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8章 援兵

第418章 援兵

所謂演戲演全套,沈兵接著還派人給剺送去一封信,如此這般這般的交待了一番。

然後,剺等一行蒲類軍就恰好在秦軍趕到樓蘭前返回部隊,他拍著馬背上的水袋大喊:

“我等已帶回了飲水,讓我等痛快的攻樓蘭幾天!”

一時秦軍將士們歡聲雷動,士氣又增了幾分。

李巖沒看出毛病,但王賁卻覺得有些不對勁,他湊到沈兵身邊壓低聲音道:

“大將軍,那水……”

沈兵瞪了王賁一眼,然後王賁心下就瞭然了。

王賁沒看錯,剺一行水袋裡裝的其實不是水,而塞著雜草看起來圓鼓鼓的樣子。 wωω?тTkan?C〇

王賁之所以能看出毛病,是因爲他發(fā)現(xiàn)剺一行嘴脣已渴得乾裂且萎蘼不振哪裡像是運水回來的樣子。

不過好在秦軍兵士大多沒這麼細心,若是有人上前察看只怕就要露出馬腳了。

沈兵估計的是對的,因爲秦軍連夜趕路減少水的消耗,使秦軍提前一天趕到了樓蘭。

樓蘭,因其在現(xiàn)代發(fā)掘出一個邊長三百多米的近正方形古城因此爲現(xiàn)代人所熟知。

不過此時的樓蘭並非出土古城的位置……

就像月氏、烏孫隨著戰(zhàn)爭遷移一樣,樓蘭也經過遷移,只不過它的遷移是因爲水源枯竭不得不改道而南遷。

此時出現(xiàn)在沈兵面前的這座樓蘭城似乎與出土的有些相似,城牆同樣是三百餘米寬的正方形。

三百餘米……這要是放在中原簡直就可以說是一個村而不是一座城,也難怪匈奴只能在此屯兵一萬。

遠遠的看見秦軍前來,樓蘭城頭就吹起了牛角號並燃起了狼煙。

然後整個樓蘭就緊張起來,散步在遠處的匈奴匆忙往樓蘭趕,另有兩隊人馬大概各兩千人則整隊出城並往兩翼散開。

從這一點看匈奴的守城戰(zhàn)術又有所提升,知道守城不能死守而“攻守結合”。

比如此時的樓蘭,若匈奴將一萬人全部集中在城裡,那麼秦軍就可以放心的將其城門封鎖幷包圍,不需要考慮另一面甚至連夜襲都不需要擔心……匈奴全被封在城裡,一有什麼動靜秦軍很快就能發(fā)覺。

但若留六千守城而另四千出城……就會給秦軍造成很大的壓力。

因爲不知道什麼時候,這那四千匈奴就會突然出現(xiàn)在秦軍身後發(fā)起進攻,或者在秦軍爬著木梯攻城時匈奴突然從側翼殺至裡應外合將秦軍殺退。

由此可知,匈奴是做著持久戰(zhàn)的打算。

王賁似乎也意識到這一點,他對沈兵說道:

“匈奴或有援兵,且應在趕來的路上!”

沈兵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匈奴分兵城外雖然有“攻守結合”的作用,但卻有個弱點,那就是一旦被秦軍封鎖就無法補給,尤其是水。

匈奴騎兵當然也知道這一點,但他們依舊分兵城外且沒有帶多少補給。

那就只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城外有水源,二是有援軍。

城外有水源幾乎不可能。

剺等人對這一帶並不陌生,知道樓蘭附近都是缺水的沙漠……甚至樓蘭的水源也不多,只有一塊小綠洲。

這也是之後樓蘭不得不放棄原城而遷移的原因。

所以就只剩下一個可能:匈奴有援兵,這些援兵帶著大量補給,而且在最近幾天就會趕到。

沈兵和王賁猜的沒錯,匈奴的確有援兵。

這是匈奴在探得秦軍走南線時才做的動作。

秦軍走南線取樓蘭這一著是出乎薰狁的意料之外,甚至也在冒頓單于的意料之外。

因爲在他們想來,姑師距離近、水源充足更重要的還是路好走……不像樓蘭那樣到處都是沙山,要在山腳繞來繞去還要翻山越嶺。

這也是樓蘭與姑師兩國地域雖是一北一南緊挨著,但由北線至姑師只有一千里,而南線至樓蘭卻有一千五百里的原因。

一千五百里,以尋常行軍速度算起來就需要三十天,如果途中補水點被破壞,那就很難跨越更別說攻下樓蘭了。

於是冒頓和薰狁就放心的經營姑師,想著秦軍跨入他們包圍圈之後怎麼怎麼打。

結果卻有探子來報秦軍走的是南線。

這一來薰狁所有的打算就落空了,他一邊上報冒頓單于一邊緊急調兵增援樓蘭。

薰狁派出的援兵有兩萬。

其採取的增援方式便是中原常用的接力戰(zhàn)術。

也就是從主力分出兩萬兵馬來趕往姑師,同時姑師分出兩萬兵馬趕往樓蘭。

這樣一來姑師兵力沒有變化,增援時間卻快了一倍。

之所以匈奴遲來的,則是因爲匈奴碰到了與秦軍同樣的問題:深入沙漠需要大量的駱駝和準備。

姑師一國的國力肯定是支撐不起匈奴這兩萬人的行軍,於是匈奴首先還得到周邊去劫掠一番。

湊足了駱駝和補給之後然後才匆匆往樓蘭趕。

沈兵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幸運的,因爲如果兩萬匈奴援軍及時趕到樓蘭,這兵力對比就大了。

匈奴三萬對秦軍一萬。

且秦軍還長途跋涉嚴重缺水。

最重要的是缺水狀況還會一直持續(xù)。

反之匈奴,卻是佔著水源以逸待勞。

到時就算秦軍有火炮只怕也無濟於事。

但現(xiàn)在就不一樣了,匈奴援軍還未趕到,同時還分了四千騎兵出城。

這四千騎兵一時半會是不會出現(xiàn)在秦軍周圍……因爲他們要的是出奇不意,要的是給秦軍心理壓力,要的是在秦軍攻城時的裡應外合。

如果一出城馬上就迎戰(zhàn)秦軍就沒有這效果。

於是城內就只有六千匈奴,不擅長守城的匈奴守著一道只能算是土牆的城牆。

如果說這土牆有什麼改進的話,那就是城門處增加了甕城,四個城角加上了烽火臺,城牆另一側布上了大量的投石機。

沈兵有理由相信,這些佈置都是匈奴守五原城時學去的,因爲樓蘭人根本就不知道這麼建城也不知道這麼佈置。

如果是在之前,秦軍面對這樣的佈置的確很難攻下。

但是現(xiàn)在……

匈奴肯定想不到,秦軍一旦開始攻城,那拿下城池的速度就是他們拍馬都追不上。

(本章完)

第383章 使者第76章 簡在帝心第173章 天意第511章 火繩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41章 陷阱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34章 困難第460章 聯(lián)軍第173章 天意第81章 高田第136章 紅燒第542章 補給第460章 聯(lián)軍第441章 問題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47章 浮橋第110章 任務第289章 北地第316章 工業(yè)化第224章 叛秦第85章 水車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41章 援軍第417章 補水點第146章 配給制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54章 謠言第513章 線式戰(zhàn)術第75章 樂趣第437章 人心第66章 凳子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72章 麪粉第475章 龍城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64章 選擇第14章 水路第391章 炒麪第494章 藍氏第549章第131章 淳于越第314章 織布機第170章 收購第325章 騎軍第495章 嫁衣第202章 棄城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0章 阻敵第290章 門客第48章 定滑輪第102章 絆馬索第411章 信第215章 久戰(zhàn)速戰(zhàn)?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9章 許昌第416章 方略第144章 人質第50章 虛張聲勢第244章 心計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203章 陳城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43章 知己第517章 文明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07章 王賁第357章 勇氣第432章 道民君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31章 推測第139章 出戰(zhàn)第299章 圈地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262章 水排第97章 狼來了第44章 通敵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360章 西域第241章 援軍第457章 信任第331章 補給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384章 烏氏倮第47章 變數(shù)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87章 翻車第190章 降兵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40章 阻敵第271章 敵人第525章第35章 馬頭山第55章 伐木第81章 高田第47章 變數(shù)
第383章 使者第76章 簡在帝心第173章 天意第511章 火繩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41章 陷阱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134章 困難第460章 聯(lián)軍第173章 天意第81章 高田第136章 紅燒第542章 補給第460章 聯(lián)軍第441章 問題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247章 浮橋第110章 任務第289章 北地第316章 工業(yè)化第224章 叛秦第85章 水車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41章 援軍第417章 補水點第146章 配給制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154章 謠言第513章 線式戰(zhàn)術第75章 樂趣第437章 人心第66章 凳子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72章 麪粉第475章 龍城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64章 選擇第14章 水路第391章 炒麪第494章 藍氏第549章第131章 淳于越第314章 織布機第170章 收購第325章 騎軍第495章 嫁衣第202章 棄城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40章 阻敵第290章 門客第48章 定滑輪第102章 絆馬索第411章 信第215章 久戰(zhàn)速戰(zhàn)?第442章 樓蘭兵變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9章 許昌第416章 方略第144章 人質第50章 虛張聲勢第244章 心計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203章 陳城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43章 知己第517章 文明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207章 王賁第357章 勇氣第432章 道民君第89章 以農治國第531章 推測第139章 出戰(zhàn)第299章 圈地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262章 水排第97章 狼來了第44章 通敵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360章 西域第241章 援軍第457章 信任第331章 補給第74章 這只是客套話……第384章 烏氏倮第47章 變數(shù)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87章 翻車第190章 降兵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40章 阻敵第271章 敵人第525章第35章 馬頭山第55章 伐木第81章 高田第47章 變數(sh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涡阳县| 锡林浩特市| 应城市| 阳新县| 平顶山市| 宁城县| 常州市| 花莲市| 金塔县| 垫江县| 茶陵县| 垦利县| 秀山| 明光市| 水城县| 涿州市| 镶黄旗| 仙居县| 铜山县| 双牌县| 行唐县| 罗甸县| 宁乡县| 尚志市| 彰武县| 中阳县| 抚顺市| 涪陵区| 绥江县| 保亭| 临朐县| 郸城县| 黎川县| 兰州市| 吴江市| 阿克陶县| 宝鸡市| 卢湾区| 昌宁县| 南郑县|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