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20章 小試身手

第520章 小試身手

八十米可擊穿並造成傷害,這讓站在城頭觀戰的沈兵懸著的心瞬間就放下了一半。

其實這並不意外,羅馬步兵盾是因其面積大所以全重才達到20斤,但單位面積上的防護能力並不會比普通盾更強。

而火繩槍突破的就是單位面積上的一個點。

羅馬方陣那邊卻愣了,因爲在此之前除了投石機、牀弩之類的武器外,從未有過任何裝備能在八十米的距離上殺傷盾牌後的士兵,可對面的絲國軍隊卻做到了,而且用的就是一根看起來微不足道的鐵管。

第一時間羅馬士兵就被嚇懵了。

“那是什麼?”有人在陣中大叫:“我們的盾對他們毫無用處!”

軍官在後頭不知道前方的情況,他們還以爲那是因爲盾牌不夠密集,於是一聲令下:“龜甲陣!”

雖然許多羅馬士兵懷疑龜甲陣能否起作用,但他們一方面有些不相信敵人的武器能擊穿盾牌,另一方面這也是羅馬軍團對付敵人遠程打擊裝備的習慣,更重要的還是除此之外他們別無它法。

於是羅馬士兵依令聚攏在一起擺成龜甲陣:前方盾牌連著盾牌幾乎沒有空隙,上方也舉著盾擋住,從外面看就像是一個密不透風的龜甲。

這卻正合神武軍之意,他們不慌不忙的再次裝彈,然後再次舉起火繩槍,一聲令下又是“砰砰砰”的亂響,龜甲陣內霎時就傳來一聲聲慘叫,又是一排羅馬士兵倒在地上。

馬上就有羅馬士兵朝身後的軍官大叫:“長官,敵人的武器能擊穿盾牌,龜甲陣不起作用!”

軍官這時才明白問題和危機所在,但他們從沒打過這樣的仗……敵人的裝備居然能擊穿盾牌?

於是一時愣在原地不知怎麼辦纔好。

如果是別的軍團,比如馬其頓軍隊,碰到這情況只怕第一時間就崩潰了。

但羅馬軍團軍紀嚴明,尤其他們還實施了十分殘酷的“十一抽殺制”。

也就是如果有大規模潰逃、譁變或是丟失軍旗等較爲嚴重的情況,就會十人一組抽籤,不論軍官還是士兵,不論身份貴賤,抽到死籤就要被處死。

且倖存下來的士兵也只能在軍營之外危險地區駐紮,口糧換成喂牲口的大麥。

雖然它實行不多,但卻已足夠威攝全軍使他們不敢輕易逃跑。

這時馬爾庫斯就傳下命令:“全軍衝鋒!”

馬爾庫斯是個有經驗的指揮官,他只在剛纔敵我對陣的那一瞬間就發現一個問題:敵人的火器雖然殺傷力大但準備時間卻很長。

因此,要想打贏這場仗就只有用最快的速度衝鋒。

聽到這個命令所有羅馬士兵都感到沒來由的陣陣膽寒……這不就是用血肉之軀面對敵人的火器嗎?

但也只是停滯了一會兒,隨著軍官一聲哨音,羅馬士兵就高喊著朝絲國軍衝去,端著盾牌,手持短劍,就希望能殺入敵人陣中近身作戰。

然而現實卻讓他們很絕望。

羅馬士兵個個手持重盾,即便是衝鋒也是步履蹣跚……其衝鋒速度會比馬其頓步兵快一些,雖然他們的盾比超長槍還重,但超長槍不容易保持平衡。

但兩分多鐘的時間還是夠火繩槍射出十餘發子彈,尤其是隨著敵我兩軍距離越來越近火繩槍的命中率也隨之大幅增加。

於是隨著一陣陣“砰砰”的槍響,羅馬士兵一批批的倒在衝鋒的路上,而那些橫七豎八的倒在地上的屍體又進一步增加羅馬軍隊衝鋒的困難,進而屍體就越堆越多。

僅以衝鋒而言,羅馬軍團這種穿著盔甲手持重盾的衝鋒是極其錯誤的。

因爲若在八十米的距離上重盾加盔甲都無法阻擋火繩槍射出的彈丸,這重盾和盔甲除了阻滯己方的衝鋒速度外就沒有任何意義。

這也是滑膛槍出現後胸甲就逐漸消失最後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所以,羅馬士兵若是夠聰明乾脆拋掉盾牌全速衝鋒反而還有可能對神武軍的火繩槍構成威脅。

但沒有人認識到這一點,盾牌可以說是羅馬士兵的第三生命,長期以來的戰爭讓他們以爲拋掉盾牌就意味著受傷甚至死亡,於是寧可帶著它一起死。

不過就算如此,這一仗還是打得險像環生。

羅馬軍團衝至最近的位置距離神武軍只有不足十米,眼看就要衝進神武軍陣中造成騷亂,幸運的是側翼輕騎射來一陣箭雨及時將其擋了回去。

看到這一幕,就連沈兵都不得不在心下暗贊羅馬軍團的戰鬥力。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甚至說是一場維度不同的戰爭也不爲過。

尤其羅馬士兵從未見過火繩槍,首次見到這種無法對付的裝備不發生恐慌徹底崩潰已經不容易了,還能像現在這樣不畏生死的發起衝鋒……也難怪這支軍團不久後便能成爲地中海霸主甚至一直打到中亞。

但是現在,有了沈兵的出現,只怕羅馬軍團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終於,在神武軍火槍前堆起像小山似的屍體後,羅馬士兵就再也忍不住內心的恐懼崩潰了。

王賁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一揮手就把騎兵派了上去。

兩千重騎在這時就發揮了作用,他們從兩翼衝出展開隊形,然後像坦克似的輾向那些逃跑的羅馬士兵。

輕騎則分散開來用弓箭追殺潰逃的散兵。

神武軍則端著火槍一步步朝敵人城寨前進……城寨上的弓箭手對他們的藤甲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他們可以行至城寨前近距離將其射殺。

結果城寨上的羅馬士兵也被嚇壞了,就算馬爾庫斯憤怒的大聲喝斥甚至親自斬殺了數名逃兵,他們還是不顧一切的丟下城寨逃走。

整場戰鬥持續了半個多時辰,以秦軍攻下北面城寨告終。

沈兵直接將城寨放了一把火燒了,然後讓士兵盡數回城……擁有城池的好處就在這,可以隨時回城休息,等養精蓄銳之後再次反攻。

而下一次反攻,就不會像現在這樣小試身手了。

(本章完)

第247章 浮橋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510章 聯盟第449章 改革第285章 議和第450章 控制第242章 撤軍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67章 偷襲第51章 錯有錯著第272章 動搖第18章 主動防禦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52章 破冰第377章 誤會第243章 壽春第183章 水戰第191章 點兵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74章 失衡第80章 薄禮第120章 承功第235章 伏擊第189章 上將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6章 變局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79章 挑明第404章 教育權第96章 宵禁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08章 求放過第317章 工人第299章 圈地第214章 較勁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92章 獨輪車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90章 窘況第197章 活路第550章 大結局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532章 西域第511章 火繩槍第464章 練兵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97章 狼來了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52章 消息第136章 紅燒第191章 點兵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66章 錢第517章 文明第131章 淳于越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320章 高人第238章 狼煙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503章 選擇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99章 三危山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544章 真相第544章 真相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27章 矛盾第297章 牀弩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196章 昌平君第94章 荊軻刺秦第243章 壽春第481章 試探第193章 密信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64章 練兵第189章 上將軍第188章 軍魂第164章 設計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43章 改革第454章 大將軍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95章 嫁衣第210章 拉攏第40章 阻敵第43章 知己第371章 控制第291章 二選一第52章 李牧亡第550章 大結局第457章 信任第472章 交鋒第344章 齊國亡第493章 補給
第247章 浮橋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510章 聯盟第449章 改革第285章 議和第450章 控制第242章 撤軍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367章 偷襲第51章 錯有錯著第272章 動搖第18章 主動防禦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152章 破冰第377章 誤會第243章 壽春第183章 水戰第191章 點兵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74章 失衡第80章 薄禮第120章 承功第235章 伏擊第189章 上將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16章 變局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479章 挑明第404章 教育權第96章 宵禁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08章 求放過第317章 工人第299章 圈地第214章 較勁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392章 獨輪車第354章 攻守兼備第90章 窘況第197章 活路第550章 大結局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532章 西域第511章 火繩槍第464章 練兵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97章 狼來了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252章 消息第136章 紅燒第191章 點兵第149章 又是水攻第166章 錢第517章 文明第131章 淳于越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320章 高人第238章 狼煙第225章 將計就計第503章 選擇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399章 三危山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544章 真相第544章 真相第348章 羨門子高第427章 矛盾第297章 牀弩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196章 昌平君第94章 荊軻刺秦第243章 壽春第481章 試探第193章 密信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464章 練兵第189章 上將軍第188章 軍魂第164章 設計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443章 改革第454章 大將軍第12章 身卑力微第495章 嫁衣第210章 拉攏第40章 阻敵第43章 知己第371章 控制第291章 二選一第52章 李牧亡第550章 大結局第457章 信任第472章 交鋒第344章 齊國亡第493章 補給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藏| 静宁县| 黄平县| 闽清县| 塔河县| 黄骅市| 汾西县| 阳谷县| 富裕县| 北京市| 玉屏| 台北县| 噶尔县| 区。| 从化市| 峨边| 上饶县| 溆浦县| 曲靖市| 璧山县| 剑河县| 永靖县| 达孜县| 周至县| 娄烦县| 河北省| 鄂伦春自治旗| 丹江口市| 海伦市| 巴楚县| 兰州市| 蕲春县| 七台河市| 九龙坡区| 朝阳区| 卓资县| 亳州市| 芒康县| 克什克腾旗| 庆安县| 丹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