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95章 高爐

第295章 高爐

在準備這些的同時沈兵就在城內組織冶鐵作坊。

冶鐵作坊被沈兵置於軍營中。

這十分罕見,因爲此時各國包括秦國在內都不重視冶鐵……技術沒跟上,鐵製品只能用於農制,所以當然不受重視。

但到沈兵手裡當然就不一樣了。

之所以要置於軍營中當然是出於保密。

爲此沈兵還不得不將鐵匠的家人一併帶來並聚在一堆派兵士看住,這也就是別人所說的“人質”。

沈兵不想這麼做,但一則是爲了保護鐵匠家人的安全,另一則也有以其爲質的意思。

沈兵對鐵匠是這麼說的:

“鐵器冶煉非同小可。”

“我等身處塞外與匈奴作戰,一旦冶煉之術泄漏給敵方,中原便將有大難。”

“是以沈兵不得不小心行事,望諸位見諒!”

這話也說得通。

也就是這麼嚴格保密防的是敵人、是匈奴、是外族。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當然得死命的防,否則這技術要是泄漏,匈奴造好的兵器、裝備就用於攻打中原殘殺百姓了……

中原各國內部雖是鬥來鬥去的,但對於抵禦外族侵犯尤其是殘暴的匈奴這一點是從來都沒含糊過,百姓也都是一致認同。

他們又哪裡會想到,沈兵防的不只是匈奴,更是防趙高和李斯。

弁和欠兩人初時沒覺得有什麼,他們甚至以爲沈兵有些過於謹慎了。

因爲匈奴大多逐水草而棲,既沒有耕地的需求也沒有鐵礦,於是不會對冶鐵技術有多大的興趣……

匈奴在兵器製作方面其實一直都依賴中原的銅、錫。

也就是說他們自己不冶煉,原因是沒有冶煉的技術儲備同時也缺乏開礦的知識。

他們通常是在邊境用馬匹、毛皮等與中原各國交換銅、錫,然後再以其爲原料打製需要的兵器和裝備。

因此,漢代名士賈誼甚至建議漢文帝控制中原邊境銅、錫流出以削弱匈奴戰力。

這想法是很好:沒有銅和錫,匈奴就無法制作更多的武器,於是就能輕易將其擊敗。

問題就在於它基本無法實現。

原因是匈奴對銅、錫的需求擺在那,如果中原控制其流出的話,就會導致匈奴銅、錫的價格飛漲……原本一斤銅換一匹馬,變成一斤銅換兩匹馬甚至更多。

而這匈奴的高質量馬匹又是中原所急需,運往內地就立時就能賣上高價。

在這巨大利益的趨使下,中原不良奸商甚至百姓會瘋了般不顧一切的往匈奴走私銅、錫。

最終結果就是匈奴還是能得到其所需的原料,只不過多損失些馬匹及毛皮而已。

正如之前所言,這時期的鐵器只能用於製作農具不能製作兵器,匈奴又不耕地,所以對鐵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對鐵沒有興趣,對冶鐵技術當然也不會有興趣。

瞭解這些的弁和欠就以爲沈兵這麼對匈奴保密冶鐵技術就有些小題大作。

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錯了……

沈兵第一時間就給弁遞上了幾張圖紙,說道:

“將高爐製成如是形狀。”

“整體爲扁圓,鼓風口位於扁平兩側。”

“且高爐下部的爐牆往外傾斜六十二度……”

弁聽著一臉懵:

“將軍,何爲六十二度?”

沈兵“呃”了一聲,然後就拿出另一張圖紙解釋:

“我等可將半圓切分爲大小相等的一百八十份,則每份爲一度。”

“如此高爐各處向外的傾角便完全一致。”

弁聽是聽懂了,但完全不知道爲何要費力這麼做,只是糊里糊塗的“哦”了一聲,然後帶著求助的眼神望向站一邊的欠。

他以爲欠跟在沈兵身旁時間久一些,所以對這些會更有了解。

沒想到欠也是一副摸不著頭腦的樣子。

他們當然不知道爲什麼要這樣做,這些都是漢代的冶鐵技術。

高爐爲什麼要做成橢圓就不用多說了,是爲了將空氣鼓進爐心,這樣既可以使爐內溫度更高也可以使鐵水中的碳儘可能多的被氧化。

至於要將高爐下部的爐牆向外傾斜,則是爲了煤充分燃燒……

在風力有限的情況下,氧氣在高爐內和煤炭燃燒會產生可燃的煤氣。

如果高爐下部沒有向外傾斜,這些煤氣就會沿著爐牆的上升氣流迅速排出,這不僅是種浪費還會污染空氣。

高爐下部傾斜就會改變內部的空氣循環模式增加煤氣與爐料的接觸面積,於是這些煤氣就會在爐內燃燒掉。

沈兵當然無法跟弁和欠解釋這些東西,尤其這些還是古人在一次次實踐中用了上百年的時間才總結出來的,沈兵想解釋也解釋不清。

於是就裝作沒看到弁和欠臉上的困惑,問:

“可是製作此形高爐有難度?”

弁和欠趕忙回答:

“回將軍,沒有難度。”

“屬下等定會按將軍要求製作妥當。”

這的確是沒難度,能製作出圓形高爐自然就能製作出沈兵要求的這款高爐,它不過是改變了下形狀而已。

除此之外,沈兵還讓人去找來石灰石……

以煤冶鐵的問題就在於煤的雜質太多,如果就這麼煉的話,雖然能批量生產也能降低鐵的含碳量,但含硫量卻直線上升導致鐵的質量提升不大。

加入石灰石就是爲了解決這個問題。

另外在冶鐵的過程還會產生大量的爐渣,這些爐渣裡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它會導致爐渣有很高的粘性附著在高爐內很難清除。

加入石灰石之後,二氧化硅就會與氧化鈣反應降低爐渣的溶點,清除起來更方便。

鼓風設備用的自然還是水排。

只不過兵營內沒有河流。

爲此沈兵還專門讓人從黃河處開了一條小運河過來……這不僅解決了水排的水力問題,還解決了冶鐵的用水問題。

出於謹慎,沈兵還派兵士在這運河的上下游用漁網攔著並日夜把守……有河就容易泄密,比如用個竹筒裝著信件什麼的往河裡一丟,就神不知鬼不覺的把情報傳出去了。

做完這些後,剩下的就是開始冶煉了。

(本章完)

第537章 楊端和第162章 鋸子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20章 城牆第190章 降兵第87章 翻車第382章 獵人第413章 射程第247章 浮橋第326章 命令第232章 補給第375章 野人第121章 蒙良第7章 除非……第449章 改革第454章 大將軍第198章 求降第162章 鋸子第290章 門客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86章 難題第59章 工師第97章 狼來了第56章 北地騎兵第368章 制高點第191章 點兵第59章 工師第499章 出兵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29章 榜樣第340章 忽悠第90章 窘況第144章 人質第78章 七國第122章 浮力第247章 浮橋第422章 樓蘭王第193章 密信第495章 嫁衣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48章 辦法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427章 矛盾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61章 改革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24章 矛盾第438章 巴豆第499章 出兵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2章 變故第195章 力量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27章 矛盾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14章 炮彈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195章 力量第502章 騎戰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95章 力量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8章 定滑輪第136章 紅燒第29章 兒女私情第145章 楚軍第182章 拍竿第200章 狼筅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54章 突圍第395章 羊羣第84章 桔槔第214章 較勁第16章 變局第237章 圍城第393章 肅州第184章 包圍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31章 火攻第129章 變數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63章 藤甲第390章 奇軍第227章 反攻第444章 沙塵暴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44章 齊國亡第218章 騎射第244章 心計第79章 挖坑
第537章 楊端和第162章 鋸子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41章 福禍相倚第420章 城牆第190章 降兵第87章 翻車第382章 獵人第413章 射程第247章 浮橋第326章 命令第232章 補給第375章 野人第121章 蒙良第7章 除非……第449章 改革第454章 大將軍第198章 求降第162章 鋸子第290章 門客第11章 上坡下坡第286章 難題第59章 工師第97章 狼來了第56章 北地騎兵第368章 制高點第191章 點兵第59章 工師第499章 出兵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29章 榜樣第340章 忽悠第90章 窘況第144章 人質第78章 七國第122章 浮力第247章 浮橋第422章 樓蘭王第193章 密信第495章 嫁衣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48章 辦法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427章 矛盾第94章 荊軻刺秦第461章 改革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24章 矛盾第438章 巴豆第499章 出兵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2章 變故第195章 力量第15章 釜底抽薪第427章 矛盾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21章 火力封鎖第414章 炮彈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195章 力量第502章 騎戰第376章 籠絡人心第339章 “農業部長”第490章 重甲騎兵第195章 力量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59章 討價還價第48章 定滑輪第136章 紅燒第29章 兒女私情第145章 楚軍第182章 拍竿第200章 狼筅第456章 進退兩難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254章 突圍第395章 羊羣第84章 桔槔第214章 較勁第16章 變局第237章 圍城第393章 肅州第184章 包圍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31章 火攻第129章 變數第181章 打草驚蛇第163章 藤甲第390章 奇軍第227章 反攻第444章 沙塵暴第401章 暗渡陳倉第344章 齊國亡第218章 騎射第244章 心計第79章 挖坑
主站蜘蛛池模板: 碌曲县| 万荣县| 桐柏县| 当阳市| 东乌珠穆沁旗| 成武县| 诸暨市| 高平市| 离岛区| 营山县| 新郑市| 察隅县| 内江市| 乐东| 雷波县| 秦皇岛市| 沾益县| 南涧| 航空| 阜阳市| 定日县| 定西市| 略阳县| 正蓝旗| 全椒县| 封开县| 竹溪县| 乐至县| 岳池县| 吉首市| 阳西县| 郧西县| 绩溪县| 喀喇沁旗| 屏边| 慈利县| 宝应县| 石渠县| 莱西市| 会昌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