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79章 人口流失

第279章 人口流失

扶蘇似乎有些不想聽,隨意回了句:

“無非便是狼、鹿、花之流罷了。”

其實扶蘇不是不想聽,而是不樂見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再次被擊得粉碎。

沈兵點頭道:

“雖是不同卻也相去不遠。”

“曾有漁民捕來魚養於木桶,因桶內水爲死水是以魚不久便會相繼死去。”

“然一日漁民將一要以魚爲食的鮎魚一同置於木桶,卻發現魚四處躲避,結果反而能活數日而不亡。”

“狼、鹿間也有此現像,若林中無狼,鹿便無需因躲避狼的追捕而奔跑,反而失去了活力甚至壽命縮短。”

扶蘇不由笑了起來:

“副將之意,是說若無戰爭,百姓壽命會因此縮短?”

“百姓只需有溫飽即可活,豈會需要戰爭?”

“扶蘇未曾聽過如此荒涎的說法。”

沈兵搖頭道:

“屬下並非此意。”

“屬下以鮎魚和狼作喻,指的是若沒有戰爭,社會便會因缺乏動力而進步緩慢。”

“甚至會停滯不前。”

扶蘇擡頭震驚的望向沈兵,問:

“副將何出此言?”

“世人皆視戰爭爲洪水猛獸,唯獨副將以爲它可使社會進步!”

沈兵解釋道:

“所謂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公子試想,若天下太平百姓富餘,又何需思考如何讓田地產出更多作物?”

“又何需製出手鋸等工具伐木並製出各種攻城器械?”

“又何需在你爭我奪之間築起城牆並著出兵法及治國之道?”

“更不需製作兵刃、盔甲、箭矢等物。”

“公子以爲然否?”

扶蘇不由愣住了。

這“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扶蘇當然是懂的,因爲這是孟子的名句。

只是扶蘇卻沒想到這話還可以這麼理解。

不過想想,覺得沈兵說的也是,如果當真沒有戰爭,百姓要做的其實就是種田吃飯織布穿衣。

甚至如果沒有戰爭,國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於是也就不會有治國之道。

那這什麼儒家、法家等思想也都是無用的,只需“無爲而治”就行了。

這便像極了那被鮎魚追趕的魚羣以及被狼追趕的鹿羣……因爲有鮎魚有狼在追殺著它們,於是它們纔會進步。

人也是如此。

因爲有戰爭威脅著他們……一旦失敗就很可能被奴役甚至死亡,於是纔不得不進步、不得不改革、不得不前進,於是社會纔會發展。

思考良久,扶蘇才若有所思的嘆了口氣,點頭道:

“好一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世間之事莫過於此。”

“副將所言有理,扶蘇受教了!”

頓了下,扶蘇又問:

“副將之理扶蘇從未聽聞,不知卻是何家所言?”

沈兵一愣。

這是用辯證的、科學的方法來分析,哪有什麼家?

如果硬要說什麼家的話……那就是科學家。

想了想,沈兵只能回答:

“這只是屬下胡思亂想,並無出處。”

哪知這麼一來扶蘇就更是佩服了:

“副將過謙了,副將所言通俗易懂且於理甚合,又怎會是胡思亂想?”

“以往扶蘇雖遍讀聖賢書,卻有許多難解之惑。”

“如今聽副將一言,突有茅塞頓開之感,扶蘇謝過副將!”

沈兵自是客氣一番。

此時的扶蘇心下已然接受沈兵的那套的理論了。

這一點都不奇怪。

因爲的確就像扶蘇所說的那樣,此時雖是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層出不窮,但各家實際上都處於不成熟在摸索的階段,必然會有許多解釋不清的問題。

沈兵這個現代人卻擁有現代社會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只需要把這些往這時代一套……無法解釋的事馬上就能說個明白。

沈兵這還沒把工業化、三權分立等這些東西拿出來說呢。

所以現代社會的經驗還是很有用的,這說的不僅是發明創造的實物,更有這種超前的理念可以借用。

尤其像扶蘇這種更關心治國或是天下蒼生的人,要收服他就得用這些理念。

沈兵這邊按部就班的接收來降的楚民,楚王啓那邊就亂套了。

因爲傳單不只是發到了楚國貴族的封地,甚至都到了洞庭並影響到楚王啓的百姓。

確切的說不是“發到”洞庭。

沈兵還沒那閒情將傳單滲透到洞庭去影響楚王啓的人。

傳單之所以會“發”到這裡,是因爲這玩意很容易藏著並帶走……不過就是一張紙而已,對摺對摺再對摺,折成一小團往衣角里一塞,要想搜出來還真得費點心思。

然後楚國各城之間免不了會有親戚、朋友之類的,再加上這紙還能值個八錢、十錢的,商人也會低價收購了將其往南面價更高處販賣……於是就自然就流通到腹地洞庭。

這就是傳單的厲害之處。

在此之前百姓傳遞消息往往是口耳相傳,這其中就有“口說無憑”傳著傳著就被稀釋,結果就沒人信也就沒有了“殺傷力”。

但傳單不一樣,傳單就是“憑證”,拿出來一讀就都信了:只要到淮河降秦,就會得田得地還有免費的新工具。

百姓需要的是什麼?

幹了一輩子爲的不就是這些嗎?

楚國那是有太多沒田沒地只能爲貴族幹活然後得到一點可憐的糧食了……

這與秦國的封建制不同。

秦國有個稅率,比如十二抽一,於是多勞多得繳完稅後還有富餘。

楚國則是農奴制純粹購買勞動力,田裡產多少與農奴無關,給這麼多糧讓你餓不死然後成天在地裡幹活就對了。

那還有什麼好想的?

當然是選擇逃往淮河投秦啊,何況那裡還有許多自己的老鄉,據說還有人去過已成功得到田地……

於是便連洞庭都開始人口流失。

這可把那楚王啓給愁的。

他和項燕兩人想來想去要控制流失問題卻發現這十分棘手。

因爲不可能把城門一關將所有百姓都關在城裡頭不讓走……百姓得出城到城外的田地裡幹活,把城門關死了這些百姓實際也失去作用了。

而百姓一旦出城幹活,那想約束住他們就很困難了。

城外可沒城牆,而且那幹農活一鋪就是一大片,尤其洞庭一帶到處是水網密林,隨便一藏就沒了影,怎麼看都看不住。

(本章完)

第266章 喜訊第272章 動搖第188章 軍魂第356章 奴隸第90章 窘況第5章 底牌第222章 追敵第481章 試探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140章 楚軍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61章 封禪第31章 火攻第355章 圍城第309章 炫耀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66章 錢第96章 宵禁第414章 炮彈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08章 難題第391章 炒麪第546章 水源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76章 藤甲第421章 巫術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75章 龍城第73章 榨醬面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29章 榜樣第97章 狼來了第182章 拍竿第254章 突圍第355章 圍城第379章 黨項第413章 射程第67章 術數第518章 局勢第24章 矛盾第173章 天意第254章 突圍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51章 陷阱第290章 門客第206章 潰逃第500章 接敵第59章 工師第206章 潰逃第211章 百越第402章 勸降第61章 火彈第512章 訓練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90章 降兵第72章 麪粉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50章 大結局第224章 叛秦第518章 局勢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06章 潰逃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35章 先機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李牧亡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20章 承功第349章 直道第425章 交河第340章 忽悠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55章 水軍第190章 降兵第502章 騎戰第385章 保命第539章 嚀泉第440章 希望第316章 工業化第444章 沙塵暴第328章 戰車第230章 汝陰第65章 厚禮第186章 仙人第378章 交集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03章 逆鱗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510章 聯盟第271章 敵人第71章 落幕
第266章 喜訊第272章 動搖第188章 軍魂第356章 奴隸第90章 窘況第5章 底牌第222章 追敵第481章 試探第293章 收縮防線第140章 楚軍第215章 久戰速戰?第263章 舂米水車第361章 封禪第31章 火攻第355章 圍城第309章 炫耀第430章 生存空間第166章 錢第96章 宵禁第414章 炮彈第350章 左右爲難第408章 難題第391章 炒麪第546章 水源第18章 主動防禦第176章 藤甲第421章 巫術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61章 車輪戰船第335章 頭曼之死第475章 龍城第73章 榨醬面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76章 簡在帝心第429章 榜樣第97章 狼來了第182章 拍竿第254章 突圍第355章 圍城第379章 黨項第413章 射程第67章 術數第518章 局勢第24章 矛盾第173章 天意第254章 突圍第245章 甕中之鱉第273章 太平盛世第187章 先楚後齊第251章 陷阱第290章 門客第206章 潰逃第500章 接敵第59章 工師第206章 潰逃第211章 百越第402章 勸降第61章 火彈第512章 訓練第462章 費盡心機第45章 恩威並施第190章 降兵第72章 麪粉第106章 一舉數得第550章 大結局第224章 叛秦第518章 局勢第482章 不敗之地第206章 潰逃第253章 步炮協同第535章 先機第434章 將計就計第52章 李牧亡第524章 懦夫的藉口第120章 承功第349章 直道第425章 交河第340章 忽悠第302章 鳴鏑弒父第133章 滅國戰法第155章 水軍第190章 降兵第502章 騎戰第385章 保命第539章 嚀泉第440章 希望第316章 工業化第444章 沙塵暴第328章 戰車第230章 汝陰第65章 厚禮第186章 仙人第378章 交集第175章 分工合作第513章 線式戰術第103章 逆鱗第259章 冶鐵作坊第510章 聯盟第271章 敵人第71章 落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常山县| 山东省| 楚雄市| 绥中县| 南昌县| 长阳| 湘西| 济源市| 依安县| 甘肃省| 保康县| 扬州市| 车险| 都昌县| 红桥区| 海淀区| 双桥区| 兖州市| 绥棱县| 泾阳县| 四川省| 秀山| 林西县| 新安县| 察隅县| 阜康市| 北川| 安康市| 景宁| 金塔县| 梅河口市| 娄底市| 原阳县| 辉南县| 鹤岗市| 大厂| 松潘县| 崇信县| 和田市| 延川县| 嵩明县|