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1章 陷阱

第141章 陷阱

一名部將建議道:

“將軍,屬下以爲只能撤軍!”

“即便我等攻下大梁,被楚軍包圍亦是無徒勞無功!”

這話是說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大梁對於秦國的問題其實一直都不是魏國而是楚國。

楚國距離大梁太近,而且楚國的曹州與陳城兩地還是一南一北扼制大梁,於是楚軍很容易對大梁形成兩面夾擊亦或大縱深包抄的形勢。

王翦與楊端和不是沒考慮過楚軍來援的情況。

只是他們沒想到楚國在內(nèi)部大亂之後能如此迅速的組織起二十五萬大軍,而且戰(zhàn)略還是穿插包圍……

這時秦軍將領(lǐng)位就會想:如果被楚軍包圍,奪下大梁還有意義嗎?

這就相當於外面已經(jīng)撒下了大網(wǎng),而網(wǎng)裡的魚蝦還在互鬥。

楊端和猶豫了一下,他心裡其實也傾向於撤軍。

有句話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山”,對秦軍來說留住部隊保存實力纔是最重要的。

這次滅不了魏國還可以等下次,軍隊要是被圍殲了就不是那麼容易恢復(fù)元氣了。

楊端和的猶豫並不是要不要撤軍,而是在考慮撤軍前要不要先水淹大梁,就算滅不了大梁也可以讓魏國難受一番。

這時,沈兵卻語出驚人:

“將軍,屬下以爲我等不可撤軍。”

衆(zhòng)人聞言紛紛側(cè)目。

李巖面帶不屑駁道:

“你一個工嗇夫又能知道什麼?”

“帶兵打仗又豈是你想的那般容易?”

“你只管做好你的木藝……”

也難怪李巖會質(zhì)疑。如果不是因爲沈兵之前猜到補給線會被襲,像這樣的軍事會議沈兵這工嗇夫甚至不該也無權(quán)參加。

楊端和瞪了李巖一眼打斷了他的話,然後轉(zhuǎn)頭問沈兵:

“嗇夫旦說無妨,我軍爲何不能撤軍?”

沈兵不答反問道:

“屬下想知道,若我等撤軍又會如何撤?”

楊端和想也不想就回答:

“自是西撤回秦。”

秦軍原本有三個方向可以撤退。

但此時情況有變:北有二十萬楚軍主力,南有五萬楚軍攻陽翟,秦軍要撤就只有一個方向……往西撤回秦境。

其中南面雖只有五萬楚軍,楊端和這十萬大軍有十足的信心能將其擊敗,但就怕被其拖住無法逃脫最終反而會壞事。

沈兵回道:

“若是往西撤,只怕便中了楚軍奸計了!”

李巖笑道:

“危言聳聽,若是西撤也不行,難道還往東撤不成?”

一衆(zhòng)部將聽著這話發(fā)出一陣笑聲,因爲往東就是楚國,自然不可能。

楊端和與沈兵接觸最多深知沈兵的本事,所以倒沒有像別人一樣輕視,他用略帶責怪的眼神環(huán)視了衆(zhòng)人一眼,接著就問著沈兵:

“嗇夫請講,西撤爲何中楚軍之計?”

沈兵問了兩個問題:

“將軍,不知大梁距秦境多遠?”

“若我軍正常行軍需幾日才能回秦?”

楊端和回答:

“正有九百里,少說也要十餘日才能回秦。”

沈兵道:

“這便是了。”

“我軍大多爲步軍行軍緩慢,楚軍又怎會容我行軍十餘日撤回秦境……”

李巖打斷沈兵的話:

“楚軍是欺我無糧,否則以我等十萬軍力又豈會怕了那二十萬楚軍?”

這話說的倒也沒錯,秦軍戰(zhàn)鬥力強悍,如果不是糧道被斷便是以一敵二也有一拼之力。

李巖又補了句:

“何況我等行軍速度慢,那楚軍又能快到哪去?”

“用騎軍包抄?那點騎軍又何足道哉?”

這時代的騎兵並非主力,就算有也不多,所以按常理的確擋不住這十萬秦軍。

但沈兵卻有不同看法。

沈兵指著地圖上秦軍撤軍的路線道:

“首先,這九百里楚軍不會讓我等好過。”

“楚軍必會派出騎軍趕在我軍前頭拆橋破路或設(shè)伏偷襲。”

“是以我軍實際行軍時間將遠超十餘日,等我趕到秦境附近時已成疲師。”

楊端和神色越發(fā)凝重,點頭贊同道:

“疲軍之策,楚軍自當如此。”

李巖勿自不服:

“即便如此,我等也可在我部接應(yīng)下成功回秦。”

“李信將軍正在秦魏邊境!”

“那點楚兵又如何能擋得了我軍兩面夾攻?”

沈兵回答:

“若只是楚兵,的確擋不住我軍。但若加上魏軍呢?”

李巖有些惑:

“魏軍?”

沈兵指著地圖上的安邑位置說:

“安邑原是楚國都城,其恰好地處秦楚邊境。”

“楚軍可藉口前來援救魏軍伐秦,不費吹灰之力拿下安邑甚至得安邑軍民相助。”

“到時……”

衆(zhòng)人聞言不由紛紛變色。

因爲所有人都會想到這樣下去會是什麼情況。

那安邑不需要把秦軍擊敗,只需將秦軍擋上幾天然後楚軍就會從四面八方趕上來。

楊端和嘆道:

“嗇夫所言甚是。”

“除此之外我等還忽略一事。”

“被困於大梁的那二十萬魏兵又豈是易與之輩?”

“此時他們不過是因爲決策失誤無法出城作戰(zhàn)而已。”

“若我軍一撤……這些魏兵定會出城銜尾追殺。”

“到時,我等要面對的又豈是二十餘萬楚軍?還有這數(shù)不清的魏軍!”

這也是沈兵想說的。

別看現(xiàn)在魏軍被困在城裡像個龜孫似的毫無還手之力。

但素質(zhì)差的部隊往往有個特點,那就是不能打逆風(fēng)戰(zhàn)卻能打順風(fēng)戰(zhàn)。

他們之前是怕了秦軍同時也是魏王假決策失誤於是處於被動。

如果秦軍不撤還好,一撤就把這“潘朵拉魔盒”給打開了。

再加上秦軍敗退,那些魏兵自然會在後頭牛逼哄哄的緊追不捨。

說到這,楊端和就知道重點在哪了,他咬了咬牙,說道:

“是以,我等無論如何都不能撤軍。”

“便是要撤,也要攻下大梁才能撤!”

這兩句話其實是一個意思,那就是呆在原地繼續(xù)滅魏。

因爲很明顯,等秦軍攻下了大梁那楚軍的包圍圈也早就合攏了,不可能還有機會撤。

李巖擔憂的問了聲:

“可是將軍,那軍糧……”

楊端和回答:

“大梁城內(nèi)有糧,只要打下大梁我軍便無軍糧之憂。”

這倒是個主意,然而……

沈兵剛想說什麼,卻發(fā)現(xiàn)楊端和頗有深意的望了沈兵一眼。

於是沈兵就把要說的話吞下肚去。

(本章完)

第237章 圍城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90章 奇軍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00章 牀弩兵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499章 出兵第101章 荊軻第44章 通敵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章 底牌第340章 忽悠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439章 降軍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147章 戰(zhàn)略第425章 交河第309章 炫耀第541章 姑師第39章 連環(huán)計中計第257章 奇人第275章 宣傳戰(zhàn)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72章 交鋒第453章 拒親第340章 忽悠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98章 戰(zhàn)法第172章 製法第44章 通敵第483章 汗血馬第429章 榜樣第493章 補給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76章 籠絡(luò)人心第275章 宣傳戰(zhàn)第65章 厚禮第41章 福禍相倚第150章 使節(jié)第488章 爲難第321章 私鬥第107章 合縱第426章 綠洲第435章 機關(guān)算盡第212章 急功好戰(zhàn)第98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241章 援軍第237章 圍城第79章 挖坑第196章 昌平君第366章 礦第378章 交集第542章 補給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96章 宵禁第512章 訓(xùn)練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8章 公士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2章 李牧亡第278章 鮎魚效應(yīng)第472章 交鋒第389章 沙州第435章 機關(guān)算盡第93章 姬丹第547章 暴亂第15章 釜底抽薪第66章 凳子第380章 火神第381章 交易第164章 設(shè)計第411章 信第262章 水排第70章 番木鱉第166章 錢第547章 暴亂第222章 追敵第73章 榨醬面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49章第223章 準備第378章 交集第454章 大將軍第517章 文明第143章 降兵第353章 學(xué)習(xí)第261章 勞力第24章 矛盾第85章 水車第232章 補給第503章 選擇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65章 騎射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83章 使者第342章 市場化
第237章 圍城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90章 奇軍第180章 引蛇出洞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第300章 牀弩兵第226章 層層防禦第499章 出兵第101章 荊軻第44章 通敵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章 底牌第340章 忽悠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439章 降軍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147章 戰(zhàn)略第425章 交河第309章 炫耀第541章 姑師第39章 連環(huán)計中計第257章 奇人第275章 宣傳戰(zhàn)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213章 尚在謀劃第472章 交鋒第453章 拒親第340章 忽悠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298章 戰(zhàn)法第172章 製法第44章 通敵第483章 汗血馬第429章 榜樣第493章 補給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76章 籠絡(luò)人心第275章 宣傳戰(zhàn)第65章 厚禮第41章 福禍相倚第150章 使節(jié)第488章 爲難第321章 私鬥第107章 合縱第426章 綠洲第435章 機關(guān)算盡第212章 急功好戰(zhàn)第98章 梟首示衆(zhòng)第241章 援軍第237章 圍城第79章 挖坑第196章 昌平君第366章 礦第378章 交集第542章 補給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96章 宵禁第512章 訓(xùn)練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132章 最強虎狼第8章 公士第19章 爲師老了第52章 李牧亡第278章 鮎魚效應(yīng)第472章 交鋒第389章 沙州第435章 機關(guān)算盡第93章 姬丹第547章 暴亂第15章 釜底抽薪第66章 凳子第380章 火神第381章 交易第164章 設(shè)計第411章 信第262章 水排第70章 番木鱉第166章 錢第547章 暴亂第222章 追敵第73章 榨醬面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549章第223章 準備第378章 交集第454章 大將軍第517章 文明第143章 降兵第353章 學(xué)習(xí)第261章 勞力第24章 矛盾第85章 水車第232章 補給第503章 選擇第117章 興致寥寥第46章 不世功勳第165章 騎射第192章 唐雎不辱使命第383章 使者第342章 市場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于田县| 凤台县| 华蓥市| 无棣县| 玉林市| 芦山县| 英吉沙县| 和龙市| 苍山县| 云梦县| 化州市| 德庆县| 宁乡县| 长泰县| 沙湾县| 临澧县| 大余县| 晋城| 天峻县| 马山县| 昌平区| 光泽县| 商水县| 镇雄县| 渭源县| 石嘴山市| 久治县| 阿拉尔市| 深水埗区| 平谷区| 乌审旗| 皮山县| 镇坪县| 靖远县| 郎溪县| 朔州市| 玉龙| 昌吉市| 方正县| 牟定县| 巴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