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章 底牌

第5章 底牌

爲了方便製作和統一制式,沈兵畫了幾張草圖。

說草圖還真是草圖,因爲它是用毛筆在羊皮上畫的,線條難免歪歪扭扭。

不過這帶有正側視分解的草圖還是讓循爲之驚豔。

循盯著這草圖發愣,心裡波濤洶涌。

“這什麼情況?”

“我可沒教過這些東西啊!”

“尤其這1:100是什麼鬼?”

當然,身爲師傅的循不會直接問,那面子上也過不去啊!

正所謂薑還是老的辣,循眼珠子一轉,輕擼嘴邊的山羊鬚,故作讚賞的點了點頭。

“不錯,不錯!”

“這幾日你是大有長進了!”

說著隨手就將圖遞給了身邊的蒼,交待道:

“就按此圖製作!”

蒼當然不知道是坑,應了聲接過圖,然後當場就懵了。

“師傅,這1:100是……”

循假裝忙碌著翻查手裡的竹簡,不耐煩的擡了下頭。

“不懂就問你師兄!”

沈兵拿過圖看了看,解釋道:

“這是比例尺!”

“1比100,也就是圖上是一尺,實物便是100尺!”

“如此一來,所有投石機就可以統一制式,不至於大小不一參差不齊!”

接著蒼的腦袋就被循來了一下。

“這都不知道?”

“多向你師兄學學!”

蒼:……

其實循心裡已暗鬆一口氣。

“好在自己機智,否則剛纔就要露餡了!”

“不過看起來沈兵那小子本領還不只這些!”

“他輕輕鬆鬆的就弄一點新玩意出來而且還很實用!”

“特麼的我這個師傅真是太難了!”

……

有了圖紙再加上循的配合,投石機制作得很順利。

秦時一支軍隊所帶的工匠並不多,一般五百人左右。

其編制大致與部隊相同,伍人一伍、什人一什,只不過叫法略有不同。

工匠的伍長稱工臣、什長稱工丞、百夫長就像循則稱工師。

再往上就是嗇夫,還有主管一軍工匠的胄案。

這些工匠從另一方面分就有輪人、弓人、廬人等等。

簡單的說就是造車輪的、造弓箭的、造兵器的。

造投石機的就被稱爲“砲人”。

這名字在現代聽著有點不雅觀,不過古代的“砲”可沒有引申到那方面的意思。

楊端和所帶的“砲人”不過一百,也就是循所帶領的這支隊伍。

一百人當然不夠大面積製作攻城用的投石機。

他們的做法是“呼啦”一聲拉著所有的士兵打下手。

這一百名“砲人”實際上是起著指導、監製和審覈作用。

要知道秦軍士兵只在磁縣一段就有數萬之多,叫上一部份放下兵器伐木造砲,霎時就是人山人海的一片熱火朝天的景像。

這其間楊端和也來視察了一番,不過有些不滿意。

他找到了正忙著和循商議的沈兵,皺著眉頭說:

“你好像說過這砲還有諸多缺陷和不足!”

“可據我所見,你的改動並不大!”

“不過就是把配重變成了石塊!”

“這是不是說……”

說著楊端和就耐人尋味的瞄了瞄沈兵的脖子。

沈兵只感覺一道涼風“嗖嗖”的刮過,就像刀鋒在旁邊揮舞似的,嚇得情不自禁的縮了一下腦袋。

沈兵艱難的嚥了下口水,回答:

“不知將軍可有聽過一句話!”

“人生要有所保留,絕不要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楊端和一臉迷糊:“底牌?什麼是底牌?”

“就是……”沈兵想了想就回答:“就是最後一招!”

楊端和“哦”了一聲,心中雖是震驚但表面卻裝作波瀾不驚。

有哲理!

有深度!

有見地!

雖然自己以前就是這麼做的,事實上所有爲官、爲政的人都是這麼做的。

不這麼做的基本已躺在棺材裡墳頭草都有幾尺高了。

可是從來都沒人像沈兵這樣把它總結成一句話。

又順口又好記。

那一刻楊端和馬上就把自己的座右銘更新了。

楊端和這反應看在沈兵眼裡,沈兵心裡就定了定,於是繼續解釋道:

“如果我們第一次就把投石機改到最好並搬上戰場!”

“那麼不久趙軍學去了也會把最好的投石機用於對付我們!”

“但如果……”

話還沒說完楊端和就明白沈兵的意思了。

“如果我們一步一步改進!”

“趙軍也只能一步一步學!”

“於是我們就可以一次又一次佔據先機!”

沈兵微笑著拱手回答:“將軍英明!”

楊端和已掩藏不住來自心中的震撼。

尼瑪這話是出自一個小兵之口?

說是孫武再生、吳起轉世也不爲過吧!

自己是上輩子積了什麼德才能撞上這樣一尊佛!

不過楊端和最終還是按捺住了要將沈兵升遷納入門下的衝動。

正如之前所說,將沈兵升遷就意味著要失去這個人才。

想到這,楊端和就故作鎮定的清了清嗓子。

“就按你說的辦!”

“不過……出於保密的原因,此事不能讓外人知曉!”

“包括是你改良了投石機,明白嗎?”

此時的沈兵哪裡會想到楊端和是另有原因,只以爲保密是針對敵人。

於是沒有半點遲疑就應聲:“諾!屬下定當守口如瓶!”

楊端和點了點頭,滿意的帶著部下離開。

剛走不遠李巖就從後頭屁顛尼顛的追了上來。

“將軍,屬下有事稟報!”

“日前那沈兵說過這投石機尚有諸多缺陷!”

“我還道他大批製作時會有所不同!”

“哪知今日一見卻依舊是之前的樣子!”

“莫不是那沈兵在使詐?”

……

楊端和眉毛一挑,往後看了看見距離沈兵已足夠遠了,就意味深長的對李巖說道:

“李巖將軍!”

“你可曾聽過一句話?”

“人生要有所保留,絕不要輕易亮出自己的底牌?”

……

(本章完)

第6章 眼見爲實第467章 龍城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01章 荊軻第173章 天意第51章 錯有錯著第173章 天意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86章 屬國第88章 論農第431章 利益第536章 龜茲王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92章 家書第494章 藍氏第224章 叛秦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549章第237章 圍城第343章 資本第123章 探子第134章 困難第443章 改革第366章 礦第349章 直道第403章 月氏王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02章 騎戰第34章 勸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11章 百越第536章 龜茲王第368章 制高點第229章 閃電戰第292章 涅石第383章 使者第414章 炮彈第102章 絆馬索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51章 破冰第164章 設計第123章 探子第112章 浮橋第432章 道民君第522章 奴隸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42章 撤軍第87章 翻車第155章 水軍第487章 賜婚第172章 製法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73章 分裂第288章 請降第448章 聯軍第514章 訓練第315章 定價第479章 挑明第109章 修橋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14章 較勁第487章 賜婚第61章 火彈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0章 禁民二業第136章 紅燒第485章 遷移第201章 鴛鴦陣第274章 失衡第6章 眼見爲實第49章 許昌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25章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449章 改革第457章 信任第390章 奇軍第346章 騎軍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174章 親衛第488章 爲難第107章 合縱第97章 狼來了第145章 楚軍第112章 浮橋第156章 官大夫第14章 水路第214章 較勁第370章 收購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66章 出兵第152章 破冰第15章 釜底抽薪第210章 拉攏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
第6章 眼見爲實第467章 龍城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428章 騎兵衝陣第101章 荊軻第173章 天意第51章 錯有錯著第173章 天意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386章 屬國第88章 論農第431章 利益第536章 龜茲王第264章 舂米換屯田第92章 家書第494章 藍氏第224章 叛秦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549章第237章 圍城第343章 資本第123章 探子第134章 困難第443章 改革第366章 礦第349章 直道第403章 月氏王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502章 騎戰第34章 勸降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211章 百越第536章 龜茲王第368章 制高點第229章 閃電戰第292章 涅石第383章 使者第414章 炮彈第102章 絆馬索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51章 破冰第164章 設計第123章 探子第112章 浮橋第432章 道民君第522章 奴隸第284章 俯首稱臣第242章 撤軍第87章 翻車第155章 水軍第487章 賜婚第172章 製法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73章 分裂第288章 請降第448章 聯軍第514章 訓練第315章 定價第479章 挑明第109章 修橋第465章 殺雞駭猴第214章 較勁第487章 賜婚第61章 火彈第178章 以攻代守第30章 禁民二業第136章 紅燒第485章 遷移第201章 鴛鴦陣第274章 失衡第6章 眼見爲實第49章 許昌第26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525章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449章 改革第457章 信任第390章 奇軍第346章 騎軍第39章 連環計中計第174章 親衛第488章 爲難第107章 合縱第97章 狼來了第145章 楚軍第112章 浮橋第156章 官大夫第14章 水路第214章 較勁第370章 收購第69章 一己私慾第466章 出兵第152章 破冰第15章 釜底抽薪第210章 拉攏第258章 不戰而降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116章 百利而無一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沧州市| 遂溪县| 广西| 古丈县| 浪卡子县| 邯郸县| 宿迁市| 明溪县| 光泽县| 安图县| 邯郸市| 滨州市| 讷河市| 两当县| 民乐县| 海门市| 呈贡县| 巨鹿县| 广昌县| 双流县| 宝坻区| 金溪县| 平昌县| 霍州市| 张北县| 双江| 扬州市| 舟山市| 平顶山市| 黄大仙区| 北辰区| 威宁| 绍兴县| 德安县| 浮梁县| 五河县| 瑞安市| 大冶市| 万安县| 嘉鱼县| 海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