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6章 配給制

第146章 配給制

想了想,沈兵就說道:

“非常時期當用非常辦法!”

“屬下以爲我等該實施配給制!”

楊端和不由奇道:

“何爲配給制?”

配給制其實很多國家都用過,不過大多是近現代。

比如二戰期間物資緊缺時的德國及被德國封鎖時的英國都用過。

沈兵解釋道:

“簡而言之,就是將所有糧食收爲國有統一調配。”

“這樣就能儘可能讓最多的人活下去。”

這是很明顯的。

百姓手裡的存糧數量不同,有的多有的少。

其次受災數量也不同。

若是存糧不多又都被淹了只怕幾天時間糧食就發芽保存不住了。

接著就等著餓死?或是眼看著糧食長成麥苗再爛掉?

而另一邊卻有人存著大量的糧食不願意拿出來救濟。

這樣下去是什麼結果是顯而易見的,糧食還有卻不斷有人被餓死,甚至由此還會出現許多紛爭,比如偷糧、搶糧之類的。

實行配給制可以儘可能避免這情況發生。

因爲每個人手裡都沒糧,都等著分配。

更重要的還是……

“若實行了配給制,那麼我們就可以先分配被淹的糧食。”

“或是將其做些處理,比如試著烘乾。”

“沒有被淹的糧食則放在後期使用,這樣可增加時長。”

楊端和點頭道:

“有理,的確該實施配給制!”

說著楊端和一擡頭,對站在身旁的李巖下令道:

“把命令傳下去,所有百姓無論身份家世,必須交出所有糧食不得私藏。”

“之後自會有人給他們配糧勿需擔心!”

李巖拱手應聲,就下去安排了。

這一點要做到並不難,因爲現在刀握在秦軍手裡,魏國百姓正擔心秦軍是否會大開殺戒,此時令他們繳出糧食哪裡還敢反抗當然也無從反抗。

不過這在前期還是相當危險的。

因爲此舉必定會引起百姓恐慌。

有句話叫民以食爲天,百姓存糧就是用來過冬的,現在把他們的糧食搜走差不多也就是要他們的命。

雖秦軍承諾以後會給他們配給,但誰知道秦軍說的是真是假?

如果是騙他們的呢?

所以一個不小心就會逼得百姓造反。

如果百姓再攻陷大牢將那二十萬魏軍放出來就更要壞事。

不過只要過一段時間事情就會好轉。

因爲他們發現秦軍兌現承諾給他們分糧……於是就慢慢放下戒心。

李巖纔下去不久,就見魏呴匆匆上來。

他趕到楊端和麪前拱手道:

“將軍,聽聞將軍要收糧,屬下以爲萬萬不可。”

“百姓若是手中無糧便可能作亂,在此關鍵時刻……”

聽魏呴這麼說楊端和反而更放心了。

楊端和不傻,他知道如果魏呴是假降,哪裡還會管你秦軍是不是激起民憤。

甚至秦軍惹了民憤那就正好,到時魏呴振臂一呼百姓便聽其號令了。

可現在魏呴一知道此事就前來提醒楊端和,就足以證明他已經站在秦軍角度去思考問題了。

楊端和笑了笑,朝沈兵揚頭道:

“這卻是嗇夫的意思。”

魏呴這時纔看到沈兵坐在一旁,不由一臉疑惑,似乎是不相信沈兵會出這餿主意。

沈兵解釋了一番後魏呴才恍然大悟。

“嗇夫此言有理,的確該實施配給制。”

沈兵安慰魏呴道:

“魏將軍放心。”

“此時我軍實則與大梁軍民在同一條船上了。”

“百姓生我軍活,百姓亂我軍亡。”

“我等又如何能如此不識趣自尋死路?”

沈兵這話是個暗示:

秦軍有一天若是走到最後守不住大梁或是大梁起內亂的話,那麼第一時間就會帶著百姓和俘虜一起死。

實際上也的確是這樣。

首先是關押俘虜的大牢,那是讓魏軍自行構築設的營地……

偌大的大梁城也沒有什麼大牢足夠關押二十萬人。

所以魏兵其實是被關押在一處山坳裡,兩頭用木柵欄封著,不遠處便是內河,還有一道挖好的人工河直通山坳。

當然這人工河同樣是魏兵挖的。

只要一有不妥,秦軍隨時可以放水淹了魏軍俘虜。

另一邊的家眷,則是聚在一羣木房區,秦軍只要放一把火就能將其化爲灰燼……

這不是說楊端和殘忍,而是有時必須得這麼做才能保命。

有句話叫“要敢戰才能止戰”。

意思是你若不敢打的話,誰都會來欺負你,於是麻煩反而越來越多。

此時秦軍的情形也是如此。

他們手裡必須抓住魏軍俘虜的把柄有足夠的威攝力,纔有可能得到和平而不是殺戮。

沈兵這麼一說魏呴就放心了。

人的心理有時就是這麼奇怪,危險時你越是說好話他就越是感到害怕。

反而帶點火藥味還會使其安心。

魏呴拱手回答:

“嗇夫此法甚好,是屬下多心了。”

“不過,將軍……屬下有個不情之請。”

“此事可否交予屬下去做?”

“屬下定與百姓說明情況並將糧食盡數收來。”

沈兵將目光轉向楊端和,這可不是他能做的決定。

楊端和一想,由魏呴去做倒也合適。

魏呴在大梁的名聲本就不錯,此時若再由他去跟百姓說明情況……當然會少了許多麻煩,兩全齊美何樂而不爲?

於是就點頭同意:

“我自是信得過魏將軍,此事便由你去辦!”

魏呴趕忙拜道:

“謝將軍。”

然後又小聲對沈兵說了聲:

“謝過嗇夫。”

沈兵趕忙回禮。

等魏呴離開後,楊端和便問了聲:

“你看這魏呴如何?”

沈兵回答:

“據聞便是他帶兵前往偷襲廣武山?”

楊端和點了點頭:

“的確如此。”

“他身上的箭傷便是那晚留下的。”

沈兵讚道:

“有勇有謀,難得的一名武將。”

“只可惜那魏王假有眼無珠,如此將才在身邊卻不知重用,輸得也不冤枉。”

楊端和深有同感的點了點頭,又問:

“此人可用嗎?”

沈兵頗有些意外,可不可用楊端和這個將軍居然要問自己?

不過沈兵還是回答:

“屬下以爲可用,但不是此時。”

楊端和只是回了句:

“如此甚好。”

(本章完)

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12章 探礦第244章 心計第487章 賜婚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494章 藍氏第378章 交集第502章 騎戰第165章 騎射第379章 黨項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383章 使者第77章 脂膏第461章 改革第295章 高爐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107章 合縱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219章 戰法第100章 由頭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83章 仁君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8章 調虎離山第109章 修橋第452章 英明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176章 藤甲第424章 將在外第417章 補水點第288章 請降第121章 蒙良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02章 勸降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311章 工業區第205章 衝陣第277章 結果第79章 挖坑第481章 試探第507章 出逃第140章 楚軍第79章 挖坑第6章 眼見爲實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463章 馬鐙第257章 奇人第189章 上將軍第347章 馳道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0章 精銳之師第501章 炮戰第112章 浮橋第542章 補給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82章 獵人第418章 援兵第2章 笑話第476章 勸降第534章 馬店第359章 通道第440章 希望第16章 變局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11章 工業區第251章 陷阱第389章 沙州第283章 仁君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91章 代田法第283章 仁君第146章 配給制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17章 工人第397章 丘就卻第422章 樓蘭王第349章 直道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147章 戰略第112章 浮橋第504章 援軍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512章 訓練第5章 底牌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89章 北地第227章 反攻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341章 雲畋第135章 沙袋第158章 騎兵第338章 人才第488章 爲難
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312章 探礦第244章 心計第487章 賜婚第20章 精銳之師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494章 藍氏第378章 交集第502章 騎戰第165章 騎射第379章 黨項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383章 使者第77章 脂膏第461章 改革第295章 高爐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489章 茲陽公主第484章 仙藥方子第107章 合縱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219章 戰法第100章 由頭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83章 仁君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8章 調虎離山第109章 修橋第452章 英明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23章 大將風度第176章 藤甲第424章 將在外第417章 補水點第288章 請降第121章 蒙良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402章 勸降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311章 工業區第205章 衝陣第277章 結果第79章 挖坑第481章 試探第507章 出逃第140章 楚軍第79章 挖坑第6章 眼見爲實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463章 馬鐙第257章 奇人第189章 上將軍第347章 馳道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0章 精銳之師第501章 炮戰第112章 浮橋第542章 補給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82章 獵人第418章 援兵第2章 笑話第476章 勸降第534章 馬店第359章 通道第440章 希望第16章 變局第89章 以農治國第311章 工業區第251章 陷阱第389章 沙州第283章 仁君第20章 精銳之師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91章 代田法第283章 仁君第146章 配給制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317章 工人第397章 丘就卻第422章 樓蘭王第349章 直道第496章 塞琉西帝國第147章 戰略第112章 浮橋第504章 援軍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512章 訓練第5章 底牌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89章 北地第227章 反攻第3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341章 雲畋第135章 沙袋第158章 騎兵第338章 人才第488章 爲難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元朗区| 武安市| 淮安市| 涿鹿县| 中方县| 张家口市| 安国市| 岗巴县| 新田县| 油尖旺区| 汶上县| 札达县| 罗城| 徐汇区| 云南省| 沐川县| 伊春市| 雷州市| 阜平县| 阜南县| 贺州市| 华池县| 教育| 肃南| 三门县| 萨嘎县| 秦安县| 吐鲁番市| 靖江市| 荣成市| 吉首市| 福鼎市| 隆尧县| 平安县| 黄石市| 长海县| 香港 | 安徽省| 江永县| 松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