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09章 火炮

第409章 火炮

沈兵與王賁、李巖的討論沒有結論,但沈兵心下已經有了主意。

沈兵分析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先將不可能的排除,剩下有可能的再有針對性的想辦法。

此時面臨的這情況,就是攻擊匈奴主力不可能,將其排除之後就只有攻城。

用舊式直接攻城牆的戰術也不可能。

就像之前所說的,儘管樓蘭與姑師的城牆都是矮得多的土城牆,但秦軍無法從沙漠中得到木材於是也無法大規模的製作攻城器械。

再加上匈奴手中的弓箭、彎刀以及“霹靂火球”……想要攻上這土牆卻是難上加難。

有個常用的方法就是挖地道毀城牆。

這方法在中原或許可以,但在沙漠地區……地道還沒挖多遠就會把自己給埋了。

思來想去,沈兵認爲只有將火炮整出來才能打贏這場戰。

雖然火炮也重,同時還要攜帶炮彈,但它與投石機相比卻有本質區別。

投石機所需木材質量未必會比火炮輕,且命中率低破壞力小得多,於是需要很多石彈和木材纔有望砸開城牆。

火炮就不一樣了。

雖然火炮的精度同樣不高,但因爲火炮的彈道較平直,以橫亙在面前的城牆爲目標能成級數的提高命中率……

彈道平直就只需考慮炮彈垂直高度的問題,垂直高度若不超出城牆範圍,無論散射面積多大精度多差都能命中目標,這也是現代加農炮相對榴彈炮的優點之一。

其次就是火炮的破壞力大。

兩個優點一結合,就決定了如果用火炮進攻只需要攜帶少得多的火炮及炮彈就能炸塌城牆。

想到這沈兵就不再遲疑了,當下就去月氏王庭見丘就卻。

此時的丘就卻正在與休密翕候商議組織貿易和組建商隊的事……帶殘兵逃往西部的只有肸頓翕候,其它四位翕候盡皆投降秦軍併成爲丘就卻的助手。

這也是沈兵說月氏軍隊依舊由貴族勢力把持的原因。

由於形勢的需要,沈兵不能用過激手段將這些貴族剷除並取而代之,反而暫時還要保護他們的利益……想推翻貴族的統治其實要從其內部逐漸瓦解。

一見沈兵進來,丘就卻和休密翕候趕忙起身相迎:

“不知大將軍駕到,本王有失遠迎!”

由於丘就卻找來了翻譯在旁隨時侍候著,所以沈兵倒是能聽懂。

沈兵回了禮後就說道:

“沈兵此來並無要事,就是想向大王討幾個鐵匠。”

“大王知道,數戰下來我軍裝備損耗甚巨。”

“我軍雖有隨軍鐵匠卻是杯水車薪,是以……”

丘就卻趕忙回答:

“這是自然,大將軍有此需要,本王自當全力相助。”

“莫說只是討幾個,便是盡數交由大將軍也未嘗不可。”

接著丘就卻又問了聲:

“大將軍此言可是匈奴又要來犯?”

此時的丘就卻雖說是月氏大王,但其權限只是管理內政及與中原的貿易,軍事方面比如情報打探那都是一無所知。

沈兵微微點頭,道:

“沈兵剛得到消息,匈奴佔領了姑師與樓蘭兩國。”

丘就卻一愣,不過還有些不信:

“此言當真?”

“那姑師原本就降了匈奴,匈奴爲何還要將其佔了?”

沈兵無奈的回答:

“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

“匈奴應是擔心我軍往西有了立足之地,於是先下手爲強!”

丘就卻是長年征戰的老將,一聽沈兵這話就明白了,接著眼神就轉爲憤怒,罵道:

“匈奴真是欺人太甚!”

“西域已對其一再忍讓,卻沒想到終究還是逃不脫滅國的下場!”

接著話鋒一轉,說道:

“如此,大將軍準備如何應敵?”

“月氏與秦國爲盟友,此戰月氏必全力相助!”

沈兵感激的拱手道:

“多謝大王好意。”

“不過姑師與樓蘭不過區區數萬匈奴而已,就不勞大王費心了!”

丘就卻點了點頭:

“如此,就辛苦大將軍了。”

“本王相信以大將軍之才,定能旗開得勝還西域安寧!”

這番看起來似乎是極爲正常的對話,但其中卻是暗潮涌動。

丘就卻哪裡會關心什麼西域的安寧,他只是急於想要拿回兵權而已。

但沈兵又哪裡會笨到信了他的話,只輕描淡寫了幾句就敷衍過去。

至於月氏軍的兵權,其實是掌握在王賁的副手李箋手裡。

沈兵是以兩軍協同作戰的名義將李箋派到月氏軍任教官。

而且不只李箋一人,他是帶著五百人的教導團。

這些教官一安插下去就是在月氏軍各層貴族軍官中任副手。

沈兵交待過李箋一干人:

“想要在月氏軍真正的控制並指揮月氏軍,就要以秦軍視其兵士,明白嗎?”

李箋廣讀兵書當然明白這其中的道理,於是在部下那交待一番就帶著手下走馬上任了。

所謂的教官,就是在月氏軍中用秦軍那一套訓練。

平時兵士就習慣了教官的指揮,若教官又把他們當人看而貴族軍官卻視他們爲奴隸……真要有事起衝突時,可想而知兵士更願意服從誰的指揮。

這些還是其次,這麼做還有幾個好處,比如促進月氏與秦軍的交流讓他們明白人並非一定得做奴隸並非生來就低人一等,於是對貴族軍官有了反抗之心。

另一個,則是教官有一定的晉升權:在訓練中誰優秀就升誰爲伍長、什長,甚至屯長、百將。

月氏貴族是不將這些基層軍官放在眼裡的,他們要當就當五百主或是二五百主及以上。

問題在於……

若這些基層軍官都由教官任免,那麼他們自然而然會有種受賞識的感恩之心,到時他們更願意聽提拔他們的教官還是不可一世的貴族?

做月氏軍是奴隸,秦軍就是自由人可以以軍功晉升封賞。

那麼月氏軍更願意選擇前者還是後者?

所以沈兵這麼做,其實就是從基層慢慢將其挖空。

可以想像,用不了多久,月氏軍就會被沈兵牢牢控制在手裡甚至被同化成秦軍,到時丘就卻想要兵權都拿不回去了。

(本章完)

第101章 荊軻第62章 舉薦第292章 涅石第6章 眼見爲實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148章 辦法第546章 水源第351章 五原第77章 脂膏第107章 合縱第361章 封禪第114章 首級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11章 信第94章 荊軻刺秦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94章 藍氏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94章 副將第493章 補給第152章 破冰第433章 復國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50章 使節第256章 新王第537章 楊端和第461章 改革第281章 稅率第474章 西北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98章 戰法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03章 陳城第531章 推測第223章 準備第393章 肅州第297章 牀弩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77章 脂膏第62章 舉薦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07章 出逃第136章 紅燒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59章 希望第109章 修橋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20章 撤軍第355章 圍城第463章 馬鐙第191章 點兵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29章 變數第400章 算盤第547章 暴亂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56章 新王第474章 西北第16章 變局第82章 許應第313章 紡織第427章 矛盾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24章 補貼第439章 降軍第378章 交集第32章 變故第88章 論農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32章 補給第415章 引信第530章 茲陽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96章 弩第357章 勇氣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65章 騎射第542章 補給第517章 文明第461章 改革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86章 樣式第331章 補給第177章 黑甲軍第347章 馳道第313章 紡織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517章 文明第491章 大宛第7章 除非……第310章 遷民第321章 私鬥第219章 戰法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40章 滲透戰
第101章 荊軻第62章 舉薦第292章 涅石第6章 眼見爲實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148章 辦法第546章 水源第351章 五原第77章 脂膏第107章 合縱第361章 封禪第114章 首級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11章 信第94章 荊軻刺秦第27章 以逸待勞第494章 藍氏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94章 副將第493章 補給第152章 破冰第433章 復國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150章 使節第256章 新王第537章 楊端和第461章 改革第281章 稅率第474章 西北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98章 戰法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203章 陳城第531章 推測第223章 準備第393章 肅州第297章 牀弩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77章 脂膏第62章 舉薦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507章 出逃第136章 紅燒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59章 希望第109章 修橋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220章 撤軍第355章 圍城第463章 馬鐙第191章 點兵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29章 變數第400章 算盤第547章 暴亂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56章 新王第474章 西北第16章 變局第82章 許應第313章 紡織第427章 矛盾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24章 補貼第439章 降軍第378章 交集第32章 變故第88章 論農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6章 暗箭難防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32章 補給第415章 引信第530章 茲陽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96章 弩第357章 勇氣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65章 騎射第542章 補給第517章 文明第461章 改革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86章 樣式第331章 補給第177章 黑甲軍第347章 馳道第313章 紡織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517章 文明第491章 大宛第7章 除非……第310章 遷民第321章 私鬥第219章 戰法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40章 滲透戰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教育| 汶川县| 西吉县| 会理县| 天门市| 灌阳县| 上林县| 陈巴尔虎旗| 呼伦贝尔市| 岑巩县| 新干县| 公主岭市| 安康市| 翼城县| 开阳县| 延吉市| 都匀市| 西乡县| 西藏| 罗甸县| 同仁县| 岫岩| 沽源县| 清流县| 黄陵县| 咸阳市| 海南省| 荔浦县| 广州市| 泰安市| 广饶县| 奉化市| 长海县| 屏东市| 疏勒县| 大庆市| 宽城| 临高县| 新巴尔虎左旗| 横峰县| 白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