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9章 牽城

第179章 牽城

沈兵聽到楚軍的情報時是十餘天后。

是時工兵營的五十名工匠已經選了出來。

這時沈兵才相信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在此之前誰又會想到工匠也能學會騎馬,然而僅僅只一個月就有百餘人學會。

又因爲黑甲軍只要五十人,於是這百餘人還自發進行了幾次馬術比賽,最後才定下了五十人。

胖子屯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賽事中恰好吊著尾巴拿到了四十幾名。

不過這一月他那身肥肉也掉了許多。

這些事情不需要沈兵操心,他沒多考慮就命澮爲屯長率領工匠。

之所以讓澮來管理是因爲他之前任過左工師管理過一百餘人,現在管理五十人那是綽綽有餘。

不過似乎也沒那麼容易。

因爲這些工匠人數雖少卻是各師都有,這其中甚至還有刃師工師欠。

沈兵之所以沒有讓欠任工師,是因爲欠更像一名匠癡而不是工師。

他更感興趣的是制劍手藝和方法,若不是因爲立功晉爵能給家人帶來更好的生活,他根本就不考慮其它。

這也是欠想跟著沈兵的原因之一。

欠的理想就是:待爵位升至官大夫有自己的封地和食邑後,他就可以專心煉劍了。

欠當然不知道,他跟的這個沈兵就妥妥的可以說是“鑄劍大師”。

這是後話。

沈兵剛安頓好這些工匠就有親衛來報:

“校尉,將軍命你到他帥帳一趟!”

沈兵心下一凜。

沈兵一直趕著制甲不是沒有原因的,他認爲楚軍不會給秦軍那麼多時間,尤其是黑甲軍。

這其實並不難猜。

戰爭有時就是爭奪主動權。

此時楚軍十分被動,甚至不只是被動,繼續這樣等下去楚軍就只有死路一條:

上游重城大梁被秦軍佔領,全軍上下人心惶惶,有朝一日待秦軍做好準備便會順流而下攻城掠地……

楚軍繼續這樣下去只有坐以待斃。

楚軍當然不會甘心。

所以楚軍就只有一個選擇:先發制人打亂秦軍的戰略和節奏。

沈兵猜的沒錯,當他趕到楊端和帥帳時,就見其它將領都已就位。

十餘名校尉分列兩側候命,幾名部將正與楊端和圍坐在案前商議,一旁還有幾名負責記錄的主薄。

見沈兵進來,楊端和就招手示意沈兵上前。

“你來得正好。”楊端和說:“楚軍自曹州發兵,用的正是水軍。”

沈兵一聽就明白了,若楚軍用的是水軍,那麼秦軍也該用水軍去應戰。

楊端和接著說道:

“楚軍的目標卻是牽城!”

“此時大水未退,牽城一帶到處是一片汪洋,只有幾處小堡及高地尚可立足,卻不知楚軍取了何用!”

此時還是冬季。

之前爲了水淹楚軍於是將上游黃河封冰融開,而下游也就是津口處的封冰卻還沒化……

嬴政本也想像河套一般將津口封冰融開泄出洪水減輕災情。

無奈津口卻是燕國地域。

雖說燕國已被秦軍打得毫無還手之力,但此時正與楚國關係緊張的秦國當然不願再惹燕國。

於是只能聽之任之等候明年開春。

結果牽城一帶的水患日漸嚴重,牽城百姓已盡數遷走只留下一座被淹了一半的空城。

周圍高地的小堡同樣無人居住……沒有糧食就是死路一條。

只有爲數不多的秦軍兵士搭乘木排在小堡駐守同時關注水情。

卻不想楚軍卻派出水軍攻佔這片區域。

沈兵只問了聲:

“楚軍卻有多少兵力?”

楊端和回答:

“兵力不多,千餘水軍。”

李巖在一旁插嘴道:

“將軍,我等何需在此商議?”

“楚軍不過區區千餘水軍,黑甲軍卻有三千,此時不正好派去練兵?”

“若沈校尉不願出戰,便讓我等搭乘木排去將他們拿來也行。”

言語中毫不掩飾對沈兵及黑甲軍的譏諷。

也難怪李巖會對沈兵心存不滿。

李巖周圍帳內將校大多是貴族子弟,他們先得在學室學習,然後再派到軍中任職,少說也要十年光陰才能升至校尉。

而沈兵前後不過半年就從一名操士升至校尉,又如何能讓他們甘心,尤其沈兵還是平民出身……

至少在他們眼裡是平民,而且還是沒受過教育的平民。

貴族之所以鄙視平民百姓其中相當一部份原因就是平民沒受過教育。

他們又哪裡知道沈兵受的教育卻要比他們多得多……

沈兵也不理會李巖,他看了看地圖,然後對楊端和說道:

“將軍,此事只怕不會如此簡單。”

“楚軍於此時攻佔牽城顯然不是爲劫掠而是爲駐守。”

“若是爲駐守,便不可能只有千餘人。”

楊端和疑惑道:

“駐守?”

“那牽城城牆已被洪水淹毀,只餘幾塊高地及周圍數個小堡可駐兵,且無糧無水,又如何駐守?駐守又有何意義?”

沈兵回答:

“屬下以爲楚軍守的不是此時,而是明年開春洪水退去後!”

說著沈兵就指著地圖說道:

“將軍請看。”

“洪水一退牽城附近河渠便會再次顯現。”

“到時河渠連著小堡成爲外圍防線,牽城又有楚軍主力鞏固防禦……”

李巖打斷沈兵的話:

“沈校尉只怕多慮了。”

“若洪水退去,這牽城便在大秦邯鄲及大梁兩地夾擊之下。”

“到時楚軍便有三頭六臂,想要守住這牽城也是難上加難。”

沈兵反問了聲:

“李副將可知,若洪水退去牽城附近將會是何地況?”

李巖揚起下頭:

“又能有何地況?”

楊端和卻已意識到問題所在,於是“哦”了一聲,點頭說道:

“有理。”

“河水混濁不清,肆虐數月後牽城附近被淹處必是遍地淤泥。”

“到時我軍便是想攻,只怕也無從攻起。”

那淤泥可不是開玩笑的,它就像放幹了水的汴河河底。

到時秦軍步兵在下方淤泥中進攻而楚軍在高處已建好工事防守,任秦軍有三頭六臂想攻下牽城只怕也是妄想。

沈兵繼續說道:

“且入春後接著便進入雨季。”

“到時淤泥只怕數月不幹,而楚軍卻可借河道往來自如……”

楊端和再次表示贊同:

“如此一來我軍便無法攻楚了。”

“項燕那廝果然老謀深算。”

(本章完)

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29章 變數第425章 交河第90章 窘況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16章 截殺第336章 配方第163章 藤甲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68章 督陣第546章 水源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70章 番木鱉第474章 西北第542章 補給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86章 難題第357章 勇氣第417章 補水點第396章 陷馬坑第126章 水網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88章 軍魂第546章 水源第477章 分割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510章 聯盟第156章 官大夫第309章 炫耀第46章 不世功勳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07章 王賁第227章 反攻第143章 降兵第517章 文明第52章 李牧亡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332章 騷擾第390章 奇軍第450章 控制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63章 馬鐙第167章 良商第535章 先機第275章 宣傳戰第477章 分割第281章 稅率第396章 陷馬坑第123章 探子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00章 由頭第421章 巫術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60章 西域第507章 出逃第38章 調虎離山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28章 能人第93章 姬丹第14章 水路第391章 炒麪第472章 交鋒第28章 能人第281章 稅率第525章第202章 棄城第154章 謠言第177章 黑甲軍第321章 私鬥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85章 保命第412章 試炮第550章 大結局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喜訊第491章 大宛第159章 希望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50章 控制第51章 錯有錯著第458章 夜襲第88章 論農第404章 教育權第351章 五原第261章 勞力第252章 消息第243章 壽春第300章 牀弩兵第97章 狼來了第97章 狼來了第458章 夜襲
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129章 變數第425章 交河第90章 窘況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16章 截殺第336章 配方第163章 藤甲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68章 督陣第546章 水源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70章 番木鱉第474章 西北第542章 補給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86章 難題第357章 勇氣第417章 補水點第396章 陷馬坑第126章 水網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88章 軍魂第546章 水源第477章 分割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510章 聯盟第156章 官大夫第309章 炫耀第46章 不世功勳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07章 王賁第227章 反攻第143章 降兵第517章 文明第52章 李牧亡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332章 騷擾第390章 奇軍第450章 控制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63章 馬鐙第167章 良商第535章 先機第275章 宣傳戰第477章 分割第281章 稅率第396章 陷馬坑第123章 探子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100章 由頭第421章 巫術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7章 借刀殺人第360章 西域第507章 出逃第38章 調虎離山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28章 能人第93章 姬丹第14章 水路第391章 炒麪第472章 交鋒第28章 能人第281章 稅率第525章第202章 棄城第154章 謠言第177章 黑甲軍第321章 私鬥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85章 保命第412章 試炮第550章 大結局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266章 喜訊第491章 大宛第159章 希望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50章 控制第51章 錯有錯著第458章 夜襲第88章 論農第404章 教育權第351章 五原第261章 勞力第252章 消息第243章 壽春第300章 牀弩兵第97章 狼來了第97章 狼來了第458章 夜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桃园县| 英吉沙县| 巩义市| 岳阳市| 德江县| 邮箱| 祥云县| 湖北省| 济南市| 图片| 中江县| 岱山县| 东乡族自治县| 高雄县| 无极县| 咸丰县| 罗平县| 宁安市| 龙川县| 门头沟区| 仙桃市| 怀集县| 泽库县| 灵山县| 常德市| 博爱县| 宣恩县| 启东市| 仪陇县| 巨野县| 万全县| 巴里| 扎囊县| 内黄县| 长子县| 逊克县| 兴化市| 清新县| 卢氏县| 新建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