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2章 水排

第262章 水排

這一來就連嬴政都慌了神。

正所謂“民以食爲天”,這話要是放在現代或是體會不深。

但在生產力極爲落後的古代那還真就是“天”,因爲沒有足夠的糧食就意味著要餓死,而且還是成片成片的餓死。

嬴政當下就召集羣臣商討對策。

然而勞動力不足又能有什麼辦法?

還能招來天兵天將來屯田?

另一面已星夜趕到洞庭的楚王啓也在等著這一刻。

將淮北一帶大批勞力抽空其實與他有關,之前項燕原本只是將勞力遷在汝陰一線。

原因是再往南那封地就是楚國貴族的,將勞力帶到南方豈不是便宜了那些貴族?

但那時當楚王啓還是昌平君的時候,就建議道:

“將這許多勞力佈設在汝陰,一來消耗大量糧草,二來若是汝陰失守,行動遲緩的他們豈不要成了秦軍俘虜爲秦軍所用?”

“如今秦軍攻汝水只怕非是一日兩日,將勞力南遷由貴族養成也不無不可。”

“貴族眼紅的是我等兵將,這些勞力只怕入不了他們法眼。”

項燕一想覺得也對。

何況以楚王負芻的威攝力,到時想要回勞力還沒什麼問題。

於是就將大部勞力盡數調往南遷。

這時他們一行人逃往洞庭時,就帶著這些勞力一同南下……洞庭一帶可是蠻荒之地,開墾新地正需要這些勞力。

此時的昌平君可以說是在猶豫也可以說是在觀望。

若秦國無法解決淮北勞力不足問題導致大片楚民餓死……確切的說是秦軍佔領地的楚民餓死。

那麼楚王啓就可振臂高呼:

“降秦便是這般下場。”

“反正都是死,不若與秦軍拼個你死我活……”

於是楚民很快就會聚攏在他這個新楚王旗下。

到時即便各貴族也會因形勢所迫不得不與他一同抗秦。

原因很簡單,一則民心才最重要,貴族若是不得民心,那麼百姓便是連他們也反,到時貴族只怕就要死在自己百姓手裡。

二則此時首當其衝面對秦軍的恰恰是這些貴族,更希望聯合抗秦的其實是他們。

項燕手裡七拼八湊還有十餘萬軍力,貴族手裡還有二十餘萬人馬,到時又可以湊齊四十萬大軍。

而秦軍只有二十餘萬。

再加上淮北楚民被大批餓死,百姓同仇敵愾之下,楚國未必不能東山再起。

然則昌平君卻眉頭緊皺一聲不吭。

項燕不由奇道:

“大王何故愁眉不展?”

楚王啓回答道:

“上將軍有所不知,寡人與那沈兵有些私交,此人足智多謀奇思妙想。”

wωω●тт κan●¢ O

“有他在,我等要想擊敗秦軍只怕……”

項燕聽到沈兵的名字就臉色一寒,數次被沈兵擊敗的他又哪會不知道沈兵的厲害。

不過這一回項燕卻不像楚王啓那麼擔心。

項燕說道:

“大王說的是,屬下也知沈兵非尋常人。”

“然則今趟卻是淮北缺勞力,那沈兵便是有三頭六臂,還能變出勞力來不成?”

楚王啓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他也是這麼想的,但始終還是有些不放心。

於是派出探子去淮北打探並監視沈兵。

各方消息從四面八方傳到楚王啓這,報上消息都一樣:

“沈兵正讓兵士趕製水車。”

“由燕國調來的麥種已到壽春,但尚未耕種。”

……

聽到這些消息楚王啓就稍稍放心了些,說道:

“這沈兵倒也奇怪,壽春又不缺水,這沈兵趕製大批水車又有何用?”

楚王啓這說的也是。

壽春一帶是淮河水系,支流多不說還修築了許多灌溉設施,再加上又沒有像趙國一樣的乾旱,大多田地都不需要水車。

這也是水車在楚國沒有流行的原因之一,只有些特殊地區比如田地高於水源原先放棄種植,引進水車之後這些高田就可以種植。

然而楚王啓沒想到的是,這水車恰恰是最有用的。

這幾天沈兵先是製出了水車利用水力鼓風。

這對沈兵來說是個很簡單的玩意。

其實說簡單也著實不簡單,因爲這需要一個“凸輪機構”。

簡單的說就是如果直接將槓桿裝在水車上……雖然也可以推得動,但因爲水車轉動大致是勻速而推動槓桿時槓桿本身又有角度變化,於是推力大小不一致。

這會造成風力大小不一且槓桿及皮囊損耗便成級數增加,尤其若水力不足,槓桿角度最大時還容易卡著推不動……

於是就需要一個“凸輪機構”的轉動來使槓桿受一個大小方向一致的恆力推動。

推的問題解決了,拉的問題也就簡單了,只需要在另一個方向同樣一個槓桿只不過用麻繩往回牽就可以。

於是水車一轉,那被稱作“橐”的玩意就很均勻的一前一後往高爐裡鼓風。

這一幕只看得弁和欠兩人愣在那半天也沒反應過來。

事實上不只是他們兩個,冶鐵作坊裡的其它工人個個都是半張著嘴巴吃驚的看著這玩意。

好半晌,弁才反應過來,他連聲讚道:

“副將所制此物大好。”

“如此一來便解決了鼓風大事,甚至我等還可以製出更大的水車推動更大的橐。”

“於是……”

說著就連弁自己的瞪大了眼睛,然後將信將疑的問著沈兵:

“副將,此法鍊鐵,其質量是否會比人排更佳?”

沈兵在心下暗贊。

這弁還算有些本事,知道如此推斷。

要知道以往用人力鼓風會存在風力不足且大小不一的情況,於是鍊鐵時高爐內的溫度很難上升且充分將碳氧化,由此導致煉出的鐵碳含量偏高。

現在改用水力推動的“水排”……人力鼓風稱“人排”,另外還有分別用馬力、牛力的“馬排”、“牛排”,用水力被稱作“水排”。

這就意味著只要水力足夠大就可以推動更大的橐。

當然它也有限度,若是盲目追求風力而妄自增大,則橐皮就易破裂。

水排可以吹進更大的風,接著就有更高的爐溫及將碳氧化的概率。

wωω★тtkan★co

雖說還不能因此煉出品質上佳的鐵,但有所改善那是必須的。

(本章完)

第418章 援兵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36章 龜茲王第381章 交易第413章 射程第211章 百越第67章 術數第241章 援軍第198章 求降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11章 信第54章 休整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211章 百越第272章 動搖第488章 爲難第360章 西域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352章 心態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23章 利潤第394章 智慧第380章 火神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165章 騎射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40章 希望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71章 控制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22章 浮力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0章 阻敵第297章 牀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227章 反攻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01章 荊軻第340章 忽悠第152章 破冰第542章 補給第221章 回師第492章 遠征軍第261章 勞力第28章 能人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550章 大結局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408章 難題第297章 牀弩第393章 肅州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237章 圍城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07章 王賁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2章 變故第220章 撤軍第314章 織布機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129章 變數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294章 礦石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29章 變數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18章 援兵第64章 選擇第125章 心理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88章 軍魂第382章 獵人第299章 圈地第427章 矛盾第493章 補給第425章 交河第30章 禁民二業第330章 重點第507章 出逃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89章 以農治國第272章 動搖第332章 騷擾第361章 封禪第330章 重點第412章 試炮第90章 窘況第359章 通道第52章 李牧亡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68章 目標第316章 工業化
第418章 援兵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536章 龜茲王第381章 交易第413章 射程第211章 百越第67章 術數第241章 援軍第198章 求降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11章 信第54章 休整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211章 百越第272章 動搖第488章 爲難第360章 西域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352章 心態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23章 利潤第394章 智慧第380章 火神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165章 騎射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440章 希望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71章 控制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22章 浮力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40章 阻敵第297章 牀弩第98章 梟首示衆第227章 反攻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01章 荊軻第340章 忽悠第152章 破冰第542章 補給第221章 回師第492章 遠征軍第261章 勞力第28章 能人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550章 大結局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408章 難題第297章 牀弩第393章 肅州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237章 圍城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07章 王賁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2章 變故第220章 撤軍第314章 織布機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129章 變數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294章 礦石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29章 變數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18章 援兵第64章 選擇第125章 心理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88章 軍魂第382章 獵人第299章 圈地第427章 矛盾第493章 補給第425章 交河第30章 禁民二業第330章 重點第507章 出逃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89章 以農治國第272章 動搖第332章 騷擾第361章 封禪第330章 重點第412章 試炮第90章 窘況第359章 通道第52章 李牧亡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68章 目標第316章 工業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安国市| 云林县| 武宣县| 广河县| 离岛区| 龙陵县| 鱼台县| 北辰区| 兴海县| 内乡县| 石楼县| 凭祥市| 南宫市| 华蓥市| 连山| 南川市| 白银市| 东兴市| 讷河市| 青川县| 新营市| 太原市| 来凤县| 凌海市| 镶黄旗| 汉源县| 巴南区| 沅陵县| 彰武县| 五寨县| 江阴市| 珲春市| 宜昌市| 大关县| 太和县| 黑龙江省| 玉树县| 渭源县| 和静县| 蒙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