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2章 破冰

第152章 破冰

最上游的封凍起來的“堤壩”是無力阻擋儲蓄起來的河水的,它們更多的是借下層連綿數裡封凍河水堵塞尤其大拐彎處的力。

這很容易理解,大拐彎處的河水若是封凍失去流動性,來自河水的壓力就會直接作用在岸上而不是河道下游的冰層。

而孥所做的,就是將冰層一道道切斷,實際上就是讓它們無法互相借力。

不難想像:只要切得足夠多,上游冰層便會因爲無法頂住儲水的壓力而崩潰。

孥或許不知道這些理論,但他長期從事破冰有了經驗知道這些規律,於是在大拐彎處“切”得尤其密集……

其它部位也就是下游隔三十步才切一“刀”,尤其是大拐彎處則是間隔十步。

另一個原因就是大拐彎處是阻住水流的“重災區”,若是碎冰在這裡再次將河水阻塞並封凍,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可能白費甚至再次鑿凍會更困難。

說“更困難”是因爲破冰之後又堵上會使很多地方都是冰水混合狀態,不僅不容易操作且冰塊更易崩潰難以預估,平添了許多危險。

因此,大拐彎處隔十步“切”還不算,還要豎著來幾“刀”。

而且這橫縱向必須得同時切,“鐵箱”不足時甚至不得不分爲左右兩半甚至三個部份慢慢來。

王翦有些困惑,問孥原因,孥回答:

“若是橫向‘切’完再縱向‘切’,那融水往橫溝一流便又凍上了。”

“如此反覆會有許多麻煩。”

“只有橫縱同時操作,水纔會源源不斷由溝渠排出。”

王翦聞言不由大點其頭。

這各行各業都有各自精通,隔行如隔山說的還真不假。

在大拐彎處足足折騰了兩天,再往上“切”的時候孥就十分小心了。

每次都是所有準備做完將閒雜人等盡數撤離,然後再派幾個動作快的人快速點火。

最後看了看情況,孥就向王翦報告道:

“大將軍,已到破冰引流的最後時刻了。”

“是現下便引流還是等上幾日?”

這問的就是可有通知下游軍民做好十足的準備。

要知道此時河道下游也同樣因封凍堵塞,這一下把儲積了一個多月的水放下去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王翦想了想,就反問了聲:

“若遲幾日引流是否會出問題?”

孥回答:

“屬下不敢保證。”

“原因是天氣寒暖無法估計。”

“若突然轉寒上游河道再次大面積封凍,只怕又要費上許多功夫了。”

這話王翦能理解。

時間方面王翦倒是不擔心。

因爲大梁和邯鄲的糧食還能堅持幾個月。

王翦擔心的是如果放過眼前這引流的機會也許就沒有下次了。

比如突然來了波寒流又封凍三裡,等秦軍折騰了幾天把這三裡“切”完又封凍個五里……

越往後天氣肯定是越冷,可以想像封凍速度也越快。

到時若鑿冰的速度趕不上封凍,就全都白忙活了。

但如果說準備吧……下游肯定沒準備好。

邯鄲那邊倒是沒多大關係。

邯鄲已設好烽火臺,只要上游發現大水馬上就會給發出預警,部隊就會撤往已經儲好糧的高處。

問題在於大梁。

之前嬴政爲了時間充裕所以與大梁約定兩個月。

而現在卻只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引水,只怕……

王翦心下做了個權衡:

若現在不放水就可能永遠也放不了,於是就滿盤皆輸。

而現在放水大梁城可能因爲準備不足而遭受損失,但很明顯圍在城外的楚軍的損失會更大,秦軍獲勝基本毫無懸念。

這一比較王翦認爲不該再拖延,於是當機立斷下令:

“此時引水!”

孥應了聲,就揮動小旗朝部下發去信號。

“騰”的一聲,一處處火頭被燃起。

此次點火與之前不同,之前是一道道整齊的“切”,此次卻是在堤壩上集中了幾處。

孥解釋道:

“這便有若在堤壩上鑿出幾個缺口。”

“這些缺口的裂痕會彼此相連,進而使整個冰堤崩潰!”

果然就像孥說的那樣,火點燃後還沒過多久冰面就傳來了陣陣“嘎嘎”的崩裂聲。

響了好一會兒又沉寂了,就在衆人疑惑時,突然幾塊巨冰沖天而起飛到半空,四散飛射的碎冰甚至都打到兩岸數十步外王翦藏身處,嚇得一衆親衛趕忙上前護著王翦。

這狀況顯然也出乎孥的意料之外,只嚇他趕忙躲在樹後。

接著冰層就像是多米諾骨牌似的一層壓一層,碰撞聲不絕於耳。

不久只聽“騰”的一聲,一道河水就如噴泉似的傾瀉而下,水柱越來越大,很快就與碎片混在一起一時分不清哪些是水哪些是冰。

水線帶著碎片飛快的向兩岸擴散,只嚇得兵士們慌忙逃竄,有幾個跑得慢的被捲了進去瞬間就沒了影。

過了好一會兒孥纔回過神來,驚魂未定的向王翦報告道:

“大將軍,成了,引水成了!”

王翦點了點頭。

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現在就看這一路奔騰往下的河水能否起作用了。

另一邊的沈兵當然不知道河水已經來。

此時部隊的士氣比之前好了許多。

這是人的一種慣性思維。

在最初改變時也就是秦軍剛被楚軍包圍時會緊張一陣。

但隨著一天天過去,他們發現被包圍也就那樣,進而就想當然的以爲往後的日子也差不多,於是很快就不放在心上了。

只有沈兵知道,這纔是危機的開始。

好在自己已找到了解決的方法,就是不知道王翦在上游的鑿冰進行得怎麼樣了。

爲了提前做準備,他們這些工程兵又在製作木筏……之前的木筏因爲缺木材拆了造投石機,現在就將城內倒塌的房舍拆了制木筏,有點瞎折騰的意思。

蒼奇怪的問了聲:

“師兄,爲何又要制木筏?”

“難道楚軍要水攻大梁不成?”

沈兵沒有告訴他答案,只是交待道:

“做好你的事,勿要關心楚軍如何。”

“你已是工師,手下有百餘人,他們都爲你馬首是瞻。”

“你若是失職……只怕連楚軍都看不到你!”

蒼應了聲就不敢多說什麼了。

(本章完)

第142章 大水第249章 神武軍第315章 定價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29章 變數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52章 破冰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38章 人才第361章 封禪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421章 巫術第256章 新王第382章 獵人第337章 發展第440章 希望第78章 七國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49章 許昌第322章 招工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136章 紅燒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86章 樣式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21章 回師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4章 休整第63章 王翦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321章 私鬥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380章 火神第416章 方略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94章 荊軻刺秦第504章 援軍第260章 水力第30章 禁民二業第281章 稅率第491章 大宛第307章 索箭第541章 姑師第262章 水排第313章 紡織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483章 汗血馬第408章 難題第464章 練兵第296章 弩第146章 配給制第218章 騎射第379章 黨項第412章 試炮第332章 騷擾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52章 心態第66章 凳子第110章 任務第492章 遠征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05章 真相第135章 沙袋第44章 通敵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97章 牀弩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219章 戰法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194章 副將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08章 難題第162章 鋸子第340章 忽悠第153章 水德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83章 使者第297章 牀弩第73章 榨醬面第49章 許昌第501章 炮戰第474章 西北第452章 英明第127章 魏獒第59章 工師第446章 巧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28章 戰車第287章 分別第493章 補給第120章 承功第480章 請辭第261章 勞力第224章 叛秦第406章 騎軍第205章 衝陣
第142章 大水第249章 神武軍第315章 定價第19章 爲師老了第129章 變數第19章 爲師老了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52章 破冰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338章 人才第361章 封禪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421章 巫術第256章 新王第382章 獵人第337章 發展第440章 希望第78章 七國第333章 圍三厥一第49章 許昌第322章 招工第138章 兵行險著第136章 紅燒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86章 樣式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21章 回師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4章 休整第63章 王翦第497章 馬其頓方陣第321章 私鬥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380章 火神第416章 方略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07章 據險而守第94章 荊軻刺秦第504章 援軍第260章 水力第30章 禁民二業第281章 稅率第491章 大宛第307章 索箭第541章 姑師第262章 水排第313章 紡織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483章 汗血馬第408章 難題第464章 練兵第296章 弩第146章 配給制第218章 騎射第379章 黨項第412章 試炮第332章 騷擾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52章 心態第66章 凳子第110章 任務第492章 遠征軍第15章 釜底抽薪第105章 真相第135章 沙袋第44章 通敵第516章 圍而不攻第297章 牀弩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219章 戰法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369章 進退兩難第194章 副將第168章 信息革命第408章 難題第162章 鋸子第340章 忽悠第153章 水德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83章 使者第297章 牀弩第73章 榨醬面第49章 許昌第501章 炮戰第474章 西北第452章 英明第127章 魏獒第59章 工師第446章 巧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328章 戰車第287章 分別第493章 補給第120章 承功第480章 請辭第261章 勞力第224章 叛秦第406章 騎軍第205章 衝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兴县| 罗源县| 汾西县| 江陵县| 仙桃市| 临朐县| 灌阳县| 峨眉山市| 井冈山市| 化隆| 淮安市| 玉环县| 乡城县| 百色市| 阿拉尔市| 抚宁县| 河北省| 塔河县| 凯里市| 贵港市| 若羌县| 钦州市| 玛沁县| 英吉沙县| 抚州市| 基隆市| 鄂温| 章丘市| 开原市| 德州市| 都江堰市| 织金县| 大石桥市| 雷州市| 漳平市| 蒙城县| 商河县| 康保县| 正宁县| 周宁县| 高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