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1章 淳于越

第131章 淳于越

淳于越原是齊國人。

戰(zhàn)國時中原各國其實隔閡並沒有那麼深,有些若是細(xì)究起來甚至還是一個祖宗。

比如打生打死的趙國與秦國就是遠(yuǎn)房親戚,只不過打著打著仇恨就越來越多便無法調(diào)和了。

仇恨歸仇恨,百姓及文人武將還是在各國亂竄,今天向這國表忠心明天就向那國獻(xiàn)誠意。

這雖說有追逐名利的成份在其中,但與效忠外族還是有本質(zhì)區(qū)別。

比如燕國名將秦開,他便是在東胡做人質(zhì)的魯國人,且深受東胡信任。

但他還是選擇逃回中原,然後帶著燕軍打東胡開疆闊土。

所以,齊國淳于越在秦國任太傅,韓國鄭國在秦國任水工都是尋常事。

這淳于越剛完成出使齊國的使命……

這段時間秦國進(jìn)攻的不是趙國就是燕國再來就是魏國。

這三國全與齊國交界,未來要打的楚國也同樣如此。

如果齊國有點戰(zhàn)略意識都知道收拾完這些國家接下來就輪到他了。

所以它完全有可能出兵增援。

所以得派人去忽悠啊……

可是這派誰去才能取得其信任呢?

嬴政想著想著,最終挑中了淳于越。

嬴政此舉有些讓人費解,因爲(wèi)淳于越是個大儒,而且出了名的性直剛烈一身正氣,派他去幹忽悠人的活似乎有些不合適。

但其實這卻是嬴政的一步好棋:

正因爲(wèi)淳于越“性直剛烈一身正氣”,所以纔沒人相信他會說謊,所以才更容易被忽悠……

難的是怎麼才能讓淳于越去忽悠人!

要說服淳于越主動做這種事幾乎不可能,如果可能那就不叫“性直剛烈一身正氣”了。

於是嬴政就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淳于越給忽悠了。

而忽悠淳于越似乎並不難。

太子太傅嘛!

嬴政就以審視扶蘇爲(wèi)藉口與淳于越接觸,然後時不時的感嘆幾句:

“唉,寡人最不願意紛爭的便是齊國。”

“那齊國乃福人之地,據(jù)聞仙山屢次出現(xiàn)在齊國,許多齊人都看見了。”

“這樣一個神仙眷顧的地方,寡人又怎敢輕易對其動兵端?”

“是以六國皆可滅,唯獨這齊國不可。”

“但奈何……”

說著嬴政又重重的嘆了口氣,若有所思的接著說道:

“奈何寡人有心,齊國未必有意啊!”

“若齊國乘寡人與它國紛爭時來攻秦國,或是出兵增援?dāng)硣讶司筒坏貌怀霰R國了。”

“到時生靈塗炭死傷萬千……”

這一說到“生靈塗炭死傷萬千”那淳于越就一股熱血蹭的往上涌。

當(dāng)下沒有多想,就拱手朝嬴政拜道:

“微臣願意出使齊國向其痛陳利害,以解大王之憂!”

嬴政心下大喜,面上卻要裝出一副爲(wèi)難的樣子:

“太傅有心了,可此去齊國路途遙遠(yuǎn),少說也得數(shù)月。”

“而太子又需太傅教導(dǎo)……”

淳于越說道:

“大王。”

“若能救萬民於水火之中,微臣那點辛勞又算得了什麼?”

“至於太子的教導(dǎo)……”

“正所謂‘學(xué)高爲(wèi)師德高爲(wèi)範(fàn)’,這正是以身作則教導(dǎo)太子以仁義治國的時機(jī)啊!”

嬴政大點其頭:

“有理,有理!”

“雖然寡人十分不捨,但既然太傅心意已決……”

“那寡人也只能依太傅之意了!”

於是淳于越就成了出使齊國的使節(jié),一個完美的使節(jié)。

正如嬴政所想,淳于越在齊國的遊說那是慷慨激昂、一身正氣,任何人都看不出他在說謊……事實上他就沒說謊。

又因爲(wèi)淳于越原本就是齊國大儒的身份,於是很快就發(fā)動齊國的儒生一起“慷慨激昂”,只把那齊國上下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其結(jié)果就是,不管秦攻趙也好、打燕也好、甚至之後的滅魏伐楚,齊國一概不出兵。

此時淳于越正好從齊國返回經(jīng)過邯鄲,以他太傅的身份無意間知道秦軍將水攻大梁。

這還了得?

水淹大梁?

仁義道德都丟到哪裡去了?!

於是二話不說帶著親衛(wèi)馬不停蹄的追上秦軍,正好碰到鄭國在誇沈兵。

沈兵聽著淳于越這話那是一個頭兩個大。

自己跑這來找楊端和是提問題的,沒想到卻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

鄭國那的問題或許還可以解決。

但淳于越這裡的問題……說什麼“死傷庶民萬千”?

還有什麼道什麼義?

我去,長平之戰(zhàn)坑殺趙軍四十萬怎麼不見你來講道義啊?

現(xiàn)在是打仗,決堤之後不是爲(wèi)了攻城嗎?

攻城不就有百姓死傷嗎?

若要百姓不死傷……這仗還怎麼打啊?!

沈兵將求助的目光投向楊端和,此時應(yīng)該是他這將軍出來解釋的時候啦!

沒想到楊端和就裝作沒看見,眼光飄忽到兩邊,還微微擡著頭,就差沒說:

“咦,今天這風(fēng)好大啊!”

“哇,天上這雲(yún)好美呀!”

……

沈兵在心裡問候一遍楊端和的家人,但還是無奈的轉(zhuǎn)向淳于越,拱手說道:

“太傅,屬下有一事不解,還請?zhí)到饣蟆!?

“那即墨之戰(zhàn),可是打了五年?”

即墨之戰(zhàn)大概是四十年前發(fā)生在燕國與齊國之間的一場圍城戰(zhàn)。

當(dāng)時燕國聯(lián)合六國攻齊(主要是燕軍),將齊國打得只剩下即墨一城。且將即墨一圍就是五年,但最後還是被齊國擊退。

淳于越冷聲回答:

“是又如何?”

沈兵又問:

“此戰(zhàn),應(yīng)不失道義吧?”

淳于越回答:

“燕齊兩國光明磊落,一攻一守,自是不失道義。”

沈兵又問:

“那麼此戰(zhàn),也不失利益吧?”

淳于越又答:

“燕欲滅齊,齊要復(fù)國,自是各有利益。”

沈兵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即墨一戰(zhàn)利義兩得。”

“但此戰(zhàn)耗時五年,不知死傷百姓多少?”

淳于越一時無言以對。

因爲(wèi)很明顯即墨一戰(zhàn)也是“死傷庶民萬千”,確切的說不只萬千……

那可是打了五年的戰(zhàn),城內(nèi)不知餓死了多少百姓,不知有多少未成年被徵用並送上戰(zhàn)場……

然後沈兵又補了句:

“當(dāng)年即墨只以七千殘兵便守了五年。”

“今日這大梁卻有魏兵二十萬,且糧倉充盈,只怕守上十年也不成問題。”

“若是打上十年,不知又要死傷多少庶民?”

(本章完)

第481章 試探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146章 配給制第376章 籠絡(luò)人心第205章 衝陣第548章 書信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98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330章 重點第425章 交河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紡織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219章 戰(zhàn)法第425章 交河第286章 難題第527章 調(diào)虎離山第243章 壽春第237章 圍城第39章 連環(huán)計中計第70章 番木鱉第295章 高爐第32章 變故第281章 稅率第539章 嚀泉第141章 陷阱第480章 請辭第537章 楊端和第162章 鋸子第241章 援軍第440章 希望第254章 突圍第70章 番木鱉第518章 局勢第121章 蒙良第296章 弩第4章 工丞第135章 沙袋第338章 人才第198章 求降第473章 分裂第136章 紅燒第134章 困難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88章 論農(nóng)第220章 撤軍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3章 劓刑第396章 陷馬坑第196章 昌平君第49章 許昌第541章 姑師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2章 變故第547章 暴亂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21章 蒙良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19章 戰(zhàn)法第41章 福禍相倚第99章 使節(jié)第230章 汝陰第29章 兒女私情第239章 奸細(xì)第237章 圍城第68章 督陣第483章 汗血馬第522章 奴隸第307章 索箭第99章 使節(jié)第83章 農(nóng)家第274章 失衡第113章 軍糧第290章 門客第418章 援兵第206章 潰逃第300章 牀弩兵第158章 騎兵第285章 議和第98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186章 仙人第316章 工業(yè)化第291章 二選一第305章 反包圍第475章 龍城第548章 書信第356章 奴隸第441章 問題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328章 戰(zhàn)車第184章 包圍第68章 督陣第87章 翻車第393章 肅州第318章 售賣第541章 姑師第257章 奇人第165章 騎射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6章 不世功勳
第481章 試探第345章 匈奴中興第146章 配給制第376章 籠絡(luò)人心第205章 衝陣第548章 書信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98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330章 重點第425章 交河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13章 紡織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219章 戰(zhàn)法第425章 交河第286章 難題第527章 調(diào)虎離山第243章 壽春第237章 圍城第39章 連環(huán)計中計第70章 番木鱉第295章 高爐第32章 變故第281章 稅率第539章 嚀泉第141章 陷阱第480章 請辭第537章 楊端和第162章 鋸子第241章 援軍第440章 希望第254章 突圍第70章 番木鱉第518章 局勢第121章 蒙良第296章 弩第4章 工丞第135章 沙袋第338章 人才第198章 求降第473章 分裂第136章 紅燒第134章 困難第248章 兩面夾擊第88章 論農(nóng)第220章 撤軍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23章 劓刑第396章 陷馬坑第196章 昌平君第49章 許昌第541章 姑師第12章 身卑力微第32章 變故第547章 暴亂第234章 以攻代守第121章 蒙良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19章 戰(zhàn)法第41章 福禍相倚第99章 使節(jié)第230章 汝陰第29章 兒女私情第239章 奸細(xì)第237章 圍城第68章 督陣第483章 汗血馬第522章 奴隸第307章 索箭第99章 使節(jié)第83章 農(nóng)家第274章 失衡第113章 軍糧第290章 門客第418章 援兵第206章 潰逃第300章 牀弩兵第158章 騎兵第285章 議和第98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186章 仙人第316章 工業(yè)化第291章 二選一第305章 反包圍第475章 龍城第548章 書信第356章 奴隸第441章 問題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328章 戰(zhàn)車第184章 包圍第68章 督陣第87章 翻車第393章 肅州第318章 售賣第541章 姑師第257章 奇人第165章 騎射第470章 孤注一擲第46章 不世功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城县| 凤凰县| 孙吴县| 泌阳县| 天津市| 鲜城| 喀喇沁旗| 错那县| 河曲县| 高台县| 兰溪市| 通化市| 彭阳县| 三穗县| 常德市| 克山县| 论坛| 虹口区| 嘉黎县| 津市市| 噶尔县| 双桥区| 洛隆县| 蒲城县| 诸暨市| 罗江县| 文昌市| 芦山县| 成都市| 德兴市| 武夷山市| 抚州市| 五莲县| 枣强县| 县级市| 六安市| 会宁县| 湾仔区| 拉萨市| 高台县|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