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24章 補貼

第324章 補貼

修路搭橋及水利設施這些事,秦時通常是由苦役做,包括修長城也是。

也就是那些犯了秦律被罰多久多久苦役的,這些人如果沒累死能活著回去就算幸運,就別想有什麼工錢。

這也是秦時各郡稅收並不高但各種活動都照常的原因之一。

它們修路、搭橋等都不需要費用,只要把苦役往上一拉就成。

如果說有什麼費用的話,那就是提供些糧食讓這些苦役活著。

沈兵當然不能這麼做,修路搭橋派上去的是工匠和普通百姓,而且還給工錢。

甚至工錢比其它工人還多,二十三錢一天。體力活比紡織作坊更累,多拿點錢也是應該的。

這一來修路搭橋的工人馬上又分出一批。

這部份及水利設施沈兵交由澮負責,他進士伍之前就是乾田間溝渠及引水灌溉的,對這方面更內行。

教育沈兵讓扶蘇負責。

讓百姓學習儒家那一套當然沒問題,最好一個個都學成謙謙君子,不過當然還需要胖子屯客串一些術數以及蒼教一些木藝。

其中主要還是術數……工業化後更需要的還是理科人才,同時學了術數也會讓百姓智商提高更靈活。

沈兵自己則負責強軍。

秦軍若是想要組織起一支軍隊其實也不需要多少成本……兵源直接來自百姓不需要給錢,若說有什麼花費就是糧晌,而糧晌又是來自百姓交的稅糧。

甚至百姓穿的衣物都是自備。

裝備也有相當一部份是來自百姓……百姓要是犯了什麼事,動不動罰一盾、罰一甲的,士伍裡用的盾和甲就有了一部份。

制式批量生產裝備用的大多又是苦役。

這打的全是便宜算盤……一個國家戰爭機器就是這麼運作的,所以纔會有生產力極其低下的時候王公貴族卻無比奢侈。

沈兵打造軍隊走的就是另一條路線:

從冶鐵、造裝備再到徵兵都大方但有節制的用錢。

花點小錢就可以成級數的提升部隊戰鬥力和士氣何樂而不爲?

因爲站在兵士的角度想,爲國家當兵打仗出生入死,就連衣物都需要家裡出……家裡要是窮的話還要忍飢受凍,心裡當然不平衡。

但如果加入軍隊後不管有爵沒爵,吃穿全包且還適當的給家裡一些補貼,那麼兵士就沒有後顧之憂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戰鬥中去。

有句話叫“人比人氣死人”,這時代其它軍隊包括秦軍都沒有這樣的條件,一對比孰優孰劣很快就有了答案。

於是士氣、忠心和戰鬥力就會更上一層樓。

沈兵唯一擔心的,就是這麼做會不會太顯眼惹趙高和李斯兩人在嬴政那說什麼風涼話了。

結果還真讓沈兵猜中了。

這事卻是李斯提出的,此時的嬴政已返回咸陽……

每每到豐收季節就是咸陽最忙的時候,哪些地方收成好哪些地方因欠收需要賑災,都需要咸陽協調,所以嬴政必須回京坐鎮。

李斯在朝堂上向嬴政奏道:

“大王,據聞雲中郡以布業資兵,即便是無爵之士也按人發放糧晌。”

“此先河一開,只怕會引起各地士伍不滿。”

李斯這話說的有水平。

因爲沈兵此舉可以說並不違規,雲中郡可是按秦律繳足了稅,然後用自己可支配的錢給兵士額外發晌,這本就與他人無關。

問題是沈兵這麼做會讓其它秦軍眼紅:

“同樣是當兵打仗,爲什麼雲中郡的士伍待遇就更好?”

“同樣是出生入死,雲中郡兵士憑什麼就能有糧有衣?”

……

如果其它秦軍也以雲中郡同一標準,那全國下來得耗費多少錢財?

但嬴政想也沒想就回答道:

“雲中郡乃塞外苦寒之地。”

“當年李牧屯兵北地亦是日殺三牛犒軍。”

“沈兵治理有方,不過數月時間便將雲中郡蠻荒之地經營至富甲一方。”

“其以布業強兵抵禦匈奴又有何不可?”

這麼一說李斯便無言以對了。

嬴政的確不願意花這錢,但他說的也沒問題。

雲中郡是什麼地方?

是遠離中原遠離家鄉的蠻荒之地,隨時都會遭受匈奴的騷擾和進攻。

有點補貼怎麼了?

多點糧晌怎麼了?

其它軍隊的兵士要是眼紅……就到雲中郡駐守去啊!

何況人家用的還是自己的錢補貼,沒向中央財政要一分錢。

其實嬴政會這麼說還有另一個原因,扶蘇早把紡織作坊的事從頭到尾都向嬴政報告,嬴政對此事一清二楚甚至在咸陽就仿製了幾具水力織布機。

這事沈兵是沒必要瞞嬴政同時也沒法瞞……雲中郡那有上萬具水力織機每天能產數千匹布,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工人在生產流程中工作,想要瞞嬴政?

正因爲嬴政對雲中郡一清二楚所以也就對雲中郡更信任、更放心。

否則,以嬴政的性格又被李斯這麼一說……想不起疑都難。

而此時的嬴政,卻只會感嘆水力織機的精妙:

“居然可以以水力織布。”

“如此可以省下多少勞力爲我大秦帶來多少財富?”

“沈兵制出這物事可以說又是大功一件哪!”

趙高在旁就說道:

“大王,不若咸陽也如雲中郡一般……大批量製作此織機?”

嬴政想了想,就說道:

“不急。”

“若在咸陽大批製作進而全國推廣,豈非斷了雲中郡的財路?”

“如今之勢雲中郡抵禦匈奴最爲要緊也最爲困難,且讓雲中郡穩住再言其它。”

由此也可以看出嬴政的遠見和胸懷。

若是其它人,眼看就一統中原了,就算最後剩下的燕、代、齊不值一提,但這可是他多年的抱負。

在這最後的收官階段按常理應該心急火燎恨不能馬上就拿下才對。

但嬴政卻把眼光看得更遠,知道此時唯一的對手就是匈奴了。

當然,匈奴並不是“唯一”的對手,此時的嬴政不知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匈奴外還有西域,西域外還有歐洲……

地球大著呢,絕不只是眼前這片中原之地就是“天下”。

(本章完)

第61章 火彈第537章 楊端和第432章 道民君第25章 心在滴血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56章 奴隸第367章 偷襲第237章 圍城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46章 圍城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67章 術數第417章 補水點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37章 人心第487章 賜婚第437章 人心第4章 工丞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332章 騷擾第209章 權力第383章 使者第431章 利益第137章 圍城第446章 巧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睚眥必報第508章 霍木桑第185章 牽城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260章 水力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22章 追敵第379章 黨項第546章 水源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1章 福禍相倚第289章 北地第100章 由頭第389章 沙州第503章 選擇第312章 探礦第329章 訓練第452章 英明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79章 挖坑第176章 藤甲第205章 衝陣第43章 知己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290章 門客第272章 動搖第257章 奇人第59章 工師第194章 副將第66章 凳子第384章 烏氏倮第99章 使節第96章 宵禁第377章 誤會第167章 良商第82章 許應第5章 底牌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88章 軍魂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519章 火器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97章 丘就卻第325章 騎軍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142章 大水第45章 恩威並施第342章 市場化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82章 拍竿第537章 楊端和第244章 心計第511章 火繩槍第310章 遷民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86章 難題第97章 狼來了第189章 上將軍第41章 福禍相倚第292章 涅石第313章 紡織第461章 改革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21章 巫術第323章 利潤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51章 陷阱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124章 水攻
第61章 火彈第537章 楊端和第432章 道民君第25章 心在滴血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356章 奴隸第367章 偷襲第237章 圍城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46章 圍城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67章 術數第417章 補水點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37章 人心第487章 賜婚第437章 人心第4章 工丞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332章 騷擾第209章 權力第383章 使者第431章 利益第137章 圍城第446章 巧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13章 睚眥必報第508章 霍木桑第185章 牽城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260章 水力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22章 追敵第379章 黨項第546章 水源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1章 福禍相倚第289章 北地第100章 由頭第389章 沙州第503章 選擇第312章 探礦第329章 訓練第452章 英明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79章 挖坑第176章 藤甲第205章 衝陣第43章 知己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290章 門客第272章 動搖第257章 奇人第59章 工師第194章 副將第66章 凳子第384章 烏氏倮第99章 使節第96章 宵禁第377章 誤會第167章 良商第82章 許應第5章 底牌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88章 軍魂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519章 火器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97章 丘就卻第325章 騎軍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142章 大水第45章 恩威並施第342章 市場化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82章 拍竿第537章 楊端和第244章 心計第511章 火繩槍第310章 遷民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86章 難題第97章 狼來了第189章 上將軍第41章 福禍相倚第292章 涅石第313章 紡織第461章 改革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421章 巫術第323章 利潤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51章 陷阱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124章 水攻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市| 聂荣县| 宜春市| 宜丰县| 黄龙县| 肃宁县| 察隅县| 沙坪坝区| 通海县| 金沙县| 宁阳县| 黔南| 济宁市| 赣榆县| 陇川县| 上饶市| 灵丘县| 邵阳市| 桃园县| 北安市| 临洮县| 阳西县| 彩票| 龙口市| 洛南县| 广丰县| 博乐市| 郧西县| 德惠市| 文安县| 承德县| 抚松县| 榆树市| 和林格尔县| 鄄城县| 蓬安县| 镇平县| 德昌县| 澄江县| 安吉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