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68章 仁義之道

第268章 仁義之道

扶蘇沒有先至壽春。

他沿淮河而下就要到壽春時在一個村落下了船。

這並非扶蘇故作神秘,而是他認爲只有在別人沒在場時觀察到的情況纔是最真實的。

否則,楚民很可能是在秦軍刀兵的威逼下表現出一副心甘情願的樣子,又或者那水車舂米也是事先安排好。

爲此扶蘇及其親衛還身著便裝假扮成商人前往這村落……這時代若是要改變身份的話只怕就只有商人合適了。

原因是“士農工”都不常走動,且遷移成本相當大,農民甚至都沒有出遠門的條件,只有商人才會在各地到處走賤買貴賣。

然而事實卻讓扶蘇失望了,因爲他並沒有發現所謂的“真相”。

村落的水車舂米處排著長隊等著舂米,村外的田地裡已有大批百姓在忙著屯田。

再看看那舂米的水車……扶蘇也就不得不信了,其結構和原理都十分簡單:水力帶動水車,水車壓下原木一端使另一端的舂槌擡高,然後重重落下完成了一次舂米過程。

這其間扶蘇還問了幾個楚民:

“這是秦人的水車,你等爲何甘願前來舂米屯田,難道已忘了滅國之恨?”

楚民聽聞扶蘇這番言語不由被嚇得面色大變,個個像避瘟疫似的躲著扶蘇一行人。

其中有幾個膽大的就上前來勸道:

“你等還是快走吧。”

“這話若是傳到秦軍耳中非拿你等問罪不可,到時也連累了我等。”

“至於爲何舂米屯田……我等尋常百姓人家,爲的還不是爲了填飽肚子?”

“能舂米又能屯田有良,這等好事不來豈不是傻子?”

扶蘇聽完這話後心情十分沉重,他一聲不響的回到船上再次沿原定路線順流而下,這一回卻是直達壽春。

楊端和及沈兵早在壽春城內的港口等著扶蘇了。

扶蘇一下船兩人就趕忙上前去行禮:

“恭迎公子!”

沈兵忍不住打量了下這傳說中的扶蘇,卻是眉清目秀、溫文爾雅,只是眼神裡透出的盡是憂愁和感傷,若是沒有事先知道他便是扶蘇,還道只是一介書生。

扶蘇也打量了下沈兵,問:

“這位可是副將沈兵?”

沈兵趕忙回答:

“正是屬下。”

沈兵並不奇怪扶蘇會猜得出自己。

扶蘇定是認得楊端和,另一方面沈兵頭戴五大夫冠飾也表明了身份。

沈兵原以爲扶蘇也會像許應一般說幾句讚賞的話,沒想到扶蘇只冷冷的“嗯”了一聲,然後就徑自走上爲他備下的馬車。

沈兵偷偷望了楊端和一眼,兩人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讓扶蘇這公子不滿意了。

不過他們也沒敢遲疑,先後登上馬車跟在車隊後。

車隊是開往壽春皇宮。

沈兵等人即便是打下了壽春也不敢住進皇宮……這動不動就是個謀反的罪名,沒人可擔得起。

不過扶蘇非是常人,住在皇宮裡自是沒有問題。

但車行到半路前方就停了下來。

接著就有侍從自前方跑了下來道:

“公子有令,公子來任大梁軍監軍,是以應與大梁軍同吃同住。”

“改道大梁軍軍營。”

沈兵揚了揚眉。

儒家有個好處就是講仁義治天下,所以當然要與兵士同吃同住而不是自個住皇宮。

楊端和不敢違抗命令,只得下令改道大梁軍軍營。

大梁軍軍營設在南面,這是由於秦軍的防禦方向是南面的楚軍。

轉向之後只一柱香時間就趕到大梁軍軍營。

扶蘇在馬車內掀開簾子往外看了看,卻見兵容整齊盔明甲亮,兵士臉上盡是剛勇和自信,讓人不敢相信其數月前還是一無是處的魏兵。

不久一衆人就下了馬車進了魏呴的校尉帳……扶蘇是臨時改道大梁軍並未準備住處,是以只得將魏呴的帳蓬騰了出來。

扶蘇上位,接著依次是楊端和、許應、沈兵、魏呴、王賁等滿滿坐了一廳。

扶蘇卻也奇怪,他並未像其它人一般坐在案前,而是負手背對著衆人透過窗外望著遠處的水車。

楊端和小心翼翼的行禮道:

“稟公子,那便是沈兵所制的舂米水車,若公子有興趣……”

扶蘇打斷楊端和的話:

“我已去看過這舂米水車。”

“製法確是精妙,卻不是用在正處。”

王賁心直口快,聞言不由疑惑的問了句:

“敢問公子,這舂米水車用於舂米如何不是用在正處?”

扶蘇回過身來打量了王賁一眼,問:

“敢問校尉,我等爲何而制這舂米水車?”

此時的王賁已是神武軍校尉……陳端戰死校尉一職便空缺,王賁在汝陰一戰的表現有目共睹,且爵位高於其它人,由他任校尉再合適不過。

王賁回答:

“自是爲了舂米。”

扶蘇又問:

“爲何而舂米?”

王賁拱手道:

“爲屯田。”

扶蘇緊逼了兩步再問:

“爲何屯田?”

王賁想也不想就答道:

“爲了……”

說到這裡王賁就明白了,屯田是爲了軍糧、爲了發動戰爭。

於是扶蘇就以爲這不是用在正處。

果然,扶蘇見王賁遲疑就瞄了沈兵一眼說道:

“若副將是爲造福蒼生而製出舂米水車,那麼扶蘇便該爲天下百姓感謝副將。”

“但副將卻是爲數月之後再起兵端而制,其結果便是生靈荼炭民不寥生,這如何能說是用在正處?”

楊端和在一旁插嘴道:

“公子,若副將不製出舂米水車,數月之後只怕免不了有百姓餓死。”

扶蘇回答:

“若我等以仁德發動百姓屯田再將餘糧由北賑至楚地,百姓雖不足以裹腹但卻不至餓死。”

“而有了舂米水車後,戰死者又何止是餓死數之百倍?”

這話說的楊端和都無言以對。

因爲這要說起戰死的人,那還真是無法估計且可以預想的確會比餓死的人更多。

魏呴則不甘的反問一句:

“敢問公子,即便是我軍不戰,楚軍又豈會善罷甘休?”

“到時我軍不僅糧草不足有餓死之憂,還有楚軍大軍大境……到時如何才能避免傷亡?”

扶蘇則回答:

“是以此戰纔不可取。”

“我等出師無名民心不服,非仁義之道。”

“若四方來朝萬衆歸心,又何需擔心楚軍?”

(本章完)

第142章 大水第360章 西域第380章 火神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11章 工業區第77章 脂膏第166章 錢第59章 工師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03章 選擇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99章 三危山第80章 薄禮第544章 真相第404章 教育權第468章 目標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67章 偷襲第433章 復國第300章 牀弩兵第218章 騎射第223章 準備第425章 交河第475章 龍城第382章 獵人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94章 荊軻刺秦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371章 控制第172章 製法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52章 李牧亡第326章 命令第275章 宣傳戰第359章 通道第223章 準備第408章 難題第35章 馬頭山第385章 保命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09章 炫耀第329章 訓練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494章 藍氏第281章 稅率第4章 工丞第257章 奇人第148章 辦法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91章 炒麪第421章 巫術第10章 摩擦力?第188章 軍魂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295章 高爐第261章 勞力第290章 門客第441章 問題第352章 心態第69章 一己私慾第66章 凳子第207章 王賁第210章 拉攏第221章 回師第357章 勇氣第424章 將在外第303章 獵鷹第10章 摩擦力?第141章 陷阱第476章 勸降第532章 西域第167章 良商第511章 火繩槍第314章 織布機第329章 訓練第409章 火炮第425章 交河第120章 承功第488章 爲難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71章 落幕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83章 農家第385章 保命第193章 密信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47章 暴亂第317章 工人第266章 喜訊第136章 紅燒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91章 點兵第166章 錢第197章 活路
第142章 大水第360章 西域第380章 火神第128章 上架感言第311章 工業區第77章 脂膏第166章 錢第59章 工師第469章 心理壓力第503章 選擇第279章 人口流失第399章 三危山第80章 薄禮第544章 真相第404章 教育權第468章 目標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41章 福禍相倚第367章 偷襲第433章 復國第300章 牀弩兵第218章 騎射第223章 準備第425章 交河第475章 龍城第382章 獵人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94章 荊軻刺秦第270章 道德規範第371章 控制第172章 製法第410章 鐵芯銅炮第171章 瞭如指掌第42章 見坑往下跳第435章 機關算盡第52章 李牧亡第326章 命令第275章 宣傳戰第359章 通道第223章 準備第408章 難題第35章 馬頭山第385章 保命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309章 炫耀第329章 訓練第118章 一石二鳥第494章 藍氏第281章 稅率第4章 工丞第257章 奇人第148章 辦法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91章 炒麪第421章 巫術第10章 摩擦力?第188章 軍魂第363章 基塘農業第295章 高爐第261章 勞力第290章 門客第441章 問題第352章 心態第69章 一己私慾第66章 凳子第207章 王賁第210章 拉攏第221章 回師第357章 勇氣第424章 將在外第303章 獵鷹第10章 摩擦力?第141章 陷阱第476章 勸降第532章 西域第167章 良商第511章 火繩槍第314章 織布機第329章 訓練第409章 火炮第425章 交河第120章 承功第488章 爲難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71章 落幕第528章 擒賊擒王第83章 農家第385章 保命第193章 密信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547章 暴亂第317章 工人第266章 喜訊第136章 紅燒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278章 鮎魚效應第191章 點兵第166章 錢第197章 活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资县| 云霄县| 中江县| 新源县| 石屏县| 石狮市| 兴安盟| 聊城市| 大丰市| 奉贤区| 乐业县| 堆龙德庆县| 洪泽县| 潜江市| 翁牛特旗| 道孚县| 浮山县| 乐安县| 融水| 偃师市| 九龙县| 巩留县| 丹东市| 武宣县| 静宁县| 安仁县| 水富县| 山丹县| 灵台县| 绥江县| 大理市| 正蓝旗| 山东| 扎囊县| 日喀则市| 泽州县| 澄城县| 比如县| 昌都县| 醴陵市| 武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