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71章 落幕

第71章 落幕

初時龐煖只道是逃兵亂傳消息……這城門哪有這麼快失守?

也難怪龐煖不信,攻城往往最難攻的便是城門。

真實戰場的城門可不像電影、電視裡拍的那麼簡單,就兩扇門再加一道閂。

這樣的城門只需要幾捆松明拋過來燒它幾個時辰只怕就燒穿了。

古時城池尤其是像邯鄲一樣的都城,其城門往往都做成甕城。

所謂的甕城便是將城門改成前後兩道城門並以城牆圍成一圈首尾相連。

從上方看它就像一個甕口,是以稱作甕城。

這麼做除了使城門更難被攻破外還將城門的靜態御守轉爲動態防禦:

敵方攻破一道城門?

不打緊。

他們很快就會進入甕城被另一道城門。

同時這些進入甕城的敵人便有如甕中之鱉被城牆包圍其中。

城頭的弓弩手張弓搭箭往下一射,便是全方位全角度的打擊。

偶爾還可以拋下滾石和擂木……那個酸爽。

因此,甕城便是有意將第一道城門大開敵人也不敢輕易入內。

另一方面甕城還有利反擊。

若只是一道城門,城內守兵要出城對敵便會面臨一個問題:城門一開,敵人便會乘勢自城門反殺進來。

甕城就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了。

若要反擊便先將部隊佈置在甕城中。

操作步驟便像水密隔艙一般這門關那門開,然後再這門開那門關。

接著部隊再掩殺而出……敵人便是反殺進來也是進入甕城被包圍。

邯鄲是趙國都城,它的四個城門都是甕城,尤其北門甕城更是城堅壁厚極難攻破。

因此龐煖很難相信只這眨眼功夫就失守了,而且失守的還是城門。

龐煖雖是將信將疑但手下卻不敢怠慢,當下就帶上一千親衛親自趕往北門增援。

龐煖心想,即便北門失守,只怕也只是被秦軍打出一個小缺口。

只要這一千親衛及時補上去並將城門奪回便無大礙。

然而事實卻狠狠打了龐煖一個耳關:

當龐煖帶兵趕至北門時發現秦軍已全面攻陷城牆並已向城內擴散……

那又哪裡只是一個小缺口,秦軍已有如決堤洪水般排山倒海的朝他們涌來,霎時就將龐煖驚得呆立當場。

北門爲什麼會在短時間內被攻破就不用多說了,當然是因爲番木鱉。

確切的說是由番木鱉製成的毒彈。

開戰不久沈兵就下令將毒彈點燃打進城內,而且盡數打到城門附近。

由於之前已三番五次見過秦軍拋射這種麻衣火彈,所以趙軍並不在意。

他們哪裡會想到此麻衣火彈非彼麻衣火彈。

這些麻衣火彈除了燃燒之外還朝外釋放著濃煙,不一會兒城門附近就一片模糊就像起了霧般。

其中偶爾還傳來趙兵幾聲咳嗽。

另外,還些毒彈是由攻城的秦軍兵士投上城牆的……

這是由於用投石機拋射毒彈很難準確的拋到城牆麻翻城頭的趙兵。

於是沈兵想了個辦法,將毒彈用麻繩綁上由攻城兵士隨身攜帶。

當兵士攀上攻城梯距城頭不遠時,就用火把點燃毒彈往城頭一甩……

這有點像原始的手榴彈。

於是沒過多久,城牆上下的趙軍個個都呼吸急促、四肢乏力。

趙軍初時只道是禦敵緊張自身出了狀況,等察覺不對時卻已經遲了……

這時楊端和令旗一揮就下令陷陣隊進攻。

那五百陷隊之士全都不著盔甲只穿一身褐衣。

大多隻配一把青銅劍並用療傷布蒙著口鼻防毒。

只有少數負責在城頭防禦的兵士才攜帶皮盾。

這身輕裝使他們能飛快的躍上木梯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上城頭。

而此時城頭的趙軍已渾身無力根本無法反抗。

於是,盾牌擋住兩側來援的趙軍,殺人的殺人、搶城門的搶城門……

前後不過一柱香的時間原本固若金湯的北門甕城就被攻破。

隨著兩道城門一開,秦軍便高喊一聲如潮水般涌入城內。

龐煖帶兵來援時卻已經遲了,他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一幕而無可奈何。

親衛不等命令立時上前頂住秦軍的進攻並護住龐煖後撤。

誰想龐煖此時已心灰意冷。

他長嘆一口氣,說道:

“可嘆我龐煖沒能早死幾天。”

“否則便不用坐視趙國亡於秦蠻之手了!”

說罷猛地從將腰間抽出青銅劍往脖子上一抹……

親衛驚呼一聲搶上前去阻止,卻哪裡還來得急。

龐煖脖頸處已飆出一道鮮血,半晌隨著青銅劍落手,他也癱倒在地上。

龐煖一死,趙軍就失去了反抗意志紛紛棄械投降。

趙國那一衆貴族且戰且走逃進了皇城……

皇城是邯鄲的內城,同樣有城牆甚至一點都不比外城低。

然而任誰都知道此時大勢已去,躲在內城不過是尋求片刻心理安慰而已。

只要秦軍將投石機在城外擺好,麻衣火彈往裡一拋,內城很快就會變成一座火城。

事實也果然如此。

不過王翦並不著急進攻內城,他下令先控制住降軍再安撫好百姓。

這就是王翦的長處之一,他善長穩紮穩打而不是急功近利。

直到當天夜裡等一切都安頓好後,王翦纔將投石機一具具運到皇城外擺開。

自有信使策馬奔到城門下放聲大喊:

“王翦將軍有令。”

“你等若半個時辰內出城投降便饒你不死。”

“否則,將軍便要火燒皇城!”

……

沈兵就在投石機後遠望那火把下的邯鄲皇城。

一陣陣哭聲從裡頭傳來……這時的趙國貴族們除了抱頭痛哭已沒有其它事可做了。

或許是趙王相信了王翦的話,沒過多久城門就從內徐徐打開,趙王遷在一衆兵士的跟隨下帶著文武官員列隊出城。

沈兵看著爲首那顫巍巍走出城的趙王遷,心下不知是什麼感覺。

自己作死又怪得誰來?

正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悲之處”。

雖說這趙王是中了離間計,但若不是他一心想著除掉李牧,又如何會落下這般田地?

秦軍兵士舉起兵器發出一陣陣歡呼。

那些趙國貴族卻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渾身發抖,甚至連站都站不穩。

至此……

六國中唯一一個可以在軍事上與秦國正面硬捍的趙國就此落幕。

(本章完)

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22章 追敵第406章 騎軍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104章 好奇心第84章 桔槔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49章 直道第61章 火彈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74章 西北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84章 包圍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13章 睚眥必報第98章 梟首示衆第219章 戰法第304章 狼羣第120章 承功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437章 人心第63章 王翦第170章 收購第311章 工業區第305章 反包圍第122章 浮力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43章 降兵第274章 失衡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57章 信任第329章 訓練第123章 探子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9章 許昌第491章 大宛第495章 嫁衣第290章 門客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48章 聯軍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09章 權力第124章 水攻第431章 利益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66章 凳子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89章 沙州第397章 丘就卻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70章 收購第511章 火繩槍第352章 心態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373章 農業第202章 棄城第541章 姑師第9章 矛盾第395章 羊羣第182章 拍竿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87章 分別第198章 求降第60章 賄賂第352章 心態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59章 通道第290章 門客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40章 楚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58章 騎兵第446章 巧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512章 訓練第211章 百越第342章 市場化第307章 索箭第346章 騎軍第386章 屬國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66章 喜訊第53章 軍心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0章 阻敵第40章 阻敵第146章 配給制第110章 任務
第160章 匠石運斤第222章 追敵第406章 騎軍第308章 勝者爲王第104章 好奇心第84章 桔槔第423章 請神容易第349章 直道第61章 火彈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265章 買漲不買跌第474章 西北第515章 羅馬的心思第212章 急功好戰第69章 一己私慾第184章 包圍第478章 身不由己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267章 公子扶蘇第13章 睚眥必報第98章 梟首示衆第219章 戰法第304章 狼羣第120章 承功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387章 山地部隊第437章 人心第63章 王翦第170章 收購第311章 工業區第305章 反包圍第122章 浮力第208章 虎父無犬子第143章 降兵第274章 失衡第306章 攻守兼備第36章 暗箭難防第527章 調虎離山第457章 信任第329章 訓練第123章 探子第509章 脣亡齒寒第49章 許昌第491章 大宛第495章 嫁衣第290章 門客第301章 頭曼單于第282章 不降反升第448章 聯軍第334章 披著羊皮的狼第38章 調虎離山第209章 權力第124章 水攻第431章 利益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66章 凳子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89章 沙州第397章 丘就卻第25章 心在滴血第370章 收購第511章 火繩槍第352章 心態第436章 進退兩難第373章 農業第202章 棄城第541章 姑師第9章 矛盾第395章 羊羣第182章 拍竿第231章 擒賊擒王第287章 分別第198章 求降第60章 賄賂第352章 心態第327章 霹靂火球第445章 無憂公主第359章 通道第290章 門客第25章 心在滴血第140章 楚軍第538章 君臣不和第158章 騎兵第446章 巧合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512章 訓練第211章 百越第342章 市場化第307章 索箭第346章 騎軍第386章 屬國第268章 仁義之道第266章 喜訊第53章 軍心第228章 順流而下第40章 阻敵第40章 阻敵第146章 配給制第110章 任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裕民县| 鸡泽县| 汾西县| 承德市| 清徐县| 桃源县| 厦门市| 小金县| 乌兰县| 淮滨县| 桐城市| 苍山县| 阿瓦提县| 巴楚县| 顺昌县| 比如县| 镇坪县| 家居| 景泰县| 临邑县| 札达县| 佛坪县| 鞍山市| 利辛县| 盐城市| 永丰县| 麻江县| 泾源县| 桃源县| 庆城县| 延庆县| 仁布县| 浦城县| 丰原市| 济南市| 全南县| 卢氏县| 中山市| 安多县| 泊头市| 乡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