥第8章 公士第371章 控制第176章 藤甲第381章 交易第254章 突圍第424章 將在外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13章 紡織第165章 騎射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37章 圍城第422章 樓蘭王第337章 發展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79章 黨項第52章 李牧亡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05章 市場第113章 軍糧第314章 織布機第296章 弩第78章 七國第274章 失衡第194章 副將第159章 希望第507章 出逃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挖坑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73章 天意第283章 仁君第317章 工人第375章 野人第396章 陷馬坑第381章 交易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05章 反包圍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537章 楊端和第105章 真相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34章 困難第174章 親衛第390章 奇軍第2章 笑話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448章 聯軍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02章 勸降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44章 沙塵暴第134章 困難第228章 順流而下
第474章 西北第61章 火彈第393章 肅州第512章 訓練第544章 真相第289章 北地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14章 炮彈第82章 許應第40章 阻敵第535章 先機第142章 大水第123章 探子第277章 結果第4章 工丞第337章 發展第331章 補給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446章 巧合第382章 獵人第299章 圈地第185章 牽城第147章 戰略第224章 叛秦第244章 心計第33章 王柏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76章 簡在帝心第506章 霍木桑第414章 炮彈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20章 撤軍第374章 服務業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396章 陷馬坑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84章 包圍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21章 巫術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2章 一雪前恥第8章 公士第371章 控制第176章 藤甲第381章 交易第254章 突圍第424章 將在外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0章 精銳之師第313章 紡織第165章 騎射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37章 圍城第422章 樓蘭王第337章 發展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79章 黨項第52章 李牧亡第233章 都城護衛軍第405章 市場第113章 軍糧第314章 織布機第296章 弩第78章 七國第274章 失衡第194章 副將第159章 希望第507章 出逃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挖坑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73章 天意第283章 仁君第317章 工人第375章 野人第396章 陷馬坑第381章 交易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305章 反包圍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537章 楊端和第105章 真相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34章 困難第174章 親衛第390章 奇軍第2章 笑話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448章 聯軍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02章 勸降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44章 沙塵暴第134章 困難第228章 順流而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方正县| 潼关县| 小金县| 柯坪县| 葫芦岛市| 新兴县| 澳门| 岱山县| 嵊泗县| 洪洞县| 苏尼特右旗| 镇坪县| 安陆市| 临猗县| 盈江县| 兴隆县| 蓬安县| 白银市| 治多县| 武川县| 连城县| 乌兰察布市| 福鼎市| 镇宁| 漯河市| 镇宁| 手游| 山丹县| 吉木萨尔县| 宁远县| 淮北市| 蚌埠市| 灌云县| 定襄县| 梁平县| 刚察县| 沙田区| 班戈县| 南京市| 博客|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