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46章 騎軍

第346章 騎軍

沈兵這邊也聽說了一些關於匈奴壯大的傳聞。

這些消息是從匈奴牧民那傳來的。

北地數十萬百姓,其中免不了與匈奴百姓有些買***如用糧食、金屬換些毛皮之類的。

這其實很正常,中原與匈奴邊境的非官方的來往一直都存在,這是怎麼擋都擋不住。

甚至北地百姓中就有一部份是匈奴血統……這些有些是早期就遷徒並在北地定居下來的,另一部份是李牧時期戰俘及其後代。

他們的血統觀與國家觀早已一片模糊甚至可以說被中原百姓同化了……遊牧民族習慣逐水草而棲過遊牧生活,其中一小部份人若能在某處定居,那還能稱“遊牧民族”麼?

在百姓與匈奴百姓的買賣中,就有些消息傳到沈兵這。

這事是剺來向沈兵報告的。

這日沈兵正在觀看神武軍訓練,負責訓練的剺就三步並作兩步的走到沈兵面前拱手說道:

“將軍可知匈奴已日漸強大?”

沈兵“哦”了一聲,他知道剺會些匈奴語,就問:

“你可是聽到什麼消息麼?”

剺回答:

“屬下聽聞冒頓繼任單于後已擊敗東胡,將東胡領地及牧民盡收置下。”

沈兵不由皺了皺眉頭。

按說這事少說也要幾年後才發生。

但是……

頭曼單于在九原一戰被秦軍所殺,冒頓因此提前繼承了單于之位,於是也就提前打敗了東胡完成了統一北方遊牧民族的大業。

這說起來有些諷刺,差不多是在中原統一的時候北方遊牧民族也完成了統一。

這原沒什麼問題。

但中原統一後嬴政開始昏庸誤國,接著就是各處義軍暴動,然後又是楚漢相爭。

而冒頓卻勵經圖志不斷往外擴張。

此消彼長之下,於是纔有漢朝俯首稱臣反過來要向匈奴進貢結親求和之恥。

東胡被滅可不是小事。

雖然東胡的部隊被匈奴收編的可能不多,但遊牧民族的百姓幾乎人人會騎射,也就是說百姓差不多就是戰士。

於是估計匈奴的兵力少說都有增長十餘萬。

任其繼續大魚吃小魚,又或者打贏月氏收編西域牧民……將兵力擴充到二、三十萬問題不大。

在草原上擁有二、三十萬擅長騎射的騎兵是什麼概念?

據統計蒙古全盛時期兵力也不過三十餘萬人,但卻南滅大宋北踏俄羅斯西征歐洲……就算大宋已裝備原始的火器且進入資本社會萌芽也無濟於事。

幸運的是匈奴這二、三十萬騎兵沒有裝備馬鞍、馬鐙且戰略戰術還不盡成熟,否則只怕也是無敵的存在。

遲疑了下,沈兵就問剺:

“我軍騎射練得如何了?”

剺興奮的回答:

“將軍此法的確有效。”

“各部勤加練習,雖與匈奴還有差距,但已是進步神速。”

“此時能挽強弓騎射者已有三百餘人。”

所謂的“強弓”就是匈奴使用的兩百五十秦斤的弓。

如果騎射要能與匈奴一較長短,首先就是要能在馬上拉一樣的弓,否則客觀事實就是射程不如人,又如何能比別人強?

沈兵的辦法就是讓騎軍像步兵一樣做無氧力量訓練。

開弓尤其是能更大拉力的弓,主要就是力量。

沈兵平時試著練習拉弓,發現開弓主要是三角肌後束、背闊肌與斜方肌等幾塊肌肉共同收縮發力完成。

這其實很容易驗證,尤其像沈兵之前從沒有練習過開弓的新手……

他只需要讓剺教會正確的開弓姿勢,然後短時間一遍一遍發力開弓,第二天一覺醒來哪幾塊肌肉痠痛難忍那就是這些肌肉發力最多。

然後對騎兵的訓練就不用說了,主要就是針對肩部及背部……三角肌及斜方肌是肩部,背闊肌則是背部。

當然還需要煅煉腿部和臀部。

原因是騎射是在馬背上的,騎兵必須用腿臀部用力夾住馬身穩定,且開弓也需要臀部和軀幹發力。

力量訓練當然也必須伴隨著營養。

不過這一點對此時的北地來說似乎算不上什麼問題,只需要多出售幾匹布而已。

這樣不過煅煉一個多月就初見成效,神武軍六千餘人裡已有三百餘人能挽強弓騎射。

匈奴是在馬背上長大自小玩弓箭沒錯,但他們依舊逃不脫營養不足以及沒有科學煅練方法這兩個無法彌補的缺點。

沈兵相信,假以時日神武軍至少在射程上能追平甚至超過匈奴。

至於準頭……

兩軍對壘其實還是射程和射速更重要。

比如兩支上萬人的騎軍相遇,是否射得準真的很重要嗎?

對面密密麻麻的全是人,而且騎軍還隨時變換位置。

這時候要求的就是射得遠、射得快。

射得準只有在小隊人馬相遇時纔有用。

接著剺又話鋒一轉,有些擔憂的說道:

“只是……”

沈兵問:

“只是什麼?”

剺回答:

“北地百姓大多不會騎馬。”

“屬下打聽過,會騎馬的百姓大多被趙王嘉徵用爲騎軍。”

“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轉爲奴役了。”

“這意味著我神武軍很難擴大規模。”

“若是此時才徵騎軍從騎馬開始學起,只怕要數年之後纔能有所成。”

沈兵點了點頭。

其實這不是北地獨有的現像,中原各國差不多都是如此。

首先中原是農耕民族,人口雖多但會騎馬的人卻少,能騎馬又會射箭的那就更是隻有各國騎軍了。

其次是此時中原對騎軍都不太重視。

這就造成沈兵想要擴充騎兵十分困難……騎兵訓練週期很長。

漢武帝時期之所以能打敗匈奴,一方面是鐵器得到普遍運用戰力倍增,另一方面則是漢武帝有意識的鼓勵民間養馬騎馬。

以至於荒郊野嶺到處都是馬匹,百姓出行甚至連讀書人聚一起喝杯小酒都是騎著馬去的。

這就使騎兵的訓練週期成級數的縮短,漢軍可以短時間內徵得大量優質騎兵。

而此時的北地……卻深陷這沒有騎兵兵源的陷阱裡。

這也是沈兵一直以來想要與西域取得聯繫並從那徵兵的原因之一。

(本章完)

第151章 破冰第54章 休整第85章 水車第31章 火攻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75章 樂趣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44章 真相第137章 圍城第366章 礦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19章 戰法第123章 探子第194章 副將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27章 魏獒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84章 包圍第150章 使節第151章 破冰第156章 官大夫第28章 能人第418章 援兵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80章 薄禮第422章 樓蘭王第312章 探礦第163章 藤甲第157章 選兵第355章 圍城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24章 補貼第451章 交易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544章 真相第152章 破冰第9章 矛盾第237章 圍城第485章 遷移第402章 勸降第35章 馬頭山第224章 叛秦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377章 誤會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74章 西北第195章 力量第330章 重點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02章 勸降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190章 降兵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16章 截殺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43章 改革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511章 火繩槍第121章 蒙良第420章 城牆第419章 試射第532章 西域第87章 翻車第511章 火繩槍第331章 補給第82章 許應第200章 狼筅第312章 探礦第399章 三危山第389章 沙州第359章 通道第73章 榨醬面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79章 牽城第272章 動搖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77章 脂膏第144章 人質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18章 騎射第415章 引信第134章 困難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98章 戰法第508章 霍木桑第32章 變故第179章 牽城第102章 絆馬索第400章 算盤第217章 項絡第19章 爲師老了
第151章 破冰第54章 休整第85章 水車第31章 火攻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75章 樂趣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544章 真相第137章 圍城第366章 礦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19章 戰法第123章 探子第194章 副將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27章 魏獒第471章 火球騎軍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84章 包圍第150章 使節第151章 破冰第156章 官大夫第28章 能人第418章 援兵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80章 薄禮第422章 樓蘭王第312章 探礦第163章 藤甲第157章 選兵第355章 圍城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24章 補貼第451章 交易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544章 真相第152章 破冰第9章 矛盾第237章 圍城第485章 遷移第402章 勸降第35章 馬頭山第224章 叛秦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377章 誤會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74章 西北第195章 力量第330章 重點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02章 勸降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190章 降兵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16章 截殺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43章 改革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511章 火繩槍第121章 蒙良第420章 城牆第419章 試射第532章 西域第87章 翻車第511章 火繩槍第331章 補給第82章 許應第200章 狼筅第312章 探礦第399章 三危山第389章 沙州第359章 通道第73章 榨醬面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79章 牽城第272章 動搖第111章 暗渡陳倉第169章 以物抵債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77章 脂膏第144章 人質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18章 騎射第415章 引信第134章 困難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298章 戰法第508章 霍木桑第32章 變故第179章 牽城第102章 絆馬索第400章 算盤第217章 項絡第19章 爲師老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湖口县| 镇巴县| 鄂温| 宝应县| 禄劝| 威信县| 赣榆县| 九龙城区| 隆昌县| 东海县| 申扎县| 大新县| 临江市| 北流市| 腾冲县| 涿鹿县| 牙克石市| 钦州市| 扎兰屯市| 登封市| 墨竹工卡县| 金溪县| 类乌齐县| 襄垣县| 平邑县| 万源市| 景谷| 都安| 忻州市| 盐城市| 冀州市| 长乐市| 昌邑市| 安福县| 新丰县| 巧家县| 京山县| 崇义县| 台湾省| 宁南县| 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