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419章 試射

第419章 試射

沈兵一揮手,秦軍就按制定好的計劃上前將樓蘭城包圍了。

秦軍的兵力分配是這樣的:東面也就是正面四千人外,其餘每面都是兩千人。

北、西、南三面佈置兩千人不是爲了攻城,而是爲了防止敵人逃脫。

要做到這點很簡單,秦軍只需要在兩百步外布好陣形:前方設下拒馬槍再佈下長槍兵,以防敵軍騎兵衝陣,後方一排排的全是強弩兵,一張張弩箭高舉著對準著城門。

樓蘭城不大,一面城牆只有三百多米也就是兩百餘步。

這麼小的城牆每面當然就只有一個城門。

而且這城門還不大……這或是由樓蘭人口不多或建造工藝不發達決定。

因此以兩千秦弩封鎖城門可以說是綽綽有餘。

至於正面,那就不用說了。

一千火炮兵在中間,兩千步卒分列兩側,剺帶領著一千蒲類軍則在後方策應。

駐守樓蘭城的匈奴是個額斯維的萬夫長。

正如沈兵所猜,他曾打過五原之戰與沈兵交過手。

不過他當時不在城內,而是與冒頓單于一起圍攻沈兵一部。

在五原之戰前,額斯維一直以爲中原人駐城而守是一種貪生怕死的表現……大多匈奴人都是這麼想的,且還認爲城池沒用,因爲它只能保護城內的百姓。

至於城外,秦軍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匈奴燒殺劫掠而無可奈何。

然而五原一戰後,額斯維就對城池的想法有所改觀了。

因爲額斯維難以想像,秦軍如何能在絕對劣勢的情況下還能反敗爲勝。

思來想去,額斯維認爲就只有一個原因:秦人知道攻城和守城的方法而匈奴不知道。

五原戰敗後果慘重,匈奴因此不得不撤出整個河西。

於是額斯維才認識到城池的重要性。

西域的情況可以說是介於草原和中原之間。

說是介於兩者之間,是因爲西域既不像中原那樣到處是山是河,佔領某個重要城池就能封鎖一整片地區,又不像草原那樣城池封鎖不住任何地區。

究其原因,是西域沙漠地區的交通雖然像草原一樣也是四通八達,但是缺水。

而城池往往就是建在有水的綠洲。

因此想佔據水源就必須長期佔領某處而不能像在草原裡一樣隨打隨跑在哪都能生存。

於是,匈奴要想進軍中原或西域就必須學習守城攻城戰術。

額斯維就是其中之一。

樓蘭一戰他自認有十足的把握。

這一是因爲城外沒有可以製作攻城器械的樹木,這些樹木早就被匈奴給砍光了。

二是因爲城外沒有水源。

三是因爲匈奴援軍將在兩天內趕至。

換而言之,就是秦軍必須在兩天內拿下樓蘭。

然而……

額斯維站在城頭往後看了看城內堆積如山的投石機,那是他這段時間動員了所有勞力包括樓蘭百姓轉爲奴隸制作的。

額斯維幾乎可以想像發起進攻的樣子:

兩百步時投石機石彈成片成片發射出去將秦軍砸傷。

一百步時匈奴手中的弓箭就能發揮作用。

到城牆腳下……那就是讓秦軍嚐嚐他們自己的“震天雷”的厲害的時候了。

而秦軍連木梯都沒有。

額斯維想像不出秦軍還能有什麼方法攻破樓蘭。

他甚至以爲就算沒有援軍他也能輕鬆應付。

這時額斯維就看到秦軍推出了十幾個東西……其實一共有二十個,額斯維沒數清楚。

這些東西有些像中空的樹幹,開口的一方對準城牆,因爲它們在投石機的射程外,所以額斯維只能看著秦軍一陣折騰。

“那是什麼?”額斯維問,心下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親衛一臉懵的回答:

“屬下不知。”

“以往從未見過,不若屬下等去查探一番?”

額斯維只皺了皺眉就搖頭否定了這個方案。

他相信根本不需要查探,等會就能知道那些是什麼或是做什麼用的了。

額斯維想的沒錯,另一邊秦軍炮兵已做好了發射準備。

雖是所有炮都做好發射準備,但第一批只讓一門火炮開火。

這就是炮兵所謂的“試射”。

其原理是火炮都是以統一大小的泥模澆鑄出來的所以差別不大。

彈丸也是一樣的大小一樣的重量……雖然以秦時的鑄造工藝落後無法十分精確,但也能將誤差控制在五克的範圍內。

藥包則是經過嚴格的稱重藥量相同。

於是,一門炮若以某個角度能命中城牆,其它火炮也差不多能命中。

“試射”可以成級數的降低彈丸偏離目標的風險。

隨著沈兵一聲令下,炮手就點燃了導火索。

接著只聽“轟”的一聲,一枚彈丸就飛射出去。

明顯偏高了些,彈丸越過城牆擊中其後不知何物,發出一陣木塊崩倒之聲。

於是其餘炮手都往下調炮口角度。

在秦軍忙活的時候,站在城頭上的額斯維就被這一幕嚇了一跳,大驚之下又問了聲:

“那是何物?”

“竟有如此威力能兩百步外擊毀投石機!”

原來剛纔那枚彈丸恰好命中城牆內的投石機。

那投石機卻是配重型投石機,且裝好石彈處於待發狀態。

火炮發射來的實心彈丸卻是鐵製,高速飛來那衝量又哪裡是投石機能承受,只聽“咔嚓”一聲,投石機主樑就被擊斷,配重失去支撐重重砸下,當下整個投石機就成了一堆廢木。

旁邊準備操控投石機的匈奴兵士自然也是被砸得一片慘叫。

不過當然,沒人能回答額斯維的問題。

就在額斯維和親衛面面相覷時,只聽又是“轟”的一聲,對面一片煙霧之後又飛射來一發彈丸。

這一回彈丸準確的命中了城牆。

額斯維也感受到了,因爲自腳下傳來一陣沉悶而有力的震動。

不等額斯維反應過來,秦軍方向就一片“轟轟”之聲。

接著十餘枚彈丸就接二連三的打到城牆上並深深嵌入土牆內。

若說之前是像是馬蹄狠狠的給城牆來一腳,那麼現在,就是千軍萬馬在踩踏著城牆。

額斯維很快就明白會有什麼後果了……城牆已形同虛設。

(本章完)

第211章 百越第156章 官大夫第48章 定滑輪第385章 保命第494章 藍氏第448章 聯軍第275章 宣傳戰第163章 藤甲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479章 挑明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73章 農業第246章 圍城第373章 農業第206章 潰逃第65章 厚禮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42章 撤軍第296章 弩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03章 逆鱗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2章 李牧亡第276章 傳單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37章 人心第189章 上將軍第143章 降兵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9章 許昌第488章 爲難第330章 重點第28章 能人第380章 火神第364章 偷師第66章 凳子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206章 潰逃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501章 炮戰第237章 圍城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485章 遷移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8章 能人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61章 火彈第130章 鄭國第19章 爲師老了第416章 方略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56章 新王第63章 王翦第136章 紅燒第309章 炫耀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536章 龜茲王第20章 精銳之師第71章 落幕第537章 楊端和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03章 月氏王第110章 任務第70章 番木鱉第143章 降兵第510章 聯盟第147章 戰略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03章 月氏王第461章 改革第361章 封禪第519章 火器第101章 荊軻第504章 援軍第260章 水力第249章 神武軍第185章 牽城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挖坑第542章 補給第64章 選擇第381章 交易第342章 市場化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23章 準備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66章 凳子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277章 結果第325章 騎軍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12章 試炮第152章 破冰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錯有錯著
第211章 百越第156章 官大夫第48章 定滑輪第385章 保命第494章 藍氏第448章 聯軍第275章 宣傳戰第163章 藤甲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479章 挑明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73章 農業第246章 圍城第373章 農業第206章 潰逃第65章 厚禮第545章 擒賊擒王第242章 撤軍第296章 弩第12章 身卑力微第103章 逆鱗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52章 李牧亡第276章 傳單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37章 人心第189章 上將軍第143章 降兵第69章 一己私慾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9章 許昌第488章 爲難第330章 重點第28章 能人第380章 火神第364章 偷師第66章 凳子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206章 潰逃第57章 我也想低調,但……第501章 炮戰第237章 圍城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485章 遷移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28章 能人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61章 火彈第130章 鄭國第19章 爲師老了第416章 方略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56章 新王第63章 王翦第136章 紅燒第309章 炫耀第505章 聲東擊西第536章 龜茲王第20章 精銳之師第71章 落幕第537章 楊端和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403章 月氏王第110章 任務第70章 番木鱉第143章 降兵第510章 聯盟第147章 戰略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03章 月氏王第461章 改革第361章 封禪第519章 火器第101章 荊軻第504章 援軍第260章 水力第249章 神武軍第185章 牽城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79章 挖坑第542章 補給第64章 選擇第381章 交易第342章 市場化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23章 準備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66章 凳子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277章 結果第325章 騎軍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12章 試炮第152章 破冰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1章 錯有錯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汕头市| 陕西省| 苍山县| 扶绥县| 察哈| 锡林郭勒盟| 财经| 靖宇县| 吉水县| 精河县| 临沂市| 扶沟县| 北海市| 交城县| 新邵县| 汉阴县| 高邮市| 德江县| 呼伦贝尔市| 黎川县| 乐安县| 枣强县| 巴中市| 通河县| 林周县| 龙泉市| 郧西县| 三明市| 门源| 大化| 敦化市| 大足县| 尼勒克县| 永昌县| 长兴县| 章丘市| 凤翔县| 吉木乃县| 偃师市| 普兰县| 宜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