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37章 發展

第337章 發展

沈兵當然不知道嬴政那邊的想法,他只知道這回嬴政給的獎賞有些不同。

往常就只是按秦律晉爵升職……其實晉爵之後就包含賞賜了,比如權力更大、田地、宅地更多,現在沈兵在家鄉都有封地可以獨立收稅了。

也就是有一天沈兵如果告老還鄉,只需要靠這些稅收就足夠養活自己。

不過這想像的很美好,現實卻是這一切都是過眼雲煙……沒有勢力隨時都會掉腦袋,還想著過日子?

這一次賞賜爵位是當然的,大敗匈奴且擊殺匈奴單于,這差不多抵得上滅國之戰了。

又晉一級後沈兵就已是左庶長。

沈兵不知左庶長是什麼層級,只聽說在商君變法之前,左庶長是貴族的頂……之後的右庶長就只有王族可以擔任。

商君變法之後,它們才轉變爲爵位使非王族也可擔任。

除此之外,還有絲綢二十匹,金百斤……沈兵直到此時才知道秦時所謂的“金”指的是銅。

這其實很容易想明白。

秦時還沒有那許多金屬,確切的說是古人還沒認識到多少金屬,於是將所有金屬都用“金”來統稱。

比如有黃金、白金、赤金、惡金……分別指代現在的黃金、白銀、銅、鐵。

鐵因爲脆而易白所以被稱爲惡金。

所以史上所說的“秦始皇收天下之兵,鑄以爲金人十二”……這其中的“金”當然不是黃金,而是包括銅、青銅、鐵在內的金屬。

當然,這時代的銅還是挺貴重的,而且還可以直接當作貨幣用,所以嬴政賜的“銅”百斤還是挺值錢的。

更值錢的其實還是那些絲綢。

這玩意如果是素錦也就是沒有圖案沒有花邊的絲綢那還好,大概八、九匹可以買一匹馬。

但嬴政賜的是有花邊有圖案的那種,這都是純手工一針一線縫上去的,有的製作需要數年之久,於是一匹就可以換一匹甚至兩匹好馬。

也就是這二十匹絲綢……都夠沈兵裝備兩什騎兵了。

這些東西是什麼價格有多值錢沈兵倒不是很上心。

但絲綢這東西還是引起了沈兵的興趣。

事實上沈兵的興趣並非絲綢本身,而是九原的發展。

衆所周知九原是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

而絲綢的生產和製作又被中原所壟斷,於是中原幾乎可以用絲綢從域外換來一切所需要的東西,且十分廉價……絲綢十分昂貴,相比之下其它東西就十分廉價了。

據說,當絲綢傳到羅馬的時候,羅馬士兵需要不吃不喝七年存下的錢纔夠買上一磅。

於是大量的財物及物種就沿著絲稠之路流入中原。

另一方面,沈兵又從現代知識體系知道,自己管轄的兩座城不應該形成競爭關係而應是互補。

比如雲中郡適合紡織業,如果九原再發展紡織業就不太合適。

這不是說九原發展紡織業不賺錢。

事實上因爲沈兵擁有技術優勢利用水力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成級數的降低了布匹的價格,所以就算九原發展紡織業也能賺錢。

問題在於雲中郡相比九原有發展紡織業的先天優勢:

雲中郡距離市場更近,無論九原生產什麼布匹,都註定要往中原運輸……匈奴人習慣穿毛皮,且他們的牛羊毛皮還很多,對布的需求不大。

因此九原發展紡織業的話就會比雲中郡多出兩百公里的運輸成本,這在古時可不是個小數目。

九原的地理優勢在於地理位置重要靠近後套,後套往西過河西走廊就是西域……那就是對絲綢有巨大需求的地方。

誠然,西域也需要布匹。

但前往西域的道路難行,在同等運力下運送絲綢顯然比運送布匹要劃算得多……這也是絲綢之路主要運送絲綢的原因之一,絲綢具有質輕、體積小、方便運輸、價高等優點。

於是不用想了,九原就作爲一個生產絲綢的基地做外貿生意。

另外,沈兵也沒忘九原是個“草原鋼城”的外號,這裡到處都是鐵礦,還有各種非金屬礦……在這發展冶鐵工業就是對雲中郡形成互補。

於是沈兵沒有遲疑,當下就把鉢等一行探礦隊召到了九原。

農業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屯田、種苧麻等,這些都是北地自給自足同時也是生存的基礎。

此時在土地方面是基本不用擔心了,從九原到雲中郡兩百公里包圍的範圍都是可以利用的土地。

雖然有些地區是沙漠,但只要水利設施完善,假以時日都可以成爲良田。

另外養馬場也可以在九原附近擴大。

雲中郡土地有限,把養馬場搬遷到九原一帶,那就任其馳騁了。

但是在做這一切之前,沈兵認爲首先要修一條從九原到雲中郡的路。

九原到雲中郡直線距離其實只有一百多公里。

但其間需要繞過沙漠、山巒等地區,所以纔會增至兩百公里。

若能裁彎取直,就有可能將路程縮短至一百五十公里。

減少的這五十公里或許看起來沒什麼,但細算起來其影響卻是不小。

首先就是軍事利益。

五十公里對騎軍來說就是一天的行軍路程,對步卒而言就是兩天。

如果能縮短五十公里就意味著加強了雲中郡與九原郡之間的聯繫,意味著可以用更少的兵力防禦卻能更安全。

另一方面,有了這條路後兵力也能經過它快速來回彼此增援。

其次就是商業方面的利益。

兩城互通有無甚至從中原運輸原料至九原時都可以省下許多運費。

這其中尤其是蠶繭、蠶絲……北地地處北方氣候較寒冷,不適合種桑養蠶。

如果要做絲綢生意的話,從中原運進原料就是必須的。

於是沈兵沒有遲疑,第一時間就派人到雲中郡徵集勞工。

這些勞工將分成幾個部份在秦軍的保護的下同時開工修築道路。

沈兵甚至都想好了,在其重要的節點沿路修築城寨以防匈奴再來騷擾。

此路一旦修好,差不多就相當於面向匈奴構建起一道防線。

到時匈奴再想南下就難了。

(本章完)

第374章 服務業第296章 弩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310章 遷民第441章 問題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93章 密信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500章 接敵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56章 新王第432章 道民君第353章 學習第355章 圍城第151章 破冰第261章 勞力第534章 馬店第304章 狼羣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01章 鴛鴦陣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92章 涅石第114章 首級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144章 人質第367章 偷襲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07章 合縱第152章 破冰第14章 水路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93章 密信第379章 黨項第463章 馬鐙第221章 回師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63章 王翦第420章 城牆第173章 天意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92章 獨輪車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81章 稅率第98章 梟首示衆第446章 巧合第332章 騷擾第283章 仁君第159章 希望第343章 資本第274章 失衡第487章 賜婚第22章 一雪前恥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98章 肅州第399章 三危山第548章 書信第70章 番木鱉第431章 利益第252章 消息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550章 大結局第109章 修橋第417章 補水點第189章 上將軍第525章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94章 藍氏第408章 難題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342章 市場化第532章 西域第256章 新王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06章 騎軍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27章 反攻第217章 項絡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519章 火器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92章 涅石第59章 工師第113章 軍糧第383章 使者第499章 出兵第392章 獨輪車第238章 狼煙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63章 王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05章 衝陣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00章 牀弩兵第286章 難題第124章 水攻
第374章 服務業第296章 弩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310章 遷民第441章 問題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93章 密信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500章 接敵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56章 新王第432章 道民君第353章 學習第355章 圍城第151章 破冰第261章 勞力第534章 馬店第304章 狼羣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01章 鴛鴦陣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292章 涅石第114章 首級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144章 人質第367章 偷襲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107章 合縱第152章 破冰第14章 水路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193章 密信第379章 黨項第463章 馬鐙第221章 回師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63章 王翦第420章 城牆第173章 天意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92章 獨輪車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281章 稅率第98章 梟首示衆第446章 巧合第332章 騷擾第283章 仁君第159章 希望第343章 資本第274章 失衡第487章 賜婚第22章 一雪前恥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98章 肅州第399章 三危山第548章 書信第70章 番木鱉第431章 利益第252章 消息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550章 大結局第109章 修橋第417章 補水點第189章 上將軍第525章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494章 藍氏第408章 難題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342章 市場化第532章 西域第256章 新王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06章 騎軍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227章 反攻第217章 項絡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519章 火器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92章 涅石第59章 工師第113章 軍糧第383章 使者第499章 出兵第392章 獨輪車第238章 狼煙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63章 王翦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205章 衝陣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00章 牀弩兵第286章 難題第124章 水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辽县| 利辛县| 黎城县| 来凤县| 永吉县| 彰化市| 营山县| 安阳县| 区。| 三穗县| 铁力市| 云阳县| 海兴县| 江门市| 六盘水市| 涟水县| 万盛区| 平谷区| 宁安市| 砀山县| 阜新市| 中江县| 宁津县| 咸宁市| 沂南县| 富锦市| 鞍山市| 介休市| 巴青县| 依安县| 宽甸| 兰州市| 大渡口区| 平阴县| 射阳县| 昭苏县| 罗田县| 务川| 巴中市| 当涂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