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90章 奇軍

第390章 奇軍

沈兵也有考慮過魏呴及楊端和的建議。

客觀的說這兩個老將的建議還是有道理的。

問題是這麼一來秦軍的損失就太大了……不僅絲綢之路不通無法換來足夠的糧食,反而還要運去大批的糧食供李巖的三萬軍隊食用,且至少要持續到明年收成。

三萬軍隊需要消耗多少糧食?

之前從拓跋氏那“剝削”來五萬多頭羊聽起來很多,但真要送去給這三萬軍隊當軍糧……平均每人還不到兩頭,又能吃上幾天?

若是要運送糧食就更讓人頭疼了:

此時的河套不產糧,糧食必須從雁門郡甚至更遠的地方遠,然後繞著河套一大圈經雲中、九原、五原,再到西套過河西,然後纔到肅州。路線總長少說也有五、六千里。

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除非河套地區都不發展所有人都投入到運輸中去。

此外還有這三萬人作戰所需要的箭矢、裝備、馬匹等物資。

所以,如果採用楊端和與魏呴的方略,勢必就要減少肅州的駐軍。

但這駐軍要減多少才合適呢?

減到一萬甚至更少?

在月氏大軍與匈奴大軍虎視耽耽的時候,秦軍在一線不只不增兵反而要撤回部隊?

這麼做就是“長他人士氣滅自己威風”,幾乎跟放棄肅州沒什麼區別。

而此時一旦放棄肅州,將來還想再要回來那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守其實不現實,其難度和風險其實不亞於進攻。

想到這沈兵就沒有多想:

“此戰我等其實只有兩個選擇,要麼進攻要麼撤軍,沒有守住肅州以待明年再攻之說。”

衆將默認了沈兵這說法。

若是考慮補給難度的確如此。

接著沈兵就說道:

“而進攻與撤軍兩者,我以爲我軍更應進攻。”

楊端和趕忙說道:

“可是大將軍,我等只有三萬兵力,而敵人卻有十餘萬之多。”

“尤其敵軍無補給之憂,而我軍卻只許勝不許敗。”

“一旦戰敗未能奪取月氏而糧草又跟不上,後果將不堪設想。”

“望大將軍三思!”

沈兵問楊端和:

“肅州糧草尚可支撐多久?”

楊端和回答:

“因之前的買賣屯糧,是以糧草可支撐兩個月!”

如果只能支撐兩個月的確十分危險,因爲大軍從肅州返回西套都要一個月的時間。

若選擇作戰……

楊端和又補充了句:

“且我軍若攻月氏,只能從東、北兩面進攻。”

“由東面進攻會被三危山所阻,其易守難攻非是一月時間能下。”

“北則是無水、無草的戈壁,且我軍進入戈壁便無險可守並處於月氏及匈奴兩面夾擊之中……”

沈兵打斷了楊端和的話:

“我等從正面攻三危山。”

楊端和還想說什麼,卻被沈兵阻止了。

“就這麼定了。”

“河套便交由楊將軍打理,沈兵親自帶兵前往肅州指揮。”

這一來所有人都急了,王賁起身道:

“大將軍不可,此去肅州路途遙遠且吉兇難料,王賁帶兵前往即可!”

楊端和也說道:

“肅州所部是屬下的河內兵,若一定要攻,自應屬下親自前往!”

就連扶蘇也緊張的站了起來:

“河套還需大將軍主持大局,扶蘇以爲大將軍不可輕率!”

……

沈兵又哪裡是想逞這個英雄或是輕率而行。

而是他想好的對付月氏的方略是兵行險著絕不可泄漏。

爲了保密以確保戰役的突然性,沈兵必須親臨指揮且只有他一人知道……一旦秘密泄漏,不只這一仗會輸,李巖那三萬人也很有可能就此回不來了。

因此沈兵不得不小心行事。

於是沈兵朝扶蘇拱了拱手道:

“請公子放心,沈兵自有分寸。”

“且到時即便戰敗……沈兵要全身而退也不是難事。”

扶蘇見沈兵態度堅決,只能嘆了口氣點頭道:

“大將軍此去定要小心行事,切不可勉爲其難!”

沈兵拜謝之後就帶上王賁往西套趕。

趕到西套後沈兵也不多說什麼。

一方面命令剺率領的騎兵在肅州待命……剺率領著西域來投的五千騎兵及萬餘牧民此時已在返回的路上。

這支隊伍的補給倒不需沈兵擔心。

正如之前所言,他們是遊牧民族,不管去哪裡都隨身帶著牛羊,只要有水有草就餓不死。

西域騎兵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徵兵比率很高。

秦軍由於長年征戰女多男少,所以平均五人裡能有一人服兵役就不錯了。

不過這也與秦軍輪流服更役的制度有關……一人服兵役後家裡還需要有勞力種田。

西域牧民就不一樣了。

其五人裡能有兩人服兵役……家裡不需勞力,女人也要舂米也不要織布,更不要耕田,只需會擠奶會殺放羊就差不多了。

所以五千騎兵所對應的百姓不過萬餘,於是負擔就少得多。

沈兵令剺將五千騎兵趕著隨行的羊羣前往肅州,百姓則帶少數羊羣繼續往回西套。

另一方面沈兵就在西套組織起了一支援軍。

這支援軍由三千神武軍與一千往利氏的山地軍組成。

其實沒有三千神武軍,因爲其中有一千是沈兵的親衛。

沈兵不敢帶更多兵力。

因爲補給不足的問題,兵力與時間是正反比的:帶的兵力越多肅州擁有的時間也就越短。

接著沈兵點了兩萬頭羊帶上些糧食後就出發了。

一路上兵士先行羊羣在後。

但行軍速度卻不快,每日前進一百里後就停了下來,接著就紮營訓練。

訓練的卻不是騎戰,而是讓王賁所領的兩千神武軍與往利清的山地軍混編在山地行軍。

王賁初時還有些奇怪,因爲每次訓練都沒什麼目的,就是進入山區前進半個時辰之後再原路返回。

但隨後一想,很快就明白了:

“大將軍此去與月氏作戰,只怕是要以這兩千神武軍及一千往利軍爲奇軍了。”

但王賁隨後又皺起了眉頭:

“月氏有七萬大軍,匈奴又有十萬。”

“秦軍即便以三千奇軍走山路繞到月氏側後又能起多大作用?”

(本章完)

第448章 聯軍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97章 活路第170章 收購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274章 失衡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95章 高爐第440章 希望第381章 交易第483章 汗血馬第406章 騎軍第55章 伐木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383章 使者第359章 通道第443章 改革第386章 屬國第156章 官大夫第40章 阻敵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11章 百越第155章 水軍第491章 大宛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71章 控制第203章 陳城第126章 水網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11章 信第232章 補給第364章 偷師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44章 沙塵暴第377章 誤會第476章 勸降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444章 沙塵暴第347章 馳道第203章 陳城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43章 資本第92章 家書第64章 選擇第464章 練兵第84章 桔槔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13章 軍糧第104章 好奇心第454章 大將軍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76章 勸降第156章 官大夫第383章 使者第164章 設計第337章 發展第85章 水車第150章 使節第392章 獨輪車第392章 獨輪車第424章 將在外第474章 西北第532章 西域第337章 發展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262章 水排第206章 潰逃第481章 試探第202章 棄城第240章 滲透戰第134章 困難第78章 七國第110章 任務第30章 禁民二業第504章 援軍第493章 補給第394章 智慧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393章 肅州第189章 上將軍第287章 分別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120章 承功第541章 姑師第374章 服務業第463章 馬鐙第454章 大將軍第238章 狼煙第367章 偷襲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23章 探子第431章 利益第144章 人質
第448章 聯軍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97章 活路第170章 收購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274章 失衡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295章 高爐第440章 希望第381章 交易第483章 汗血馬第406章 騎軍第55章 伐木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383章 使者第359章 通道第443章 改革第386章 屬國第156章 官大夫第40章 阻敵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11章 百越第155章 水軍第491章 大宛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71章 控制第203章 陳城第126章 水網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11章 信第232章 補給第364章 偷師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444章 沙塵暴第377章 誤會第476章 勸降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444章 沙塵暴第347章 馳道第203章 陳城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343章 資本第92章 家書第64章 選擇第464章 練兵第84章 桔槔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13章 軍糧第104章 好奇心第454章 大將軍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476章 勸降第156章 官大夫第383章 使者第164章 設計第337章 發展第85章 水車第150章 使節第392章 獨輪車第392章 獨輪車第424章 將在外第474章 西北第532章 西域第337章 發展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262章 水排第206章 潰逃第481章 試探第202章 棄城第240章 滲透戰第134章 困難第78章 七國第110章 任務第30章 禁民二業第504章 援軍第493章 補給第394章 智慧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393章 肅州第189章 上將軍第287章 分別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120章 承功第541章 姑師第374章 服務業第463章 馬鐙第454章 大將軍第238章 狼煙第367章 偷襲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23章 探子第431章 利益第144章 人質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德市| 钟山县| 高平市| 南漳县| 青州市| 武强县| 通渭县| 临澧县| 岳西县| 黎城县| 察雅县| 珠海市| 太仆寺旗| 靖边县| 长宁区| 梧州市| 唐海县| 福建省| 尼木县| 喀喇沁旗| 米易县| 化德县| 绥中县| 定安县| 福泉市| 泽州县| 喀喇| 连城县| 潢川县| 广饶县| 宣城市| 郎溪县| 阿拉善左旗| 乡城县| 合作市| 甘肃省| 镇雄县| 察雅县| 沁阳市| 新郑市| 福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