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

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

這也是之前邯鄲等三郡要趕在農期之前屯田的原因。

冬季麥必須趕在天氣冷下來之前播種並長出點高度,這樣的麥苗纔有抗寒能力才能順利過冬。

沈兵又繼續說道:

“糧草問題只是其一。”

“若我等此時滅燕,燕國以北的匈奴又由誰來阻擋?”

“我大秦雖是兵強馬壯,但新納韓國又滅趙國兵員已嚴重不足?!?

“若此時再滅燕國……”

嬴政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沈兵說的是事實,這也是嬴政一直頭疼的地方。

把其它國家納入版圖雖說很爽,但新滅的這些諸候國需要軍隊佔領且一時半會無法徵召部隊。

什麼原因就不用多說了,比如眼前的趙國就存在多年征戰男丁稀少的情況。

且男丁稀少還只是原因之一,趙國百姓對秦國的恨意也需要時間消化。

此時若迫不急待的從三郡徵兵,只怕剛組織起來轉眼就成了叛軍。

這也是秦國滅趙之後在三郡只有十餘萬兵士的主要原因,就連嬴政帶來的十萬援軍都是東拼西湊擠出來的:

秦國要用兵的地方很多。

北面匈奴用一波。

本國廣袤的土地用一波。

韓國用一波。

到趙國時就只剩這麼點兵了。

此時在這情況下滅燕?

要知道燕國與其它諸候國不同,它北面與匈奴相當長的邊境線。

另外再加上燕國還需要駐兵防止百姓作亂……

也就是說半點好處都拿不到,卻需要大量兵員駐守而且是長期駐守。

想到這嬴政心下暗驚:

自己定是被那姬丹給氣昏頭了,連這些都想不到!

所幸這番嘴饞吃上這一頓水餃,否則輕易開啓了滅燕之戰……

秦國非得被這燕國拖上幾年不可。

正在嬴政暗自慶幸時,沈兵又若有所思的加了句:

“反倒是這魏國……我倒覺得刻不容緩?!?

這時就連趙高都忍不住插上一句:

“若我軍滅燕魏國纔是大秦之患?!?

“如今工師既覺得大秦不該滅燕,爲何魏國還刻不容緩?”

這也是嬴政所惑。

魏王假一直很服貼,魏國倚仗的就是大梁堅城,一有戰事就龜縮至城內堅守不出。

也就是守城有餘進擊不足。

就像這次,魏國只被一嚇就馬上派出使節求和。

這樣的國家,而且還被秦國三面包圍哪還會是什麼威脅?

還刻不容緩?!

沈兵笑了笑,不答反問道:

“你道那從咸陽調來的軍糧爲何難以運至三郡?”

趙高回答:

“不是因爲流匪麼?”

沈兵點頭:

“確是因爲流匪?!?

“但只是表面如此?!?

“往細裡想想:趙國先是地震後又旱災,全國民不寥生餓殍遍地,便是兵士都面黃肌瘦無力作戰,那流匪又如何能在深山中生存?”

“而且還有如此多的數量,動不動便有上千規模……”

嬴政不由吃了一驚:

“工師是說這魏國……”

沈兵回答:

“不是魏國還能有誰?”

“魏國可不似這燕國,其地勢平坦水肥土美且糧食一年兩熟。”

“他們又怎會捨不得這點糧草?”

“若我所料不差,那流匪應是多流竄在魏、趙邊境?!?

“甚至流匪中就有魏軍兵士假扮!”

這在現代已經是被用爛的戰術,爲了本國的利益出點糧草出點財物又算得了什麼?

只不過在這時代還算新鮮,甚至還有許多諸候國不知道用。

燕國就是其中之一,趙國在對抗秦國時燕國還一次又一次的乘人之危進攻趙國……

嬴政聽到這哪裡還忍得下去,他“騰”的一聲站了起來罵道:

“這魏國好大的膽子,竟把我當三歲小兒戲耍!”

沈兵這聽的是一臉懵。

人家魏國玩魏國的,怎麼就把你一個馬販當三歲小兒耍了?

嬴政罵出口後就發覺不對,趕忙裝模樣的解釋道:

“工師有所不知,我不久前有批戰馬在運往邯鄲的路上被劫。”

“之前還道是落於流匪之手?!?

“被工師這麼一說,才知道是魏國暗中做了手腳?!?

沈兵這才釋然。

“算你倒黴!”

“這批戰馬只怕都到魏國手裡了,怎生都要不回來了!”

嬴政裝出一副苦臉回答:

“說的是,生意難做??!”

頓了下,沈兵又接著說道:

“所以,三郡最大的隱患其實是魏國而非燕國,更非代國?!?

“代國能否作亂其實全由三郡百姓決定?!?

嬴政奇道:

“爲何由三郡百姓決定?”

沈兵一邊小心的將下一批水餃拔入鑊中一邊回答:

“若三郡得治百姓生活富足必不思趙國而擁秦國。”

“反之則百姓擁趙而反秦?!?

“所以三郡強則代國弱,三郡弱則代國強?!?

“如今三郡旱情得治眼看明年便是豐收之年,是以代國不足爲慮。”

嬴政連連點頭:

“有理,有理!”

沈兵又說:

“而流匪卻因爲受魏國控制所以並非如此?!?

“他們不僅扼守秦與三郡的咽喉要地,還會千方百計挑起三郡內亂。”

“是以魏國不除三郡便不得安寧?!?

“且大秦若是滅魏,便不存在滅燕的諸多問題!”

嬴政大爲歎服:

“工師所言甚是?!?

“魏國可種冬糧,明年便有收成?!?

“且魏地產糧甚多又地處正中與楚、齊交界,對將來滅楚、滅齊可是大有益處……”

“呵呵,見笑!我只是說說而已。”

沈兵在心裡靠了一聲。

這馬販胃口也忒大,都上升到滅楚、滅齊的高度去了。

如果是嬴政說這話還差不多。

不過沈兵這些話其實就是站在嬴政的角度說的。

好處還不只是這些。

比如滅魏其實可以節省兵力:

秦國將魏國包圍了一圈,差不多就是將兵力攤開圍了魏國一圈。

這如果把魏國給滅了……瞬間就把這蜿蜒曲折的邊境線給拉直,於是滅魏不只不需要更多兵力反而會省出一大批兵力。

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爲???

現在就看嬴政那傢伙怎麼想了。

不過沈兵對其沒抱太大的希望,因爲史上嬴政雖沒滅了燕國卻把薊城給打了下來並把燕王喜趕到北邊去。

最後或許是北邊實在太冷且兵源不足纔沒繼續打。

這也是秦國在此之後需要休養四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你說這吃力不討好的事做來幹嘛呢?

這要是嬴政在面前,沈兵非要把他罵個狗血淋頭不可!

(本章完)

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322章 招工第243章 壽春第463章 馬鐙第50章 虛張聲勢第531章 推測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374章 服務業第125章 心理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09章 火炮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20章 承功第152章 破冰第518章 局勢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30章 汝陰第144章 人質第200章 狼筅第336章 配方第123章 探子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7章 變數第409章 火炮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530章 茲陽第344章 齊國亡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56章 官大夫第433章 復國第5章 底牌第103章 逆鱗第502章 騎戰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19章 試射第110章 任務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81章 試探第21章 火力封鎖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291章 二選一第399章 三危山第370章 收購第257章 奇人第477章 分割第458章 夜襲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9章 工師第156章 官大夫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27章 魏獒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76章 勸降第386章 屬國第176章 藤甲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26章 命令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155章 水軍第244章 心計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14章 較勁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88章 論農第61章 火彈第45章 恩威並施第275章 宣傳戰第501章 炮戰第78章 七國第276章 傳單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74章 服務業第272章 動搖第257章 奇人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219章 戰法第27章 以逸待勞第86章 樣式第532章 西域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104章 好奇心第197章 活路第352章 心態第311章 工業區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8章 能人第396章 陷馬坑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29章 閃電戰
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322章 招工第243章 壽春第463章 馬鐙第50章 虛張聲勢第531章 推測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374章 服務業第125章 心理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409章 火炮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20章 承功第152章 破冰第518章 局勢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30章 汝陰第144章 人質第200章 狼筅第336章 配方第123章 探子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7章 變數第409章 火炮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530章 茲陽第344章 齊國亡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56章 官大夫第433章 復國第5章 底牌第103章 逆鱗第502章 騎戰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419章 試射第110章 任務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81章 試探第21章 火力封鎖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291章 二選一第399章 三危山第370章 收購第257章 奇人第477章 分割第458章 夜襲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59章 工師第156章 官大夫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27章 魏獒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476章 勸降第386章 屬國第176章 藤甲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26章 命令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155章 水軍第244章 心計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14章 較勁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88章 論農第61章 火彈第45章 恩威並施第275章 宣傳戰第501章 炮戰第78章 七國第276章 傳單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374章 服務業第272章 動搖第257章 奇人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219章 戰法第27章 以逸待勞第86章 樣式第532章 西域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104章 好奇心第197章 活路第352章 心態第311章 工業區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8章 能人第396章 陷馬坑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29章 閃電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陆良县| 二连浩特市| 宜阳县| 双牌县| 同仁县| 定兴县| 太保市| 德阳市| 凯里市| 襄垣县| 南城县| 莱阳市| 衡阳市| 昌吉市| 安泽县| 平乡县| 交口县| 乐至县| 颍上县| 永安市| 自治县| 湘阴县| 洪泽县| 成武县| 垦利县| 嘉荫县| 文水县| 林口县| 隆尧县| 海晏县| 南华县| 嘉鱼县| 泸溪县| 海盐县| 九江县| 阿拉善右旗| 七台河市| 杂多县| 肇庆市| 保康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