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8章 戰法

第298章 戰法

牀弩的製作十分簡單,它其實就是一張更大的弩。

確切的說,它的製作程序要比弩和弓箭簡單得多。

原因是弩和弓箭這些玩意講究壽命、射程、精度等……一種批量生產的單兵裝備,若製作過於簡陋、粗糙,裝備部隊後很可能會影響士氣甚至被兵士拒絕。

兵士們也不傻,他們會將自己的裝備與敵人比較,打過一兩場仗之後還會觀察這些裝備是否有用、是否能保住他們的性命。

所以上好的弓弩製作週期有時長達數年之久:從選木、浸泡、晾曬、一層層的貼上牛筋增加其韌性等。

尤其秦國裝備的製作,每一道工序都有專人監督並作上記號以便有質量問題時追責。

所以秦軍能在戰場上所向披靡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每一名秦軍都相信自己手裡的裝備是最好的,若是打敗仗便是人的問題。

牀弩就有些不一樣了。

它不是一種單兵裝備,在精度、壽命及射程等方面都不像單兵弓弩那麼嚴苛。

其弓身是由竹片疊加再以麻繩一圈圈的纏繞製成。

若一個弓身不足就再加一個……嘗試了幾遍之後發現三個弓身差不多就可以帶著一根鐵製弩箭射出百步遠。

這也就是宋朝時期的“三弓牀弩”,爲了增加彈力甚至還有一張弓身是反曲的。

這種“三弓牀弩”在新鐵冶煉出來之前是無法實現的。

其困難主要來自三方面。

一是鐵弩箭本身脆而易折,製作這樣長而細的鐵弩箭又用這麼大的弓力將其射出去……只怕弩箭出弓的一霎那就因爲鐵質量不過關而斷爲幾截四處飛射傷到自己人了。

二是如此彈力的牀弩很難開弩。

雖然這個問題可以解決,比如可以用馬力、牛力。

宋朝初期的“三弓牀弩”又叫“八牛弩”,其原因就是其初期是用牛開弩。

然而戰場上用牛開弩然後僅僅只是爲了能射出一枝弩箭,那隻怕就只有事先做好準備然後射出一發的機會了。

沈兵當然不會這麼傻還用畜力,直接就上絞盤,就像投石機一樣,左右各四個人,兩個推兩個拉……就能快速開弩重複使用。

最大的困難其實是弩機。

所謂的弩機也就是像扳機一樣的東西,弩弦要扣在其上,扳動之後纔將弩箭射向敵人。

三弓牀弩的弩力少說也有數千秦斤,如此大的力扣在弩機上,又豈是青銅所能承受?

投石機也需要類似的弩機,只是它因爲體積龐大於是可以利用整根原木製作弩機,原木若是磨損了更換一根也很方便,但牀弩的體積就沒法做到這樣了。

於是這種牀弩在新鐵之前是想都不敢想,但現在卻輕而易舉就實現。

秦軍兵士大多對新出的這一系列裝備持歡迎態度。

在箭矢和新弩一批批裝備之後,他們個個都勤於練習並對之讚不絕口,尤其牀弩還能將數十斤重的鐵弩箭射到百步之外並將演示用的竹馬輕鬆的釘在地上,更是讓全軍上下歡呼沸騰。

欠激動的說道:

“將軍,此鐵製弩箭能輕易將匈奴人馬洞穿。”

“有此牀弩我等又何懼匈奴?!”

扶蘇見到這場景就更是目瞪口呆,過了好半晌纔對沈兵說道:

“將軍若是早些時候製出此物,我中原各國便無需費時費力築起長城防匈奴了。”

沈兵只是笑了笑沒回答。

他知道其實事實並非如此,以弩或牀弩克騎,甚至以步克騎都只是權宜之計,當騎兵發展到一定程度且戰術成熟的時候,這些東西就只會是一堆廢鐵。

別問沈兵如何知道這些,宋朝還有更多以步克騎的先進裝備,但最終還是被蒙古打得滿地找牙。

在衆人都爲沈兵制出有新裝備提升戰力而歡呼雀躍時,有個人卻保持著懷疑的態度。

這人就是王賁。

初時沈兵以新鐵改造弩及箭矢時王賁還不覺得有什麼。

畢竟秦軍裝備的弓弩數量十分龐大,改造弩箭都是正常的。

但是等沈兵制出牀弩時,王賁就覺得有些不對勁了。

當天下午他就找到了沈兵。

他拱手對沈兵說道:

“屬下見將軍制出牀弩,似是有意以弩克騎抵禦匈奴?”

沈兵回答:

“正是如此,校尉可有異議?”

王賁反對道:

“將軍明鑑。”

“屬下以爲以弩克騎雖看似可行實則不得其法。”

“蓋因匈奴戰法深諳‘避其銳氣擊其惰歸’,以弩克騎只怕……”

沈兵心下不由暗讚了一聲,這王賁果然有兩把刷子。

匈奴騎兵的戰術其實說實在的就是一句話“避其銳氣擊其惰歸”。

這並不是匈奴熟讀孫子兵法,事實上此時的他們甚至沒有文字……史記記載,匈奴“毋文書,以言語爲約束”。

也就是沒有文字書籍,但有自己的語言。

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知道什麼孫子兵法。

然而,他們長期在草原彼此征戰使其養成了像狼羣狩獵一樣的戰術,發現落單的敵人或是薄弱處就一擁而上,若強大的敵人出現在面前要決戰時又一鬨而散……

這由物競天擇演化出來的戰法其實暗合孫子兵法,甚至可以用“化零爲整、化整爲零”這現代的游擊戰術來描述。

因此漢武帝時期幾乎每次遠征匈奴都在做同一件事:尋找匈奴主力。

王賁提出的問題就是:

若匈奴是這樣戰法,以弩克騎甚至製出威力巨大的牀弩能起作用嗎?

匈奴人會傻到以騎兵衝擊秦軍弩陣甚至牀弩?

不會!

而部隊若是過於依賴弓弩而又缺少騎兵,就會產生一個嚴重的問題:補給困難。

原因很簡單:這些弓弩乃至牀弩,隨便一次齊射就是成千上萬枝弩箭,這些弩箭在作戰時看起來是爽,箭矢如蝗蟲般的飛向敵人。

但這些射出去的箭矢全都是用馬車一車車運來的。

匈奴人若是依靠騎兵的高機動性避開秦軍的主力四處攻擊補給線怎麼辦?

若弩箭不足,這些弩、牀弩又能發揮什麼作用?

(本章完)

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246章 圍城第217章 項絡第332章 騷擾第466章 出兵第203章 陳城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41章 雲畋第426章 綠洲第521章 投石機第477章 分割第227章 反攻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15章 引信第473章 分裂第451章 交易第320章 高人第113章 軍糧第84章 桔槔第303章 獵鷹第479章 挑明第493章 補給第224章 叛秦第243章 壽春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17章 補水點第183章 水戰第392章 獨輪車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188章 軍魂第81章 高田第414章 炮彈第395章 羊羣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13章 射程第508章 霍木桑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00章 接敵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517章 文明第135章 沙袋第458章 夜襲第61章 火彈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47章 馳道第343章 資本第548章 書信第243章 壽春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8章 定滑輪第398章 肅州第272章 動搖第543章 楊婷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280章 變法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00章 由頭第383章 使者第81章 高田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27章 魏獒第313章 紡織第80章 薄禮第203章 陳城第71章 落幕第9章 矛盾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52章 李牧亡第475章 龍城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48章 辦法第222章 追敵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2章 李牧亡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63章 馬鐙第395章 羊羣第85章 水車第372章 西套第542章 補給第332章 騷擾第251章 陷阱第274章 失衡第324章 補貼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52章 消息第359章 通道第417章 補水點第321章 私鬥第476章 勸降
第533章 近在咫尺第246章 圍城第217章 項絡第332章 騷擾第466章 出兵第203章 陳城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41章 雲畋第426章 綠洲第521章 投石機第477章 分割第227章 反攻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15章 引信第473章 分裂第451章 交易第320章 高人第113章 軍糧第84章 桔槔第303章 獵鷹第479章 挑明第493章 補給第224章 叛秦第243章 壽春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417章 補水點第183章 水戰第392章 獨輪車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188章 軍魂第81章 高田第414章 炮彈第395章 羊羣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13章 射程第508章 霍木桑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500章 接敵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517章 文明第135章 沙袋第458章 夜襲第61章 火彈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47章 馳道第343章 資本第548章 書信第243章 壽春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48章 定滑輪第398章 肅州第272章 動搖第543章 楊婷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280章 變法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00章 由頭第383章 使者第81章 高田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127章 魏獒第313章 紡織第80章 薄禮第203章 陳城第71章 落幕第9章 矛盾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52章 李牧亡第475章 龍城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48章 辦法第222章 追敵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2章 李牧亡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63章 馬鐙第395章 羊羣第85章 水車第372章 西套第542章 補給第332章 騷擾第251章 陷阱第274章 失衡第324章 補貼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252章 消息第359章 通道第417章 補水點第321章 私鬥第476章 勸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川县| 夏津县| 安吉县| 正定县| 河源市| 济南市| 临邑县| 浦江县| 彰化市| 怀集县| 金阳县| 赤壁市| 凌海市| 从江县| 韶关市| 锡林浩特市| 清苑县| 叙永县| 兰西县| 白玉县| 邯郸县| 阳信县| 和林格尔县| 江油市| 门源| 清水河县| 塔河县| 乐清市| 永州市| 平乐县| 中牟县| 瓦房店市| 洛扎县| 怀集县| 东光县| 淮安市| 嘉祥县| 乐平市| 宜君县| 乳山市| 华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