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8章 騎兵

第158章 騎兵

魏呴有些急了:

“校尉,可大多會騎射的兵士不會游泳。”

“而我等組建的卻是水軍……”

沈兵回答:

“就這麼定了,把這三千人調來便可!”

魏呴一愣,雖是心下疑惑但還是應了聲按沈兵的要求去點兵。

沈兵到縣衙那報備時楊端和對此也頗爲吃驚。

楊端和吃驚有幾點:

首先是他以爲沈兵此去點兵少說也要挑個幾天,比如讓兵士來幾場比試把那些精壯的、靈活的挑來,沒想到前後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

其次,他也與魏呴一樣不明白沈兵爲什麼要挑騎兵而不是擅長游泳、操舟的。

其三,他之所以任命沈兵爲水軍校尉,就是因爲校尉可以統兵一萬左右。

也就是說沈兵可以從那二十萬魏兵裡挑出一萬人組建水軍,不想沈兵只挑了三千……

所以楊端和第一句話問的就是:

“校尉可知楚國有多少水軍麼?”

沈兵回答:

“不知。”

楊端和說:

“也難怪校尉只點了三千人。”

“那楚國可是有水軍三萬,到時我軍若是南下與攻楚,校尉這三千人只怕有兵力不足之憂……”

沈兵拱手回答:

“將軍有所不知。”

“先不說兵貴精不貴多,我等南下攻楚多是在淮河、長江水系作戰。”

“其最寬處也不過幾裡,水軍兵力多了也無甚用處。”

沈兵這話說的倒是。

水軍不比步軍陸戰,陸戰那是在陸地上鋪開,四面八方都相通。

水戰則是限定在一條河內。

這時代的水軍通常是以二十五人操控一艘小舟作戰。

之所以是二十五人是因爲以伍爲單位二十伍人恰好是五伍。

另外還有將兩艘小舟中間用木板連在一起製成大船,它就是“舫”。

舫可供五十人作戰,也就是由一名屯長指揮。

這樣一來,三千兵力就可以裝備120艘戰船或60艘舫。

這些戰船在幾裡寬的江面上足以鋪開幾重了,楚軍其後便是有千軍萬馬,兩軍作戰的接觸面也只有水道的寬度。

也就是說,水戰是典型的“狹道相逢勇者勝”的格局,人數多了在水戰中有時很難發揮作用。

當然,這只是“有時”,若是搭上踏板在水中像步兵一樣互相廝殺……那兵力多寡也能影響戰局。

楊端和聽著覺得有幾分道理,同時這也是沈兵自己挑的,於是也就不反對。

接著楊端和又問了聲:

“那麼,校尉以騎兵組建水軍又有何用意?”

“難道還想讓水軍騎馬上船作戰不成?”

沈兵回答:

“將軍,作戰最忌被敵人知曉進攻路線。”

“但水戰路線卻最易被敵人預知。”

楊端和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這是水戰的弱勢,水軍不像步兵那麼靈活,它離開水路就走不動,所以行軍路線幾乎可以說是死的。

沈兵繼續說道:

“是以,即便屬下將水軍訓練得天下無敵,但楚軍只要事先有所準備%……”

“比如用木樁、鐵鏈封江,我水軍又如何能發揮作用?”

“或是水軍要緊急增援或突襲某處,便是近在眼前卻因水路不通……那又該如何是好?”

這一來楊端和就無話可說了。

若是水軍會騎馬,的確能在這些特殊情況快速機動到目的地並投入戰場。

想了想,楊端和只能問:

“校尉當真只要這些人?”

沈兵很肯定的回答:

“當真。”

頓了下又補了句:

“將軍,屬下可從工兵中挑些人麼?”

見楊端和不解,沈兵就解釋道:

“水軍需要制舟、制舫,若是沒有工匠……”

楊端和遲疑了下就點頭道:

“自去點來吧,不得超過五什,否則工兵便傷筋動骨了。”

沈兵大喜應了聲:

“謝過將軍!”

沈兵會這麼選兵其實還有其它理由。

這時代真正能稱得上精銳是什麼兵種?最有前途的是什麼兵種?

毫無疑問是騎兵!

訓練水戰容易訓練騎兵就難了。

其它的不說,只是騎馬就沒有個把月下不來。

這還只是會騎,真要騎得好到能作戰的狀態沒有幾年就別作聲。

如果要到騎射的地步,那就更是百裡挑一了。

就像魏兵,那二十萬人裡只挑出三千人會騎射。

且這三千會騎射的只怕還有水份……會是一回事,能否射得準又是另一回事。

不過在沒有馬鞍、馬蹬的時代,僅僅只是會也已是不容易了,因爲那可是像表演雜技一樣在玩命。

另一個原因就是騎兵可以說是這時代唯一的高機動兵種。

步兵日行五十里,騎兵日行百餘里,若多備些馬匹急行軍的話還可以兩、三百里。

這行軍速度就不是步兵能比得了的。

二戰時德軍“閃電戰”因爲什麼取勝?

就是因爲它的速度,讓對手還沒準備好便遭到猛烈攻擊的速度。

所以此時讓沈兵去點兵,他當然不肯輕易放過騎兵這些精銳。

其中有個問題就是戰馬。

這原本不是什麼大問題,秦軍攻陷大梁時就在城內繳獲了上萬匹戰馬。

問題在於秦軍已將這些戰馬分配給秦軍的騎兵及運輸隊,甚至還運了一批去邯鄲,這時再把這些戰馬要回來便沒那麼容易。

然而讓沈兵沒想到的是,他一提這個要求楊端和就馬上給他備上了五千匹戰馬。

三千騎兵差不多要用到五千匹戰馬,因爲總會有些戰馬出狀況,比如受傷、有孕在身等,另外爲了避免馬匹過於勞累替換著訓練也是必要的。

此外還贈送了兩千名有經驗的馬伕專用於養馬。

這讓沈兵有些意外,這楊端和什麼時候這麼大手筆了?一上來就是五千匹戰馬?!

沈兵不知道的是,這其實都是嬴政在背後拿的主意。

嬴政聽說沈兵這套訓練水軍的方法也覺得有趣,暗道:

“這沈兵果然異於常人。”

“組建水軍竟然不挑會水之人居然挑騎兵?”

“不過他說的卻也有理,水戰若僅限水路豈非自縛手腳?”

於是大筆一揮,準了!

五千匹戰馬又能算什麼?

若是能助寡人一統中原,便是五萬匹戰馬也在所不惜。

(本章完)

第214章 較勁第502章 騎戰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74章 親衛第425章 交河第424章 將在外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15章 引信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1章 火攻第491章 大宛第170章 收購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76章 藤甲第197章 活路第367章 偷襲第80章 薄禮第440章 希望第124章 水攻第48章 定滑輪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98章 肅州第285章 議和第316章 工業化第389章 沙州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09章 權力第136章 紅燒第438章 巴豆第372章 西套第240章 滲透戰第203章 陳城第137章 圍城第304章 狼羣第479章 挑明第425章 交河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89章 北地第346章 騎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392章 獨輪車第330章 重點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44章 心計第503章 選擇第449章 改革第108章 求放過第495章 嫁衣第82章 許應第531章 推測第172章 製法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79章 牽城第120章 承功第254章 突圍第227章 反攻第230章 汝陰第424章 將在外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139章 出戰第67章 術數第372章 西套第17章 攻大於守第59章 工師第424章 將在外第54章 休整第257章 奇人第102章 絆馬索第51章 錯有錯著第63章 王翦第381章 交易第331章 補給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88章 請降第322章 招工第537章 楊端和第219章 戰法第361章 封禪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37章 人心第183章 水戰第73章 榨醬面第271章 敵人第450章 控制第544章 真相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65章 厚禮第83章 農家第24章 矛盾第49章 許昌第110章 任務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446章 巧合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46章 騎軍
第214章 較勁第502章 騎戰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74章 親衛第425章 交河第424章 將在外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415章 引信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1章 火攻第491章 大宛第170章 收購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176章 藤甲第197章 活路第367章 偷襲第80章 薄禮第440章 希望第124章 水攻第48章 定滑輪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98章 肅州第285章 議和第316章 工業化第389章 沙州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209章 權力第136章 紅燒第438章 巴豆第372章 西套第240章 滲透戰第203章 陳城第137章 圍城第304章 狼羣第479章 挑明第425章 交河第12章 身卑力微第289章 北地第346章 騎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392章 獨輪車第330章 重點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46章 不世功勳第244章 心計第503章 選擇第449章 改革第108章 求放過第495章 嫁衣第82章 許應第531章 推測第172章 製法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179章 牽城第120章 承功第254章 突圍第227章 反攻第230章 汝陰第424章 將在外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139章 出戰第67章 術數第372章 西套第17章 攻大於守第59章 工師第424章 將在外第54章 休整第257章 奇人第102章 絆馬索第51章 錯有錯著第63章 王翦第381章 交易第331章 補給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288章 請降第322章 招工第537章 楊端和第219章 戰法第361章 封禪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437章 人心第183章 水戰第73章 榨醬面第271章 敵人第450章 控制第544章 真相第498章 各個擊破第65章 厚禮第83章 農家第24章 矛盾第49章 許昌第110章 任務319.第319章 價格戰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446章 巧合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346章 騎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梓县| 新昌县| 香河县| 马边| 祁阳县| 扶风县| 博客| 枞阳县| 韶山市| 若羌县| 新竹市| 繁峙县| 鱼台县| 白玉县| 南江县| 永胜县| 关岭| 屏东县| 沂水县| 滕州市| 五大连池市| 双桥区| 海丰县| 儋州市| 米脂县| 耒阳市| 铜山县| 宁蒗| 延津县| 嫩江县| 阜康市| 扎鲁特旗| 宽甸| 城口县| 崇礼县| 荣昌县| 万州区| 乌鲁木齐市| 比如县| 姜堰市| 白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