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13章 線式戰術

第513章 線式戰術

將神武軍訓練成火槍兵的另一個好處,就是他們本身是騎軍而且還是精銳騎軍。

火槍兵如果單純作爲步兵訓練的話,不可避免的會存在機動速度慢的問題。

但如果將火槍兵與騎兵相結合,就會同時擁有騎兵的機動性和火槍兵的戰鬥力。

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此時的火繩槍幾乎無法在馬匹上操作,尤其是填充彈藥。

但這不算什麼大問題,他們可以趕到戰場然後像步兵一樣下馬作戰。

這類兵種,在18世紀火繩槍出現時被稱爲“龍騎兵”。

沈兵爲此還不得不發明一個簡易馬樁……它其實就是一個頂部有個鎖釦的鐵製長釘,騎兵隨身攜帶,到達目的地準備步戰時就將這長釘扎入土裡,將繮繩往鎖釦裡一套,馬匹就不會亂跑了。

於是神武軍就成了上馬是騎兵,下馬就是火槍兵的特殊兵種。

火槍方面的訓練,沈兵基本是按照18世紀末期的線式戰術也就是所謂的“排隊槍斃”。

這種戰術看起來傻:交戰雙方在鼓點和橫笛的節奏下,排著整齊而密集的隊形互相接近,然後一聲令下朝對方開火,接著各自被殺傷直到一方崩潰爲止。

但其實這是滑膛槍時代無奈的選擇:步槍的精度太差了,如果步兵分散開朝多個目標開火,那基本無法命中。

於是只能排成密集的隊形就像射箭一樣打擊成片的彈丸,依靠數量形成規模擊倒對方。

此時沈兵制出的火繩槍,其精度和威力甚至都比不上線式戰術時代的滑膛槍,所以也只能依靠這種方法作戰。

沈兵以一百人爲單位將部隊分爲兩排。

線式戰術時代大多國家都分爲三排,只有英國分爲兩排。

之所以分三排,是爲了第一時間有更多的槍支發揮作用然後能先發制人,這在戰場上往往能第一時間就壓著敵人打使其處於下風。

原因很簡單,在兵力相同的情況下,如果一開始就有更多的火力發揮作用使對方傷亡更多,那麼敵人的火力就會因爲傷亡而減少,於是就會越來越越少形成惡性循環。

但其實三排一直都不科學也很危險:

第一排可以用跪姿發射,第二排可以用站姿,第三排就必須將槍口從第二排肩部中間穿過發射。

這樣的結果,一方面是會使第二排人員受槍聲和濃煙困擾,另一方面則是第三排發射出的彈丸很容易誤傷以跪姿操作的第一排士兵……

滑膛槍的彈刃是錐形發散射出的,而以跪姿操作的第一排士兵在填充彈藥時不可避免的要擡高手臂用通條裝彈丸,於是後方射來的一發發子彈就正好打在第一排士兵的手臂或肩部。

因此,後期採用三排陣形的步兵,第三排其實大多都不開槍射擊,而是爲第二排裝彈並作爲替補。

沈兵知道這些,當然就不會採用三排線式。

此時的秦軍也不適合採用三排線式……採用三排線式其編制就必須每個戰術單位是三的倍數,只有這樣才能將其分爲三排並方便指揮。

而秦軍則是以“伍”、“什”爲編制基礎,這就決定了其很難編成三排,除非沈兵打亂編制使用新編制。

但這顯然會造成更大的麻煩而且還會讓秦軍不習慣。

反之如果是編成兩排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一伍爲“伍”,二伍爲“什”,十伍爲“屯”,二屯爲“佰”。

這其中有很多是“二”的整數倍,於是在作戰時可以很好的指揮或是靈活的合併、分割等調動。

此時火槍還沒生產出來,訓練只能用木槍代替。

這些木槍都是讓霍木桑木匠按火槍的原尺寸製作的……這是爲了讓兵士能更好、更快的適應新裝備及操作。

甚至這木槍的槍管都是中空的。

這中空槍管制作有些麻煩,需要將槍管先鋸成兩半,接著分別挖出一個半圓再合上。

有中空的槍管很重要。

因爲訓練尤爲重要的一點就是裝填彈藥,不只是速度,還有過程步驟必須到位,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走火誤傷。

主要原因是秦軍使用的是火繩槍,扣動扳機之後火繩槍的火頭就會保持在火門的位置,如果沒有將其移開就裝填火藥……而這在緊張的戰場上是很常見的。

另一個常犯的錯誤,就是通條將彈丸壓進槍膛後就急著朝目標發射而沒將通條取出。

於是通條會跟著彈丸一起飛向敵人。

其結果就是失去通條無法再裝填彈藥了。

這些錯誤還算好,其頂多就是讓一名兵士受傷或是失去戰鬥力。

還有一個錯誤就是沒有檢查火繩是否正確點火將彈丸發射出去……火繩槍的火繩往往是彎曲的,而火門較小,有時在十分碰巧的情況下雖然扣動扳機但火繩上的火頭卻沒壓在火門上,也就是火藥沒有被點燃。

雖然火繩槍的後座力不小槍聲也很大,但在戰場的緊張狀態而且周圍槍聲響成一片的時候往往會忽略這一點,習慣性的以爲扣動扳機就把彈丸發射出去了。

於是接著再次裝彈,然後再一次……

很快槍管裡頭就填充著太多的火藥和彈丸,這時如果成功將其點燃,那毫無疑問會炸膛並將裡頭的彈丸爆射出來,就算是有個套筒在外保護只怕也無濟於事。

爲了儘量避免在戰場上出現這類錯誤而發生事故,沈兵將整個裝填過程分成標準化的十二步,比如取火藥,倒火藥,塞紙,用通條壓至底部……

每一步都讓神武軍反覆演練,直到閉著眼睛都能操作而且準確無誤到一步都不漏爲止。

至於練習槍法……

這對火繩槍一點都不重要。

以現在火繩槍的精度,誰都無法準確命中,因爲你無法知道彈丸離開槍口時的角度……它是在槍膛內上下跳動,最後再呈一個散射角度發射出去。

有時偏左,有時偏右,有時上有時下。

既然如此,練槍法這一步就可以省略了。

火槍手只需要知道將槍口大概的對準目標就行了。

(本章完)

第271章 敵人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96章 昌平君第100章 由頭第217章 項絡第426章 綠洲第432章 道民君第351章 五原第485章 遷移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狼來了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467章 龍城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42章 撤軍第165章 騎射第29章 兒女私情第530章 茲陽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17章 工人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47章 馳道第220章 撤軍第242章 撤軍第546章 水源第449章 改革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537章 楊端和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54章 突圍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07章 合縱第222章 追敵第159章 希望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82章 拍竿第473章 分裂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42章 市場化第257章 奇人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26章 命令第51章 錯有錯著第452章 英明第191章 點兵第303章 獵鷹第230章 汝陰第289章 北地第541章 姑師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179章 牽城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32章 道民君第389章 沙州第82章 許應第359章 通道第414章 炮彈第338章 人才第140章 楚軍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395章 羊羣第186章 仙人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73章 榨醬面第351章 五原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74章 西北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65章 原料第72章 麪粉第530章 茲陽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98章 求降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92章 家書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2章 笑話第191章 點兵第532章 西域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508章 霍木桑第153章 水德第356章 奴隸第121章 蒙良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9章 工師第130章 鄭國第508章 霍木桑第32章 變故第360章 西域第541章 姑師第314章 織布機第313章 紡織第229章 閃電戰第475章 龍城
第271章 敵人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96章 昌平君第100章 由頭第217章 項絡第426章 綠洲第432章 道民君第351章 五原第485章 遷移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97章 狼來了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467章 龍城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42章 撤軍第165章 騎射第29章 兒女私情第530章 茲陽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17章 工人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347章 馳道第220章 撤軍第242章 撤軍第546章 水源第449章 改革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537章 楊端和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54章 突圍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07章 合縱第222章 追敵第159章 希望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82章 拍竿第473章 分裂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342章 市場化第257章 奇人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22章 一雪前恥第326章 命令第51章 錯有錯著第452章 英明第191章 點兵第303章 獵鷹第230章 汝陰第289章 北地第541章 姑師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179章 牽城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32章 道民君第389章 沙州第82章 許應第359章 通道第414章 炮彈第338章 人才第140章 楚軍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395章 羊羣第186章 仙人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73章 榨醬面第351章 五原第45章 恩威並施第474章 西北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65章 原料第72章 麪粉第530章 茲陽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98章 求降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92章 家書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2章 笑話第191章 點兵第532章 西域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508章 霍木桑第153章 水德第356章 奴隸第121章 蒙良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59章 工師第130章 鄭國第508章 霍木桑第32章 變故第360章 西域第541章 姑師第314章 織布機第313章 紡織第229章 閃電戰第475章 龍城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营口市| 沂水县| 桐乡市| 仙游县| 江华| 保山市| 常熟市| 吴忠市| 亳州市| 柏乡县| 武城县| 沈丘县| 保定市| 伊春市| 上虞市| 宜都市| 邯郸市| 长垣县| 青海省| 庆元县| 兴山县| 梓潼县| 怀柔区| 天镇县| 应用必备| 潜江市| 平和县| 桂阳县| 夏津县| 涟水县| 甘洛县| 定安县| 孝昌县| 绥滨县| 霍州市| 永清县| 花垣县| 四子王旗| 措勤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