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8章 辦法

第148章 辦法

項燕的戰略確是可行。

因爲如果說戰國七雄裡有哪國的綜合實力能與秦國一拼的話,那便是楚國了。

楚國有人、有地、有糧,體量跟佔領巴蜀之後的秦國相差不大。

再加上此時項燕全面反擊時機又把握得相當準確……

是時正是秦國將六國除了齊國之外都惹過一遍甚至還滅了趙、韓兩國的時候,只要楚國一站出來主持公道或者打上一、兩場勝仗那麼各國便會紛紛響應。

比如楚國若在大梁成功圍殲秦軍十萬,那麼各亡國流亡的兵士便會紛紛來投,百姓也很容易接受甚至歡迎楚國這“解放者”的統治。

於是楚國這點星星之火很快就有燎原之勢了。

所以眼前這場圍殲戰對項燕來說就是重中之重,它成了整個戰略的開端同時也幾乎決定了項燕這大戰略的勝敗。

目前爲止,項燕對事情的發展十分滿意。

在楚國的大力宣傳和號召下,魏國軍民十分支持楚軍:各方向有不少魏兵來投,不過十餘日便增加了數萬人,百姓也是送糧送衣以及各種補給物。

項燕相信,將來有一天若再攻下大梁,他只需要扶植起一個傀儡做皇帝,好控制魏國便不在話下。

而對於秦國,此時的魏國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說秦國像史上一樣休生養息四年後再發動戰爭,魏國或許不重要。

因爲那時趙國的三郡以及韓國都已恢復元氣可以徵兵了。

但如果秦國沒有這四年,這土肥水美且百姓對國家認同感不高的魏國就是必爭之地。

就如之前所言,魏王假愛犬勝過愛人,百姓在他眼裡不如狗。

在這種情況下,秦軍佔領趙、韓如果需要四年才能放心徵兵,那在魏國只需要一年甚至半年就夠了。

其它的不說,就連魏呴這樣的忠臣都能死心塌地的降秦,還有什麼不可能?

反之,魏國這片土地若是落到楚國手裡,也同樣可以短期內爲楚國增加大量的糧食和兵力。

這一來一去此消彼長,這差別就太大了。

因此坐鎮邯鄲的嬴政急得在帳蓬裡走來走去,王翦則在下方半句話都不敢說。

走了好一會兒,嬴政突地停了下來,問:

“我等就沒有其它方法救援大梁了?”

“難道就這樣坐等河內兵被楚國圍殲?”

王翦回答:

“大王稍安勿燥,楊將軍已攻下大梁城。”

“那大梁堅不可摧,且城內必有存糧。”

“屬下以爲大梁堅守數月並非難事……”

話還沒說完就被嬴政打斷了:

“那數月之後呢?你可有解圍之策?”

王翦一時語塞。

目前的形勢他的確也是束手無策。

主要是楚國水軍厲害且魏國水網之地又適合水軍作戰,秦軍纔不過往南攻個數十里就焦頭爛額寸步難行。而邯鄲距離大梁卻有六百餘里。

嬴政也知道這個,他想了想就問:

“既然楚軍有水軍,我軍是否也能組織水軍?”

“我等可令趙人日夜趕製戰船並抓緊時間訓練。”

“然後水軍對水軍步軍對步軍,便不會如此被動了。”

王翦拱手回答:

“大王所言極是,微臣馬上就去安排。”

“只不過……”

“邯鄲地處河水下游,便是組建水軍與楚水軍對壘也是逆流而上。”

“另外訓練水軍也非一時半會便可成。”

“而楚水軍卻是在河岸邊長大的兵士……”

嬴政“哼”的一聲揮揮手打斷王翦的話:

“那你說該如何是好?”

王翦只能微微躬身不敢說話。

嬴政嘆了口氣,道:

“若是沈兵在就好了,他定能想出應敵之策。”

這真是太給沈兵面子,嬴政不知道的是在大梁的沈兵也是毫無辦法只能這麼耗著。

天氣漸寒,甚至還下了一場下雪。

黃河水量也漸漸小了下來,估計是上游河道已經被封凍住了。

黃河水量最小的時候就是這段時期……黃河河道有兩處會被封凍,一處是河套平原,另一處是津口附近。

河套平原比津口更靠北,再加上津口是出海口有海水倒灌及溫度變化不快等原因所以封凍更遲。

在這封凍的時間差,上游河水下不來而中下游河水卻能排出去,只有有限幾條支流補充於是水量最小。

不過這對秦軍來說並不是好事。

確切的說是王翦部的秦軍……水量一小他們甚至都無法搭建浮橋了,過溝過河時都要像以前一樣搭橋。

在這麼冷的天工兵還要下河打樁搭橋絕對是件苦差事。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由於水量減小楚國水軍也不那麼活躍了。

但誰都知道這只是暫時的,一旦津口河道封凍,黃河水下游的水量也同樣會蓄積接著水位又會上漲。

沈兵在城內一邊吃著“火鑊”一邊和部下聊著天。

秦軍兵士沒有充足的禦寒衣物和被褥,所以採取輪換制度輪流出城防禦。

對此蒼抱怨了聲:

“我等應該先在城外防守,因爲這越往後只怕天氣便越冷了!”

胖子屯回了句:

“卻也差不了多少。”

“我聽說已經有人在夜裡凍死了!”

城外氣溫低而且躲在難以禦寒的帳蓬裡,再加上被褥又是麥梗填充的不保溫,被凍死也不奇怪。

沈兵倒還好,有兩牀鴨毛被。

不過沈兵分出一牀給部下輪著睡……在部下都被凍得瑟瑟發抖的時候,他又怎麼好意思一人獨佔兩牀。

但這些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該怎麼破這個局。

如果想不出辦法糧食就是吃一天少一天,城內的矛盾總有一天會被激化,到時就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甚至不久前都有人提出要先殺一批戰俘以減少糧食的消耗速度了。

沈兵當然不希望走到這一步,但他想來想去也想不出一個合適的辦法……

“師傅,師傅?”胖子屯端著一碗燙熟的水餃遞了上來,道:“乘熱吃,暖暖身子!”

沈兵點了點頭,接過碗筷才吃幾口接著又陷入沉思。

突然,沈兵想到一個似乎可行的方案,興奮得將碗筷一放騰的一聲跳了起來卻把周圍的人都嚇了一跳。

(本章完)

第145章 楚軍第198章 求降第409章 火炮第78章 七國第373章 農業第358章 潛力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214章 較勁第429章 榜樣第80章 薄禮第438章 巴豆第75章 樂趣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12章 浮橋第240章 滲透戰第425章 交河第28章 能人第398章 肅州第136章 紅燒第388章 月氏王第163章 藤甲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21章 火力封鎖第78章 七國第276章 傳單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191章 點兵第384章 烏氏倮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326章 命令第481章 試探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07章 合縱第241章 援軍第458章 夜襲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328章 戰車第218章 騎射第311章 工業區第28章 能人第203章 陳城第294章 礦石第6章 眼見爲實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12章 浮橋第121章 蒙良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85章 保命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7章 除非……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296章 弩第418章 援兵第360章 西域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34章 勸降第72章 麪粉第251章 陷阱第322章 招工第373章 農業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31章 利益第20章 精銳之師第197章 活路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85章 水車第177章 黑甲軍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93章 密信第361章 封禪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83章 汗血馬第256章 新王第95章 宣傳攻勢第271章 敵人第475章 龍城第247章 浮橋第243章 壽春第71章 落幕第8章 公士第303章 獵鷹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44章 心計第312章 探礦第146章 配給制第324章 補貼第60章 賄賂第285章 議和第537章 楊端和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287章 分別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94章 藍氏第39章 連環計中計
第145章 楚軍第198章 求降第409章 火炮第78章 七國第373章 農業第358章 潛力第115章 火鍋水餃第214章 較勁第429章 榜樣第80章 薄禮第438章 巴豆第75章 樂趣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112章 浮橋第240章 滲透戰第425章 交河第28章 能人第398章 肅州第136章 紅燒第388章 月氏王第163章 藤甲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21章 火力封鎖第78章 七國第276章 傳單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191章 點兵第384章 烏氏倮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326章 命令第481章 試探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107章 合縱第241章 援軍第458章 夜襲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328章 戰車第218章 騎射第311章 工業區第28章 能人第203章 陳城第294章 礦石第6章 眼見爲實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12章 浮橋第121章 蒙良第486章 草原絲路第385章 保命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7章 除非……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296章 弩第418章 援兵第360章 西域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34章 勸降第72章 麪粉第251章 陷阱第322章 招工第373章 農業第89章 以農治國第431章 利益第20章 精銳之師第197章 活路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85章 水車第177章 黑甲軍第21章 火力封鎖第193章 密信第361章 封禪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269章 狼 鹿 花第483章 汗血馬第256章 新王第95章 宣傳攻勢第271章 敵人第475章 龍城第247章 浮橋第243章 壽春第71章 落幕第8章 公士第303章 獵鷹第17章 攻大於守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244章 心計第312章 探礦第146章 配給制第324章 補貼第60章 賄賂第285章 議和第537章 楊端和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287章 分別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236章 惱羞成怒第494章 藍氏第39章 連環計中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山市| 滦南县| 滁州市| 茂名市| 临西县| 梁河县| 辽阳县| 娄底市| 嘉义市| 永年县| 林口县| 綦江县| 呼和浩特市| 文昌市| 防城港市| 客服| 迁安市| 潞城市| 福安市| 荣成市| 吉首市| 杭州市| 临安市| 凌海市| 长武县| 纳雍县| 屏东市| 若羌县| 韩城市| 邵阳县| 汝阳县| 嘉义县| 登封市| 临江市| 泸水县| 东源县| 绍兴县| 革吉县| 从江县| 津市市| 花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