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09章 修橋

第109章 修橋

嬴政這一露面就嚇得魏國退出了合縱。

楚國原本只想混水摸魚乘機佔點便宜,此時知道嬴政沒死自然也就不會趟這淌渾水了。

於是合縱馬上就只剩燕、代兩軍。

這一回衆人就傻眼了。

燕王喜愣了好一會兒,才捶胸頓足的破口大罵:

“今趟要被這孽子害死了!”

“他還道嬴政必死,現在嬴政非但沒死還御駕親征……”

“以嬴政之殘暴,他又怎會放過燕國?”

“燕國百年基業都要因他而毀!”

姬丹聽到這消息時卻直呼不可能。

“定是那秦人使詐用假嬴政騙我退兵!”

“我等莫要上當,建功立業便在此時!”

……

姬丹會這樣猜測還是很有些道理的,因爲嬴政有替身那是天下皆知。

誰又能保證不是秦國爲了解三郡之危把替身擡出來“用一用”呢?

然而,事實卻給了姬丹狠狠一巴掌……

因爲王翦給姬丹送去了一份大禮:

數十個木盒,每個木盒裡都裝著一顆人頭。

不用說也知道便是刺客荊軻一行人。

同時王翦還告訴姬丹一個差點讓他氣絕身亡的消息:

“刺客在邯鄲時就已被識破,他們一直都在邯鄲大牢中。”

“你等中了大王之計了?!?

這話只氣得姬丹口吐鮮血大喊一聲當場昏倒在地。

於是燕、代聯軍當場就士氣大減毫無戰意。

相反,秦軍卻是士氣大振一改之前驚惶之色。

士氣這東西很奇怪,尤其是冷兵器作戰時期,雖是看不見摸不著卻真實存在。

比如此時在三郡對陣的兩軍,在兵力對比甚至糧草上沒有半點區別。

如果說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魏國的退出使秦軍少了許多壓力。

但依舊是燕、代二十八萬對秦軍十六萬,秦軍依舊缺糧。

然而士氣此消彼漲之下還沒正式開打卻是勝負已分了。

跑得最快的就是燕王喜。

秦軍還在城外整軍時就發現燕軍旗幟大亂營帳內燃起了大火……

燕王喜還算有些理智,知道離開前要燒燬糧草。

但秦時可沒有火油之類的東西,燒糧草也只是將糧車聚成一堆然後點上一把火。

王翦當機立斷命秦軍進攻,接著在火勢蔓延前成功將其撲滅搶回大批軍糧。

醒來的姬丹聽聞燕王喜已撤軍,只得無力的揮揮手,說道:

“大勢已去,撤軍吧!”

趙嘉是最後撤軍的,但趙嘉因爲之前有所準備再加上又是北地精兵,所以有條不紊一路上護著自己的糧草回撤。

秦軍則由王翦坐鎮三郡,部將辛勝、楊端和分別追擊燕代兩軍。

因此沈兵也不得不又一次踏上行軍的道路。

而且像沈兵這樣的工程兵還在前方……

這一度讓沈兵不明白,這要是敵人突然殺個回馬槍怎麼辦?

後來才知道對於燕軍來說這基本是多餘的。

之所以讓工程兵在部隊前方,是因爲的燕軍爲了阻擋秦軍追兵往往會交沿途的橋樑燒燬。

於是工程兵就要在前方修路架橋。

行軍對沈兵來說算不了什麼……此時的沈兵配有馬車和車伕,往車上一坐就讓車伕慢慢往前趕就是,車的四周還有幾個親衛護著,還頗有一點當官的樣子。

倒是修橋是個麻煩事。

部隊行軍至傍晚就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

陳隗一聲令下:

“砲師連夜搭橋!”

砲師上下不由紛紛叫苦。

這時本該是埋鍋造飯的時候,部隊行軍一天早已餓得前胸貼後背,卻不想要在這時搭橋。

不過這又責無旁貸。

因爲部隊是否能前行能否及時追上敵人就看搭橋速度了。

沈兵帶著蒼和澮上前先去看看情況,這一看之下不由倒抽了一口涼氣。

面前是條數十步寬的大河,其上原本有一座木橋,但那木橋卻被燕軍拆得十分徹底,連打在河裡的木樁都被連根拔起。

澮看著光禿禿只剩下幾根殘木漂在河邊的水面說道:

“燕軍倒是費了些力氣。”

“那些木樁必是被他們以繩索牽引以馬力拔起的!”

沈兵一聽就明白了,燕軍是拆一段拔一段。

只要繩索夠長夠多,然後綁上木樁對面再將戰馬拉著一使勁……那些木樁便會被一根根拔起。

通常拆橋都不至於拆得這麼徹底,更多的是一把火燒掉。

但燒橋必然會留下木樁,追兵很快就可以在木樁上搭起一座新橋。

顯然,燕軍是爲了爭取時間。

或者也可以說,他們逃到這裡已經緩上一口氣。

後來沈兵才知道,這是一方面是因爲燕國因爲與趙國一樣北臨匈奴所以有更多騎兵。

另一方面則是燕軍不等後續步兵過河就開始拆橋。

這導致許多燕軍只能拋棄盔甲泅渡過河,那些不會游泳的只能找片密林藏了起來自求多福了。

這時楊端和就從一側趕了過來……

楊端和親率騎兵在最前方追擊敵軍,此時卻被這條河擋住無法前行。

楊端和一見沈兵就興奮的叫道:

“工師來得正好,搭橋過河卻需多長時間?”

沈兵對這事並不內行,只能將目光轉向身邊的澮。

澮拱手回道:

“將軍,伐木扎樁且還需探得河水深淺?!?

“屬下以爲至少需要兩天時間!”

……

澮還沒說完就被楊端和打斷了:

“兩天,兩天後燕軍早就逃回城池了!”

接著楊端和又皺眉說道:

wωw⊙Tтkǎ n⊙¢ ○

“工師有所不知,燕軍與代軍此時正在北岸數裡外休整?!?

“還有大批糧草集中在北岸?!?

“若是兩日才能搭好橋,那批糧草……”

原來燕軍的運糧大隊恰好趕到這裡纔得到前方潰退的消息。

因爲沒有接到撤退的命令前方的不敢退而後方又源源不斷的擠上來,不久就匯聚了一大批。

秦軍缺的就是糧草。

幾乎可以說有糧草就可以追擊,沒有糧草就算是放開城門讓秦軍打也沒法……秦軍雖是勇猛但也無法餓著肚子攻城吧。

所以,眼前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讓這批糧草回城。

想了想,楊端和又問:

“最好,可以讓我軍今晚便過河?!?

“如此一來,明日天色一亮便可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本章完)

第164章 設計第6章 眼見爲實第272章 動搖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83章 水戰第200章 狼筅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96章 宵禁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89章 沙州第85章 水車第254章 突圍第64章 選擇第286章 難題第290章 門客第460章 聯軍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84章 桔槔第364章 偷師第184章 包圍第230章 汝陰第80章 薄禮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97章 活路第395章 羊羣第499章 出兵第429章 榜樣第499章 出兵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508章 霍木桑第202章 棄城第73章 榨醬面第247章 浮橋第32章 變故第547章 暴亂第18章 主動防禦第46章 不世功勳第56章 北地騎兵第77章 脂膏第146章 配給制第437章 人心第63章 王翦第425章 交河第193章 密信第429章 榜樣第182章 拍竿第546章 水源第65章 厚禮第512章 訓練第125章 心理第88章 論農第409章 火炮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94章 荊軻刺秦第86章 樣式第239章 奸細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09章 修橋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64章 選擇第260章 水力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197章 活路第182章 拍竿第59章 工師第309章 炫耀第202章 棄城第328章 戰車第55章 伐木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81章 高田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166章 錢第421章 巫術第58章 錦囊妙計第68章 督陣第281章 稅率第218章 騎射第110章 任務第499章 出兵第475章 龍城第464章 練兵第419章 試射第392章 獨輪車第315章 定價第352章 心態第186章 仙人第312章 探礦第271章 敵人第504章 援軍第107章 合縱第419章 試射第28章 能人第476章 勸降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03章 逆鱗
第164章 設計第6章 眼見爲實第272章 動搖第204章 圍追堵截第455章 節外生枝第183章 水戰第200章 狼筅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96章 宵禁第362章 天外有天第389章 沙州第85章 水車第254章 突圍第64章 選擇第286章 難題第290章 門客第460章 聯軍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84章 桔槔第364章 偷師第184章 包圍第230章 汝陰第80章 薄禮第520章 小試身手第197章 活路第395章 羊羣第499章 出兵第429章 榜樣第499章 出兵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508章 霍木桑第202章 棄城第73章 榨醬面第247章 浮橋第32章 變故第547章 暴亂第18章 主動防禦第46章 不世功勳第56章 北地騎兵第77章 脂膏第146章 配給制第437章 人心第63章 王翦第425章 交河第193章 密信第429章 榜樣第182章 拍竿第546章 水源第65章 厚禮第512章 訓練第125章 心理第88章 論農第409章 火炮第36章 暗箭難防第119章 高爵者籍第94章 荊軻刺秦第86章 樣式第239章 奸細第540章 將計就計第109章 修橋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1章 誰扔的炮仗第64章 選擇第260章 水力第447章 恨鐵不成鋼第197章 活路第182章 拍竿第59章 工師第309章 炫耀第202章 棄城第328章 戰車第55章 伐木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81章 高田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166章 錢第421章 巫術第58章 錦囊妙計第68章 督陣第281章 稅率第218章 騎射第110章 任務第499章 出兵第475章 龍城第464章 練兵第419章 試射第392章 獨輪車第315章 定價第352章 心態第186章 仙人第312章 探礦第271章 敵人第504章 援軍第107章 合縱第419章 試射第28章 能人第476章 勸降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03章 逆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抚顺市| 文山县| 南澳县| 西华县| 大兴区| 革吉县| 塘沽区| 巴南区| 那曲县| 兴义市| 长岛县| 霸州市| 三台县| 宝鸡市| 和田市| 谢通门县| 德阳市| 奎屯市| 安龙县| 怀化市| 炉霍县| 金湖县| 汨罗市| 永胜县| 称多县| 叙永县| 措美县| 综艺| 汶川县| 镇康县| 沧源| 新化县| 蒙城县| 顺义区| 福泉市| 夹江县| 原平市| 乳山市| 肥东县| 青铜峡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