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9章 嚀泉

第539章 嚀泉

嚀泉寨,是李巖在姑師與龜茲之間設立的第二個城寨,因其護著一口被稱爲“嚀泉”的水源而得名。

守城寨的是個叫柏田的校尉,此時的他正在校尉帳內與手下幾個二五百主商議戰事。

“校尉!”一名二五百主問道:“據聞李巖將軍已經圍了龜茲,我等這些城寨應是勿需擔心敵軍來犯了。”

柏田搖了搖頭,說道:

“你等若是這般想法,那便是大錯了。”

“那沈兵是何許人,據說連那李牧也是死在此人離間計之手,李巖將軍又豈能圍得住他!”

此時沈兵計殺李牧之事已漸漸傳開了。

這其實也是趙高想讓沈兵內部出現矛盾,因爲沈兵屬下精銳神武軍中有相當一部份是李牧舊部,也就是北地騎軍。

消息若是傳出去,就有可能使神武軍人心不和。

趙高又哪裡會想到,沈兵根本就沒把神武軍帶來。

趙高這麼一傳就更是讓秦軍對沈兵又是敬佩又是畏懼……秦軍尚武之風盛行,有時甚至會超越敵我陣營,尤其是在楊端和還受制於一名太監監軍幸熾的時候。

接著就有二五百主抱怨道:“據說此次楊將軍是受監軍之令不得不攻龜茲,這行軍作戰之事,何時輪到宦官作主……”

“你卻是嫌命長了!”柏田趕忙打斷了部下的話,同時壓低聲音小心的看了看帳外,見沒什麼動靜,才稍稍放心:“政事休提,我等只管行軍作戰!”

一衆二五百主接二連三的應著,但心下卻有不岔。

過了一會兒,就有部下問:“以校尉之見,難道這沈兵會來攻我城寨?”

柏田點了點頭,然後指著地圖說道:“這嚀泉與東西兩頭都有數十里之遙,援軍至少要兩天才能趕至。若沈兵帶著大軍將我城寨一圍……我等不過三千人,又如何能堅守兩天?”

頓了下,柏田又接著說道:“一旦嚀泉失守,李巖將軍圍著龜茲的部隊便會被斷了補給,龜茲之圍不救自解。我若是沈兵,也會帶兵來攻……”

各二五百主不由面面相覷,被柏田這麼一說,他們也覺得形勢還真是這樣。

接著就有二五百主問了聲:“校尉,要是這沈兵當真來攻,我等該如何是好?”

“還能如何是好!”柏田回道:“自然是死戰不退!”

“可是校尉。”另一名二五百主說:“若是與匈奴或是六國作戰,我等卻不似這般猶豫,但沈兵此人……”

“據說軍民都不信公子扶蘇會反皇上,猜測皇上是被宦官所惑。若當真如此,我等拼死作戰,一個不好最好還要成了反賊……”

柏田聽到這裡就意識到這場仗是沒法打了。

這不僅是因爲嚀泉寨與沈兵兵力懸殊的問題,也不是戰鬥力差距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將士不知爲何而戰。

確切的說,就是軍民普遍信任沈兵和扶蘇,而對嬴政那不符合常理的聖旨起了疑心,於是軍心動搖毫無戰鬥力可言。

這種局面讓柏田很絕望,最後他只能說了一句:“想想我等還在咸陽的家人吧,稍有差池,便是滿門抄斬之罪!”

於是大家都默不作聲了,帳篷內只剩下一聲聲嘆息。

柏田只希望自己的猜測是錯的,希望沈兵不會以嚀泉爲目標。

然而,營帳外卻傳來一陣異樣的馬嘶,接著只聽“崩”的一聲,城寨的木柵欄就被拉倒了一片……

這是騎兵進攻城寨常用的戰術,先派人偷偷的將數十根繩索分別綁縛在木柵上,接著再以上百匹馬牽引,接著突然間……城寨就會被拉開一個大缺口。

柏田暗道一聲不好,趕忙下令:“出戰!”

正要去披掛卻發現幾個二五百主都坐著不動,不由奇道:“敵軍已至,你等……”

“校尉,對不住了!”

說著幾個二五百主一擁而上將柏田給綁了。

柏田馬上就明白了這是怎麼回事,破口大罵:“你等好大的膽,這麼反了難道就不顧家人了麼?”

“校尉!”一名二五百主回答:“所謂法不責衆,我等三千餘人都反了,他們還能將我等家人全殺了?”

“此時正是非常時期。”另一人說道:“沈兵在外虎視耽耽,朝廷正是穩定人心之時,他還敢大開殺戒自亂陣腳?”

又一人說道:“我等守著嚀泉便是必死之局,既是如此,何不搏上一搏?”

柏田聞言不由長嘆一聲,心知多說也是無用了。

其實幾個二五百主說的沒錯,朝廷在這情況下就算要治罪,也多半不會拿普通兵士的軍屬治罪,因爲若是如此,要殺的人就太多了。

朝廷會轉移視線,將罪責全推在率軍的將領也就是柏田身上,然後將柏田家人趕盡殺絕。

這樣既能殺雞儆猴,又能給自己找到臺階下。

柏田也是因爲知道這一點,所以才一直堅持立場不敢投降,沒想到現在……卻是不降也不行了。

於是,當沈兵站在城寨外朝裡頭大喊:

“北地大將軍沈兵在此!”

“公子扶蘇命你等速速出寨投降,我等均爲大秦子民,絕不害你性命!”

沈兵這一句話便帶出了自己和扶蘇的名字。

這其實就是恩威並施,沈兵代表的殺,而扶蘇代表的則是身份、地位和仁慈。

這讓所有人都知道投降就是生,抵抗就是死。

何況還有一個很好的藉口……扶蘇是秦國公子,還有可能是真命天子,投降了或許纔是正途。

那哪裡還有不降之理。

於是沒過多久,就聽城寨裡頭叫道:“大將軍莫要動武,我等出來降了!”

接著秦軍便一隊隊的自缺口處走了出來,並將兵器整齊的排列在城寨外成片的跪下。

扶蘇倒也大膽,親自策馬上前,然後跳下馬來將爲首幾人扶起並好生勸慰。

這一幕只看得沈兵是一陣心驚肉跳的,這要是有幾個假降,突然上前將扶蘇撲殺,那一切可就前功盡棄了。

然而,也正因爲如此,扶蘇才真正得到了這些降軍的認同和擁戴。

(本章完)

第399章 三危山第507章 出逃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96章 弩第205章 衝陣第322章 招工第440章 希望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6章 變局第431章 利益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67章 術數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85章 牽城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237章 圍城第84章 桔槔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468章 目標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140章 楚軍第450章 控制第446章 巧合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58章 夜襲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24章 補貼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16章 變局第4章 工丞第530章 茲陽第294章 礦石第307章 索箭第411章 信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82章 拍竿第237章 圍城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17章 補水點第343章 資本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04章 援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楚軍第322章 招工第380章 火神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351章 五原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15章 定價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12章 訓練第195章 力量第33章 王柏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164章 設計第400章 算盤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51章 五原第183章 水戰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09章 權力第386章 屬國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0章 摩擦力?第202章 棄城第92章 家書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316章 工業化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321章 私鬥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411章 信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8章 主動防禦第285章 議和第371章 控制第487章 賜婚第358章 潛力第403章 月氏王第378章 交集第398章 肅州第189章 上將軍第158章 騎兵第165章 騎射第491章 大宛第460章 聯軍第157章 選兵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35章 沙袋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86章 樣式第145章 楚軍
第399章 三危山第507章 出逃第526章 瑪爾山丘第296章 弩第205章 衝陣第322章 招工第440章 希望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16章 變局第431章 利益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67章 術數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85章 牽城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237章 圍城第84章 桔槔第255章 智擒楚王第468章 目標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140章 楚軍第450章 控制第446章 巧合第269章 狼 鹿 花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458章 夜襲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324章 補貼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16章 變局第4章 工丞第530章 茲陽第294章 礦石第307章 索箭第411章 信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82章 拍竿第237章 圍城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17章 補水點第343章 資本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04章 援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45章 楚軍第322章 招工第380章 火神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351章 五原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15章 定價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98章 梟首示衆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512章 訓練第195章 力量第33章 王柏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164章 設計第400章 算盤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51章 五原第183章 水戰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209章 權力第386章 屬國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0章 摩擦力?第202章 棄城第92章 家書第529章 長生不老藥第316章 工業化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321章 私鬥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411章 信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11章 上坡下坡第18章 主動防禦第285章 議和第371章 控制第487章 賜婚第358章 潛力第403章 月氏王第378章 交集第398章 肅州第189章 上將軍第158章 騎兵第165章 騎射第491章 大宛第460章 聯軍第157章 選兵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135章 沙袋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86章 樣式第145章 楚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安新县| 若羌县| 漠河县| 新竹市| 十堰市| 乾安县| 咸阳市| 贵阳市| 平陆县| 临澧县| 余庆县| 利辛县| 桑植县| 贞丰县| 历史| 宿迁市| 酉阳| 建宁县| 遵义市| 理塘县| 洛隆县| 出国| 河北区| 霍山县| 亳州市| 玉龙| 理塘县| 玉环县| 泰兴市| 河间市| 广德县| 安塞县| 海南省| 涟源市| 诸暨市| 宽甸| 马山县| 昆山市| 洞头县| 开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