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4章 困難

第134章 困難

之後的情況的確像楊端和說的那樣,一路都沒有魏兵阻擋,到處都是被拋棄的城寨和村莊。

其實就別說路上了,秦軍第九天趕到了大梁城下時發現便是城外的小堡都無人防守。

這些小堡是魏軍建在城外與大梁城遙相呼應的據點。它們大多建在高處可以居高臨下的防守,而且還靠近河流,很容易就能得到魏水軍及步軍的策應。

魏軍連這些險要小堡都拱手讓人,都讓接手它的秦軍感到匪夷所思。

不過秦軍當然也不會客氣,分成幾個部份在幾個方向散開搶佔了城外製高點及要地將大梁城團團圍住。

這其中有個叫廣武山的地方在大梁北面。

這廣武山分成左右兩個小山丘,中間一條百餘步寬的山澗叫廣武澗。

黃河水便是從這裡開了個河口經過天然的廣武澗注入環繞大梁城的汴河。

像其它地方一樣,這廣武山也建有小堡:

東西兩座山丘分別建有一個可容下五十餘人的小堡,堡中還設有幾具投石機。

這可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山丘上的小堡可以用弓弩投石機互相增援:

秦軍若是攻東堡,西堡的魏兵可用弓弩及投石機擊其側後。

反之秦軍攻西堡亦然。

同時此處距離大梁城不過三十餘里,也就是魏援軍半日便能趕到,水軍甚至只需一個時辰。

要知道秦軍是打算水攻大梁的。

若有魏軍死守這處入水口並源源不斷的派出援兵,只怕秦軍的策略還沒開始便胎死腹中了。

但魏兵依舊是撤得乾乾淨淨,只留下一堆燒燬的房舍和投石機。

小堡的結構倒是十分完整一點都沒有毀壞。

沈兵猜想,這應該是魏軍以爲用不了多久秦軍便會無功而返,所以不捨得將小堡毀壞,只等秦軍撤退後再回來接收。

可嘆這些魏軍根本沒明白是怎麼回事,他們放棄的這些城堡只怕再也回不到他們手裡了。

沈兵的工兵部隊就分成兩部暫時駐守在這兩座小堡裡。

鄭國隨後也帶著他的一班水工趕到……他們的任務是勘探河口水文。

接著楊端和及其親衛也在附近紮營。

原因無它,這廣武澗是水攻的第一段,也就是汴河與黃河的接口,其關係到水勢能否大到沖毀大梁城。

沈兵被派作鄭國的助手跟著勘探,但沈兵對水文了解不多,只看著鄭國一行人乘小舟在那測流速、水深,時不時還潛下水去測淤泥之類的。

半日後鄭國心中就有了數,幾人聚在楊端和的帥帳內商議。

“如何?”楊端和問:“水攻是否可行?”

鄭國回答:

“正如之前所料,河口淤塞嚴重,若要水攻必先掘泥除淤。”

楊端和回答:

“如此事不宜遲,水工只管發令,我等馬上著手清淤。”

鄭國遲疑了下,就說道:

“只怕沒將軍想的那麼簡單。”

楊端和奇道:

“爲何?”

鄭國將一張水文圖攤在面前,說道:

“將軍請看,屬下將除淤大至分成三段。”

“第一段便是廣武澗,我等要將澗口拓寬併除河底淤泥,如此才能使水量足夠且水勢洶涌。”

廣武澗澗口被魏人有意用巖石填堵,這倒不是防秦軍水攻,而是控制水量……黃河氾濫時流入汴河的水也太多,魏人就用巖石堵澗口調節。

此時秦軍若要水攻,水勢當然是越猛越好,所以要把這些巖石清空。

“其二便是中段。”鄭國繼續說道:

“此處只需清河底淤泥。”

“最難的是第三處……此段河水靠近魏軍大梁城,我等如何能在敵人城下清淤?”

楊端和聞言不由眉頭大皺,問:

“此段河水非清淤不可麼?”

鄭國回答:

“我雖沒有實地勘測,但從河道走勢及河底淤積程度判斷……”

“若是不清除此段淤泥,河水可能衝進大梁之前便四處漫溢。”

“到時,水攻大梁不過是讓城外大片田地化爲一片沼澤而已,反而更不利攻城。”

鄭國說的話是權威,所以也由不得楊端和不信。

但就像鄭國說的,在城牆下清淤?

如何清淤法?

沒死過吧?

城頭隨便射下一排箭矢都能讓清淤的秦軍死傷慘重。

於是就有這樣一個問題:

若第三段也就是在大梁城下的那一段無法清淤的話,其它段還有必要清嗎?

若其它段清了,最終還是因爲第三段而無法水攻大梁城,那豈不是做無用功?

沉默了一會兒,楊端和就說道:

“或許,我等可以乘著夜色清淤。”

但這話說出來便連楊端和自己都覺得不靠譜。

那可是魏軍城下的護城河,就算秦軍不點火把,魏軍隨便丟幾個火把下來,然後就是一片箭雨……這樣要將這段淤泥清完,得死傷多少秦軍士兵?

這還只是困難之一。

接著鄭國又說了一個壞消息:

“我等或許只有十餘天時間!”

“若這十餘天無法做到,只怕便要等到明年開春了。”

楊端和不解的問:

“這又是爲何?”

鄭國指著水文圖解釋道:

“黃河上游位於北面,北面天氣寒冷是以會封凍。”

“若上游封凍,則河水水量便會急劇減少,到時……”

這方面沈兵倒是有所瞭解,黃河有種很奇特的現像叫“凌汛”。

“凌汛”是發生在自南往北流的河流上。

入冬後北面河段會結冰封凍,南面的河水繼續往下流被阻塞,於是氾濫成災。

這也是黃河動不動就氾濫的原因,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氾濫,時間還不一定,比如冬季的汛期就與氣溫、寒流有關。

黃河之所以說“奇特”,是因爲它的河道呈“幾”字形。

於是就有兩段位置會發生凌汛現像。

一段是在幾字頭部,冰凍的位置就在河套平原也就是原趙國李牧置下的北地。

另一段會封凍的在幾字尾的那一鉤,也就是位於燕國的津口一帶。

北地更先封凍,於是這段時間中下游水量都少。

只有等到明年開春北地氣溫升高冰雪融化時,水量纔會再次提升。

於是就有鄭國說的,若是十餘天內無法完成,只怕就只有等明年開春了。

(本章完)

第521章 投石機第197章 活路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184章 包圍第272章 動搖第150章 使節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91章 二選一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30章 汝陰第33章 王柏第87章 翻車第370章 收購第127章 魏獒第414章 炮彈第298章 戰法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36章 配方第32章 變故第188章 軍魂第281章 稅率第53章 軍心第550章 大結局第140章 楚軍第114章 首級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62章 舉薦第67章 術數第322章 招工第368章 制高點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陷阱第230章 汝陰第179章 牽城第453章 拒親第124章 水攻第174章 親衛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73章 農業第409章 火炮第539章 嚀泉第424章 將在外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05章 反包圍第257章 奇人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30章 鄭國第359章 通道第33章 王柏第383章 使者第426章 綠洲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25章 心理第238章 狼煙第2章 笑話第507章 出逃第235章 伏擊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500章 接敵第337章 發展第13章 睚眥必報第473章 分裂第474章 西北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381章 交易第382章 獵人第342章 市場化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510章 聯盟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05章 真相第316章 工業化第530章 茲陽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53章 水德第384章 烏氏倮第446章 巧合第48章 定滑輪第518章 局勢第514章 訓練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4章 水路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314章 織布機第134章 困難第444章 沙塵暴第257章 奇人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39章 奸細第93章 姬丹第30章 禁民二業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303章 獵鷹第51章 錯有錯著第186章 仙人第305章 反包圍第266章 喜訊
第521章 投石機第197章 活路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184章 包圍第272章 動搖第150章 使節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91章 二選一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30章 汝陰第33章 王柏第87章 翻車第370章 收購第127章 魏獒第414章 炮彈第298章 戰法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36章 配方第32章 變故第188章 軍魂第281章 稅率第53章 軍心第550章 大結局第140章 楚軍第114章 首級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62章 舉薦第67章 術數第322章 招工第368章 制高點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51章 陷阱第230章 汝陰第179章 牽城第453章 拒親第124章 水攻第174章 親衛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373章 農業第409章 火炮第539章 嚀泉第424章 將在外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05章 反包圍第257章 奇人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30章 鄭國第359章 通道第33章 王柏第383章 使者第426章 綠洲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125章 心理第238章 狼煙第2章 笑話第507章 出逃第235章 伏擊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500章 接敵第337章 發展第13章 睚眥必報第473章 分裂第474章 西北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381章 交易第382章 獵人第342章 市場化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510章 聯盟第250章 將計就計第105章 真相第316章 工業化第530章 茲陽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53章 水德第384章 烏氏倮第446章 巧合第48章 定滑輪第518章 局勢第514章 訓練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4章 水路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314章 織布機第134章 困難第444章 沙塵暴第257章 奇人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39章 奸細第93章 姬丹第30章 禁民二業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303章 獵鷹第51章 錯有錯著第186章 仙人第305章 反包圍第266章 喜訊
主站蜘蛛池模板: 焉耆| 咸丰县| 昆明市| 莒南县| 阿瓦提县| 宁蒗| 孝感市| 哈尔滨市| 苍山县| 象山县| 美姑县| 民权县| 龙海市| 龙岩市| 隆德县| 泰来县| 湘潭县| 广西| 永德县| 甘德县| 赣州市| 石首市| 常熟市| 汝阳县| 治县。| 炎陵县| 铁岭县| 宜良县| 马尔康县| 沈丘县| 德惠市| 玛沁县| 嵊泗县| 柞水县| 苍南县| 平塘县| 太谷县| 屏东县| 龙泉市| 天镇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